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mx150這種顯卡,性能比較雞肋,需要辦公時不用他,打遊戲或者複雜圖形它又能力不是那麼足,感覺單純增加功耗負擔,為什麼這麼多筆記本廠家都選擇呢?


1、cuda加速

mx150作為獨顯有384個cuda核心,在一些需要使用cuda的軟體中還是有用的,比如pr的加速(雖然聊勝於無)。在3D軟體中有一部分渲染器也是需要使用cuda的。

2、功耗

一般用的mx150也就8w的功耗,現在雙顯卡調度技術已經很成熟了,正常用的話對續航的影響完全可以接受。

而且emmmm,實際上英特爾的hd620在滿載情況下功耗是要比mx150高的,滿載的hd620有15.7w,整機32w的功耗比加上mx150整機28w的功耗還要高。當然這裡的測試數據是使用烤機測試出來的,並不能代表正常使用的時候的功耗。

3、性能

mx150把上一代940mx按在地上摩擦,功耗還小了很多,本來就是為了滿足硬體加速和部分網遊來設計的,比以前的820m、920m、mx110不知道高到哪裡去,而且還能放在輕薄本里。在以前820m這種顯卡可真的是屏蔽獨顯以提升顯示性能了。


你確定是在說mx150而不是mx110?


「像mx150這種顯卡,較核顯沒有太大優勢」

如果你說的核顯不是AMD的Vega 8的話,那你能不能先解釋下你是依據什麼得出這種結論的?


隔幾天看一次這樣的車,真為MX150捏一把汗。當然,美帝良心想,真心不懂怎麼把這配置做到2K RMB的。。。國內補貼美國系列?

AMD的U在不配獨顯的情況下性價比是真的能打。而且R5 2500U的TDP 是12~15W,cpu+gpu 15W。 注意樓下功耗,有功耗就有散熱牆的問題。

當然,那些買R5 2500U又配一個獨顯的我就真的不能理解了,大概是對AMD有信仰吧。

國內霸佔4K以下檔性價比無敵快一年的也是華為榮耀魔法書(magicbook)吧,那貨是鋁合金外殼加好屏幕的拉風貨啊~~

核顯吃雞:


首先…較核顯沒有優勢?

目前能和MX150打的主流級別核顯也就2400g的vega11吧

這個沒有太大優勢的結論是哪得出來的。

另外,很多筆記本上核顯也就玩玩lol還不能開最高。MX150至少有能力玩玩守望,騰訊全家之類。


兄弟,m150可是實打實的小鋼炮啊!不要輕視它!

尤其是超級本,mx150的超低功耗和相對強悍的性能,mx150的性能已經能夠平了銳龍5 2400的核顯2400雙通道。

超級本沒有它,就是個工作本。有了它,全特效lol穩定百幀,守望先鋒中特效也可以穩定60。

都是1080p,至於做點小軟體加速什麼的就不提了,獨顯天然優勢。

這個顯卡如果集成在超級本上,就是絕對意義上的好東西。

如果。。。集成在厚本。。就是個究極大坑。


國內用稍微好一點CPU但沒有獨顯的本子不太好賣,畢竟反饋到終端其實就300-500左右,價格上吸引力不大。

國外這段位不少是集顯/集顯+150的配置,但是國內沒人要集顯版本就不做了。

所以裝一塊明顯比集顯好的獨顯在市場價值上來說就很有意義,何況MX150相比獨顯而言至少能全低流暢跑絕大多數遊戲,這個相比集顯姑且還是有實用價值的。


mx150性能絕對不弱。

lol Dota ow 全部可以流暢運行 pubg中配30幀左右 不很穩

最終幻想14穩定流暢,暴雪全系列穩定流暢

再看單機方面,gta5低配親測流暢,ac起源20-30幀,看門狗2略卡20幀左右

對於非3A玩家該卡完全夠用。

超極本普遍配150是因為散熱。除了這卡外,沒有同等或更高配置的卡符合超極本的散熱要求。

核顯超極本性能已經完全不夠用,僅僅輕度辦公。這時候150的作用就出來了,它能將超極本提升到基本應付日常絕大多數使用的等級,而且不犧牲續航和輕薄,這是別的卡都做不到的。

最後說一句,超極本本來就不是設計給重度遊戲玩家的。如果你買電腦主要為了玩3A級的遊戲,還買了一個mx150的本子,那你更應該從自己的腦子那裡找問題,而不是探究150存在的意義。


核顯(英特爾)玩不了吃雞,940mx特效開到最低都能30幀,mx150怎麼地也能比940mx高個5幀以上吧。

所以,mx150的意義是吃雞。

(不要打我,據我觀察,這些人真的好多)


怎麼就沒優勢了,boost最高達到1.7G的mx150,接近960m的水平了

1080p30fps可運行90%以上3a大作甚至還能開中特效

720p60fps通殺95%以上3a大作

這點性能的卡你跟我說相比核顯沒優勢?

這張卡的意義就是取代950m,因為1050相比960m都有進步了,必須要一張低端卡來接替低於1050檔次的產品。

這是一張實打實的遊戲級顯卡,但是很顯然,最大的問題是大部分廠家沒按照遊戲級顯卡的要求做散熱。

壓住mx150,少說也要雙熱管雙風扇,要按照低端遊戲本的標準做散熱,然而某些廠家就一根熱管一個風扇,你指望這種散熱下mx150能發揮性能?

mx150的標準tdp是25w+,運行功耗最高可以突破30w接近40w,對比960mtdp是60w,運行功耗在45w-50w左右。同樣mx150也需要良好的供電。部分廠商的供電散熱縮水到極點,顯卡吃不飽怎麼可能好好工作?

滿血mx150的單精度是可以跑到1.3-1.4T的,性能達到核顯的三倍,效率接近核顯的兩倍,重負載下反而還延長了續航,怎麼就拖續航後腿了?

兄弟,它的意義是給輕薄本用的,目前能選擇的基本只有它了。 且聽我娓娓道來

為什麼不直接去掉輕薄本的核顯,裝一個1060不就吊打所有嗎?因為輕薄本要不插電續航6-10小時的,如果只用獨顯,續航能力會很差,這樣買輕薄本意義就沒有了,所以只能安裝兩個顯卡,平時核顯保續航,特殊時刻插電源獨顯保體驗。

輕薄本的核顯是屬於能壓縮就壓縮的,理論上只要能滿足最低要求就可以了,因為理論上性能越低功耗越低,重量越輕。

輕薄本的的獨顯要求比較高的,這個高不是性能高,不然直接塞進去1060即可。你要塞進去一個高度不到1厘米空間,你想想有什麼顯卡能塞進去?

之所以選mx150是基本沒其他的可以選了,你覺得它平平無奇,是因為大部分輕薄本的散熱根本跟不上!我本子金屬外殼的,加一個i5-8250u,剛開遊戲(英雄聯盟)的時候120FPS(特效開最高)。20分鐘後筆記本可以煎雞蛋!接著瘋狂掉幀開啟ppt模式,維持大概50-70FPS,結束遊戲偶爾還閃退,成功幫我戒斷遊戲……

後來我把落地大風扇帶過來,對著筆記本吹,然後就又可以愉快玩耍了~

覺得它不好的,其實主要都是散熱的鍋,畢竟輕薄本不是遊戲本,風扇和銅條效率估計差兩倍,金屬機身還能幫助散熱,塑料機身你就別想著遊戲了……

吐槽:我覺得輕薄本的風扇能把滿載的cpu服務好都有點困難……

辣雞散熱,毀我本子!


MX150在近一年多以來幾乎成為了獨顯輕薄本的標配。這款顯卡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我認為是迎合了筆記本輕量化的趨勢,低至8W的TDP使得獨顯輕薄本最低可以做到1.2kg左右。在性能上雖然不強,在遊戲玩家看來比較雞肋,但比較核顯優勢明顯(理論性能在950m級別),應付LOL級別的主流網遊壓力不大。而在大量非玩家用戶眼中,遊戲畫質遠沒有外觀、輕薄重要。

當然,MX150雞肋的地方在於依然不能暢玩單機大作,遊戲要求高一點就玩不了(dota2、守望吃力、吃雞卡頓),仍然適合影音娛樂本而非遊戲本。而且某些廠商處於商業利益的需要,對於這款顯卡的性能大吹特吹,尬吹什麼「滿血版」如何如何強大、「MX150吃雞」,還有廠商將原來設計為入門顯卡的機型不改散熱,直接更換為MX150「滿血版」專供中國市場,出現了多款採用單風扇、單條細熱管串聯CPU和MX150標壓版的奇葩散熱規格的輕薄本,導致實際體驗無明顯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這款顯卡的聲譽。

所以,這事看從哪方面說


我手上有一台thinkpad x250 i7版。

正常的話,就算跑p95,cpu都可以維持在2.4G左右。

但是你知道,如果使用opencl讓核顯滿載,然後再跑p95, cpu可以跑多少么?1.1G,一半都不到。

但如果我用另外一台老款小新,自帶m230獨立顯卡(也是一個垃圾),雙滿載的時候,cpu還是可以維持在2.2g左右。

這就是低端獨顯最大的作用,分散tdp壓力。

自然,n卡還有cuda加成


660M是桌面650的規模,用的都是GK107核心

760M的規模近似750Ti

960M是桌面950的規模,這幾個顯卡都是GM107、GM207核心的顯卡

這一代的1050如果按照以往的命名方式應該叫GTX 1060M,用的也是GP107核心,只不過這代採用跟桌面平台一樣的命名罷了。

但是以往那些用50M、40M的家庭娛樂本也需要更新換代,這部分市場原本用的就是GK108、GM108一級的,換代到帕斯卡自然也升級為GP108核心的MX150。這個GPU在桌面就是1030,性能還算不錯的。

至於為啥mx1*0(*=1、3、5)單獨劃分出一個系列呢?因為好聽。


說白了就是intel核顯技術垃圾,在mx150這個性能檔位沒有功耗成本達標的替代品(我並不是說intel做不出性能比肩mx150的核顯)


想想還有mx110大量存在,150存在不是天經地義的不能再天經地義了嘛


意義就是作為全能本啊,不玩太大的遊戲還是可以的。

我現在超後悔買一個T470p沒配獨顯,都是逼乎上這種垃圾獨顯還不如集顯的言論,再差人家也是個獨顯,起碼玩玩實況足球之類的遊戲還能湊合,現在集顯能玩個屁啊。


滿足部分人的要求:四屏顯示。

一個顯卡可以拖兩個屏幕,兩個顯卡可以拖四個。比如thinkpad t480,使用Lenovo ThinkPad Ultra Docking Station的時候,可以外接三個顯示器,加上筆記本本身的,就是四屏啦。

Display and Video Output Configurations?

support.lenovo.com圖標

我現在在用430,使用擴展塢拖了兩個大顯示器,外加筆記本本身的,三屏顯示妥妥的。我想這也是mx110存在的意義吧。

我只是提供一種思路,一個辦公場景,不代表大部分人,不代表1050不行。

其實我剛好奇的是MX250的意義。根據

https://www.techspot.com/news/78900-nvidia-launches-mx230-mx250-mobile-gpus-lists-performance.html?

www.techspot.com

MX150能4倍HD620,250隻有3.5倍,根據

NVIDIA GeForce MX250 Graphics Card?

www.notebookcheck.net圖標

MX250依舊25W和10W。那麼問題來了,如何能把擠出來的牙膏吸回去?NVIDIA到底想喊誰回家吃飯?


這個顯卡就是給輕薄本用的,功耗低,發熱量小。

不過intel的Ice Lake處理器發布了,10nm工藝,搭載的Gen 11核顯擁有64個EU單元,512個ALU單元。和滿血的mx150一個級別,TDP15W,輕薄本的發熱可以更好的控制了。估計以後mx150就淘汰了

對了這個系列的處理器會在今年年底上市,首先供應移動端

AMD要沒有點大招,估計會很難受

[捂臉][捂臉][捂臉][捂臉]


體驗一些要用到CUDA的軟體、CPU做後處理的時候GPU解碼視頻、暢玩10年前的3A大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