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安乎都護府長史的數據顯示,2020年累計前5個月的是產率,榮耀13.91% &> 小米2.18%+紅米6.88%,大家對於這個數據如何看待?


這問題有點後知後覺,從安乎大佬的數據來看,榮耀並不是今年才遠超小米的。

安乎大佬從去年7月才開始合併計算小米+紅米的數據,至今11個月,將數據匯總如下:

華為這邊的情況沒什麼好說的,一路上揚的市場佔有率已經說明一切。

即使在去年11月iPhone最強勢的時期,華為的市場佔有率也只是微幅下跌,後續更是一騎絕塵。

時至今日,國內市場一超多強的格局已經形成,菊廠主品牌已經徹底甩開友商。

華為P40 Pro 5000萬超感光萊卡四攝 50倍數字變焦京東¥ 5988.00去購買?

反觀榮耀,整體情況並不是非常樂觀。

誠然,榮耀市場佔有率總體上看仍然是上升趨勢。

但是去年八月份,榮耀的市場佔有率就已接近15%,遠遠超過小米+紅米之和。

到去年11月,憑藉雙模5G的時間差,榮耀市場佔有率一舉突破15%。

再到今年2月,疫情重創了OV的線下渠道,榮耀歷史性的超越OV,衝到國內第二的位置。

但隨著後續OV發起反擊,至今榮耀的市場佔有率仍然在14%左右徘徊。

可見OV的線下渠道具有相當的韌性,榮耀在穩固線上的同時,線下的攻勢並不能停。

榮耀X10 麒麟820 4000萬RYYB 90Hz高刷LCD京東¥ 1899.00去購買?

OV這邊,有一點耐人尋味:

此前OV兩家的走勢高度一致,市場佔有率也非常接近;

但是從今年3月份開始,OV兩家的走勢出現分化,近兩月OPPO更是被VIVO拉開了差距。

不僅僅是零售量,OPPO零售額的跌幅也大於VIVO。

前些日子機圈沸沸揚揚的沈義人離職事件,原因可能就在於此。

其實沈義人的變革,我個人認為方向是對的。

只是一方面改革必然要面臨陣痛,另一方面執行層面有點操之過急。

這部分說來話長,這裡不展開了。

VIVO相比之下更穩紮穩打,但有時候不變革也有隱患,後續還是要關注OV的表現。

OPPO FindX2 3K解析度120Hz超感屏 多焦段影像 65w閃充京東¥ 4999.00去購買?

小米這邊,總體確實不樂觀。

去年11月,得益於雙十一的線上購物,小米市場佔有率短暫衝破10%。

今年2月,疫情導致大盤史無先例的下滑,更重創了線下渠道。

各品牌銷量肯定都是同比下跌,但就市場佔有率而言,疫情對線上佔比較高的小米、榮耀、蘋果都是利好。

再加上提前備貨的米10衝擊高端初步成功,2月小米市場佔有率達到了10.8%的水平。

但是在大盤復甦甚至反彈的3、4、5月,小米市場佔有率跌倒了比去年更低的水平。

這可能是因為小米「All In 5G」,錯誤的判斷了形勢。

不過,從零售額的方面看,小米同比下跌的幅度並沒有那麼大,說明均價有一定提升。

這個月小米更是藉助618的機會降價換銷量,K30Pro在京東的銷量排行相當靠前。

如果後續能夠及時調整,未嘗不能穩住市場。

另外,最近小米前員工秦濤的言論上了熱榜,這裡多說兩句。

盧偉冰的「定價一步到位」、「保值率是厚道的體現」配合K30Pro的大跳水,確實打臉。

但是All In 5G的戰略,應該並不是盧本偉一個人定下來的,全推到他身上也不合適。

更何況,無論衝擊高端能否成功,千元機市場都不會是未來。

秦濤在小米時就爆出侮辱日語系學生問題,小米當時沒有開除,應該不算虧欠他。

他後來離職後卻反過來攻擊小米,個人認為對他的言論沒有必要太在意。

紅米K30Pro 驍龍865 真全面屏 索尼6400萬四攝 33W閃充京東¥ 2699.00去購買?

蘋果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

從零售量的角度說,在去年四季度發布新機後,iPhone的市場佔有率一路下滑。

跟小米相似的是,在大盤復甦的3、4、5月,iPhone市場佔有率下跌相當明顯。

特別是近兩個月,iPhone的市場佔有率已經跌破10%,這應該是前所未有的。

更何況,iPhone零售額的跌幅甚至比零售量的跌幅還要大。

掩蓋在iPhone 11線上熱銷之下的,是iPhone 11Pro、Pro MAX的銷售乏力,以及iPhone線下渠道的整體萎縮。

Apple iPhone 11 64GB京東¥ 5499.00去購買?

最後,贊同 @雩火 的看法:

榮耀接下來的挑戰,不在於和小米系份額的多少,而在於母公司對於這塊業務的看法,先活下來吧。

其實不只是榮耀,華為目前已經在加大引入聯發科晶元,節約麒麟晶元保障核心系列。

從產業鏈的消息來看,台積電近幾個月的5nm產能應該是全力供給華為,總量確實不低。

但是按照菊廠的一貫作風,Mate系列、P系列、Nova系列、榮耀V系列,數字系列都會採用旗艦晶元,需求的量本來就非常大。

相比於榮耀,菊廠肯定會優先保證Mate40和P50兩代旗艦的供應。

更何況,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個人看好摺疊屏進一步上量,預計也會消耗5nm的產能。

即使樂觀估計,中芯國際能否頂住壓力給菊廠代工,其N+1代工藝也很難下半年就上量。

幾方面因素疊加,榮耀乃至菊廠整體很可能壓力極大。

總的來說,榮耀乃至菊廠不應滿足於已有的成就,未來需要做的還很多。

如果台積電的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榮耀乃至菊廠可能面臨一段困難時期。

但我相信,終有一日,菊廠會徹底擺脫制裁的陰影,站上世界之巔。

被數碼圈一致hetui的榮耀,團隊獨立之後也會有翻身的一日。

風物長宜放眼量,我們且行且看。


華為大佬「安乎都護府長史」的數據一向頗具價值,我也經常看,對分析數據的各個度非常佩服。

但是這個問題下的其他回答,我覺得基本沒看懂「安乎都護府長史」的數據,或者說詮釋的很膚淺,幾乎浪費了大佬的一番心血。

不過我等凡夫俗子,和華為大佬自然格局不在一個高度,所以我接著其他人的分析,補充一下我的看法,盡量讓大家對這份數據有更清晰的認知。

先貼一張大佬的各價位前5個月銷量佔比

榮耀超過小米+紅米是早就發生的事情,很多人都已經回答過,在此這個不再贅述。下面按照品牌來逐一分析下這份數據。


小米

小米的數據最明顯的除了國內佔有率為9.06%以外,就是小米低端價位的手機基本清零,這部分由紅米來承接,而小米中高端開始了爆髮式增長。

從圖中可以看出,小米在4000-4500以及4500-5000價位的手機增長分別是68倍和21倍,此前很少上探至這個價位的小米應該已經在這個價位站穩了腳跟(稍顯可惜的是3500-5000價位的手機銷量只佔16%)。

3500-5000價位的小米手機是小米在所有價格段中市場佔有率最高的。

這種情況正好對應了這個問題。

截止到目前,小米10系列算是衝擊高端成功了嗎?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3877367

註:倍數太高的增長(例如紅米增長4000多倍)由於沒有對應的市場佔比而應為此前基數過低導致的。

小米(MI)10 蜜桃金 8GB+128GB京東¥ 3999.00去購買?

而紅米的情況則表明K30P這款手機在1-5月賣的並不好,本該覆蓋2500-4000價位市場的它市場佔有率在2500-3000檔只有3.77%,3000-3500甚至更是只有1.56%。

3000-3500價位佔有率1.18的小米同比銷量降低了90%,也就是此前在這個價位小米佔有率大約是12%,小米10作為旗艦本來起步價3999,是把這個價位讓給了紅米,可現在小米紅米加起來不到3%,紅米K30P的失敗可見一斑。

這也就印證了另一個熱點話題,也就是前小米人員抨擊紅米掌門人盧偉冰錯判市場趨勢的事情,1000到3000價位的手機在國內市場銷量佔比大約是50%,這個價位應該走量的紅米銷量只有3%,其餘47%被HOV三家佔據,這是小米銷量坍塌的根本原因。

秦濤這段話,大家可能都看見他在撕盧偉冰,但是還有一個重點,就是「中國區近親繁殖,弱智到什麼程度才會做出這樣的文案」,這是整個事件的導火索,與之相比,小米海外的文案如何呢?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12896738?

www.bilibili.com

可以看看米10P海外宣傳片,小米中國區對比小米海外的逼格,真的是高下立判。小米國內文案翻車不是一次兩次了,確實國內小米生存環境困難,但越困難越該重視文案,而不是肆意妄為。

秦濤的話並非空穴來風,K30P估計有大量庫存,所以在618期間不得不大幅降價,避免庫存繼續積壓,但是降價處理的話,估計是虧本了。

小米 Redmi 紅米K30 Pro 5G手機 天際藍 標準版 6GB+12京東¥ 2299.00去購買?

總體而言,小米上半年有得有失,「得」是小米10系列在中高端市場已經有一席之地,「失」則是紅米K30P系列遭遇滑鐵盧,電商銷量很依賴各種促銷節,在618大賣的K30P雖然在上半年銷量上可能會好看一些,但是錯判趨勢導致虧損和市場萎縮的帽子,是難摘掉了。

VIVO

VIVO前5個月混的也不太好,可是VIVO的子品牌iqoo乾的不錯啊。

iqoo上半年主要就出了3款手機,其中iqoo3的價格覆蓋了3000-4000的價位(最高配3998),iqoo neo3覆蓋了2500-3500價位,iqoo z1則覆蓋了2000-3000價位。

由此可見iqoo的策略很明顯,就是朝著2000-4000價位來的,iqoo3比小米10弱,但是小米10起步價3999,比iqoo3最高配還貴,基本相當於沒有競爭,但是iqoo又比K30P更強,iqoo neo3比k30P稍弱,但是價格便宜很多,iqoo z1則是極高性價比產品,一套組合拳下去,紅米K30P一敗塗地。

vivo iQOO3手機【購機享4重禮】5G雙模驍龍865超快閃充京東¥ 3698.00去購買?

iQOO Neo3 5G 8GB+128GB 夜幕黑 高通驍龍865 144Hz競京東¥ 2998.00去購買?

iQOO Z1 6GB+128GB 星河銀 天璣1000Plus旗艦晶元 144H京東¥ 2198.00去購買?

這一點也是印證了此前小米人員秦濤的話。

一年後份額能否超越小米我不能下定論,但是今年iqoo的表現非常出色,性價比在同價位無人能敵,消費者也用錢投票,紅米K30P真的不夠香。

然而,iqoo系列能夠殺傷小米的同時,我有一個疑問,小米和紅米同類型手機在同價位幾乎沒交集,但是iqoo和vivo有啊,會不會iqoo的火熱也會導致原本vivo的客戶來到這個子品牌——最終殺敵1000,自損800?

vivo前5個月的銷量下滑是OVM里最嚴重的,iqoo亮眼,那就意味著母品牌表現更差了。

OPPO

OPPO和vivo接近,但是又有區別,iqoo是國內起源,而OPPO則是發跡于海外的子品牌「一加」和「realme」都已經進入國內的競爭中。

一加在國內市場,基本上可以說是水土不服,realme進入時間晚,還有待觀察,但是這倆現在都沒法和iqoo相提並論,對小米更構不成威脅。

由於OPPO和vivo原本都是專註線下銷量,OPPO的下滑速度也是超過小米,說明線下也是被華為擠兌的很艱難。

vivo搞了iqoo系列想從線上找補線下的損失,但是OPPO的Reno系列火了一陣子以後就有點迷失了,find x2雖然高端,但是OPPO在高端市場的競爭力非常的差。

OPPO Find X2 超感官旗艦 3K解析度 120Hz超感屏 多焦京東¥ 4999.00去購買?

橫向對比,OPPO在國內不算很差,但是同比下滑超過33%,還是導致了沈義人離職。

沈義人離職並非突然事件,此前OPPO的一系列操作已經預示著他在逐漸從大權在握到失去信任,伴君如伴虎,沈義人為此前的國內銷量低迷背了鍋,其實在國內銷量下滑不止是OPPO一家的事情,OPPO一家廠商沒法和大趨勢相抗衡。

在此為沈義人感到惋惜,另外建議雷軍儘快把沈義人招走,從小米出來的沈義人知道小米的弊端,而且成功打造了OPPO輝煌時代的他比現在盧偉冰,常程,楊柘這些人能力更強。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答案就是現實世界中,沈義人離職後,OPPO銷量沒有起色,反而是OVM里銷量下滑最大的。

可能新上任的人玩文字遊戲,對比第一季度的銷量看是有所止損,但是橫向一對比,本來此前不算最差的OPPO,已經是OVM里倒數第一了。

華為

華為其實能說的不多,由於客觀原因,今年肯定是華為一枝獨秀,其他廠商萬馬齊喑,所以華為逆勢增長很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品牌的銷量增長速度其實遠勝過榮耀子品牌(前五個月累計榮耀甚至也跌了),原因可能和榮耀這個牌子距離華為的名字相對遙遠有關。

華為 HUAWEI P40 Pro 麒麟990 5G SoC晶元 5000萬超感京東¥ 5988.00去購買?

華為在1000-3000價位的優勢是壓倒性的,高端或許品牌加成更多,但是在這個價位,華為性價比也是頂級,麒麟820的性能吊打驍龍765,高通在中端處理器的布局完敗,使得OVM不得不求助於聯發科,用天璣820之類的來與麒麟820抗衡,但天璣本身的知名度和驍龍不可同日而語,或許有了幾年積澱後,聯發科真沒準會更有起色,畢竟華為未來也有用天璣的可能性。

榮耀X10 5G雙模 麒麟820 4300mAh續航 4000萬高感光影京東¥ 1899.00去購買?

榮耀9X 麒麟810 4000mAh續航 4800萬超清夜拍 6.59英寸京東¥ 1199.00去購買?

華為在逆勢前行的狀態下,還是有隱憂的,這一波銷量愛國加成太高,本來很多機型由於漲價已經不夠香,但人們基本忽視了這些,一旦這個BUFF消失,華為如果戰略不及時調整,那就前途未卜了。

蘋果

很多人在5988的P40P和5999的iPhone11之間是選了iPhone11,蘋果還是中國高端手機的代表,618手機單品銷量冠軍也還是iPhone11,意味著很多人根本就不在乎中美之間的這些事兒。

可怕的是這些人不是買中低端手機的群體,反而是對高端手機有購買能力的群體,或許國產手機高端的上限大體就是蘋果標品的下限,一旦比蘋果更昂貴,還是有很多人會選擇蘋果手機。

蘋果Apple iPhone11 (A2223) 移動聯通電信全網通4G手京東¥ 5399.00去購買?

華為可能因為客觀原因是個例外,其他廠商千萬不要模仿華為繼續上探價格,5000左右的價位目前已經足夠國產手機施展,再高的價格,恐怕是難收回成本的。

其他

高通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不打算幹了,低端處理器完全可以歸為電子垃圾一列,導致新的紅米低端用了Helio,中端基本是雞肋,競爭中大劣,高端靠GPU還能秀一波,要是這也被追上,直接別玩了。

三星在國內可以歸為Other了,但還是有人買,不知道啥情況,是不是在國內有很多韓國人啊?

魅族此前把小米當競品進行攻擊,我真想看看小米賣貴了以後,魅族是不是還會抱怨,還有就是李楠的事情,現在看完全是自毀長城。不過固執的黃老闆,估計不會這麼想吧。

別的我就不多寫了,其他的圖,喜歡的自己看人家原文吧。


補充一下,我說人家各個大廠高層可能格局不夠,但我還是要說一下。

小米內部晉陞肯定有問題,沈義人只是一個例子,秦濤和他說的iqoo那批兄弟,是另一個例子。小米內部高層很多是從外面找來的把之前品牌禍禍黃了的人,這個做法短期內能學到一些「術」,長期看必然會付出代價的。

OPPO開了沈義人是昏招,蘋果以外品牌在高端布局不可能打的過華為,中國國內不可能賣的過華為,凡事都得尊重規律吧。

vivo的iqoo還得觀察,但是已經夠厲害了,刀法優秀,能省的東西就省,這確實是小米當初的樣子,就是赤裸裸的性能機。

華為沒啥可說的。就是追求產品溢價這個事兒,步子可能賣的有點大了,混用屏幕,這事兒不該搞啊。

最後,目前世界形勢比較複雜,華為不用擔心國內銷量,反而小米和ov要擔心國際銷量了。

一旦國外也開始抵制小米ov,由於先入為主和在各路媒體中的重要性因素,這三家肯定不會受到太多關注,從而銷量發生巨大滑坡的可能也是存在的。


多個數據表示在2018年榮耀單品牌就超越了小米,雖然各家榜單統計數據有些差異,但是結果都沒變化,國內市場佔有率四大品牌小米已經墊底了,但這件事早就不是什麼新聞了!

最近很多人都在批評2020年小米梭哈5G的決策錯了,說實話你換誰來操盤,都不會比雷軍和盧偉冰做的好,小米本身就是輕資產路線,線下渠道了同於無,而且國內份額和出貨量越來越低是既定事實!

所以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小米敢和華為一樣還發一票4G機型嗎?有線下渠道大規模甩貨嗎?你覺得2020年的決策小米該怎做?

但是Note8系列後沒有千元4G機型來接棒,屬實是小米的失誤,就跟盧偉冰抱怨K20系列過早退市是一個道理,所以今年上半年小米紅米就缺失了大規模出貨的機型!

那麼這種情況下這個數據就對路了,截止5月小米系的份額已經只剩9.06%。

小米的出貨量大頭還是在千元機/百元機上,但是直到紅米9發布之前,這一直是斷檔的狀態,這種情況下半年應該有所緩解。

紅米K30系列的跳水讓6月份銷量猛增,而且會帶來連鎖反應,雖然網上黑盧偉冰和K30系列的大把,但是銷量卻是扎紮實實的漲了!

而且緊急救市的紅米9口碑還不錯,下半年盧偉冰就指著這個系列把數據變漂亮了,PS:我預測一下個把月左右紅米9能優惠100。

最後我認為小米的問題無需再討論了,都是剩飯、華為的強勢更不用多說,都很無聊、國內手機市場的格局三年之內變化不會太大,還是關注產品本身吧,銷量、份額啥的都索然無味....


榮耀超過小米應該是2016—2017年的事情了,此後小米不但沒有反超差距還越來越大。榮耀的成功肯定是託了華為的福,這是廢話,我還是那句話「榮耀因小米而生,紅米因榮耀重生」,不管榮耀還是一加甚至iQOO,他們的成功某種程度上是小米自己造成的,小米在這幾年的發展中有很多失誤,把用戶和市場拱手相讓。

簡之前正好寫過一篇文章,說的就是華為榮耀的雙品牌戰略,如下所示: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4280744?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之前榮耀總裁趙明表示2月份榮耀是國內零售份額第二的廠商,@安乎都護府長史 的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在國內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份額的變化會受到很多因素影響,整體來看華為品牌一飛衝天,榮耀品牌穩步上升成為第二品牌的有力競爭者,穩步下降的只有三星,小米的大趨勢在下滑但是很多人依然希望它能像幾年前一樣觸底反彈。從市場的表現來看,華為和榮耀雙品牌策略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功,這種成功甚至引起了友商的模仿。

雙品牌不是華為集團獨有的策略,國產四大廠商都有雙品牌甚至三品牌戰略,但是裡面有很多的不同,這裡就談一談他們的區別。

雙品牌與子品牌

2011年小米手機1的誕生可以說揭開了中國手機的新篇章,定位年輕人,定位互聯網的小米贏得了很多人的稱讚,成長也很迅速。小米與傳統的手機廠商有很多的不同,後來成立的品牌多數也都是定位年輕人,定位互聯網,鎚子、魅族如此,最近鬧出很大風波的一加也是如此,這些品牌中最成功的應該是榮耀,不過現在的榮耀已經撕下了互聯網標籤成為線上線下均衡發展的手機品牌。

2013年在中國手機史上是一個神奇的年份,7月31,當時在中國市場如日中天的小米發布全新的子品牌紅米系列手機,定位低端市場;同年12月16日,榮耀品牌誕生,這是華為消費者業務旗下與華為並列的雙品牌,定位年輕人的互聯網品牌;一天後的17日OPPO全資子公司一加手機成立,一加成為OPPO旗下的另一個品牌。紅米、榮耀、一加這3個品牌成立的目的不同,定位不同,也導致了後面發展的不同。

如果說小米當年是中國手機的新勢力,那"中華酷聯"則代表著舊秩序,余承東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得華為手機有了脫胎換骨的改變,但是華為品牌依然較為傳統,榮耀品牌的成立則完美的補足了華為消費者業務在互聯網和年輕人中的缺失。華為與榮耀的雙品牌戰略是互補的,紅米作為小米的低端產品線品牌,對於小米在傳統渠道等方面的缺失是完全沒有幫助的,一加與OPPO從功能上來說也是互補的,但是一加的產品線過於單一限制了它的發展。因為定位的不同使得他們的產品線也有很大的差別,我們以小米2018年上市招股書(對應的榮耀,一加產品也是2017年—2018年)的劃分條件為標準,如下圖所示:

可以很容易的看到他們之間有何不同,榮耀的產品線覆蓋從高端旗艦機到入門機十分完整,是一個完整的品牌,產品線覆蓋範圍比紅米+一加還要豐富。

榮耀的產品線覆蓋很完整,僅從價位來說與華為品牌的產品線也是有衝突的,但是這種衝突因為定位的不同降到了最低,將傳統品牌與互聯網品牌的互補優勢發揮到最大。

獨立與共用

榮耀與華為作為華為消費者業務的兩個品牌,從最底層的晶元、演算法、操作系統,再到通信、材料,最後到終端應用,共享華為集團科技創新成果。華為集團2019年研發費用支出為人民幣 1316.59億元, 約佔全年收入的15.3%,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人民幣 6000億元,全球共持有有效 授權專利 85,000多件,90%以上專利為發明專利。對研發的重視和大筆的投入直接體現在產品的競爭力一年比一年強,這是華為、榮耀雙品牌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

榮耀與華為兩個品牌系出同門,他們的獨立性主要體現在品牌建設,市場營銷體系是相互獨立的,所以會有EMUI,MagicUI這樣的不同。與榮耀以及華為不同,一加雖然最初是作為OPPO的全資子公司出現的,但是並沒有完全使用OPPO的研發體系,導致現在OPPO做的很好的ColorOS也無法成為一加手機的助力,甚至早期在印度市場因搭載CM系統被告上法庭,後來的realme則吸取了這個教訓。

紅米原本為小米的低端產品系列,與之相似的是魅族的魅藍,他們的研發體系,品牌建設、市場營銷體系等都是相同的。2019年1月紅米品牌獨立,但是因為紅米在成立之初就沒考慮過這樣的情況,導致紅米連名字都沒有足夠的獨立性,無法做到品牌隔離,市場渠道更無從談起,所以線下有華為專賣店,有榮耀專賣店,小米之家裡面依然是小米與紅米一起賣,而一加因為產品線單一,體量過小,線下體驗店僅持續了一年就開始大量關閉。

與華為共用研發體系及研發成果使得榮耀在產品層面非常有競爭力,比如海思的麒麟晶元。華為在通信領域的深厚積澱使得海思在2019年初推出了全球第一個支持NSA/SA雙模的Balong5000,第一個推出集成5G基帶的旗艦SoC——麒麟990 5G,搭載麒麟處理器的華為Mate 30系列、榮耀V30系列手機也迅速的佔領市場,成為全球5G手機出貨量最多的廠商,佔到了全球36.9%的份額,考慮到美國的制裁,這個數字原本應該可以更好一些。現在搭載麒麟820、麒麟985的榮耀X10、榮耀30系列,nova7系列陸續上市,市佔可能會進一步提高。華為和榮耀是兩個並列的品牌,背後是共享的華為技術研發體系,華為的技術研發給這兩個品牌帶來了極強的市場競爭力,榮耀與華為獨立的市場運營和品牌建設也使得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情況及時的調整策略。

線下與線上

2013年12月12日,又是神奇的2013年,雷軍與董明珠當選第十四屆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互聯網思維"風靡全國。以讓小米一飛衝天的手機行業來說,經過多年的發展,線上市場的份額始終無法突破30%(疫情這樣的特殊時間除外),OPPO、vivo也憑藉著在線下市場的長期耕耘後來居上超過了小米,從線上走向線下是每一個線上手機品牌都要面對的現實。

雖然都開始重視線下渠道的建設,但是各家的情況又各不相同,小米在2015、2016年間遇到了很大的問題,銷量大幅滑坡,線下渠道的建設也顯得滯後,2017年開始瘋狂的開設小米之家,小米專賣店,甚至發明了廣被詬病的小米小店模式。一加單一的產品線以及較小的體量無法支撐線下店的運營,2015年就開始大量關閉線下體驗店。

反觀榮耀,就很早的開始布局線下市場,在2017年初榮耀的線下銷售佔比已經與線上持平,根據賽諾的數據2017年榮耀超過小米成為國內第一的互聯網手機品牌。榮耀總裁趙明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榮耀是線上線下發展最均衡的品牌,事實確實如此。

從2013年的"互聯網思維"盛行到現在的疫情當道,從換機潮到市場飽和短短7年時間,手機市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在變化開始之前,便要開始做好準備,不然時代轉彎時候,很容易被甩下車。

總結

毫無疑問,華為與榮耀的雙品牌策略是成功的,這種成功首先來自於華為強大的研發所帶來的產品力的提升,這是道,產品布局,品牌建設以及渠道建設則是術。不管是單品牌還是雙品牌甚至多品牌,想要成功需要先在產品上下功夫,需要強大的研發支持。

品牌的高獨立性使得它在市場轉變的時候能夠及時的調整策略,不管是線下策略還是產品規劃都更加的靈活,豐富的產品線也使得它擁有不錯的銷售規模。反觀紅米、一加等都有著這樣那樣的先天不足,所以榮耀與華為的雙品牌戰略成功不足為奇。


沒什麼好驚訝的,榮耀在國內早就超過米系了

對小米來說,更重要的事情是尋找翻盤點,干翻華為先不指望,先干翻個榮耀

可惜以我粗淺的理解,翻盤點暫時沒有,因為小米的「翻盤點」必須足夠「酷」。除非首發屏下攝像頭,而且必須有一個較長的獨佔期

第一代小米,在那個旗艦芯性能都緊緊巴巴的時代,跑分足夠強,然後「Duang」——1999!!!

太酷了

mix全面屏,引領時代!!!

太酷了

然後就沒了

屏下指紋、升降攝像頭、打孔屏這些東西,雖說大家都是靠供應商,但第一個拿出來用也是一種魄力。雷總經常掛在嘴邊的「技術成熟」,一方面是等技術成本下降,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小米有家業之後不敢大賭

米6主打一個均衡,米8米9中規中矩,mix 3被magic 2一換一實屬血虧,mix α出現就是為了證明「小米沒有放棄研發」實則沒有實用價值,兜兜轉轉到米10又主打一個均衡。

再沒有一款小米手機,能讓大家喊出1999、華為p30夜視儀、ACE 65W快充那樣的「卧槽」

以今年的旗艦來講,大家配置都是2020統一分配。砍點屏幕,添到攝像上,米10就變成了榮耀30Pro;砍點攝像,添到屏幕上,米10就變成了一加8。

米10強嗎?強啊。強在哪?均衡。但不酷

然而在米10走出高端化第一步的同時,Redmi又在低端機上犯了點錯誤,all in 5G過早,又被膏通坑了一下,上半年根本沒有發力的機會。

all in 5G這種事,早一個月就是先驅,早半年可能就是先烈

Redmi的4G機被盧總清光了沒有庫存,5G新機又沒有合適的晶元,以至於在天璣發力之前的幾個月,我個人認為「2500以下閉眼買榮耀」

低端機市場對米系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點可以參考安乎都護府長史的數據

對比銷量佔比和銷售額佔比就可以發現,華為的均價和市場總均價接近,OV均價略低,蘋果均價高的離譜,米系很可能在千元打轉(這還是清過庫存之後是情況),低端市場對Redmi尤其重要

天璣給小米帶來了喘息的機會,近期的百元機又被Redmi鋪上了貨,k40也準備使用天璣1000+,不用像k30Pro一樣閹無可閹最終打自己臉閹割高刷。

但這都帶不來「翻盤點」。想要「酷」必須有技術。在「數碼閑聊站」的爆料中小米有望首發100W充電,對綠廠實現彎道超車,其他亮點暫時沒有

下半年的華為榮耀不會太好過,根據渠道信息,台積電趕在新制裁生效之前,把已有的麒麟芯訂單完成了,但後續沒有新訂單。如果榮耀無芯可用被迫選擇天璣的話,小米還是有那麼一點點可能超過榮耀。但打鐵還得自身硬,依靠對手遭遇不正當競爭而實現反超,並不是一件多麼光榮的事情

早期榮耀貼小米,主要宣傳風格是「小米產品好,榮耀產品更好」,很多被飢餓營銷搞煩了的消費者,一來二去就買了榮耀

目前小米的宣傳策略是「榮耀產品爛,大家不要買」,比來比去也沒見榮耀多爛,反而是麒麟8系給了小米一記重鎚

希望有一天,小米也可以大聲喊出「我的XX技術無敵酷」,發布會上再傳來一陣「卧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