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都不得不感嘆於時代的進步,還記得兒時想要聽歌總得拿著MP3去電腦上下載,坐公交需要提前去小賣部買東西換零錢,過年過節會守在電腦邊和朋友互發祝福消息……如今這些古早的習慣已離我們遠去,科技的發展帶來了無限的便利,網上購物、移動支付等數字生活也早已融入到日常的點點滴滴中。

有哪一瞬間你覺得科技改變了你的生活?9月24日,首屆外灘大會落戶上海,把因科技而改變的生活全方位show給你看~

【特別說明】

我們倡導原創認真的答題精神,如回答涉及非原創內容,請獲取合法授權後規範轉載。


謝邀,人在上海,剛下外灘大會。

要說,感受科技改變生活,其實很簡單。

只需要出一趟遠門,每一個瞬間你都會覺得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

在外灘大會中,這種感受尤其強烈。

這次我出來,從杭州到上海外灘大會,一路打車,高鐵,地鐵,計程車,幾乎每一種交通工具都離不開網路和科技了。

上海的公交,掃碼乘公交雙離線支付,用公交大腦讓用戶像叫網約車一樣叫公交,而且,上海地鐵的APP,支持了長三角通票,非常方便。

現在的互聯網原住民可能都想像不到,10年前這一切有多麻煩:

買火車票要到售票處,打車非常隨緣而且只能用現金,至於公交,你沒帶零錢甚至可能會被趕下車。

但這遠遠不是生活變化的全部。

這次外灘大會,更像是一個關於當下和未來數字生活的展覽,有很多有意思的內容:

比如不需要車鑰匙,就可以用支付寶讓汽車給你開門,再比如把車鑰匙遠程分享給問你借車的朋友....這些,原本只是想想,但是在如今,卻落到了實處。

還有一些趣味生活服務,比如說寵物鼻紋識別技術,可以說是非常有創意了,堪稱「狗臉識別」。

這項技術很快就會應用到寵物保險領域,它會給寵物,建立專屬檔案,在理賠的時候,只要刷鼻紋,就可以核實寵物的身份了。

隨著技術慢慢成熟,估計過段時間給我們家李逵上保險的日子也不遠了。

從這個角度看,科技普惠,還真不一定只是人,也可以算是:科技得道,雞犬升天。

外灘大會的「數據生活大道」展區,還有數字政務和城市服務的板塊。

你說,哪一個瞬間感覺科技改變了生活?

最直觀的的,打開支付寶看一看,最直白不過了:

拍證件照、生活繳費、甚至是醫保,都可以在支付寶上一站式解決。

幾年前我到杭州的時候,對於水電社保怎麼辦還是一頭霧水。

那個時候支付寶還沒有這麼多功能,只能騷擾杭州土著的朋友,去問在哪裡才能辦理各種瑣碎的繳費業務,哪裡的醫院好挂號,等等等等。

不止是我,切身經歷過這些變化的人肯定感同身受。

上班本來就忙的要死,分身乏術,好不容易擠出點空來休息,還要東奔西跑去處理這些生活瑣事,確實非常的不fashional,不digitization,不happy。

但是,到了今天,一切都不一樣了——

生活繳費,數字政務,城市交通,醫院挂號,快遞外賣,生活里越來越多的事情都在數字化,省去了來回奔波的疲憊,省去了各種信息查詢的繁冗,省去了時間,讓更多的人,能把時間花在更有價值的地方。

這不就是最實實在在的科技改變生活嗎?

都說科技要有溫度。

那什麼樣的科技,才算是有溫度的呢?

能讓人更方便地生活,能切實地解決生活中的麻煩,讓人能生活得更好,這才是科技的溫度和普惠。

這前段時間,給我媽買了一個天貓精靈。

因為她不怎麼會用手機,所以原本經常守著電視看天氣預報,偶爾如果錯過了,就不知道第二天的天氣了。

但是現在她每天都問天貓精靈天氣怎麼樣,用熟悉了之後還喜歡用天貓精靈記賬,

家務的時候聽戲,聽相聲....

後來,我給我媽買了超大屏智能手機,這樣,在看不清楚屏幕的時候可以選擇文字轉語音,讀簡訊....

這也是科技對中老年人生活帶來的改變。

我從小就是個科技迷,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在做產業媒體,去做科技互聯網行業的一個觀察者,這次跑到上海參加外灘大會也是對前沿的技術進展感興趣,為什麼我會對科技如此感興趣呢?

因為它切切實實地,讓我們每一個人生活的更好。

它也切切實實地,讓每一個人的生活更有溫度。


我業餘時間在一家公司兼職,到處奔波著出賣自己的體力,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憂愁纏滿全身,痛苦飄灑一地,無從止歇,無法迴避。

有一天晚上11點多才忙完,和老闆告別後,我準備打車回家,雪花還在飄落,濃霧還沒散去。我向路邊走去,忙碌了一天,時間都被別人佔去,只有臨睡前短短几個小時是屬於自己的。當我走到路邊,思索晚上要做點什麼補償自己,同時拿出手機準備叫網約車時,才意識到一個嚴重的問題。

手機沒電了。

不僅是網約車 ,連共享單車都沒法騎。摸摸兜里,也沒有現金……畢竟自從有了微信和支付寶,我就不帶現金了。

望著那條沒完沒了的路,想著要走三公里回家,我不得不繼續走,也許人生就是這樣,哪怕是淚流滿面、步步回頭,也許即便走到時間盡頭,我雙手永遠是空的,可是也只能繼續往前走。

半個小時後,拖著疲憊的身體,我仍然在行走。我想坐下來,然後就坐下了。

我不知道是坐在路邊石頭上,還是坐在一個智障為自己設置的陷阱里。

我久久地望著家的方向,面對夜色中連綿不斷的燈火通明的建築,再看看自己手中沒電的手機。

那一瞬間,我覺得科技改變了我的生活。

現代人離不開科技,科技不僅改變了出行、支付,還創造了智慧社區、無接觸配送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像題目中提到的上海,其數字化程度更是每一天都在加深,有什麼樣的起點,就會有什麼樣的延續,像是今年首屆外灘大會更是以「科技讓未來更普惠」為主題。

雖然我無法想像未來的科技將會如何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便捷,但目前科技帶來的普惠已經初現崢嶸。

例如在今年首屆外灘大會上就有很多業內大咖帶來了許許多多類似的例子和觀點。今年,當人們因疫情被迫不能出門的漫長日子裡,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Michael Spencer驚訝地發現,數字技術開啟了「快進」模式。

在全球疫情中,大眾對數字技術的抵抗和隔閡被進一步打破,比如之前不同意遠程辦公的組織只能遠程辦公,並接受了新的工作方式。人們通過數字技術遠程工作、遠程教育、遠程購物;人工智慧、大數據為新冠疫情診斷病例、追蹤病例和接觸人群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國的數字基礎設施、電子商務、移動支付、金融技術都比其他國家發展得更先進、更深入,在對抗疫情和經濟模式變革中發揮的作用也更顯著。數字經濟帶來的變化應該和石油一樣,是改變了整個社會和產業的基礎設施。

除了Michael Spencer以外,本次外灘大會還有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阿奇姆·施泰納(Achim Steiner )、知名學者《失控》作者、連線雜誌首任主編Kevin Kelly、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堅、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等500餘位重量級嘉賓,聚焦未來科技展望、權威思想觀點。

未來,科技將打破國家疆界的限制,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強勁引擎,惠及全人類。

現如今,每個人都離不開移動互聯科技,因為在數字信息時代,互聯網科技確實能夠給我們的生活以賦能,讓我們辦到之前可能從未想像過的事。而科技發展到今天,也越來越能夠惠及小眾群體,就像是藉助科技,殘障人士能生活的更好。

30歲的上海女孩思穎,靠著一根盲杖、一部手機,就能獨立出國旅行。

在16歲因為青光眼徹底失明之前,思穎看過的最後一部電視劇是韓劇《藍色生死戀》,這讓她決定了第一次出國旅行就來韓國。

思穎說:「有時,世界真的是挺黑暗的,如果我被這些事情打倒的話,我以後的日子就永遠生活在黑暗中了。一生中肯定要碰到很多次這樣的事情的呀,不可能因為這兩三次,所以你放棄之後的一百多次的機會。」

雖然語言不通、眼睛也看不見,但那些她在中國掌握的有溫度的科技,讓她在首爾也感受到「風和日麗」,能享受移動科技帶給她的溫暖,那麼失明就不會成為她的負擔。

在韓國便利店,思穎用翻譯軟體,告訴店員自己想要買什麼東西,收銀員用掃碼槍 「滴」一聲掃碼支付寶進行收銀。不用外幣找零、看不到不要緊,通過支付寶,只要聽聲音就能付錢,其實在韓國首爾的移動支付體驗用起來和在國內沒太大區別,這對於眼睛看不見的盲人而言,會感到十分方便,最關鍵的是安全。因為使用支付寶的語音播報,再也不會擔心因為看不到而收到假錢。

出門吃飯掃一掃,菜單就能聽到,不會因為看不見菜譜而苦惱;想要打車,語音呼叫一聲,車就打好了……計程車也是思穎第一次出國旅行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

在計程車上,她還可以用翻譯軟體和首爾的司機師傅聊天。

愚昧荒謬的傳說中,神為了阻止人類建造巴別塔,使出各種陰謀詭計,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使人類相互之間不能溝通協作。

現如今,基於深度學習的機器翻譯,就像一座雄偉的人工智慧巴別塔,矗立在由一代代科學家用血汗、乃至生命鑄就的基石之上,彷彿在嘲弄最傑出的翻譯人才。人類數千年引以為傲的語言能力,在它面前都變成了笑話。

科技不僅改變了視障者的生活,還改變了視障者的工作。

全國視障群體人數大約有1700萬,一生只能靠著微光,去探索世界,雖然付出的努力比別人多幾倍,但是就業率不足30%,即便就業了,卻95%做的是推拿。他們這麼努力,為什麼不能獲得平等?

隨著科技進步,殘疾人就業的問題也引起了互聯網科技巨頭的關注,在阿里的寧波視障雲客服基地中的200視障人士,現在已經可以通過無障礙工作平台的讀屏器、模擬滑鼠,第一次憑腦力賺錢,並實現了上網自由的。在這個項目中,單靠科技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讓科技與人性相結合,其成果必須能夠讓用戶產生共鳴、造福社會。

科技普惠已經延伸到生活的各個方面,例如,上海數字政務協同平台,就利用螞蟻區塊鏈技術助力政務民生,幫助3萬名公務員減輕工作壓力,提高政府辦事效率。以「口罩通知」工作為例。外呼機器人上線前5天累計通知超過1500人,大大減輕了居委的工作壓力,為公共衛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過去輝煌已經存在那裡,但科技一直在變遷與發展,最近火爆的人工智慧、區塊鏈技術無疑會對民生領域產生巨大的影響。近期召開的外灘大會,以「科技讓未來更普惠」為主題,在「城市民生數字化新升級」方面也有很多科技創新成果公布,這場大會將集聚來自全球的科技大咖、頂尖學者、行業領軍者,共同探討當前社會熱議的科技普惠話題,讓上海對世界科技普惠作出重要的貢獻。


前些天去批發市場買衣服,看上了一雙鞋,但是我打算多看看其它店鋪的再做決定,沒想到店主竟然拉住了我的衣袖苦苦哀求,幾乎是聲淚俱下地說「我已經一上午一雙都沒賣出去了,如果你看上了就買了吧」。

他的那副愁眉苦臉、簡直像是乞討一樣的表情,令我毫不懷疑他說的就是真的。環顧四周,整個批發商城裡都沒有多少顧客,每家店鋪都是冷冷清清,門口坐著百無聊賴的店主們。這裡是我們城市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之一,十年前,這裡還摩肩接踵、人滿為患。

最後我買了他的鞋,不是因為他可憐,而是因為東西確實不錯。這個店主從早晨到中午沒賣出去過一件,絕不是因為商品的質量問題,而是因為現在人們都在網上買東西,實體店普遍都門可羅雀

科技,尤其是互聯網,用了短短十年不到,就讓整個世界換了容顏。

如果還記得十多年前的舊日光景,如今每次出去走一遭,都會感慨這世界少了很多煙火氣。這可真不像是我這個曾經說過不愛三次元的死宅會發出的感慨啊...

因為點外賣越來越方便,所以大小餐館裡的人少了很多;

因為電子書的盛行,所以圖書店裡只剩老闆默默抽煙;

因為各類網站的繁榮,所以各類雜誌社和報刊亭都接連倒閉;

因為網上能輕鬆下載到資源,所以現在的音像製品店幾乎不見...

其實我懷念小時候的日子。學校門口有著各式各樣的文具和玩具店,畫著各種角色的動漫撲克牌、魚蝦鱉蟹形狀的各類冰棒、五毛錢抽獎一次的彈力球和玩具刀、各色各樣的冒險棋和四驅車...

那時候網上查不到遊戲攻略,必須要依靠雜誌,一個人買了就會被小夥伴們爭相借閱;那時候還有一種營業叫「公用電話」,瞞著父母出去玩,會興高采烈地找到公用電話把好友約出來;那時候一到臨過年,滿大街的攤販都在賣煙花爆竹、福字吊錢...

很多事物,因為並非必需品,所以存在感不高,必須把它擺在人們眼前,才能被人看到和知曉,就像那些從小販的攤位上撤下去就再也無人問津的冒險棋一樣。但是我們生命里的很多樂趣,很多心底留存的記憶,就是由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東西所構成。

如今,科技為我們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生存成本大大降低了,每個人只要有一個能聯網的手機,就能自給自足地活下去。

如今的小孩子們,除了學習,就是抱著手機打王者榮耀。父母車接車送,學校周圍也不再有那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或許等到他們長大,等到我們老去,就再也沒人知道當年學校門口的那一幕幕繁榮盛況吧...

科技福澤人類,但也淘汰了一段歷史。這是人類文明發展之必然,我當然無法讓被翻過去的一頁永世長存,但我渴望去歌頌和記述它們,不竭不休。


說個在國內習以為常,出了國就兵荒馬亂的事兒——移動支付。

大一那年剛到加州,我帶著銀行卡和手機去買東西的時候,發現國外只能用信用卡。完全沒有移動支付的概念。

刷卡本身已經很煩了,當時已經有了指紋識別(現在還能刷臉),支付寶只要biu一聲就能解決,信用卡還得輸密碼,人慫的我還得小心擋著點。

這也就算了,關鍵信用卡不靠譜啊。我第一次去超市買了一台電腦,然後國內的信用卡因為各種奇葩原因,直接凍結。

那段時間想想真的挺難受的。國內的卡要補辦,國外的卡還沒弄好。

人在異鄉,孤苦伶仃,身上就幾百美元,銀行卡不能用、支付寶不能用,信用卡凍結,急的想哭。

很多人會問你為什麼非要用信用卡,就沒錢嗎?真的比不了國內,那邊的各大銀行雖然也有APP,但只能用來跟同學之間互相轉賬,掃碼支付是想都不要想。

錢的問題都解決不了,其他問題更別提。我現在都還做夢夢見開學那幾天的樣子,真怎個一慘痛了得。

對比一下,同時期杭州同學開學,一部手機解決所有事情的感覺,簡直不能太開心。

還有第二個故事,就更有趣了。

讀研究生的時候,有一年去mastercard參觀,他們給我們展現了尖端的技術,吹得天花亂墜,一看就是APP掃碼在自動售貨機買飲料。

當時美國同學全部驚嘆,表示世界上居然有這麼先進的東西。

我和幾個中國的同學,都只能哭笑不得。這不就是國內應用了好幾年的自動售貨機嗎?

你們看,如今國內習以為常,老人和小孩都可以熟練使用的支付寶掃碼支付。

如果一旦沒了,我們的生活就會瞬間變得麻煩起來。

說回本題,題目中提到的「外灘大會」,我雖然沒有去現場,但也了解到這屆外灘大會的主題是科技的普惠性

以前總是覺得這是個宏大的命題。但就像前文中簡單的掃碼支付,我愈發覺得這就是我們正在親身經歷的歷史進程。

新鮮事物不斷出現,幫我們解決新的生活中遇見的問題,這正符合我對於「科技普惠」的認知。

不信,我們可以看看外灘大會上這些尖端科技落到末端生活場景上的例子,就在我以為區塊鏈技術就是我買不起的比特幣的時候,螞蟻鏈出來,這項整合了包括區塊鏈、AIoT、智能風控等技術的科技品牌,其實就在我們周圍。

最貼近我們生活的應用點,是保護我們的知識產權。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更好的保護視頻、照片的版權。

今年四月就有一起照片版權糾紛官司,原告方憑藉圖蟲平台免費獲取的、應用了螞蟻區塊鏈技術的「數字作品區塊鏈存證證書」,經過半小時庭審就勝訴了。

這不是個例,越來越多的原創攝影師、視頻製作者開始用區塊鏈技術保護自己的作品,內容商品的市場也因此變得更加良性。

這算不算科技的普惠呢?

寵物看病是個小的不能再小的事兒了,但在支付寶保險平台,這就是個大項目。

今年7月,支付寶保險平台已宣布開放寵物鼻紋識別技術,率先應用在寵物保險上。在投保時,根據鼻紋信息為寵物建立專屬電子檔案,在理賠時,通過刷鼻紋核實寵物身份。

這中間,雲計算,AI等技術都參與其中。

這是不是技術的普惠呢?

再說個最經典,但被無數人忽略的例子吧。

美國經常會有信用卡盜刷的情況,之前我們的存摺/銀行卡也不能保證百分百安全,但你身邊可曾聽過誰的支付寶被盜嗎?

自2005年,支付寶率先喊出「你敢付我敢賠」後,截止到目前,支付寶的資損率是0.00001%,當之無愧的行業翹楚。

螞蟻安全旗下有九大實驗室,覆蓋智能風控、生物核身、數據安全、系統安全等多個領域。

這些技術加起來,牢牢守護住了我4位數資產的支付寶。

這也是技術的普惠吧?

在未來,科技將會帶來更多的普惠性。

當我們發愁快遞最後三公里的問題時,我們擁有了可以量產的物流機器人——小蠻驢。

當我弟弟抱怨手機不能下棋的時候,現在有了手機可以玩PC遊戲的雲電腦。

在全世界都在擔憂環保問題時,螞蟻森林的梭梭樹已經種滿了戈壁灘,有5.5億人參與者真正意義上的全民造林工程。

等等等等,不勝枚舉。

其實不用說未來,也不用說外灘大會,這些年,國內科技公司用技術推動我們生活的例子已經深入到方方面面,只是大家不曾感知罷了。

我15年去美國,基本上每年回來兩次,聖誕節那次大家都比較忙很難出去。剩下的那次我都會到處去走走逛逛,基本上每年看到的變化都不一樣。

15年夏天,去上海的朋友家玩。當時「首都機場線」還沒有首都倆字兒,想買一張輕軌的票,得在售票機面前排兩三分鐘。

到了上海,地鐵還不支持掃碼,要麼換硬幣買票,要麼就得下載對應的上海地鐵APP。晚上去樓下的超市買飲料,松江區的一家不小的超市,還不能進行支付寶支付。要麼刷卡,要麼現金。

17年暑假,一家人去安吉旅行,偏僻的小村子代銷店就可以不用現金了。

短短兩年時間,感覺就變了個樣。

13年的時候,高中班裡的小土豪給我們介紹他的航拍器,可以飛起來拍攝全校的照片。那時候這樣的小機器,操作複雜不說,一台就要3萬多元。

17年,我擁有了自己的航拍器,大疆的,操作簡單,拍得也清晰,售價只要5800。

17年暑假到家,去姑姑家做客時,表弟在掛他的大學通識課,那時候,所謂的公開課其實就是看視頻,缺少互動,也沒什麼效果,一般就是刷學分。

今年疫情期間,表弟上網課,就是真正一對多的流媒體直播。而且據說全國有1.5億學生都在平台上上網課,這種數量級的交互,在之前是無法想像的。

這種變化發生在很多領域中,大家身處這樣的變革中,可能無法感知。但像我這種每年只能在國內一兩次,每次回國,都能感受到國內與大洋彼岸,此時與去年的差別。

不用回家就能開燈、空調、暖氣的智能家居系統;平均三年增加一倍的家庭貸款;淘寶里的快遞實時跟蹤系統;點外賣,餓了么里騎手的精準定位。

一個一個的細節,都構建在科技更貼近生活的基礎上。我們今日習以為常,但時間倒回到三年前,肯定無法想像。

至少,我在美國讀書時,如果跟同學說起漢堡王的外賣,可以20分鐘送達,而且每時每刻都能觀察到外賣員所處的位置,他們肯定覺得我在做夢。

大洋彼岸的夢,已經是此岸的現實。

技術,就是這樣一點點改變我們的生活。


看到手機里微商開始賣納米腳氣鞋墊,朋友圈裡小白轉發幾百億像素的「量子衛星」拍攝的全景圖的時候,我感慨萬千。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騙子和受眾還是濤聲依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