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壓力下都在主推小排量增壓,看過一些文章說油耗量似乎與排量和汽缸數並無太大關係,反而強調壓榨動力會影響到發動機使用壽命。那麼這樣的政策是否合理?


從某種方面說,汽車和人體很像。

大排量相當於大個子肌肉男,小排量相當於小個子瘦弱男,渦輪增壓相當於打興奮劑。

日常靜止或者漫步的時候,相當於怠速,肌肉男由於全身肌肉多,餓的快,吃的多,肌肉男一天3個饅頭,瘦弱男一天一個饅頭。一起幹活搬磚的時候,大家都很累,相當於正常行駛狀態,肌肉男一天20個饅頭,瘦弱男一天19個半饅頭,區別不大。老闆要求加大工作量,改抗水泥,相當於急加速,肌肉男一天30個饅頭,瘦弱男扛不動,只能打興奮劑,結果一天要吃35個饅頭。

結合實際開車情況,怠速堵車(散步),正常行駛(搬磚),急加速(扛水泥)都會有,但是大多數城市路況堵車居多,所以小排量就表現得比較省油了


理論上同等排量下氣缸數越多,需要克服的活塞環摩擦阻力、連桿曲軸瓦摩擦阻力、凸輪軸摩擦阻力、氣門慣性等等等等的反作用力越多,會一定程度增加油耗。

缸數多更大的成本是製造成本和維護成本


現階段,壓榨壽命 換取動力和油耗是最好的選擇。

一般車輛發動機壽命 都在四五十萬公里。

少個幾萬公里的壽命 是不是更好的選擇呢。

政策壓力是因為油大部分靠進口。而且內燃機不是我們的強項。

國家才會主推電力,但目前來說,內燃機還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問題很高端只能用三缸機來解答。要不了解一下馬自達的創馳藍天?


汽缸數多,意味著多一個活塞,多一套配氣,更重一點

對發動機熱效率本身的,比如同排量缸數變多,有可能使得單缸燃燒室容積變小,即使是同單缸體積,也會因為缸數變多配氣變多,整體摩擦力變大導致熱效率下降。

事實上還是要看最終熱效率……


油耗跟摩擦力有關,摩擦力跟活塞的周長和有關。氣缸越多這個周長和越大。但當然我說的並不嚴謹,還有其他因素影響。


看排量。排量更加影響油耗。

排量大的發動機一般氣缸也多,但這不是絕對的。


理論上,氣缸數越多,車身越重,排量也越大,油耗當然就越高,其實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比如:氣缸缸徑和發動機衝程的大小決定了排量的大小,氣缸數量小,但缸徑大也會更耗油,例如:一樣4缸的車,有1.6、1.8、2.0 、2.4排量的,排量越大氣缸徑就越大,油耗就當然越高;一樣缸數的車四驅版比兩驅版更費油;一樣缸數和排量的發動機,有渦輪增壓/機械增壓的發動機比自然吸氣的更費油,因為進氣量大了,噴油也多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