結論:因為儒家思想變了幾千年,所以看起來是傳承了幾千年。

孔子是儒家,

激進的孟子也是儒家,

教出韓非和李斯的荀子也是儒家,

天人感應的董仲舒是儒家,

古文學派的劉歆和王莽也是儒家,

寫論衡批判封建神學的王充也是儒家,

糅合今文古文學派的鄭玄是儒家,

以懟鄭玄為目的的王肅也是儒家,

理學的朱熹也是儒家,

心學的王陽明也是儒家……

上面這些人,如果能夠給這些人一個交流的火花的話,他們絕對可以吵出原子彈爆炸的當量來……


任何一門學問能從古代不失真的傳遞到現在,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真正的知識的傳遞,不止靠傳書,還要靠傳人。

傳書難,傳人更難。用現在情況類比,清華北大分數高,主要在於老師好,而不是藏書多。

那麼通過人來保證知識不變質的傳遞下來有多難呢?大家想想上學期考完的考試,讓自己再去考一遍能得多少分就應該明白這件事有多難了。

但同樣,傳書也很難,因為書本身也得靠人傳。大家可能都聽過伏生傳經的典故吧。2000年前,經歷秦火之後,被尊為官學四術的《尚書》就差點命懸一線,最後是靠一位九十多歲的老先生勉強傳了下來:

《史記》,「孝文帝時,欲求能治尚書者,天下無有,乃聞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時伏生年九十餘,老,不能行,於是乃詔太常使掌故晁錯往受之」。

所以能傳下來不是靠別的,就是靠著一代代先輩無比珍視、重視這些文字,才能傳下來。

而儒家從夫子開始就尤其重視教育,重視傳承,夫子開私學之先,百家由此而興起,這不僅是儒家能傳承幾千年的原因,也是我們中華文明能獨異於其他三大文明,至今綿延不絕生機旺盛的原因吧。

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無數前輩一代代傳承下來的這些不失真的文字,是一件很幸福事。


為什麼諸子百家中,唯有儒家取得了這麼的地位呢?首先儒家是傳五經的,五經是古文化的核心成分,儒生也是公認的古文化代表和社會教育家,因此比起諸子百家來,儒術具有特別的文化優勢。就連道家,法家,墨家等學者,自幼也得讀儒家之書,因為那是社會的基本教科書。進而儒家倡導的仁義忠孝,都是那個社會基本道義觀念,只要活在那個社會,就不能不講忠,不能不講孝,那是「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的,而儒術把仁義忠孝理論化了。換言之,儒術雖沒什麼高深之處,卻深深紮根於中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念之中。由此,儒術變成了一種可以號召民眾,凝聚社會的意識形態。法家的法術只是一種政治行政理論,黃老的道術只是一種政治哲學,它們都屬於「君人南面之術」,即由統治者自己掌握的統治術,而不是那種可以用來號召民眾,凝聚社會的意識形態。換言之,皇帝可以拿它們來對付民眾,卻不能拿它們來爭取民眾,所有在顯示和宣傳的層面上,或者說在意識形態層面上,法術,道術只能讓位於儒術。(全部引用自《波峰與波谷》閻步克)


在下又來晃我的半瓶水了。

首先不能完全同意關於「統治者扶持」這一觀點,儒家早期是非常剛硬的,一些理論的核心就是「原則」,董仲舒時期為了迎合統治者的需要,確實走上了一條「自我修正」的道路。

但是,儒家之所以持續性的影響中國人並延續2500年另有原因:

1.底層思想與制度設計:

其忠君愛國的思想、上下有序的政治結構、宗族系統、祖宗教系統無一不是巧妙的設計,這種巧妙的設計讓中國的各種社會結構保持了兩千多年的穩定。這種完美的統治秩序是每一個皇帝都不願意放棄的,幫助皇帝穩定社會的思想,誰不想要?可以說,雖然我們看到的是每一代皇帝在位的時候都是他在統治著這個國家,但是他的身邊永遠都有一個老頭在幫助他,這個國家的背後永遠都有一個老頭在幫忙治理,這個老頭叫孔子,他的思想已經融在了中國人的骨髓里,一句「忠君愛國」回蕩在耳畔,中國的歷史上可能比沒有孔子的話少了太多的圖謀不軌的人了。

2.儒家思想指導生活

儒家思想可能是春秋百家的學問裡邊最能指導日常生活的學問了,比起墨家的刻板和道家的如在雲端,儒家思想不僅細緻全面,而完全可以用來指導生活。如果一個思想要在真實世界廣為流傳,那麼它是否至少要入世,儒家思想正是這樣一門入世的思想。

3.儒家將春秋貴族的思想變成了暢銷品

您可能看過關於春秋貴族的那些事迹,如果您用「仁義禮智信」來套的話,你會發現:好嘛,原來仁義禮智信根本不是創新,而是春秋貴族普遍的狀態。在漢朝這個民風尚且古樸的時代,春秋的精神非常有市場,儒家思想的傳播有著合適的市場。


評論區很多人質疑我說的「孝」是儒家最核心,最基本理念的問題。更新一下

儒家核心觀念有很多,例如「仁」,「禮」,「忠」,「孝」,這些都沒問題,但問題是,「仁」,「禮」並不是理論基礎。舉個例子來說,西周核心的制度有四條,禮樂制,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這其中基礎是宗法制,也是血緣關係。並不是說「仁」,「禮」這樣的觀念不是核心觀念,但他們確實不是理論基礎。理論基礎就像地基一樣,而「仁」這樣的觀念,就像蓋好的大廈,上面寫的大樓名字。漢代講以孝治天下,歷代西漢皇帝的謚號前都要加一個「孝」字,唐玄宗親自給《孝經》注釋,有些人居然覺得「孝」不是儒家的核心觀念,也不知道是聽的誰的講座。

《大學》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對前4條的總括,也是後三條的基礎。但這仍屬於自我交流的範疇。從齊家開始,才涉及到與他人交流的範疇。原因就「血緣」兩個字,一個人可以沒有朋友,可以沒有老師同學,但是你只要出生,就不可能沒有父母親人。假如你不能做到「孝」,那麼怎麼能讓別人相信你可能做到「仁義禮智信」?儒家的思想是遞進式的,從小到大,一步一步逐漸推進到「平天下」。不信的可以再看看《弟子規》「弟 子規 , 聖 人 訓, 首 孝 弟, 次 謹 信。泛 愛 眾, 而 親 仁, 有 余 力, 則 學 文。」《弟子規》這段總敘說的還不夠明白嗎?儒家的基礎,學習儒家的第一步是「孝悌」,「仁」是終極目標。終極目標當然是核心觀念,但不是基礎理論,只有「孝」這個觀念,既是核心觀念,又是理論基礎。

此外,在父子關係和君臣關係中,臣與子對標,父與君對標。所以才有君父,臣子的說法。古代社會強調孝,原因就是如果你對父母做不到孝,那如何能夠讓君主相信你能做到忠?並且,在中國古代專制社會,君主只強調孝而不強調「慈」這一觀念,就是因為如果要強調「慈」,那麼和「父」這一身份對標的「君」,也要在君臣關係中承擔相應的要求。這樣單純強調「孝」,和孔子的願意是違背的。孔子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父是在臣子之前的,假如父母做不到「慈」,單純的去要求子女的「孝」,就是現在很多人質疑的「愚孝」。可以看出,在「父子」關係中,「父慈」這一點被有意識的捨棄了,原因就在於君主不想給自己加上束縛。

多說一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對這四種身份的品質要求我認為分別是「孝」,「慈」,「忠」,「仁」。


以下為原答案

看了看前面的答案,基本上黑儒家的都是半瓶子晃蕩的人。

1、先回答儒家為什麼能一直傳承,儒家最核心,最基本的理念是「孝」。也就是說儒家的理論是建立在父母與子女的血緣關係上,只要人類繁衍方式不發生變化,儒家的思想就不會過時。除非某一天,從生物學的角度,人類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例如永生,或者大大延長人類壽命),那儒家思想是有可能過時的。不過如果真的有這樣一天,人類社會的所有思想都會被更新。

2、前面很多答案黑儒家,覺得儒家的思想起到了很多的負面作用。但是不要忘了,如果沒有儒家的思想,中華民族很難延續至今。在中央集權制時代,難道你去推行社會主義思想?實際上,儒家在現代社會中確實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但很多學者也在討論,如何在現代社會中改造儒家思想。一味的去黑儒家是沒有任何道理的。

3、很多人小看了儒家思想對於中華民族傳承的作用,一種思想能夠守護一個民族從原始社會到21世紀,經歷漫長的歷程,這裡面有很多值得思考的東西。這個世界上也只有我們這一個民族,能有如此強盛的生命力,你難道能說守護這樣一個民族的思想都是負面作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