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國外,從南到北,你的旅行體驗,歡迎大家踴躍答題,曬出照片。


謝邀

有了孩子以後,國內的很多經典,都想帶著她一起再去看看

我一定要帶著她去看看什麼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美——寧夏沙坡頭

我還會帶她去看看「輕舟已過萬重山」的險絕——長江三峽

我還會與她一起去體驗:「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心境——蘇州楓橋

又或者一起面對那復活的軍陣,體驗一下什麼叫「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中國太大,中國太美,祖國的山川,祖國的城鎮,時時刻刻行走在其中,都是與我們血脈里流傳了5000年的炎黃進行共鳴,我希望我的兒女,也能領略到這份身為中國人,文明傳承永不斷絕的美輪美奐。


哪個特別有中華傳統文化美感的地方,我覺得當你站在龍門石窟跟前,你就知道答案了。

說到龍門石窟,很多人或許想到的是武則天捐獻了兩萬貫脂粉錢,用於奉先寺的修建;盧舍那佛像如何的傳神,等等。包括龍門石窟的講解員,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個內容:龍門石窟佛像造型所體現出來的中國繪畫或者雕塑藝術的一大特色:吳帶當風 (另外一大特色是」曹衣出水「)。

「曹衣出水,吳帶當風」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畫中衣服褶紋的兩種不同的表現方式。

「"吳帶當風」,一種筆法圓轉飄逸,所繪人物衣帶宛若迎風飄曳之狀。吳道子,是個道士,又名道玄。吳道子所畫的人物頗有特色,與晉人顧愷之、陸探微不同,以疏體而勝顧、陸的密體,筆不周而意足,貌有缺而神全;他還一變東晉顧愷之以來那種粗細一律的「鐵線描」,善於輕重頓拙似有節奏的「蘭葉描」;突破南北朝「曹衣出水」的藝術形式,筆勢圓轉,衣服飄舉,盈盈若舞,形成「吳帶當風」的獨特風格,風行於時,被稱作「吳家樣」。吳道子善於把握住傳神的法則,注意形象塑造的整體,故所畫執爐女子壁畫,達到「竊眸欲語」的地步。十分傳神生動。他的畫與張旭的草書、斐的劍術,被譽為當時的「三絕」,

上圖,是北魏的作品。佛端坐於蓮花台上,面像淡然,鼻樑較寬廣,脖子略長,雙披肩式袈裟。手掌處缺失,但依據殘留,可以大概估計佛手印是:右手說法印(此手印表示佛正在對眾生講述佛法),左手與願印(此手印表示滿足眾生願望)。

上圖,仍然是北魏作品,佛右手無畏印(此手印表示向眾生施捨無所畏懼的精神,使眾生安心生活),左手觸地印(此手印表示佛已成道,所有大地之神皆可作證)。

我比較迷惑的是,難道北魏的審美,是以鼻樑寬闊為美?

上面這個是唐代的作品了,如果和樂山大佛相比較,可以感覺兩尊佛像身體、神態之間有一些相似。這尊佛像,因為是半成品,所以,也為後世研究佛像雕刻藝術提供了參考。

這是千佛洞,除了主尊外,正面和兩邊牆壁上雕刻了密密麻麻的佛像。

這尊菩薩,雖然頭像殘破,但服飾非常有意思,據說梅蘭芳當年在此尊前駐足許久。順便介紹一下:曹衣出水

」曹衣出水"---一種筆法剛勁稠疊,所畫人物衣衫緊貼身上,猶如剛從水中出來一般。曹仲達,(北齊)曹國人,最稱工,能畫梵像。他畫過許多佛陀、菩薩、可惜沒有作品流傳下來。不過這個風格卻在龍興寺的出土佛像上找到了。1996年10月在山東青州龍興寺遺址發現了窖藏的400尊佛教造像。時代跨越從北魏至於北宋,(跟敦煌藏經有大致相近的時間跨度與最後的封藏時間,一樣具有不解之謎。)龍興寺北朝作品,體現了畫史上著名的"曹衣出水"樣式。 ------------------------------------------------------------------------------------------------------------------------------------------我的回答就到這啦!對旅遊有興趣的可以去我主頁麋鹿旅行 - 知乎看看,我最近整理了一些景點的攻略和遊記,喜歡的話就點下關注吧!

1、大理劍川的沙溪古鎮,真正的古韻小鎮,喜歡它的質樸。

作為茶馬古道上的重要一站,還能看到曾經馬幫的影子。

2、大理雲龍的諾鄧。

這個地方很清凈,若不是節假日只有很少遊客會去,舌尖上的中國第一集諾鄧火腿那個地方啦!

村口你還可以看到紀錄片中那對父子,以及他們開的飯店。

3、麗江寧蒗瀘沽湖,就是那個男不娶女不嫁的女兒國。

一半在雲南,一半屬於四川,乾淨,環湖一圈90公里內你可看到納西族摩梭人、藏族、彝族等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

那天要離開前,獨自一人坐在湖邊長凳上看夕陽西下一小時,心都能感受到了那陽光的暖。

最近還去了德宏過潑水節,印象深刻。

雲南奇特在哪呢,也許相繼兩三百公里,就可看到從熱帶到寒帶的風景、接觸很多個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豐富的物種、地形,巨大的海拔落差。一兩百公里內看到幾乎完全不同的景象,這在平原地區是看不到的。


謝邀

南潯

難尋你走之後我再也沒有遇到一個像你一樣的人

跟她說起過,想在梅雨的時節去趟江南,西塘抑或麗江,想像著在淅淅瀝瀝的青石紅瓦間,她走在前面,穿著一身素白的裙子,打起一柄油紙傘,回頭朝我微笑,時間剛好定格。後來啊,我孤身去了那裡,煙雨、青苔、油紙傘,一切和想像中那麼相似,可是少了那一抹微笑,不覺兩年了。

摘自網易雲音樂 南下 的評論。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湖南人。今年清明小長假去了烏鎮。兩男兩女。定了烏鎮西柵景區鄰水的上下兩間的套房。花了小兩千。被隨行的人罵成亂花錢的傻逼。越過人山人海到了景區,因為是花了錢定的酒店。VIP通道辦理購票,行李託運。免費景區車接送到達民宿36號。入住在景區街。到處是人。放了行李和熙熙攘攘的人群逛了一圈看不知名的風景。但是。。。。。。。景區早上九點前禁止入場。就好安靜了。早上六點起來是另外一個風景,忘不掉的好么。那時候你才知道什麼是小橋流水人家!才知道什麼叫度假的享受。反正出來時候他們沒有說我傻逼,反正我們都決定不忙的時候要來長住。就為了流水旁喝茶曬太陽吹牛。就念念不忘那橋,那水,那人家。圖我就不發了。旅遊嘛。不要看別人發的圖。自己用眼去感受。值得推薦。不發遊記。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