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中國畫都是不那麼寫實的,沒有太多光影關係和透視關係。美術發展到現在,中國畫需要注意透視關係之類的了嗎?


哎,都是國展惹的禍


題主提出「寫實」的概念,這個概念是從西方的美術體系下出來的一個理論點。加在國畫的繪畫裡邊其實不太恰當。

郭熙的《林泉高致》開篇就說到「山如山,氣如氣,形如形,皆畫之椎輪」 這裡的椎輪,原意指原始的無輻車輪,比喻事物的草創,可以理解成事物的初始形態。

後面又說到:「學畫花者,以一株花置深坑,臨其上而瞰之,則花之四面得矣。學畫竹者,因月夜照其影與素壁之上,則竹之真形出矣······真山水之川穀,遠望之以取其深,近游之以取其淺;真山水之岩石,遠望以取其勢,近看之以取其質。」

這裡講了觀察事物的方法,其中第一句是不是跟西方的景物寫生很相似呢?國畫的觀察方法一直著眼於自然現實,甚至還觀察細微,畫論里還談到山的各種形態,甚至是山的質感和種類,北方的山和南方的山的區別;講到樹木的形態,松樹有松樹的畫法,槐樹有槐樹的畫法;水有各種姿態,平靜的,湍急的;雲也是同樣。所以實在是不能說中國畫「不寫實」。

那為什麼中國畫卻給人感覺不像西方寫實畫那樣給人以一種真實的具象感呢。這跟國畫追求的審美境界有關係。

在上面介紹了觀察物體的方法論後,緊接著一句話:「畫見其大象而不為斬刻之形」,意思是說畫出事物的神貌而不僵化其形狀。國畫對事物的觀察,既來源於自然又不依賴於自然,是對自然的一種高度的概括和提煉。這就與寫實主義有了根源上的區別。

再者,國畫中也不是沒有透視,沒有光影,其實很多時候藝術理論是相同的,不過不同理論的著手點和角度以及延伸方向不太相同。國畫中有一定的比例和透視,林泉高致中明確有寫到關於山、樹、人、石的比例,這些比例的問題被其稱之為畫之病。同時,國畫講究「山形面面看」「山形步步移」,在長卷中猶為明顯,看長卷的時候我們就好像跟隨著視線腳步隨其一同遊覽。這個問題我想可以解釋大部分人眼中國畫和西方繪畫藝術的透視的不同的問題,西方的定點透視和國畫的散點透視本身就是屬於兩種觀察體系。當代的許多國畫作品也融入了西方的定點透視,在一些寫生的作品中可以表現出來。

那國畫中有光影嗎?以我的淺見來看,我更樂意把它歸納為陰陽向背。光影就好像是物體在某一個時刻點上的狀態,描繪的是那個狀態下事物的面貌。而國畫注重的陰陽向背是事物本來的面貌,它可以存在在任何的光線當中。它刻畫的只是那顆石頭,你把它放置在任何一種光線狀態下,它仍然是那顆石頭。這是石頭的骨相,把它放置進完整的畫中,表相被一點一點刻畫出來——雨中的時候,濕潤的石頭,乾燥的石頭,被雪覆蓋的石頭,清晨的石頭,夜晚的石頭等等等等 這些不同相態不同氛圍的「石頭」在林泉高致里真的是不厭其煩地被一一列舉開來。

額外提一點,為什麼中國畫會發展出如此特別的散點透視呢?大概是畫家心中的文人情懷吧。講究「可游 可望 可行 可居」的詩意理念,是畫者心中的桃花源記,國畫承載著畫家對詩意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所以不是中國國現在需要注重寫實嗎,是國畫一直以來都是寫實的,但它之遊走在寫實和寫意之間,遊走在高度概括和高度提煉之間,遊走在現實和理想之間。

我是愛好傳統文化的一名畫者

歡迎交流~


問的都技法層面的,寫實或寫意都無所謂 主要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中國畫原本就有寫實的種類,宋人小品就是。

但是為什麼一定要中國畫去走寫實的路子我也是不太懂。原本透視方法就不一樣,可以借鑒,但是沒必要全部。我的老師就說過,我們現在學美術的都是從素描起步,所以把透視和光影當做了所有美術的基礎。但是國畫的土壤是中國式的審美,不能因為我們學了西方的東西,就認為我們的一定要也一樣去做。

工筆畫和寫意畫都要先保持中國原有的優勢,再去借鑒西方的。散點透視和一點透視還是有區別的。


現在學畫基本從素描開始學起,素描是西方繪畫的基礎,注重光影、質感、造型等。如果想一開始就學中國畫的話,除了學畫還要練毛筆字。

以前的中國畫不是不注重造型,而是不那麼注重造型,注重造型的也有,像黃荃的《寫生珍禽圖》中造型就非常好,以及各種帝王的肖像畫等,但是大部分山水造型則不是很注重,或者說不是畫家主要要表現的內容。

自從引進西畫以後,很多人認為要創新中國畫,所以把西畫里的造型、色彩等因素和中國畫進行了融合,產生了題主所說的這種畫,這種畫在某個時期特別的多。再加之中國傳統文化的沒落,學畫的基本都從素描開始學起,大學後再轉學國畫,難免會將西畫的審美加之以國畫就更加造成了這種現象。


一直都不需要很寫實,但是寫實的比較好賣.....


傳統中國畫,題材就分為三種,山水,人物,花鳥,同時分了寫意畫,工筆畫,種類繁多,單說寫意畫就是追求神似,而不求形似。

現代工筆更是成次不窮,種類豐窮,潑墨等方法,哪裡還有寫實可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