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啊,喝酒就喝酒,為啥非要強調年齡,都9012年了,90後還在鄙視鏈底端,我們太難了。

說實話,挺反感這種喝酒論調的,口感這種相當私人化的東西,自己覺得好就行,沒必要硬拿出來爭個高下輸贏。

就像有人喜歡白酒,有人喜歡紅酒,有人就愛喝雞尾酒,白酒里有人覺得茅台好,有人覺得汾酒好,有人就喜歡江小白。飲酒群體的性別不同,年齡不同,愛好不同,偏愛的口感自然也大不相同,沒必要連喝個酒都要排鄙視鏈。

你不會因為自己喜歡吃紅燒明蝦,就覺得別人喜歡吃干燒明蝦和吉列明蝦沒品味吧,喝酒也是同理,茅台是國酒沒錯,很多人喜歡也沒錯,但這不意味著所有人都必須認可茅台口感天下第一。

飲酒習慣其實很容易受地域差異影響,各地區的飲酒習性也各不相同,比如中原人溫良文雅,飲酒以解暑降溫,而北方人粗獷豪放,飲酒壯膽禦寒。具體到各省份也有差異,老北京人喜歡喝二鍋頭,而且必須是56°,上海人喝得最多的是黃酒,尤其喜歡淺酌小飲,貴州人喝醬香型白酒,低度數的都不放在眼裡,山東人什麼酒都喝,最重要的是講究一口悶......再具體到個人差異就更大了,所以題主喜歡茅台,姑娘喜歡江小白,都屬於正常現象。

江小白的受眾本就是青年人居多,朋友小聚吃個火鍋擼個串,沒必要喝紅酒茅台那麼正式,吃的就是個氣氛,江小白這種度數低口感又純凈的酒,既不會掃了大家興緻,又不會喝多了誤事傷身,不也挺好。最近果味江小白、雪碧味江小白也很火,這種酒對大多數酒量不好的年輕人更友好,小酌一點,正好微醺。

江小白屬於小曲清香型酒,確實有很多人會喝不慣,其實它雖然屬於烈酒的範疇,但喝起來並不烈,純凈順口的口感更適合白酒新人上口,自然在年輕人群體中被廣為接受。

同時它的口感也很國際化,也深得一些外國友人的喜愛。我看到有人說外國人喜歡江小白是因為它「酒精原味」,但事實是,外國人喝酒並不是看什麼「酒精原味」,他們也有著自己的喜好,戰鬥民族喜歡伏特加這種高度數的烈酒,英美人可能更偏好於威士忌,法國人可能更喜歡白蘭地,這些酒都是「酒精原味」嗎?顯然不是,歸根結底,所看的也只是個人的偏好而已。他們更喜歡江小白,是因為江小白的風味更趨近於他們喜歡的類型,而不是什麼「酒精原味」這麼簡單粗暴的原因。

而且江小白可玩性也大,你見過有誰用茅台混飲,沒有吧,這不瞎弄么,但江小白就可以作為基酒搭配各種飲料,還能延伸出很多有趣的飲品,之前在抖音上很火的「情人的眼淚」就是江小白兌雪碧的產物。

再說茅台,國酒的地位不用多說,價格也擺在那裡,甚至有價無市。有知友說茅台上千元的價格里包含了:社交價值+人的自我滿足+軟貨幣的流通和保值能力+二級市場的升值空間,深以為然。

在國內,茅台是很多中年成功人士的標配(不排除某些裝X人士),深受父輩那一代人的好評。至於原因,口感醇香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恐怕是它背後代表的一個文化及成功地位的象徵。我之前聚會時喝過茅台,是領導特意從家裡帶給某主編,現在回想起來,印象最深的不是茅台酒的口感,而是領導們言語間隱約透露出的優越感,以及給我們這些小輩科普的勁頭,在席間刷足了存在感。

總而言之,中年人喝茅台自有深意,青年人喝江小白也是個人選擇,不是題主傻了,而是江小白和茅台,類型不同,適合不同的受眾而已。況且兩者的使用場景也不衝突,跟領導吃飯要拿瓶茅台,和小夥伴火鍋串串就得整個江小白,大家各憑所好就是了。


茅台酒對於不喜歡飲酒的絕大部分人(尤其是女性)來說也就是一種昂貴的不好喝的飲料,屬於各種酒精飲料中口感比較垃圾的存在。給絕大多數對中國白酒沒有概念的人喝白酒,比如老外,基本上都會得出難喝的評價。

一些愛好中國白酒的老酒鬼們喜歡喝茅台,其中又有大部分是裝逼,真正能發自內心喜歡茅台口感的極少。相反,一些調和酒,比如果酒、雞尾酒啥的,口感可比茅台好喝10萬八千里。江小白作為低度酒,口感稍微淡一點,對白酒沒有概念的人比如女性朋友認為比茅台好喝(即好入口)一點也不奇怪。

茅台最主要的屬性是其社交屬性,口感啥的都屬於自欺欺人而已。如果不是應酬,個人寧願喝快樂水也不想喝茅台。一些人形容茅台的「香」「順」「口感絕佳」我是一點也體會不到。不過話說回來,的確比100多的白酒好入口,不抵喉,第二天頭不疼,但是300以上的白酒基本上都可以達到這樣的要求。

認識很多愛好中國白酒的老酒鬼,他們認為茅台的確是中國白酒的代表之作。不過也一致的表達出,目前茅台價格虛高,也就是說不值這個價。還有,我認識的愛好白酒的老酒鬼沒有90後,80後都比較少見,60,70的居多。


拿江小白和茅台類比能看出來,大部分人對酒的認知是比較跟風的。至少把它倆放在同一個層面比較,也能看出它們在各自消費者心中的知名度很高。

我想說的是,

一款酒,好喝不好喝,每個人都有評價的權利,這是味蕾對食物的直接反饋,人人都不盡相同。

但一款酒品質好不好,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評價的權利,拋開用料、工藝、儲存等專業領域限制,你至少也要有嘗過多種酒的機會,否則不具有參考性。

沒有年齡問題,更沒有鄙視鏈問題,是普通消費者在非自身專業領域不擅長造成的,更何況對酒來說,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去了解的。

就像中國足球踢的那麼爛,被罵得慘不忍睹。但一個憤憤不平的業餘愛好者上場,恐怕連一個半場都跑不下來。

所以89年的可以笑話98年的喝江小白,但你笑話的是她「覺得比茅台好喝」,就沒意思了,她的認知就是這樣。

陶石泉不傻,他知道年輕人喜歡什麼。

不辣,甜,清口,酒不用灌進胃裡,就沒勁兒了。沒有亂七八糟的味道,什麼前清中濃後醬,一概沒有,所以江小白說自己很「純粹」,甚至「單純」。如果你覺得不夠,那就跟雪碧、可樂「混搭」,保證連酒精味兒都聞不到。作為快消品,能輕鬆自如地一飲而盡,這當然是它最大的樂趣。

年輕,是什麼?

年輕是你想幹嘛幹嘛,想喝啥喝啥,想怎麼喝怎麼喝,隨心所欲,沒有外力壓迫,不需要責任擔當,只要我喜歡就好,如果在心裡還保持那麼一點「純粹」就更好了。

江小白的文案,很顯然擊中了這一點,還給它上了一個「文藝」的台階。

坦白說,年輕跟年齡也沒什麼關係,一樣有幾十歲的人在酒桌上飲著江小白談笑風生。一家飯店的江小白被一桌三十四歲的大叔包圓了逼著老闆到外面超市買的,這種事不少見。

但白酒是什麼?

是穀物釀造過程與自然微生物接種,產生各種反應後形成的具有複雜風格的物質(淺顯一點好解釋)。它的特點就在於複雜風格的多元化和相互兼容,通過人為的勾兌、儲存,再把這種適宜人類口感和身體的液體,送進人的口中,繼而產生各種奇妙的感覺,或醺或醉,或怡然自得,或談笑風生。

而中國白酒的特點和優勢,就在於「酸甜苦辣澀」各種風味互相交融的複雜風格,這也是吸引很多人喜歡喝白酒的原因。它自帶一種「勁兒」,這種勁兒有烈酒的刺激,有陳酒的醇厚,有優質酒的層次感,也有低端酒的辣喉上頭。

江小白把這種「勁兒」抹掉了,並且是刻意抹掉的。

你能說它錯嗎?

企業定位、人群屬性、價值觀不同而已。喜歡江小白沒錯,但你別把它當白酒喝,它就是個「酒精快飲料」,承載不了記憶中國白酒的複雜風味,更何況你還要拿它跟茅台比。不用茅台,四塊五的牛欄山二鍋頭,論酒質和風格都不輸它。

所以看淡吧,如果你了解江小白,你可以看看它最近已經延伸到了果酒、黃酒的領域了,很顯然它不是為了做酒去的,它抓的是人群。

另外一個信息是,陶石泉做江小白時,起初打算做醬香型酒的,因為口感和成本等問題而放棄了。所以,你要比較啥?

實際上,消費者的跟風與行業從業者不無關係,不談品質,只談「喜歡就好」,這是很多企業吸引年輕人的營銷策略。

「喜歡什麼做什麼」,「好喝就行了唄」……所以你才會看到很多爛酒,因為酒精勾兌的酒一樣能讓你喜歡喝,還好喝。

作為行業的專業從業者,應該告訴消費者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同時引導消費者向更高的品質去追求,讓文明帶動文明,而不是一堆類似《小時代》片子佔據我們的中心視角,一堆「X小白」來告訴我們「看,他們都喜歡喝,所以這酒不錯」。笑話。

行業和消費者只有雙向監督,互相促進,才會有更好、更優秀的產品出現,不只是酒行業,每個行業皆是如此。

如果不是三鹿奶粉出事,你知道三聚氰胺的奶粉不能吃嗎?

所以只有當消費者對某個專業越來越熟悉,他們自然會選擇「用腳投票」了。

關於這個話題我在《「白酒」的金線在哪裡?》有比較深入的解讀,喜歡就來看看吧。

觀照:白酒的「金線」在哪裡??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你可以問她,送你一瓶酒,一種是2500塊一瓶的,一種是25塊一瓶的,你要哪個?

如果她沒有多餘的問題直接選了2500,就說明她完全是個酒盲!喜歡江小白就對了……

有點酒類認知的人,遇到這種情況,肯定會追問分別是什麼酒……


有人說忽略掉你問題里年齡、性別等描述,似乎沒什麼影響。

這個說法不苟同,要是把小姑娘換成老太太,這題目怎麼看怎麼彆扭不是?

對於問題,個人看法:

題主,你不傻,但江小白的策略與定位確實是贏了。

江小白出道至今,主打的都是年輕人的白酒,追求個性化,酒質本身也無需過多討論。說實在的,喝江小白的人里,真正喜歡白酒的沒幾個,人家喝酒就是圖一樂。

這個小姑娘說江小白比茅台好喝,也很正常,我覺得原因有兩個:

一、人家確實覺得江小白比茅台好喝,或者純粹覺得茅台不好喝。別說是二十來歲的小姑娘,就是很多老酒蟲也一樣覺得茅台不好喝,用他們的話說:受不了那股洗腳水的味兒。

二、她可能根本就沒喝過茅台,或者,喝的是假茅台。稍微對酒有點了解的人都知道市面上茅台假酒多到不可數,要是喝假茅台喝出了心理陰影,那江小白確實能勝出一籌。

不要說不經常喝酒的人了,就是經常喝酒的人,也沒多少是真懂酒的,你不信可以從你家村頭數到村尾,常年喝酒的那些人有幾個是真懂酒的?人小姑娘就這麼個觀點,也沒毛病。

我一向對江小白比較反感,但別人喝,也表支持。江小白終究還是對白酒行業貢獻良多,讓很多年輕人願意去接觸白酒,當然,由於自身酒質很一般,也勸退了不少年輕人。

無論哪一種結果都是好事,年輕朋友願意繼續喝,挺好,這樣也才有機會去接觸更多優秀的白酒。萬一被江小白勸退,再也不喝白酒了,更是居功至偉,於健康,不喝酒總歸是好事。

比如題主說到的小姑娘,沒準人家就是隨口一說,說者無心,你聽者有意了。又或者,未來她喝的多了,懂的多了,又會有另一種感受。

一切,都讓時間來安排。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