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難道不是漢代董仲舒提出的典型儒家思想嗎?為什麼說莊子才是這種思想的提出者?如果它確實是道家思想,它到底見於哪一本道教或是黃老著作?


先要說明的是,儒學的天自然不是道家的天:

儒家所指的「天」的本體是什麼??

www.zhihu.com圖標

但儒學的天是有一個變化過程的,而這個過程首先是儒學自身的演變過程:

很多人說中國統治者秦以來都是靠《商君書》治天下,難道不是靠儒術嗎?有沒有高手來深度解讀??

www.zhihu.com圖標

在儒學走向高層政治,靠攏獨裁皇權時,為了配合皇權獨裁的需要,對夫子所傳的儒學進行了修改而為政治儒學,此時的天也就發生了變化:

儒家思想里如何看待皇權??

www.zhihu.com圖標

這個變化就是從夫子的天道遠,人道邇中威能的天而為承載了儒學價值的人文的天,也就是說這時的天就從無人格的昊天上帝而為承載著儒學價值觀的天,有了如此的天,受命於天的天子也就得到了儒學的加持,也就代表了獨裁皇權和儒學的合流。

而在上面最後一個回答中,我也指出了:

但顯然,這種超越之路,太過艱難,連夫子也要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輾轉反側十年才想清楚,所以董仲舒他們改求己為天人合一,將夫子曾子孟子等先賢所獲取的儒學的精神本原和天合而為一,此後的儒者就不需要再反求諸己,而是走將天人感悟獲取天道加持,將儒學的求己轉為求天來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這就大大降低了儒學的門檻

也就是說此後的儒學和夫子所傳的儒學已經發生了一個根本性的改變:由向內求己而為外求於天。而這個轉變就是配合郡縣制需要培養一個龐大的文官系統而必須降低儒學的門檻。也就是說一個外求於天,起碼省了儒者十年的輾轉反側來發明本心,但同樣,這也大大約束了儒者的靈性。

總結下,儒學本原是不關心天的:

天聽自我民聽,天視自我民視

天道遠,人道邇

也就說,在儒學是人【民】在天前,儒學本是求己的。所以才有那: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

天勞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補之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

註:這裡的天自然還是威能的天。

後世為了營造一個儒學化的中國,降低儒學進學的門檻和說服力,而將天改造為承載了儒學價值的人文天,才借用了道家的天人合一來大幅度降低儒門成聖的難度。

而今,自然應該正本清源,即儒學本就不主張天人合一,儒者還是必須要走輾轉反側的向內反省求己之路而無需外求任何偶像。


謝邀,要解釋「天人合一」首先要理清什麼是所謂的「天人關係」

當中哲說天人的時候,實際上是在詢問:是否存在這樣一種可能,使人的意志能夠與超越界相貫通?


  1. 孔子直到子思孟子這一派都是肯定的,「天命之謂性」,人的意志能夠通過禮樂文化最終和超越界的源頭實現統一與存續。
  2. 荀子主張天人二分,他的天是物性意義上的自然天,而人則是禮義世界中文明與價值的所在之處,人與自然的意義互不干涉,他關心的是禮義之統的人倫世界,而這個人倫世界自我存續。
  3. 兩漢經學把神龜陰陽混在一起講,都是為了證成人如何通達於天。
  4. 宋明理學強調「明體達用」和「全體大用」,都是為了聯繫現實世界和超越界,即天道與性命相貫通,從而構成了一種活潑潑的連續性。

老莊的精義都落在心性—形而上學的領域,二人可以並提而不能同一。

  • 老子在神話上使用「大母神」的隱喻,在大母神的世界中,萬物皆由母神所創造也都由母神所懷抱。所以在母神深厚的胸懷擁抱中,萬物沉入半醒半醉的無何有之鄉,這是場寧靜而永恆的夢,夢中鈍化的主體與超越界處於一種未分化的樸拙狀態。
  • 莊子將人的主體以神祕而超自覺的方式融進了造化的運行?人與天一體難分。他強調人的感性、智性如果能夠完全由整體的生命機能貫穿,分殊性的意識融入整體性的意識,也可以說是由現實世界進入超越界的層次。在莊子的身心圖式下的天人關係是也是連續性的?理智與感性一旦因工夫熟化而融入神的狀態?自我意志就返回到整體的背景去,與之合一,也就是達到天的層次。
  • 後學多在此基礎上有所發揮,故存而不論。

總體上來說,天人同構出自《易經》

而儒道兩大流派,都源出《周易》,所以雖然他們的「天」和「人」和「天人關係」都各有不同,但是整體上都是延續了《周易》的天人觀而各有發揮。


從題主所問的問題來看,應該還是對與中國的天人關係缺乏一個系統的了解。我嘗試著從我所理解的角度 追根溯源的談談這一理念,希望能幫到題主~

其他答主對儒道兩家關於 「天人合一」的區分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我在此也就不多贅述。本來只想靜靜的圍觀,就不作答。思考再三還是想做點補充,把「天人合一」 這個概念說說完整。

也就是:

天人合一這個觀念是如何萌生的 ?

「天」和「人」兩個獨立自足的概念是又如何合為一體呢 ?

借用希臘哲學「始基」的概念—— 儘管大千世界紛繁多樣,但是千差萬別的現象總是統一於某種基礎物質的。

從德謨克利特最早提出的「原子說」,到赫拉克里特的「水」,印度人的「地水火風」(四大),基督教的「上帝」,人們總是要把握現象世界多樣性背後的統一性。

也就是說,東西方文化的共同特徵. 也是哲學的共同特徵,就是尋找世界的統一性。

我們千萬不要忘記,我們中國文化本身的獨特之處——農耕文明。因此,我個人認為,中國人體悟「始基」的方法,直接誕生於我們的農耕生產方式,誕生於我們身體和自然世界直接的交往活動過程。

我們對於某一個所謂的自然事物的認識我們不是通過抽象的理論、概念,而是通過身體的直接交往來實現,所以這叫做體認。

從儒家、道家 到墨、法、陰陽。 包括其後的道教和理學。 「天人合一」在中國的各種思想流派中皆得一窺。 可以說,這個概念是貫穿中國古典思想的一條主線。

因為整個中國的古代思想家們的理論體系. 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探討「天」 「人」的關係問題。都是在「天人合一」 這個基本框架內談道德,做文章。

但要溯諸這個概念的源頭,卻並不來自於這其中的任何一個學派或任何一個人。

因為中國的遠古文化同世界許多古老文明一樣,屬於一種宗教文化。作為夏、商兩代統治思想的「天神」觀念,就是遠古游牧民族原始宗教的繼續和發展。

在夏商兩代,天神作為最高神,掌管一切範圍的人事,並且沒有道德屬性,喜怒無常。人類也無法預知天的意志。所以人類只能用占卜的形式來預知神意,並遵循指導。

因此在殷商時期,人作為天神的附庸,除獻媚以外,別無他法。 人無事不卜。信仰狂熱,祭祀頻繁。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

在周朝取代商朝後,要建立新的政權合法性,確立新的意識形態。在周公建立禮樂制度和宗法體系以後,將道德觀念引入天命觀。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其可相上帝,寵綏四方。」

這種人文精神的轉向,並沒有徹底消解「天」的神性,保留它超越的權威。在神意的基礎上發展理性,把 「天」世俗化。

既然天是倫理的可知存在,那人自然可以仰觀俯查,尋找規律,體察天命。也就是所謂的「天人交感」

——即, 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中、在「血緣氏族」的社群環境里,古人通過「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互動感應來完成對天道的體知。

主體 (人) 客體(天、自然)在此時一體三面,雖一而三,主體與客體完全泯合。

這便是自周朝開始形成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框架。

而儒家的「義理之天」和道家的「自然之天」,也無非的在上述的基礎上討論天人合一問題而已。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天人合一」是道家的;

天上有什麼,地上的人對應也有什麼的「天人相應」是儒家的。

道家說的是個人順應自然,順勢而為不費力,說的是天道;儒家說的是人類社會整體為了長久不衰,要模仿天長地久與宇宙同歲的天(地)道立人道,所以人間有了象徵天代表天意的天子,天生萬物,有好生之德,故天子要愛民如子。

雖然儒家賦予了天子這麼大的權利,但這套人道體系也是以天道為基礎的,天子也是有很大的義務的,比如風不調雨不順,那說明上天對天子的工作不滿意啊。這就反過來要求天子對自然的保護和修繕必須非常重視,不然哪裡有了天災,那不就說明……而自然環境保護的好,民眾的個人生活不就好了嗎?大好河山,錦繡山河,不光是說國家風景秀麗,更是說明天子工作做的好啊!

所以有時候人們評價說某個朝代的政策是外用儒家之術內用黃老之道,也是有道理的。出則有為,立功立德;歸則無為,青山綠水。


既不是道家也不是儒家,周朝之後的偽道家體系,提倡以人為天的概念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