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美術專業,只是相對愛好閱讀。

今天偶然在微博從一位博主文中看見,博主稱自己的老師的長輩,某文學批評家,主張「傷感在文學中是膚淺的」。

雖然不是文學專業,但我明白應該和美術一樣,尤其是現代化讓文學激增很多流派和表現形式。

可是「傷感在文學中是膚淺的」是有著怎麼樣的認同度的主張?實際有這方面的論證嗎?具體是怎樣的?

求各位高見。


情緒上的波動,不管是喜悅還是傷感,到頭來都是膚淺的。

像是希臘的悲劇。最讓人無力的是命運,是無法改變,透過傷感而更顯厚度。

也就像之前的奧斯卡《三塊廣告牌》,在電影里沒有人是有過錯的,不管是憤怒的母親,還是疲於奔命的警長,或者是好心勸阻的小鎮居民,都有自己的立場。但是萬事萬物的規則就是這樣,看透規則與規律就會少了更多的情緒,而透露出極具厚度的悲涼來。


悲傷題材一直在文學作品中佔有很大的比例,你朋友可能記錯了老師講的。


傷感,在文學中只是表面所體現出來的,它的背後一定是有社會背景和深度的,一定是要展現一定的人性,比如魯迅和蕭紅的作品看著都是挺沉重的,但作家的目的絕對不是讓你停留在傷感這一淺層次上,而是解開傷疤剖析出來給你看,雖然有一些殘忍,但還是有意義的。你可以看一下顧長衛的《孔雀》這部電影,雖然三兄妹的命運是傷感的,但是一定會給人透露出一絲希望。


傷感在文學中是膚淺的」。這個觀點,才是膚淺的,傷感不好寫,寫的不好才是膚淺的。


有沒有說過這麼一句話

偉大的作品大都以悲劇結尾

so 其實把歡快的氣氛的文學一般,我指的是一般不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膚淺。


張愛玲:只有悲涼的,才是文學的。

近代以天才著稱的女作家,張愛玲和蕭紅,都以悲涼貫穿作品的始末。

說句帶偏見的話,這哪是什麼文學批評家,怕連科班出身都不是。


文學是表達情緒思想,能將悲傷這樣濃烈的情緒表達出來,讓讀者產生強烈共鳴,對自己的境遇有所思考,我認為這才是文學的使命。傷感在文學中應該是高級的,只是現在無病呻吟的傷感太多了而已,才會有這樣的說法。


emmm可絕大多數文學都是帶著傷感的啊,如果不是因為痛的話,人怎麼會有那麼大的反應呢,又哪來的入木三分的筆觸呢?人如果沒有悲傷愁苦就沒有文學,因為那樣人既感受不到悲傷的痛苦也感受不到歡愉的美好。

要不是絕望到了極致無法疏解哪來的什麼「我想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倘若杜子美意氣風發又焉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一嘆。

我倒覺得文學越看越是傷感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