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年的熱點話題很多都是被他牽著鼻子走, 整體缺少有價值的內容. 我個人感覺獨立思考、試圖追根溯源還是比撿碎片、挖爆料有用得多.

先不談iOS, 來看看 HomePod.

不久前

不久後

據說實質是 running on tvOS. 而 tvOS 的身世就更有戲劇性:

from Intel to Apple

從第一代的桌面系統 HTPC, 到後期轉向 arm Mobile 並以此為基礎開發出獨具特色的功能: 4KHDR/HEVC解碼、Aerial HDR, 都是所謂「核心競爭力」的體現.

再往前翻, 2008年的 iPhone Software Roadmap 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歷史節點, 由此孕育出今天我們用到的許多產品:

以及從這裡誕生的 App Store 和今天成為眾矢之的的30% IAP.

iPhoneOS 的名稱從現在看並沒有什麼特殊含義, 而可以確定的是 iPhone 必然會是今後具有中樞意義的個人計算產品. 一方面是桌面系統: OS X/Mac 對移動設備的放權: 比如 iCloud 帶來的網路數據恢復、系統更新, 以及 iOS 11 帶來的設備間數據備份傳輸, 和去年對 iTunes 的功能拆分 (我個人持保留意見). 另一方面是 iPhone 對於 IoT 部件: AirPods、HomePod 的遠程維護. 由此可以看出, AirPods 的成功對於 iPhone 的銷量和用戶粘性很有幫助, 而反之 Apple 不會主動讓 iPhone 捆綁無線配件銷售. 畢竟這一套件帶來的成本和售價提高意味著因小失大.


iPadOS 非常有討論的價值. 我們看到其在 Cocoa Touch 的基礎上帶來了很多桌面端的特性: 從之前借鑒 macOS 的文件元數據管理, 到基本可用的內建 Safari, 再到初步支持滑鼠和完整支持 Magic Trackpad 和多指手勢優化.

另一個有爭議的話題便是妙控鍵盤 (Magic Keyboard for iPad Pro), 嚴格來說, 它算是給不使用 macOS 的人提供一款近乎於 Mac 的解決方案, 但是和 MacBook 以至於 arm Macintosh 都有本質上的分隔, 可以說是距離越來越近的兩條平行線. 12.9寸 laydown touch area 的體驗和觸摸板有本質區別, 這也是鍵盤整體結構為「可拆分」做大量優化的原因, 也是 MacBook 使用場景中無法觸及的地方.


吳承剛:Surface Pro X性能對比測試,虛擬x86的效能如何?ARM64與x64對比如何??

zhuanlan.zhihu.com圖標

arm MacBook 應該會解決現有13寸產品線中絕大多數能效問題. 畢竟今天 MacBook Pro 的優勢還在, 但自己的劣勢已經被其他產品逐一補足. ANX 或許可以讓深度用戶有一個更好的移動方案, 更專註於桌面平台的構建; 同時讓現階段不滿足於 iPadOS 的不少人更自由地使用電腦. 不過終究 iPadOS 的意義會大於base-heavy的超極本, 以及 Radeon Pro 5600M 的出現還是讓我們看到高性能片上系統和眼下一部分群體要求的性能釋放還有一段距離.

目前仍為5500M非客制化京東¥ 21499.00去購買?

iPad Pro 12.9 (256G WLAN) 深空灰京東¥ 8699.00去購買?

如何評價蘋果 3 月 18 日晚發布的全新 iPad Pro 妙控鍵盤?有哪些值得一提的地方??

www.zhihu.com圖標如何選購一款適合自己的 iPad 鍵盤??

www.zhihu.com圖標


謝 @哈哈哈 @Skid 邀

文末有彩蛋~


分兩方面討論這條爆料

  • 一是可能性
  • 二是背後的含義

可能性,我認為比較大,原因有三:

1. 蘋果做過這樣的事

蘋果也算是改名大王了,最明顯的例子當屬其「桌面操作系統」(這裡可不能叫名字)

  • 1984-1985: Macintosh System Software
  • 1986-1996: System Software
  • 1997-2001: Mac OS
  • 2001-2011: Mac OS X
  • 2012-2015: OS X
  • 2016 至今:macOS

蘋果對它的命名,1986 年刪掉 Mac,1997 年加回 Mac,2012 年刪掉 Mac,2016 年又加回 Mac……兩刪兩加,夠狠嗎?

順便鞭屍,老模具的 MacBook Air,它的預裝系統可是橫跨了 Mac OS X、OS X、macOS 三個時代的(狗頭)

老模具 MacBook Air(看看就好,千萬別買)京東¥ 5699.00去購買?

那麼,在「移動端操作系統」命名中,2010 年刪掉 iPhone,2020 年加回 iPhone,這才一刪一加,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呢(狗頭)

  • 2007-2009: iPhone OS
  • 2010-2019: iOS
  • 2020: iPhoneOS?

2. 現在的命名,iOS 是最突兀的那個

上面提到,蘋果在 2016 年將 OS X 更名為 macOS;WWDC 2016 上,Craig Federighi 解釋說,這樣做是因為 OS X 這個名字在家族中最突兀。

BV: BV1wW411f7ze

BV: BV1wW411f7ze

時間來到 2020 年,蘋果已經有了如下五大操作系統:

  • macOS
  • iOS
  • iPadOS
  • watchOS
  • tvOS

發現沒有,現在 iOS 反倒變成了最突兀的那個,因為其他四個系統都是「產品名+OS」,但蘋果沒有叫 「 i 」 的產品呀。所以統一邏輯,改成 「iPhoneOS」 也無可厚非~

3. 追根溯源?葉落歸根?化繁為簡?

找不到合適的詞形容,直接描述好了:上面提到,蘋果在 2010 年將 iPhone OS 更名為 iOS;WWDC 2010 上,喬布斯解釋說,這樣做是因為 iPhone OS 已經運行在 iPhone、iPod touch 和剛發布的 iPad 上了,三個產品中有兩個都不是 iPhone,卻跑著「iPhone OS」,想想確實是挺滑稽的

BV: BV1Jp411R77b

BV: BV1Jp411R77b

時間來到 2020 年,iPod touch 早已退出了歷史舞台,成為了 iPod 品類最後的守護者。蘋果也在 WWDC 2019 上公布了將 iPadOS 從 iOS 中獨立拆分出來的決定,那麼將 iOS 改回到之前的、更貼合運行設備名稱的 iPhoneOS,也無可厚非。


然後是背後的含義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幾點,我認為此次爆料的改名背後還有兩點含義:

第一點,iPadOS 13 從 iOS 13 拆分出來之後,多了很多 iPad 專屬的功能,那麼此次如果真的更名為 iPhoneOS,未來是否有可能也會推出一些 iPhone 專屬的新特性呢?

第二點,可能也反過來暗示蘋果未來會讓 iPadOS 變得更加獨立?

畢竟以前 iPad 上的 iOS 只有極少功能是 iPad 專屬的;現在的 iPadOS 13 多了很多 iOS 沒有的功能(觸控板支持、全新游標、浮動鍵盤等)算是一個小突破。而未來如果真的更名為 iPhoneOS,也算是和 iPadOS 變成獨立關係,那麼是不是 iPadOS 也可以脫離 iOS 的限制,去探索更多為 iPad 而生的新特性?

過去、現在和未來

過去

現在

未來

總之,期待未來蘋果在其「移動端操作系統」上的新想法,無論它是叫 iOS 還是 iPhoneOS

當然,以上所有內容都是基於一條爆料來談的,萬一最後 WWDC 2020 上沒改,那咱在這長篇大論不就太尷尬了嗎(笑)

彩蛋:

我倆 @zml 這算提前大半年就預測到了嗎?(滑稽)


我感覺挺好,命名上更統一了。

之前在沒有 tvOS、watchOS 的時候,對於開發者而言,iOS 和 OS X 就是兩個生態。除了底層公共技術,上層框架技術差異很大。而 tvOS 和 watchOS 出現之後,命名開始不從技術著手了,因為後兩者跟 iOS 的技術完全一樣(均為 UIKit,對比 macOS 獨有的 AppKit),只是 UI 風格不同而已。

所以 Apple 現在的命名風格慢慢變成了「產品 + OS」的方式。iOS 在這裡就很奇怪,尤其是 iPadOS 都出現之後。iOS 大家只能強行解釋為 iPhoneOS + iPodOS 的集合體。現在,iPod 顯然越來越不重要了,取消這條產品線也是開始倒計時的事情了,iOS 改成 iPhoneOS 就變得十分合理和必要。

至於 branding 什麼的,Apple 才不 care 呢,大家該叫 iOS 叫 iOS。就像很多人把 iPhone X說成「蘋果叉」,把 Apple Watch 說成 iWatch 一樣。


營銷號又多了一碗冷飯

2019 年

告訴你一個 iPhone 冷知識:「最開始 iPhone 上搭載的系統不叫 iOS,原名是 iPhoneOS 噠」

2029 年

告訴你一個 iPhone 冷知識:「iPhone 上搭載的系統曾經叫做 iOS 噠」

(如果 iPhone 產品線能延續到下一個十年)


事實上,一點都不值得奇怪,因為iOS這個名字的意義已經「破產」了。

喬布斯個人最欣賞尊重的公司是索尼,索尼因為內部部門眾多多年來形成了多個山頭誰也不服誰,姨夫整合一通後提出了「One Sony」的概念,旨在把索尼整合成一個有機整體而非零散件,但是有個問題,One Sony的核心是什麼?很難說清楚。

那麼回到蘋果上,如果說蘋果有一個One APPLE計劃的話,核心肯定是iPhone,畢竟目前來看手機才是蘋果消費電子上最終端的一個環節,其他的消費電子產品在這個核心下產生或是工作,更多的起到了補充iPhone不能完成工作的任務。

如果他們都在「iOS」的安排內,這當然是個很不錯的事,而現在,我們可以看看他們都叫啥。

Mac系列——macOS

iPad系列——iPadOS

Apple Watch——watchOS

Apple TV——tvOS

這就導致了一個很尷尬的情況,除了沒什麼必要的iPod沒整個OS之外,其他所有的需要搭載OS系統的產品都已經不在iOS的框架下了(名義上和內在上),那保留iOS的意義就已經消解了,既然大家都和iOS沒有關係了,那我iOS這麼大一個框誰都沒框住,只是iPhone的話,顯然iPhone OS更合適一點,沒必要繼續使用iOS了。

繼而再給出兩點猜測

1.蘋果未來的方向可能以多元化為主而不是集中在iPhone這個核心上。

2.蘋果可能找到了新的核心並在研發,但是仍需要更多的時間。

你說喬老爺子要是還活著會作何感想京東¥ 29.80去購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