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出頭的女生 我感覺這幾年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越來越差 遇到事情我的情緒容易崩潰 只想著逃避 太不能抗壓了!!我還年輕以後的路還長 所以很不喜歡這樣的自己 請問該怎麼調整自己的心態 做到內心強大起來呢?


其實,我特別能感受到你這總心情。

但是我找到了一個辦法。我想推薦給你,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或者能不能聽明白。

當你心裡承受能力差的時候,總是會有原因的,比如發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或者計劃之外的事情,導致突然心裡承受能力極具下降,我打個我自己的比方,

有次半夜迷迷糊糊上廁所,因為懶,又迷糊,在加上睡了一覺之後,突然打開廁所的燈會特別刺眼,我就沒開燈,憑藉著印象摸著黑打開馬桶蓋一通亂尿。

你沒猜錯。第二天一看,都tm尿地上了。

我整個人都崩潰了,不是說事情的大小,而是當時整個人都頹廢了。特別恨自己無能,懶惰。壓抑的情緒突然四面八方鋪天蓋地沖向心頭。整個人多年建設的心裡防線一瞬間崩塌,說當時想死都一點不為過。

那地上的尿我也沒收拾,一個人蹲到廁所門口抹淚。一個180公分150斤的漢子,哭的像個娘們。

哭著哭著,我突然發現,我可能有抑鬱的徵兆。

當是就給自己下了一個命令!把衛生間收拾乾淨,哪怕一會去跳樓自殺,自殺前也要收拾乾淨!

收拾完之後我又想。為什麼會這樣,這樣下去會怎麼樣。我沒有想出來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因為我找不到這兩個問題的答案。但是我又問了一個問題,怎麼樣才能避免這樣!

我想到了答案。

答案就是。我不是我!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小說的經歷,當你看到主人公經歷了小說中千奇百怪的故事時,你會不會把自己幻想成小說里的主人公?當你把自己幻想成小說的主人公,你的心裡是不是充滿了興奮和無盡的意淫?

那如果反過來說呢。你把你幻想成一個更高緯度,更高空間的人,這裡都不應該叫人了。應該叫你自己的神。

你心中的神控制著你的肉體,如同小說里的人物一般,當你的身體餓了的時候,你就像讀到小說里正好有一句,正值晌午,小明忙了半天肚子咕咕直叫想必是餓了。

那麼故事發展到這下面需要幹什麼?肯定是吃飯啊。那中午吃什麼呢?書里正好寫到。

小明不由想起昨日的烤鴨,止不住的流口水,

看,還是得吃烤鴨。

說到這你明白我說的是什麼意思了么?

沒錯,你把顯示生活都當成自己正在經歷或者書寫的一本書。

你肯定會問,能不能做到這一步。

答案是能,

你肯定問,做這些有什麼好處,我可以直接告訴你。好處無窮大。

當你生活中碰到任何困難,你都會挺身面對,不會逃避。因為無所謂就是書中的一段故事而已,事情越困難,故事越精彩。

當你面對各式各樣的問題,你都不會再去簡單的以我該怎麼辦而去考慮,而是用第二人稱,你該怎麼辦去考慮。你會發現你考慮事情更透徹更清晰,甚至更理智。因為旁觀者清。

更誇張一點。

這會讓你充滿了冒險精神。

讓你更有目標,更快更好的去學習去生活。

當你學習的時候,你心中的神已經為你規劃好了你的故事,

比如故事裡寫到,刻苦的讀書導致他輕鬆的取得優異成績。

那麼你讀書的時候還會覺得枯燥么?不會,因為這不過是書中的一句話帶過的過程而已,不過是你以一個更高的緯度給自己下的一個命令。輕鬆又簡單的就能完成。

如果你用了這個方法。那麼你的生活會發生翻天復地的變化。

原來的生活就像你坐在車裡往停車位上倒車,前後左右都看不見,多走一點怕撞了,少走一點又怕不到位。

現在的生活,就像你現在站在樓上的窗戶邊看著樓下有一個傻子死活就是倒不進停車位。笑的自己躲著腳罵他傻逼。

這就是我的辦法。

希望我想表達的寫清楚了,也希望對你有幫助!


首先,接受

寶貝你沒做錯什麼。

只是你還沒強大到什麼都能夠承受。

這是每個人成長的時候都會遇到的問題。

有些人原生家庭給的到,自然而然就可以

有些人沒給到,自己鍛煉自己成長也可以

先接受自己就是這樣

不然就會覺得自己做的不好

上來就先自責

一自責就會更緊張,懊惱,壓力更大。才會惡性循環。

任何時候鼓勵和認可都比指責好用。哪怕是自己對自己。

每次都先鼓勵自己

比如,你看我現在還在這裡我的人還在這裡承受壓力,他並沒有將我打倒,下一步只要我不妥協,他也一定打不倒我。

還有就是忽略問題……

心大也是優點!!!


我就是心理承受能力極差 遇到一點小事就容易崩潰 從小到大都是這樣 極度缺乏安全感 在別人眼裡的一點小挫折在我眼裡就是天都要塌下來了 愛哭會哭 遇到事情總想著逃避找依靠而不想著去解決 可能是生長環境過於安逸導致雖然家裡沒有溺愛 我卻像個溫室植株一樣受不了半點打擊 偏偏我還愛鑽牛角尖 想的很多 就更不好了

現在意識到這件事的嚴重性 以後的路還很長 遇到的挫折只會更多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 要是一直是這個心理 抗壓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比正常人差 走的路會很難很不開心 不知道該怎麼辦 怎麼解決 很苦惱


曾經那些無助的經歷,在別人看來無關緊要的小事,而我們看來,卻是絕望。

在我高三那年,早上騎電動車上學的時候沒剎住,撞到停在路邊的一輛車,當時第一反應不是思考怎麼處理,也不是逃跑,而是是不知所措,當場呆了5秒鐘才回過神,慌張的環顧一下四周,還好沒人注意這裡,才狼狽的逃離了現場。

到了學校,上課的內容全部沒聽進去,一直心神不寧,擔心被找上門,畢竟上了牌,萬一有攝像頭拍到怎麼辦,附近是不是有人看到了,爸媽知道了一定會暴跳如雷吧,這種想法不斷在腦海中浮現,放學寧願繞很遠也不想再經過那裡,晚上更是失眠了,畢竟高三,掛機一天已經很慘了,第二天只有強迫自己認真聽課,但效果甚微,心中的自責、焦慮、無助、仿徨交織在一起,當時只想放聲大哭,如果有個人來安慰我那該多好,哪怕只是一句:沒關係..

好不容易的熬到放學,失魂落魄的來到操場,用出了自己百米衝刺的速度圍著跑道狂奔,跑到大腦嚴重缺氧,暈得分不清方向才停下來,一頭栽到草坪里,低聲抽泣著,直到精疲力竭,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可能負面情緒被發泄出來,也清醒了很多,似乎也明白了不少,不就是賠錢嗎,那車看起來也就十幾萬,賠個一千多頂天了,大不了被父母打一頓,也不會怎麼樣,有高考重要嗎,有你的前途重要嗎,我這是擔心啥呢,就這樣一路上自我安慰著。

一進家門就和父母說明了情況,本來已經做好被吊起來打的準備,然而他們不但沒責備我反而鼓勵我要學會承擔責任,發生什麼事情有她扛著,讓我不要擔心,儘快調整狀態,當時心中只有感動,感覺世界沒有拋棄我,要振作起來,並且立馬用紙條上寫下聯繫方式,打算下次再遇到那輛車,一定要夾到雨刷上,讓那位車主看到,每天上學放學都兜在口袋裡,但是直到高考完也沒有遇到那輛車,心裡還有點小失落。

我們這一代人都是這樣,父母只讓我們一心學習,而不用為其他事操心,在學校遇到什麼事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叫老師、告訴爸媽,很少會有自己去解決的想法,所以每當我們獨自面對困難的時候第一想法就是逃避和遠離。

而我們內心或多或少都會被不合理的情緒困擾著,我們會把事物的可能後果想像、推論到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災難的非理性信念,當堅持這樣的觀念,遇到了他們認為糟糕透頂的事情發生時,就會陷入極度負面情緒體驗中,客觀看待事物,理性處理,可能這件事一點都不難。

如果生活中沒有挫折,我們永遠都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很多人都想成為一個成熟的人,有什麼捷徑嗎?有!經歷磨難就可以讓人快速成長。

從那之後,我有了座右銘:膽小和害怕並不能說明沒有勇氣,每個人都有害怕的時候,儘管感到恐懼,還是要面對,這才叫勇氣

也是我一生的信念

當然這句也一樣適用(狗頭

我們遇到什麼困難也不要怕,微笑著面對它!消除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面對恐懼!堅持,才是勝利。加油!奧利給!


這是你對自己的評價嗎?是自己真實的感受,還是別人對你的評價?

如果是自己的感受,那就需要想一想,曾經有哪些事讓自己自己覺得壓力巨大、情緒變差,需要接受這件事情已經發生過,而自己在當時的處境,是跟隨了內心的決定,不必再苛責自己。

告訴自己,下次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先接納它的存在,不逃避,想一想是否有更好的辦法。

如果是別人對你的評價,那就去分析評價人的身份,跟你的關係,當時的話語環境,以及他說這句話的目的,看他為什麼這樣評價你。去判斷,外在評價和你對自己的內在感受是否一致。

如果結果是一樣的,建議你走出心理舒適區,多去接觸新鮮陌生的環境和人,把自己從擔憂恐懼中拽出來,去感受自己所害怕的事物本身,當你專註去觀察和想辦法的時候,恐懼感就沒那麼強烈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