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動了我的乳酪?》

《誰動了我的乳酪?》是美國作家斯賓塞·約翰遜創作的一個寓言故事,該書首次出版於1998年。

書中主要講述4個「人物」—兩隻小老鼠「嗅嗅」、「匆匆」和兩個小矮人「哼哼」、「唧唧」找尋乳酪的故事。

內容簡介:

兩隻小老鼠「嗅嗅」、「匆匆」和兩個小矮人「哼哼」、「唧唧」,他們生活在一個迷宮裡,乳酪是他們要追尋的東西。有一天,他們同時發現了一個儲量豐富的乳酪倉庫,便在其周圍構築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很久之後的某天,乳酪突然不見了。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使他們的心態暴露無疑:嗅嗅,匆匆隨變化而動,立刻穿上始終掛在脖子上的鞋子,開始出去再尋找,並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鮮更豐富的乳酪:而兩個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對變化卻猶豫不決,煩惱叢生,始終無法接受乳酪已經消失的殘酷現實。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唧唧終於衝破了思想的束縛,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進入漆黑的迷宮,並最終找到了更多更好的乳酪,而哼哼卻仍在鬱鬱寡歡、怨天尤人。[1]

這本書的文學體裁是寓言,它能教給你在變革時代笑對變化,運用這種方法可以獲得生命中最想得到的東西。

時代在變化,人也在變化。

有時候我們的行為像嗅嗅,能夠及早嗅出變化的氣息;或者像匆匆,他能夠迅速開始行動;或者像哼哼,他因為害怕變化而否認和拒絕變化,這會使事情變得更糟;或者像唧唧,當他認識到變化可以使事情變得更好時,能夠及時地調整自己去適應變化!

不管我們選擇那一面,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在迷宮中找到我們自己的道路,幫助我們在變化的時代獲得成功。 ——《誰動了我的乳酪?》

這是一則寓言,用隱喻的修辭手法,通過乳酪(你想要的東西:高薪工作、美滿戀情、健康體魄……)和迷宮(現實社會、內心世界)讓我們看到我們不同的一面來面對變化的結果。

我不記得是小學還是中學接觸這本書的,那時候並沒有特別理解它,所以當時它帶給我的是逆商的提高。那時我覺得我一直是不辛運的,就算有個小小的成就稍微心裡得意一下,下一秒就會變得不幸,例如走路摔跤、上樓梯踩空以及其他讓我心慌的事情。所以我小心翼翼的,有什麼高興的事情都不敢太表達出來。從《誰動了我的乳酪》中,我當時看到的是要在變化中改變,在逆境中做出選擇。所以慢慢的,遇到我認為嚴重的失誤(比如有次去學校報道弄丟了被套、枕套和床單,當時好難過超想哭),我讓自己深呼吸,調整好心態,再面對這個變化(和室友借了多餘的床單和毯子,湊合睡了一晚,第二天去找賣床上用品的店鋪買了【不可能麻煩爸媽的,不然又來一場暴風雨和耽誤他們時間】)。後來我覺得自己賊棒,覺得這點困難真的是不值一提哈哈哈(?ω?)hiahiahia就醬~

(我當時看的的是鑽石版,裡面分青少年版、社會版、附錄一、附錄二,看懂了青少年版的(//?//))

覺得這本書有意思,也有意義,大人小孩都可以試試看看∪?ω?∪

鏈接在這裡:

【官方正版】誰動了我的乳酪 確定目標勇敢堅定地為之京東¥ 50.00去購買?

(官方正版參團¥33)

誰動了我的乳酪(鑽石版)京東¥ 14.00去購買?

都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你的乳酪和迷宮是什麼呢?歡迎評論留言和點贊(?ò ? ó?)這裡是 @甜餅 ,記得來找我玩鴨(?′ω`?)


《活著》

—余華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原來活著就是活著而已。

01

主人公的一生

少年去遊盪

福貴的一生所謂起落落落落。本是地主家的兒子,衣食富足,但年少輕盪紈絝,吃喝嫖賭,仗著父親的一百畝地,混跡於青樓賭場之中。

富貴不是天註定,凡人都有落魄時

最終全部家產輸給了龍二。從此家道中落,父親知道後,無奈但是為子還債。

老爺子對福貴說

「從前,我們徐家的老祖宗不過是養了一隻小雞,雞養大後變成了鵝,鵝養大了變成了羊,再把羊養大,羊就變成了牛。我們徐家就是這樣發起來的

到了我手裡,徐家的牛變成了羊,羊又變成了鵝。傳到你這裡,鵝變成了雞,現在是連雞也沒啦。」

老爺子去世後,福貴從主人變為租戶,在龍二那裡租了五畝田地,開始了耕種生活。

中年去掘藏

福貴有一兒一女,女兒叫鳳霞,因小時候生了場大病而成為聾啞人,兒子叫有慶。妻子家珍與他同甘共苦,但因生活艱難,將女兒送人,供兒子讀書。

中年的福貴有了擔當,挑起大梁,但生活,才剛剛開始。

福貴為母親請醫生的路上被抓到戰場當壯丁,大難不死,回到家鄉,母親已不在人世。

兒子有慶為縣長妻子輸血過多而死,喪子之痛深深的擊打他的心,心疼妻子羸弱,便默默忍受,沒有告訴。

直到女兒難產生下孫子苦根,福貴將女兒與兒子埋在一起。妻子家珍忍受了喪子喪女之痛後,安靜的離世。

老年做和尚

福貴老了,女婿因一次事故死在工廠,撫養孫子的責任就到了他身上,他和苦根相依為命。

但一次疾病,讓孩子也離開了人世。

妻子,母親,父親,兒子,女兒,孫子。都由福貴親手埋葬。

我是有時候想想傷心,有時候想想又很踏實,家裡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親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擔心誰了。

福貴最終一個人活著,歷經洗禮之後,變得洒脫與無謂,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著。

02

時代的洪流

福貴的一生隨著歷史的畫卷徐徐展開,經歷了內戰,人民公社,大躍進,三年饑荒,文化大革命,土改。他是那個時代,小人物的縮影。

無緣無故被抓到戰場,歷經槍林彈雨,最後渡江戰役結束後,回到了家鄉。

人民公社時期,個人變為集體,大家同吃一鍋飯,大鍊鋼鐵。

文化大革命,龍二作為地主被批鬥,使得福貴暗自慶幸當初賭輸了家產。

土地改革,分田到戶,福貴再不能渾水摸魚,只能憑一身蠻力辛勤耕種。

其間種種喪親之痛使得福貴最終成為了活著的象徵。

03

活著的意義

文章以冷靜的口吻將一個心酸且充滿波折的故事娓娓道來,文末只剩福貴與一牛在田裡耕種。可謂悲傷至極。

一次次的打擊使福貴生的意識更強,但死對他來講比活著輕鬆,可是他仍然為了活著而活著,文末方知活著的意義。

「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死去的人再難活,活著的人還要活下去,哭也是活,笑也是活,每一個時代都有不同時代的聲音,福貴的活著代表了那個時代的聲音。苦難能催生翅膀,堅強的人在逆風中飛翔,懦弱的人早已順風而亡。

04

福貴與許三觀

福貴與許三觀都是余華筆下的人物,許三觀最終,以美好的結局收場,而福貴最終以悲劇收場。

兩人都經歷時代的變遷,命運的捉弄,雖命途多舛,但文中不乏有希望,讓人沉重的同時也充滿欣慰與感動。

樸素的文風貫穿兩部作品,以時間為軸,中國底層人民的生活盡收眼底,其生活的千姿百態,酸甜苦辣,細細品味,讓人久久不能平靜。

05

當今的啟迪

我們生活在物資充盈的年代,比起活著,我們更想活的更好。

那個時代貪婪的,瘋狂的,驚愕的,痛苦的生活離我們漸漸遠去,但是那些頑強的,堅韌的,掙扎的,拚命的生命,仍存活在過去與未來。

合上書本,

願你我都擁有活著的勇氣。


《蒙田隨筆》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著名作家、思想家蒙田的代表作。

「蒙田隨筆」的譯本很多,一直沒有讀過,覺得距今四百多年,恐怕晦澀不好讀。前些天,看見中華書局《蒙田隨筆》精裝本,只有28元,就拿上了,誰知竟然愛不釋手。

蒙田以卓越的眼光,考察世間萬象,探索反思人性與人生,平和的語氣,讓人倍感親切。他不訓人,也不說教。當有人問,人已老朽還學習這些幹什麼用,他回答說:離開時更優秀、更瀟洒。

——讀書,不是為了求知或者謀生,而是為了把交流擴大到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域。

——快樂若無人分享,即失去興味。

——凡是自己高興做的事,一定對自己有益。

——讓我們遠遠避開名聲、避開榮譽、避開那些使我們向他人承擔義務的一切職責。

——承認自己無知,我認為是說明自己有判斷力的最磊落、最可靠的明證之一。

——最美最合理的事,莫過於正正噹噹做人,最深刻的學問是知道自然地過好這一生,最險惡的疾病是漠視自身的存在。

蒙田為我們揭示了真理的不可捉摸性,初讀感到震撼與新鮮,再讀還會感受到,不管閱讀多少遍,都會保持這種感覺。

蒙田思想的火花,有很強的穿透力。


菜根譚吧!是老祖宗的經驗


推薦了解下郁青的《個體的維度》等書:

因為年輕的時候找不到好書,後來就自己寫了兩本,也可以說是一本。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千萬言,就成長自助、自我管理而言,這兩本書足以。當然,書的內容遠遠不止這些。

《個體的維度》和《作為主體的人》分別是關於個人和組織的兩本小書,或者可以說是關於自我管理與組織管理、關於個人成長與人生經營的一些個人思考,也是我作為一個70後獻給後來者最珍貴的禮物。

這兩本書可以適讀人群為20-50歲,有一定知識基礎跟閱歷人群,年長者也可以將該書贈送晚輩。讀者評論及相關分享可移步本人知乎文章欄。書到底怎麼樣,我的承諾是支持無理由退貨,贈運險。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