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考慮球隊對球員的待遇問題,假設薪資達到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平衡點。


感覺選秀體系將會崩塌。

沒有球員流動,選秀就是賣身契,那麼選秀之前,各個球員肯定早早就提前跟自己心儀的球隊達成協議,以避免去到自己不想去的地方。

比如有些小球隊拿到狀元簽,可是這個地方實在是太不吸引人,排前面的人都不想去,可能會導致前幾的球員為了避免去這個球隊,而選擇今年不參選。。。參選的可能都是,我有球打就不錯了,去哪都行的一般球員。好球員為了加入自己心儀的球隊,寧可以自由球員身份加入。

這樣的話,選秀高順位簽拿不到最優秀的球員,那還有啥意義。

如果球員在參選前跟球隊聯繫,那小球隊也干不過大球隊。在機會均等的情況下,球員當然更願意去豪門球隊,曝光量大,商業價值高。

小球隊為了避免被大球隊壟斷,那估計會提前下手,招攬一批孩子進行刮寶培訓,然後期待能刮出來幾個。

那麼大球隊估計也會同樣選擇刮寶,而且刮寶的種子選手質量可能更加不錯。

天生條件好,有自信,或者先天條件太差的球員可能獨立訓練,然後去跟這些種子球員競爭。

天降系和青梅系之爭,將會不斷上演。

如果加入了強隊刮寶訓練的球員,如果在更高強度競爭失敗,獨立出來,然後被其他球隊撿去,不知道這些人將會怎麼樣。

這大概就是另外一種培養球員的方法了吧,讓各個球隊的經理和球探提前軍備競賽。

可能會出現逆轉強隊一直人員不斷內卷嚴重,弱隊很難逆襲攬才困難的情況。

這其實很不利於建立良性的競爭環境。


可以參考CBA

現在的CBA主力球員轉會的都不多(個彆強行轉會或者不續約的都鬧得沸沸揚揚)

早前,也就6、7年前,那是基本就不轉會的

主要原因嘛肯定是球員和球隊不光是單純的合同關係,很多球員還和地方的體育局有編製啊,職稱啊等很多因素,所以很多球員都是從出道然後整個巔峰期都在一支球隊效力,到了末期才會轉會為了待遇或者回到家鄉之類的原因,也不太能打了,才會出現轉會

直接導致的一些能看到的結果,

1、球員的工資不高,比現在低很多。不過國內球員,特別是老球員打球還是很認真的,倒沒有說工資不高影響積極性一說。但工資低直接會導致什麼呢?掙得少嘛我退得早,不少球員剛過30就叫老球員了,30左右就退役了,我們集體有一個前四川隊的球員,當然沒打到CBA哈,27歲就退役了然後出來上班了。

2、球隊實力無變化,容易出現王朝球隊。人不流動嘛,八一廣東都有王朝期,真正的王朝,八一是替補都進國家隊的那種無敵的存在。

3、新球員不容易出頭,以前CBA比賽還少,甚至出現過5個主力打滿48分鐘的情況。不流轉會導致一個球隊位置確認,另一個球隊好幾個尖子打不上。

4、新球隊活不下去:沒有人啊,記得之前有四川(不是現在這個四川),有香港隊、有一些新進入的小球隊後來都不玩了(當然原因不是單獨這一個方面),但一個賽季贏不了2場還永遠提高不了,總不想玩了,所以來來去去就沒什麼新球隊

總結起來就是:也能打也能正常進行聯賽,對於球迷來說強弱懸殊會導致很多比賽不好看,對球員來說掙不到錢出不了頭直接影響球員培養,對球隊來說一旦開盤沒參加以後就沒機會參加了

自然對籃球的發展非常的不利

大概能想到的就這個樣子,有想到新的再聊


各行各業,最怕的就是一潭死水。

如果聯盟不允許球員流動,每一個球員都打上了各自球隊的賣身契。

一人一城就不會傳為佳話,因為所有人都無法離開。

禁止球員流動,比賽會少很多趣味。

放眼歷史去看。

喬老爺等不來皮蓬,因為皮蓬是超音速選到的。

也等不來羅德曼,因為大蟲是活塞軍團的。

OK組合煙消雲散。

奧尼爾是魔術轉隊。

甚至科比都是黃蜂所挑。

姚麥組合分崩離析。

麥迪魔術都去不了。

只能留在猛龍跟表哥卡特爭奪球權。

如果禁止了球員流動,反而打破了生態平衡。

慧眼獨具的球隊可以擁有頂級球員常年霸佔聯盟上游。

比如雷霆。

07年選到杜蘭特與傑夫格林。

08年選到威少與伊巴卡。

09年選到大鬍子。

10年選中布萊德索。

11年選中雷吉傑克遜。

比如勇士。

09年選到庫里。

11年選到湯普森。

12年選到格林跟巴恩斯。

但不是說選到好球員就萬事大吉了。

堆積優秀球員的球隊同樣也存在風險。

球隊核心的爭冠意願。

後起之秀的搶班奪權。

角色球員的適配輪轉。

能否做到1+1大於2。

這對於管理層是個考驗。

如果發生矛盾,球員不能申請交易,又不甘心原地退役。

球隊同樣陷入兩難境地。

要麼和稀泥安撫球員,要麼壯士斷腕裁掉球員。

閉眼選秀的球隊化身魚腩短期內翻身無望。

比如國王。

09年4號簽選中埃文斯。錯過的7號是庫里,9號是德羅贊。

11年7號簽選中畢永博。錯過的11號克萊湯普森,15號是倫納德。

短短2年間便錯過了勇士四年三冠的基石——水花兄弟、德羅贊和小卡。

可是這才是噩夢開始。

12年5號簽選中羅賓遜。錯過的6號是利拉德。

13年7號簽選中本-麥科勒姆。錯過的10號是CJ 麥科勒姆。

水花兄弟、後場雙槍,通通扔掉了。

15年6號簽選中考利斯坦。錯過了布克跟特納。

18年榜眼簽選中巴格利。錯過的探花簽是東契奇,4號是小傑克遜,5號是特雷楊。

接下來會出現怪誕的一幕。

許多失去爭冠機會的球隊放棄賽季,瘋狂擺爛。

沒有最爛,只有更爛。

說到底,就是為了爭奪狀元簽。

這是彌補交易缺陷的唯一途徑。

於是乎,強的特彆強,弱的特別弱。

時間久了,無論強隊弱隊都會缺乏激情,沒有追求。

簽下大合同的,自己沒有被交易的風險,打球變成了打卡上班。

建立王朝的,已經無欲無求,打球變成了一場演員秀。

底層魚腩的,倒是苦苦拼搏,渴望能進入「編製」內養老。

這個世界是運動的。

各行各業也要像水一樣不斷流動更新。

否則容易僵化腐朽。

便失去其生命力。

溜了溜了。


其實有一個問題。不允許交易不等於球員整個生涯只效力於一支球隊。除非是先簽後換,否則球員以自由球員身份和其他球隊簽約並不屬於交易範疇。所以,在現行其他規則不變的情況下。單純不允許交易不能夠保證所有球員都終老一隊。

所以,如果是強行不允許球員離隊的話,確實可能會出現前面的答主們所說的各種情況。

以下可能不符合題主本意,所以算題外話

如果是只是單純禁止交易,而不禁止自由簽約的話,球員的流動依然會存在。在賽季中,球隊實力的大起大落會變得比現在難。但到了休賽期,情況就可能不同。自由市場的博弈可能會變得更加激烈。球員、尤其是大牌球員會更加看重合同的自主權。他們對於合同年限、球員選項的要求也會更加精細。而球隊可能會更加謹慎的制定計劃,來計算明星球員出現在自由市場的時間,以及當時本隊的薪金空間。

另外,小球隊可能會更早流失他們的未來基石。一些在新秀期就打出來的球星可能會更早離隊。他們或許會選擇接受金額較小、但是時限也更短的合同去追逐總冠軍。球員的工資金額和他打球的年限是掛鉤的。在第二份合同為了總冠軍犧牲一定薪水可能比推到後面划算的多。所以,提早離隊先去奪個冠再說,可能會成為頂級新星的選項質疑。

這對擁有30歲左右頂級球星的球隊可能是好事。他們可能可以為自己的當家球星找到兩個使用期在2、3年左右的年輕全明星做搭檔,並且在這個窗口期里衝擊總冠軍。

而對於一些吸引力很大的豪門球隊,他們甚至可以不賭選秀,憑藉球隊的吸引力來保證球隊老中青三代球星合理搭配,從而始終停留在頂級球隊的行列。

一些小球隊也未必完全沒有活路。他們如果能夠留住一位頂級球星,並且球隊狀況良好,就可以通過吸引短工年輕球星來保證球隊的競爭力衝擊總冠軍。


NBA會完蛋,萬劫不復那種。

強隊意味著更多出鏡率,更多收入。有了更多錢,意味著能夠吸引更好的球員來加入。

為了擠進為數不多的幾個強隊,強力的球員們會儘力避免通過選秀進入聯盟,而是通過發展聯盟,或者其他自由球員等形式來簽約。

為了早早搞定苗子,球隊會大力發展自己的青訓體系,提前把好苗子簽在自己的發展聯盟球隊里,通過合同的形式預訂掉。

只有那些沒有被球探們看中的年輕人才會參加選秀大會,賭自己在新秀期內能得到賞識,或者球隊培養的好苗子出了問題。

接下來,就是比賽水平大幅降低。

好苗子早早被強隊預訂好了,但是一支球隊總共名額有限。這意味著,有的原本很有潛力的球員,得不到進入大名單的機會,同時又不能到其他球隊得到出場機會。而對於強隊本身,寧可這些苗子爛在自己手裡,也不會願意對手得到他。

當然,球員也可以去參加弱隊的青訓。這意味著更多上場的可能,但同時這意味著此生基本與榮譽無緣。

最後,是失業潮。被球隊裁掉,或者合同期到球隊不再續約的球員,將無法在聯盟里其他球隊找到工作。

對於某個球隊,可以進行非常噁心的操作:先簽約一個球員然後立刻裁掉,或者合同期滿就不再簽約。根據規定,這個球員不能和其他球隊簽約,但是因為已經沒有合同在身,這個球員將無法得到任何薪酬。球隊只需要在自己需要的時候用一個十天的短期合同把他再簽進隊伍,期滿之後根據需要一點點用短期合同續約即可。

赤裸裸的剝削。

這種聯盟誰待誰沙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