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8月大就去幼兒園的孩子的爸,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寶寶剛上幼兒園、2歲多左右、前段時間又出現的分離焦慮。

第一次分離焦慮來自於父母:進入Group 1(3-18個月大)。寶寶8個月大時,突然接到幼兒園的電話說可以開始送孩子去幼兒園上學了,而那個時候孩子才剛剛學會爬。在幼兒園裡,他是年齡最小的,那時既擔心孩子會有分離焦慮,也擔心他吃不好,睡不好,還不會走只能在地上爬,總擔心老師看不過來他會自己把一些東西往嘴裡塞,擔心在幼兒園會生病。這個時候的焦慮主要是來自父母的焦慮。當時,米寶8個月大剛進幼兒園時,因為平時在家裡就給他聽小熊優彼的故事機,裡邊也會有很多唱歌和講故事,所以每次我們從幼兒園走的時候,就會把故事機打開,盡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而且,最開始的時候,是把他放在幼兒園,我陪玩1個小時,再到2個小時,再到一上午,到最後老師讓我放下孩子,抱抱,然後就再見。這段過渡時間大概有2周左右。

第一次孩子感覺到分離焦慮:進入Group 2(18-24個月)。經歷過Group 1以後,孩子已經可以走、跑了,在幼兒園也有了自己的好朋友。但是仍然擔心孩子不會自己上廁所,在幼兒園發生小朋友互相搶玩具。在這期間,我們回國一次,假期時間約一個月。等假期結束後返回幼兒園時,孩子第一次出現抗拒去幼兒園的情況。當時孩子已經接近於2歲半,經歷一個月的7 X 24小時和爸爸媽媽在一起之後,形成了很強的依賴關係。再加上那段時間,吃住總在外面,大部分時間都需要看好孩子,並且吃飯也會喂孩子吃,孩子已經養成了事事依賴父母的習慣,而在幼兒園老師需要同時照顧其他10個左右的小朋友,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做,比如吃飯、收拾玩具等。當時也是每天送孩子到幼兒園之後,抱一抱再走,中午吃完飯之後就把孩子接回家。逐漸過渡幾天以後,孩子基本上就適應了幼兒園。

第二次孩子出現分離焦慮:是在去年9月份從Group 4到Group 5時,有一些以前的好朋友去上小學了,米寶有段時間很不喜歡去上學,每次送到學校的時候,都會哭一鼻子,還總問「爸爸媽媽,你們什麼時候來接我?」,或者是「爸爸,你會在中午午睡前來接我嗎?」

老師建議我們每次放下孩子之後,抱一抱,然後和孩子說完」下午放學的時候,我會來接你的!「就可以走了。我起初還擔心孩子會哭,但是每次老師說,」你走之前,有時候還會撇個小嘴哭一下,等你走之後2分鐘就會開心的跟其他小朋友去玩了!「後來,我確實偷偷觀察過,孩子2分鐘的變化可以如此之快!現在,剛把孩子放在幼兒園,甚至會忘了和我說」拜拜「就轉身去玩了。

回到正題,如何緩解剛開始去上幼兒園時,孩子的分離焦慮?

父母要了解寶寶剛入園時,可能會有哪些分離焦慮的表現?

  • 生理變化:食欲不振,不正常進餐/午睡,做噩夢,免疫力下降等;
  • 情緒、行為變化:哭鬧不止,單獨活動,獨自遊戲,拒睡拒吃等

寶寶要第一次正式邁入」小社會群體「了,也是第一次沒有爸爸媽媽在身邊照顧,孩子很容易就會產生焦慮。那麼,父母應該怎麼緩解寶寶的分離焦慮症,甚至讓寶寶喜歡上有幼兒園呢?

  • 在正式進入幼兒園之前,可以帶孩子去幼兒園參觀一下,先熟悉以下幼兒園的環境,如果可能,讓孩子在那裡玩一會兒。當時帶米寶第一次去幼兒園的時候,在那裡玩了大概15分鐘,他很喜歡那裡的玩具,因為哪些玩具都是家裡沒有的,他完全沉浸在新鮮玩具的喜悅之中。
  • 平時多跟寶寶說,去幼兒園是很開心的事情,那裡有很多好玩的玩具,老師還會帶著小朋友一起做遊戲。
  • 不要用「你不乖的話,就送你去幼兒園,讓老師收拾你」的話來嚇唬孩子,以免讓孩子認為幼兒園是用於懲罰寶寶的地方,而要讓孩子覺得去幼兒園是孩子長大的標誌。其他同類的話還有,「等你上了幼兒園,可就沒有這麼自在開心了」。
  • 可以經常和孩子說,「寶寶長大了,很快就可以上幼兒園了,可以玩很多家裡沒有的、好玩的玩具,而且可以認識很多新朋友了。」
  • 在入園以前,利用平時讀繪本、故事書或者睡覺前的時間,給孩子讀一些關於幼兒園的繪本,在讀書的過程中,就可以告訴孩子在幼兒園有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遊戲,老師也會教一些爸爸媽媽不知道的手工活動,然後孩子學會之後,可以回來教爸爸媽媽。這樣可以讓孩子覺得幼兒園很有趣,和老師、小朋友在一起能做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推薦的繪本有《我愛幼兒園》,《湯姆上幼兒園》,《幼兒園的一天》,《我不要去幼兒園》。

  • 提前和幼兒園的老師或者園長溝通,了解需要準備什麼物品,如備用衣服,然後就可以讓孩子一起參與準備書包和物品,常用物品有:紙尿褲(對小寶寶),濕紙巾,防晒霜,備用內衣褲、外衣褲,帽子等。這樣可以避免,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因為沒有備用衣服而不得不穿這濕內衣,讓孩子對幼兒園產生一定的抗拒心理。
  • 慢慢適應,循序漸漸:最開始送幼兒園的時候,從1-2個小時,到整個上午,再到整天,讓孩子從情緒上慢慢適應這個變化。
  • 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幼兒園裡由老師來照顧孩子,並且可以和小朋友一起遊戲,而爸爸媽媽不能在這裡陪著。但是爸爸媽媽肯定會在下午放學的時候,會按時來接孩子回家。父母也可以在家裡玩一些類似的遊戲,必須注意對孩子守信用,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並讓孩子對父母產生足夠的信任。

這種信任感是來自平時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日常互動建立起來的。

  • 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情感寄託物」:孩子剛離開父母進入幼兒園時容易緊張,可以把平時喜歡的玩具或者某個比較喜歡的布娃娃帶到幼兒園,因為焦慮哭泣或者睡覺時可以讓孩子玩。米寶8個月大剛進幼兒園時,因為平時在家裡就給他聽小熊優彼的故事機,裡邊也會有很多唱歌和講故事,所以每次我們從幼兒園走的時候,就會把故事機打開,盡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親測很有效,很多外國小孩都會哼幾句中文歌曲了!後來孩子的兩次有一些分離焦慮癥狀的時候,都會給他把平時喜歡的小兔子帶過去,讓他睡覺的時候可以摟著。
  • 培養孩子一些必備的生活技能,避免因為能力不足而產生一些比較大的心理落差:因為3、4歲孩子入園時,人數會比較多,老師可能不能事事都對所有孩子都照顧周全。i)培養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鼓勵孩子與老師和其他小朋友交流,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需要幫助時可以向老師/小朋友求助;鼓勵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玩耍時,要分享玩具;ii)教孩子一些禮貌用語,並引導孩子在平時能經常使用:「對不起」,「謝謝!」等文明用語;iii)告訴孩子不舒服時,要主動報告給老師:如感覺頭疼,肚子不舒服等;iiii)平時多和孩子交流,讓孩子能把每天的所見、所聞都開心地說出來,一方面鼓勵孩子多交流,另一方面,父母也可以了解孩子的同學是什麼性格;v)可以多帶孩子和同齡的小朋友玩,並在出現搶玩具等場景時,積極引導,鼓勵孩子學會分享、輪流玩玩具等規則,這樣在幼兒園的時候,可以比較適應老師制定的遊戲規則。

爭取讓每個小朋友,都愛上幼兒園!

孫儷推薦我愛幼兒園 全套9冊 我要上幼兒園啦京東去購買?


孩子剛剛進入幼兒園的時候,很多幼兒園都會有嘗試在幼兒園生活的活動,經過大概三天到5天的試園活動之後,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就要勇敢的自己離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獨自開始新的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了。

最好的辦法是在選擇幼兒園的時候看幼兒園會不會提前一個月,在暑假的時候就開始讓孩子在幼兒園開始半天的活動,嗯,這樣持續半個月到一個月,孩子感覺父母和老師比較熟悉,就會減輕分焦慮。

如果是公立幼兒園的話,那麼很多孩子就哭得會比較傷心,嗯,其實孩子表現出來的嚎啕大哭,又提又鬧的現象就是經常提到的分離焦慮,他能表明孩子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之前建立了親密的感情,現在需要讓孩子與建立了親密感情的人分開,他們就會表現出來傷心痛苦,這是在表示他拒絕分離。

表現出來分離焦慮的情況,原因有很多,比如在並在幼兒園裡面會有相對固定的一日生活時間流程,包括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洗手,什麼時候玩遊戲,什麼時候起床,但孩子在家裡面表現出來的生活規律跟這個可能不一樣,比如在家裡面作息生活時間比較隨意,而有的時候會跟著父母晚上熬夜或者是早上睡懶覺,也有的小朋友精力比較旺盛,也沒有睡午覺的習慣,所以厄各種各樣的情況會導致孩子不願意到幼兒園。

還有一些孩子就是因為不喜歡在幼兒園睡中午覺,所以不喜歡來幼兒園,也有的孩子有挑食的不良飲食習慣,到了幼兒園不喜歡吃青菜,或者在家裡比較少喝白開水,而在幼兒園只能喝到白開水。

除此之外,孩子在進入幼兒園一開始的時候,不管是幼兒園的老師還是幼兒園的其他小夥伴,對於他而言都是完全陌生人,這就會讓孩子覺得不安全,在幼兒園裡面的生活環境石油比例一般在1:8~1:12左右,這和在家裡有天壤之別,老師不可能在幼兒園像家裡一樣跟孩子是1對1,甚至是2對1,3對1這樣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

所以孩子就會感覺到失去了自己的親情,因為在家裡睡覺的時候會有成人的洪水陪伴,在幼兒園可能需要獨自入睡。

還有包括在家裡面大多數時候使用的是桌式的尿盆,或者是抽水馬桶,在幼兒園是蹲式的,這樣的馬桶也會讓孩子感覺到不適應。

在幼兒園裡面幼兒園的老師還會培養孩子,學會很多智力方面的技能,包括自己學著吃飯,自己穿衣服,自己上床睡覺,自己嘗試控制大小便,遵守一定的規則,這些要求都可能會讓幼兒感到是一種壓力或者是挑戰。

所以實踐證明,平時在家裡面孩子有讀有培養獨立能力的,鼓勵孩子和其他小夥伴一起玩的家庭,這樣家庭的孩子,進入幼兒園的適應期就比較短,情緒問題比較少,而相對而言比較溺愛一切都包辦代替的家庭中的孩子的分離焦慮適應期則比較長,甚至會出現孩子在晚上做噩夢的情況。

所以家長可以提前熟悉了解幼兒園,帶著孩子到幼兒園附近去參觀玩耍,嗯,讓孩子對幼兒園的環境熟悉,對幼兒園產生嚮往。第二就是家長在家裡面要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訓練孩子自己用勺子吃飯,自己學著穿褲子,而自己在排便的時候學會提褲子,這樣一來就能比較快的適應幼兒園。

還有就是千萬不要說什麼再不聽話就把你送到幼兒園,這樣去故意邀某幼兒園的話,會讓孩子產生對幼兒園的恐懼。

家長和老師要不斷的進行溝通交流,這本身也會消除孩子的分離焦慮,孩子感覺自己幼兒園的老師和自己的爸爸媽媽是朋友,本身就是在緩解孩子的焦慮和不安。

願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


上幼兒園是孩子邁向獨立的第一個挑戰,作為家長,我們首先要堅持和孩子一起面對分離焦慮,幫助孩子過渡這個短暫的時期。

如果來得及,提前幾個月甚至半年做過渡準備

動動2歲半我就開始有意識的幫助他過渡3歲入園即將面臨的分類焦慮了。如果你的孩子還沒上幼兒園,有時間來過渡,下面是一些實用的做法:

1、提前和孩子一起看有關幼兒園的繪本,提前了解幼兒園生活

2、在家長選擇幼兒園的時候,積極參考孩子的感受 3、多和孩子玩一些「分開-見面-再分開-再見面」的遊戲,提高彼此分離的適應力 4、 對待上幼兒園的態度,家長保持積極穩定的情緒,做到自己先不焦慮

「幼兒園的一天」這樣的繪本,大家可以提前買一些跟孩子親子共讀。

《我愛幼兒園》《幼兒園的一天》《幼兒園我來啦》系列京東去購買?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會出現一段時間的分類焦慮呢?主要原因有三個:

1、對陌生的人和環境的不安全感

2、沒有學會如何和陌生人交流,相處3、還不能理解和爸爸媽媽的分開是暫時的,會認為看不到就是再也見不到4、被家長消極情緒所感染,對幼兒園有消極的認識

如果像題主這樣,孩子已經是剛剛上幼兒園了,怎麼有效緩解分離焦慮呢?

注意你和孩子分開的儀式感

一般當孩子剛上幼兒園各種哭,拽著爸媽衣服哭的聲嘶力竭的時候,往往家長也容易產生傷感的情緒,抱著孩子抹眼淚,或者不捨得走,在大門外一直看。

孩子是很容易被周圍人和環境感染的,家長這樣傷感的情緒會讓孩子潛意識覺得進幼兒園不是一件開心的事,是很被動的,不得不來的。沒有了期待,那就只剩下抵觸了。

儀式感,也可以理解為某些固定節點的秩序感,而秩序會帶來安全感。

讓孩子直接感受到自己和爸爸媽媽的聯結,感受到某個時間某個地點會發生確定預期的事情,孩子心裡有確定預期了,安全感就慢慢強了。

Tips :

1、分開的時候擁抱親吻孩子,面帶笑容,開心的分開

2、具體而明確的和孩子說再見的時間,比如:媽媽下午5點你吃完晚飯就來接你了3、和孩子設計幾個專屬你們的默契小動作或小暗號,比如:腦門蓋章,小鴨子回家

注意你和孩子回家後的互動

孩子從幼兒園回來,家長很想知道這一天孩子過的好不好,有沒有哭,有沒有好好睡覺,有沒有想媽媽。

要注意的兩點是:

一、跟孩子講述幼兒園的時候,客觀一點就好,不要描述成童話里完美的想像,畢竟孩子要面對的是真實環境。

可以客觀的講,比如:和小朋友發生衝突也是會有的,尿褲子也不丟人,遇到問題可以先自己想想怎麼辦,如果還是搞不定可以怎樣求助老師等。

二、想了解孩子幼兒園的情況,可以把封閉式回答「是或否」的問題改為開放式的詢問,這樣可以在輪流互動中帶來更多信息。

比如:你想不想跟媽媽說說今天在幼兒園,你最喜歡吃的一個菜是什麼呀?媽媽晚上做了排骨,你還想嘗嘗嗎?

Tips :

1、 先給孩子一個大大擁抱,不急著問

2、盡量不要負向的詢問,比如:有沒有小朋友打你啊?有沒有吃飽啊?你哭了老師有沒有抱你啊...,可以用討論的問法,比如「怎麼做到的呀?為什麼..你覺得呢...然後呢...」3、孩子在集體環境中如何求助,如何表達,如何交朋友,給孩子一些實用的指導和示範,如果平時就在遊戲中有滲透就更好啦,比如:尿褲子了怎麼跟老師說,睡不著怎麼跟老師說,怎麼結交新朋友

運用遊戲力緩解分離焦慮

下面分享幾個實用的遊戲,也是我和動動在3歲左右經常玩的遊戲。

  1. 你好,再見遊戲

我們可以在早上上班的時候跟孩子說,再見,晚上回來的時候呢,有擁抱孩子,讓孩子能夠感知到,你們分開的時候在約定的時間內,爸爸媽媽還是會回來的,這樣就能夠消除孩子的焦慮感。這個遊戲跟「躲貓貓」本質一樣的,就是讓孩子漸漸明白,暫時看不到媽媽不是真的永遠就見不到了。

2."幼兒園的一天"角色扮演遊戲

我們可以藉助介紹幼兒園一天日常活動的繪本在家中呢,用角色扮演遊戲和孩子一起把它演出來,讓孩子能夠提前了解到,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裡面會發生什麼呀?會和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情,比如說會吃飯,會做遊戲,會看書,會洗手等等。

同時也能夠提前的來演練,如果發生一些小狀況,比如說排隊的時候有同學踩了自己的腳,你該怎麼樣和老師來溝通呢?又和小夥伴該怎麼樣來說。

3.親子聯結物

指的是我們可以在孩子的校服上面,書包,或者是孩子的枕頭和被罩上面,用針線縫上孩子平時特別喜歡的一個造型,喜歡一朵花,或者是單純綉上名字,那麼當孩子看到這個東西的時候,他就能感覺到哦,好像媽媽在身邊一樣,能夠消除孩子的焦慮感。

動動很喜歡托馬斯小火車,我歪歪扭扭用扣子縫了一個小火車,他午睡一看這個就感覺很安心,睡的踏實,這可是媽媽親手縫的。

動動幼兒園的被子

4.粘人遊戲

通常孩子不願意分離,是因為他害怕陌生的環境,他不知道會發生的一些未知的事情該怎麼樣去應對。

這個時候孩子表現出來的可能就是我們所說的黏人,但並非是沒有原因的黏人。

三明治抱抱抱遊戲

那這個時候呢,我們可以假裝是連孩子的那一方,就是孩子走到哪你就走到哪,你也去假裝自己是個孩子一樣,還抱住他的腿,說寶貝我不讓你走媽媽,你就想跟著你,那讓孩子能夠間接的感覺到其實,如果太黏在一起的話,實際上也是感覺不舒服的,也會需要一點距離感,那麼這個時候呢,也能夠間接消除孩子的分離焦慮。


0-6歲是親子安全依戀期,通常來說,越早的給予孩子充分的高質量陪伴,孩子的安全感和適應力越強,也就更容易較快的度過分離焦慮期。

也有一些安撫類的玩具,比如可以錄音,和孩子互動的智能機器人,安撫海馬,能投影小夜燈,也都是很實用的。

火火兔寶寶故事機智能機器人嬰幼早教益智玩具F6S粉色京東去購買?

大頭人 datouren 星空投影小夜燈嬰兒寶寶餵奶燈京東去購買?

小度智能音箱智能機器人、帶娃神器故事機京東去購買?

動動已經和小度成為好朋友了,哈,經常互動。

「小度小度,請播放小蘋果」

「小度小度,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小度智能音箱

下面這個是我用喝完的牛奶盒和動動一起做的奶香小夜燈,哈,動動很喜歡,我想起小時候一個童話故事,一位公主把長長頭髮垂下,等待她的王子哈哈

你不焦慮,娃就能放鬆,打牢親子關係,很多育兒挑戰就迎刃而解了。

在親子互動方面,可以看看我的這篇回答,希望給到您更多啟發。

城市的孩子,除了去上興趣班,還可以有哪些親子活動??

www.zhihu.com圖標

END

我是動媽,接地氣的實戰派遊戲力育兒達人,愛玩會玩,逗比戲精。

遊戲力,讓我們做回孩子,高質量親子陪伴,一起成為更懂孩子的父母


謝邀。我也來推薦幾本口碑還不錯的入園繪本吧。希望通過親子共讀的方式,成為父母和孩子溝通的橋樑,在有趣的故事中,緩解孩子們的入園分離焦慮。

1.《幼兒園的一天》

內容簡介:

動物寶寶們也上幼兒園啦,會發生怎樣千奇百怪的趣事呢?

蝸牛寶寶拖拖拉拉;穿山甲寶寶不愛吃菠菜;螢火蟲寶寶從來不肯睡午覺;鱷魚寶寶流下了真心的眼淚,因為好想媽媽!

最有童趣的入園繪本推薦,了解什麼是幼兒園,為什麼要去幼兒園,在幼兒園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

2.《遲到大王》

內容簡介:

本書是由榮獲兩次凱特·格林威爾大獎的童畫大師──約翰·柏林罕所創作的。

學生在走路上學的途中,因為發生好多不可思議的事而遲到了,但老師都不肯相信他…

了解孩子心理,給孩子充分的信任,讓孩子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3.《要是你帶小老鼠去上學》

內容簡介:

要是你帶一隻小老鼠去上學,他會想要你的飯盒。當你給他你的飯盒時,他會想要在裡面裝個三明治。隨後他會跟你要幾根鉛筆和一個筆記本。他很可能還想跟你用一個背包……

4.《我愛幼兒園》

內容簡介:

幼兒園入學準備第一書,暢銷法國十餘年的大師經典繪本。獻給所有即將走進幼兒園的孩子,以及所有愛幼兒園和不愛幼兒園的孩子!

《我愛幼兒園》中,塞爾日·布洛克用簡單的線條和兒童的視角表達出一個幼兒園孩子真實細膩的感情,受到無數法國兒童和家長的青睞,常年穩居法國圖書暢銷榜前列。

目前在國內也是非常受歡迎,看其他答主也都提到了。

5.《老師,我為什麼要上學》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很有趣的繪本,我們看到書里這個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小朋友,一定非常熟悉。

而我也特別喜歡老師最後機智的回答:

「我想我們來學校上學,就是為了提問題,然後尋找答案」。

6.《阿文的小毯子》

內容簡介:

一個叫阿文的小老鼠很喜歡他的小毯子,從小到大從不離身,鄰居的阿嬸和爸爸媽媽想盡了辦法也不能讓阿文放棄,最後,還是媽媽想出了好辦法。

7.《大衛上學去》

內容簡介:

《大衛上學去》一書主要描述了大衛在學校學習規矩的狀況。與《大衛,不可以》最大的不同是,這時,大衛的身邊有了其他的小朋友,他必須得學會與別人相處,並且尊重學校里的規矩。

8.《我好擔心》

內容簡介:

本書是以老鼠小莉為主角,通過擬人化的描繪,反映出幼兒在家庭、幼兒園的生活情境。故事內容對於捕捉小孩子的內在情緒,深刻而動人;對於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老師所扮演的角色,提供了深刻的思考與啟發。……

不過她在離開幼兒園時,告訴老師:「我一定會來。」「不要擔心!」


關於這個主題,我有從兒童心理角度出發講過一個專門的課程來詳細解答,且是完全免費的,如下圖:

但千聊平台好像不能放別的課程平台的鏈接,我做了一個圖片二維碼,有需要的家長可以識別圖片進入聽課。

https://m.qlchat.com/wechat/page/topic-intro?topicId=280000387220217 (二維碼自動識別)

更多有關兒童心理,家庭教育專業文章,請關注公眾號:威威威親子學堂(VVV3VJY)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