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倒是不用太擔心,一般都是考前才會複習。只是看你這個時間是考前多久?

建議是考前三個月準備。

詳細看下面↓

(完整文章見→宋悅平:(推薦)如何備考日語能力N2、N1考試?|帝京日語)

前期準備(9月~10月上旬)

 初級徹底複習,利用排查法把所有的單詞和語法過一遍,特別是N4的內容。以達到查漏補缺的目的。

1、初級單詞排查

 每個人背單詞的方法不一樣,這裡介紹一種排查法:

a、每個單詞讀十遍左右,先總體過一遍;

b、按列,看著日語腦海中回想中文(最好是寫出,此處是練習文字辭彙部分);

c、按列,看著假名腦海中回想其意思(最好寫出來,此處是練習聽力部分);

 認認真真把初級的單詞過一遍之後你會發現有很多本來應該背到的單詞卻不知道,但是對於學到N2、N1的人來說,把那些遺忘了的單詞撿回來應該是很簡單的事。

 按照教科書把之前學過的每一課學習的東西系統地看一遍,因為大家是學中高級的程度了,要去回顧一遍N5和N4的語法應該也就只要兩三個小時,回顧的時候多看自己當時記的筆記和重點勾劃的地方。特別是N4語法,因為其實聽力裡面的語法大多都是初級的。

*考N1的同學需要同時把中級的單詞和語法排查一遍。

中期準備(10月~11月)

辭彙

 用無敵綠寶書把單詞背一遍,每個單元後面有練習,認真把練習做完,對答案,錯了的找出來為什麼錯,這是非常重要的,題不是做了就完了,一定要找出來為什麼錯!

語法

 如果已經學完了中級,比如標日中級上下冊和大家的日語中級1、2,那麼幾乎所有的語法都應該有所接觸了,那麼剩下的就是做題刷題。

 這裡針對沒有學過的童鞋說一下方法。

 推薦使用綠寶書,因為綠寶書是分單元講解的,每個單元後面都有很多題,正好可以鞏固語法。

*至於為什麼不是很多人知道的另外的某寶書,我不推薦那個書,至於為什麼可以看這裡推薦一本適合N1和N2能力考背單詞的書。

 先按照順序把每個單元的語法點看完,重點的地方勾划出來。看每個語法點的例句去理解語法,特別要注意裡面強調了的地方。看完一個單元以後馬上做後面的題鞏固,做題也要有選擇性地做,只做那些輸入的題。做了對答案,錯了的一定要找出為什麼錯。

 一般一個單元需要1~2個小時,自己也要注意把握好時間。

 綠寶書看完以後建議再買一本語法的專項練習刷語法,推薦《新完全掌握》系列,做了之後還是要去找出來為什麼錯,因為在看語法的時候大家很容易忽略掉一些細節,在做題的時候會找回這些細節。語法一般走完這個過程之後就沒什麼問題了,語法歷年來是爭取時間的題,所以練熟了之後一般能達到看了就會選,特別是N2的語法沒有N1那麼複雜。輕車熟路了之後語法和單詞部分可以為後面的閱讀題爭取到很多時間。

聽力

 很多考試沒有合格的童鞋往往都在聽力上面栽了跟斗,因為對於中國人來說普遍覺得我們的中文和日語是相通的,特別是漢字很多,所以在學習的時候就不自覺地避重就輕,在自己擅長的地方反而多去關注,卻忽略了聽和說。所以一般中國人的讀和寫比較好,而聽和說次之。反之,歐美人經常不認識漢字甚至寫不出漢字,但是在聽說的交流上比起中國人卻更勝一籌。

 綜上所述自己平時沒有練習到位而要想在考試中卻得比較理想的成績就只有靠有針對性地練習了。

 最簡單有效的突擊方法就是聽寫。特別是聽寫N4的內容,因為從歷年的情況來看,聽力部分的語法80%以上都是N4的語法,只是會把語法拼合得更巧妙,同時也會有很多語法的略音,所以充分了解N4的內容後聽力便能突破。

 1、可以先把N4的每篇文章以及課後聽力精聽,每次聽寫的時候中間可以多停頓幾次,堅持到直到把句子全部寫下來,然後再和聽力原文對照檢查。這樣做的好處是通過檢查會把很多容易忽略掉的小語法,或者是長語法、長句型排查出來。充分熟悉之後再聽難度大的聽力的時候也可以很快地反應出來。

 2、覺得初級的聽得差不多的時候可以繼續聽寫中級內容,中級的時候多聽寫對話,選擇一些日常生活場景的對話,比如學校、公司、社團活動之類的題材,可以選擇一本合適的書來聽,也可以聽《大家的日語》中級裡面的會話,《標日》的聽力建議不要聽,離日本人的真實口音太遠了。一直覺得那套教材的敗筆就在於聽力太難聽。

 3、聽力專項訓練,推薦《新完全掌握》系列的聽力書,或者《考前對策》的聽力書,因為兩本書都有講到聽力裡面會出現的很多問題,比如音的省略或是聽力中的一些要點。

聽力備考的Tips,一定要每天練習,時間控制在一小時左右,兩三個小時更好。而且建議在下午三點左右聽,因為考試的時候正好是這個時間。只有大量聽才能把耳朵打開,聽力也不要只是一味地聽,聽了之後一定要看文本,把沒有聽出來的勾划出來。如果是帶題的聽力的話先做題,然後對答案,然後看文本,找出為什麼錯。專項訓練的時候一定要熟悉到才說到第一句就可以把第二句反應出來的程度。

閱讀

 1、試著精準翻譯幾篇文章,初級的文章不用翻譯了,考N2的直接翻譯N2水平的文章,考N1的也直接翻譯N1程度的文章。量不用太大,翻譯10篇左右就好,翻譯以後一定要對照書上給出的參考譯文看自己的有什麼地方譯得不妥,然後充分理解沒有翻譯好的地方的語法知識。

 2、有針對性地練習閱讀題,建議買專項的閱讀練習,先把短篇閱讀搞定,因為短篇閱讀也是送分題,一般把握一個要點那就是從整體去選擇。中篇閱讀和對比閱讀需要注意細節的地方,特別是問題裡面提到的點。

 做中長篇閱讀的順序建議先整體讀一遍知道這篇文章大概講的內容是什麼,然後看題,再帶著問題回到文章裡面去找答案。特別注意第一段和最後一段。

 做完閱讀題之後對答案,找出為什麼錯,然後看一遍閱讀的翻譯,再回去看一遍閱讀文章,這時候就會知道當初為什麼沒有選對了。需要注意的是,有一小部分題是很糾結的,特別是N1的閱讀裡面,有些題是即使你看了翻譯也想不通的題,那麼就直接丟掉就好。因為真的考試的時候遇到這種題,那隻能算是棄分題了。

 考試的時候會遇到三種題:送分題,努力可以得分的題,棄分題。大家需要學會取捨,把送分題全部撈到手,努力可以得分的題盡量多的分,會有很小的一部分棄分題,那就聽天由命了,因為送分題和努力得分題到手的話高分也不成問題了。

後期準備(11月~12月)

 進入十一月,就要開始著手準備做真題練手了。淘寶上有很多賣真題的賣家,可以去選一家合適的買來做。因為官方不再公布真題,所以這些都是民間版本,大家找一個順眼的買來做就行了,也不要去奢求版本會完美無缺,畢竟不是出書,沒有那麼多厲害的人物來校對,所以有錯誤是在所難免的,就連標日都把「食べ歩き」翻譯成了「邊走邊吃」。所以大家買的真題有一些小錯誤就直接跳過就行了(包括我們做的很多資料也不排除有錯誤,大家要理解我們這些民間資料哈!)

 做真題的時候一定要掐著時間做,養成準時的習慣,不要隨性地拖時間,要把自己想像成真的是在考試,否則真正考試的時候真的會來不及。而且掐著時間做可以讓你在做題的時候認識到自己的薄弱環節,自己可以在接下來準備的時候對症下藥。

每套真題做完以後自己對答案算分,把每個部分的分值算出來之後保持做得好的地方, 然後在做得不好的地方多改進。對了答案之後找出為什麼錯,這才是最重要的。

做完真題之後還有時間的話可以再找點模擬題做,同樣掐著時間做同樣做了要對答案找出為什麼錯。

最後準備(12月)

 1、把以前所有做過的題,自己做錯的地方再整體回顧一遍;

 2、把所有的單詞回顧一遍;

 3、語法條目回顧一遍;

 4、考前去吃頓カツ丼;

 5、對自己說你能行的!よし!

更多文章見專欄↓

日本記事薄


來更新了,之前一直在忙論文,終於有時間好好總結閱讀部分了。

閱讀之前一直是我的短板,但自從有用心總結之後發現閱讀居然是最簡單的哈哈~最後一次閱讀51分,沒有大神的分數高,但是還是希望可以把自己的小技巧分享給大家。方法不一定適合每個人,要結合自身情況而定哦!

。。。。。不知道分割線該放哪兒。。。。

閱讀。

題型:閱讀的題型我總結為三大類(排除比較閱讀和最後一篇):①筆者角度②文章例子角度③劃線部分

  1. 筆者角度。這一部分主要有三類問題:①筆者在講什麼?這類問題一般出現在前幾篇短閱讀中,文章的第一句和最後一句是重點,中間多是舉例或者解釋,用詞主要是轉折類、原因類、並列類,但在做題的時候不能被中間內容迷惑。主抓開頭和結尾。②筆者贊同哪個觀點?這一類問題多集中於中長篇閱讀最後一兩問,有兩種做法:第一種,著重文章開頭、結尾句子以及重要段落的第一句,筆者觀點一般在這些句子中可以找到,也記住千萬不要被中間一大堆例子和解釋給繞暈了,閱讀的時候最好把重點句子和部分標記出來,省時省力;第二種,先看問題選項,標出選項之間存在差異的地方,然後再帶入文章之中。③筆者的建議是什麼?這類問題一般也是在中長篇閱讀最後一兩問,此題關鍵是最後一段最後幾句,這幾句語法或者辭彙會提高點難度,基礎知識不牢固比較吃虧,實在不行就聯繫前面的內容通篇理解,不要被它嚇到了。
  2. 例子觀點分析類。出現於中長篇閱讀之中,有兩種題型:①文中的例子是為了說明什麼?做題時首先把例子部分圈出來,例子的前一段或者前幾句話至關重要,因為後面的例子就是為了解釋它們。②關於某一點(觀點、例子)筆者是怎樣闡述的?這個問題一般是文章中最難的,因為很多情況下不知道如何下手,但是也不要怕,先找到問題指出的部分,仔細閱讀這一部分的段落,記住只是這一段哦!把重點句子如帶有接續類辭彙的句子和觀點類句子標記出來,再結合選項就可以啦!
  3. 劃線句子。這一部分得分容易兩極分化,也是技巧性最強的。有三類題型①劃線的部分指什麼?②為什麼這麼說?③怎麼理解劃線部分?由於已經在文章中標出來了,所以重點是在劃線部分這一段,尤其是前後兩句,「這個、那個、這裡、那裡」和「接續詞」(轉換日語好麻煩手機碼字就用中文吧反正大家都知道是什麼)是重中之重,答案就在這些辭彙所在的前一句或者後一句。這類題目最不可取的就是把其他部分的內容或者觀點帶入到劃線部分的理解中,很容易混淆,影響答案的選擇,記住不該看的時候就不要多看哦!
  4. 注意事項。本來只想把三種類型寫下來就可以了,想了一下還是要說一些瑣碎的東西。①做閱讀不能緊張、只求速度。很多人辭彙語法花了很多時間,結果閱讀時間不夠了,就心跳加速看哪個選項都像是對的。最好合理安排每一部分時間,平時多練練節奏就好了。②閱讀中會有很多與日本科技文化社會有關的文章,所以平時多了解一下。③閱讀一定要做真題!多做幾遍!不能真題做一遍就跑去做模擬題!模擬題其實很多不符合日本人的思維邏輯,想要提高只能是真題!④把你所掌握的技巧融入到做真題當中,做多了你就會發現其實閱讀是最簡單的,因為就像數學一樣,是有套路的。很多人說閱讀不可能短期內提高,我並不是很贊同,如果你基礎還可以,有用心結合技巧去做閱讀而不是敷衍了事騙騙自己,你會有很大收穫的,即使只有一個月你也有機會!

即使只剩一個月大家也別放棄呀!只要你足夠用心,奇蹟是會出現的!

。。。。。。這裡要有分割線么。。。。。

原答案:

不努力就想通過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多只能走捷徑。

我以前也是這種拖延心裡,一級總共考了七次,前六次毫無準備,第一次裸考89,之後每一次都只能在90多,就是只在考前一天做一套卷子然後第二天去裸考那種,結果可想而知。

可這麼多次考試也沒有完全浪費,漸漸的我找到了每一部分拿分的訣竅,終於在第七次以123分收場。第七次的時候已經慢慢摸出了出題的規律和技巧,尤其是閱讀和聽力,所以才能在半個月的複習時間裡通過。而後來我也發現這些技巧對於英語聽力和閱讀一定程度上也適用。

1.辭彙。

  • 這部分最主要的還是要背和記,但也不建議死記硬背,有一些小技巧可以用:第一遍過單詞辭彙,把不熟悉的標記出來;第二遍只看不熟悉的,再記不住的用另一種記號標註出來:如此循環往複,可以大大縮短背單詞的時間,當你看道標註慢慢變少時,任務壓力減小,也會有成就感,信心頓時大增。
  • 記單詞時切忌像念白書那樣不斷重複,記不住的,反而浪費時間,可以在記單詞的時候腦袋裡想像與這個單詞有關的東西,有能力的還可以直接造句,這樣就會很好記。

2.語法。

  • 語法的話強烈推薦《日語文型五百句》,當初我們的日語老師要求我們人手必備的書目,裡面的文型囊括了一級和二級,因為語法部分考的二級內容還是不少的,所以這些都要看。每一個文法都要記一個例句,這是最好的記憶方式。除此之外,還要自己動手把這些文法總結歸納,相似的文法歸位一類,這樣記起來事半功倍,再配合記住的例句,你很容易就能區分文法之間的差別,更好的記憶。
  • 真題文法基本分兩種,一種是考固定搭配,另一種是考句意。有時考的比較細,把文法句型搭配記住很容易就能做出來。不考固定搭配的,做完之後要再順一遍,看看是否符合完整句子的意思。

3.閱讀。

  • 閱讀是整套考題里最考驗技巧的部分,掌握了技巧不丟分,沒掌握不容易拿分。這部分比較長,要注意的東西很多,我會整理好慢慢細說。
  • 閱讀不用買很多資料做,只要歷年真題就足夠。它跟文法辭彙不一樣,閱讀提現的是日本人的思維模式,而市面上大多資料都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編寫的,參考意義實在不是很大。真題足矣。

4.聽力。

  • 把這個放最後,是因為它是最難用技巧提高的部分。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認真做了聽力真題和沒有努力練習聽力真題,考出來的分數差別並不大。它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最重要的功夫是在平時。我有個同學平時日語聽的很多,但很少做題,考聽力還聽睡著了,結果出來聽力滿分(ー_ー)!!聽到他說那句話的時候超級想打死他←_←
  • 即使這樣也還是有小竅門的(適合聽力不牛逼者,大神可忽略)。比如第一和第二部分,多數會問這個男的or女的之後要幹嘛或者是為什麼的類型,這兩部分題目內容與答案的順序基本是一致的,你只需要提前划出題目中的關鍵詞,當聽力內容說到關鍵詞的時候,你就可以迅速鎖定並根據語義大致猜出哪個才是正確答案。這兩部分的關鍵就是迅速鎖定辭彙。
  • 聽力一般是比較難的是第三部分。給你一段長對話,大多問你這段話主題是什麼或者圍繞什麼來講的,細節問題不是很多,因此,這部分主要的還是要聽大致意思,不能在個別單詞上糾結,尤其開頭幾句是全篇最重要的,不能走神,後面多是圍繞開頭來闡述,不認真聽很容易被中間部分誤導選錯。這些年的題目里比較偏向日本社會熱點問題和文化以及部分科技內容。平時可以稍作了解。
  • 第四部分是短問答形式,這個除了要了解關鍵辭彙,考驗最多的是語感。如果平時日語視頻看的比較多尤其日劇,最起來會比較容易。還有一個方法,就是把歷年這類題目大聲讀出來,一定要大聲而又清晰的讀出來讓自己聽到,不是自己瞎讀,而是跟著音頻一句一句的讀,多少遍都不為過,最後你會發現這類題目反而會是最簡單的,因為當你聽到上一句的時候,你就下意識反應出來下一句會說什麼,再不濟你起碼知道哪個是正確的答案。
  • 第五部分分兩個內容。第一個是圍繞一個問題,裡面會給你幾個解決方案,最後讓你選主人公確定了哪個。這個是我個人最弱的部分,基本都是不知所云(||?_?)但主要類型就是公司產品銷售方案啦,出現危機怎麼解決啦,該買哪一個啦等等這類的選擇。第二塊是給你一段對話,一個人介紹幾種相似的東西,你所要做的就是快速記下這幾個東西的特點描述,什麼顏色啊大小啊形狀啊價格啊等等,一定要快速記,基本不用理解,能記多少就多少,不要怕手累,拼的就是手速!這個個人說完之後,另一個人就會開始進行選擇,這時候要把他說的關鍵詞和你所記的內容核對,再進行排除。不過要注意,一般情況下他都要中間饒你一下,比如:我喜歡白的,但是不耐臟,果然還是灰色的好啊等等這樣的內容,不要被套進去了哦。對了,關鍵詞可以記在選項下方或者旁邊哦,這樣你就不用重新寫一邊可以省很多時間。

既然都考了很多次,那就乾脆一鼓作氣再來最後一次把它通過嘛,不能再有以前那種拖延心裡了,而且區區一個考試不能讓它攔住了自己? ? ?

希望備考一級的小夥伴們都加油,爭取考就過!手機碼字好心累要休息一下惹(? ̄ ?  ̄?)


看你的學習方式,是日語專業還是自學呢?如果是專業的話我覺得就沒必要刻意去複習了,日常訓練應該就可以滿足。如果是自學的話建議你報個班,比如滬江的一級備考之類的,這樣間接的幫助你系統複習。
我記得大三那年考n2,那時候是為了出國短期學習的,每天都在圖書館複習做題背單詞背語法,考了一次就過了,很開心,但是學校沒給機會去。上班後,我就更沒時間複習n1了,每次臨考前一個月才稍微看看做做題,最接近的一次離合格差了3分。考了6次了,不知道該怎麼辦,沒那麼多衝勁了,也不可能留學,還要工作攢錢。也可能是考證的目的不強吧,每次找借口只是考著玩玩的運氣好就過運氣不好就不過。今天查了成績,還是沒過,下班後準備去圖書館自習了。因為回到家也不想複習,沒什麼學習的氛圍。
同意樓上的回答。你可能要想想自己到底為什麼考n1,重要的事誰會忘記?
可能還是壓力不夠吧……其實大家都這樣,越臨近考試越緊張,很正常,但是……考了n次……你可以考慮自己到底需不需要這個n1證……
考了那麼多次花了那麼多錢連點記性都沒有,還能怎麼地

日語能力考試是完全符合應試套路的考試。

尤其是到了n1。

題目脫離實際,無論在在日本混的多風生水起,不是語言專業,甚至不是天天摳字眼這類人,不準備一段時間還是有一定幾率栽,,,

就是,這類考試,無論如何都需要一個考前準備期,這是必須要認識清楚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