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席間人間,將是對人性最大挑戰的時刻!

拿到《花冠病毒》這本書時,恰逢前所未有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大爆發時期。大家都被隔離在家中,連平時已經融入我們生活中的收快遞行為,也被硬生生的中斷了,所以我是在手機上看完本書的電子版的。

作者是親身經歷了2003年「非典」時期奔赴前線採訪的經歷,有了靈感,創作了這麼一個故事。所講的「花冠病毒」雖為虛構,但是跟我們2019年底一直延續到了202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有著極為相似的病症表現,連名字都很相似。

故事表現人性在面臨危難時刻而迸發出的悲憫和無奈,在絕境中展示出的強大和堅韌,讀起來讓人慾罷不能。小說已不再是敘述一場冒險,而是更深入地關注生命、人性、救贖等命題。兇猛疫情突然襲擊中國的大城市燕市,一時間,千萬民眾的生命陷入危機。親臨一線的科研教授於增風,以身試毒不幸身亡,並給這種寄生的古老生物賦予一個溫暖的名字——花冠病毒。

當重大疫情洶湧而至,全城戒嚴、人心惶惶之際,擁有心理學背景的女作家羅緯芝突然接到一個電話,一家機構告知其被推薦為親臨抗毒一線的採訪組成員。經過激烈的心理掙扎,她答應啟程。這時,一個神秘的年輕人李元忽然找到她,兩人達成一項秘密交易,並給她一瓶白色粉末,以備不時之需。在由袁再春組成的抗疫一線小組內,羅緯芝深入了解了危機情況下各色普通人面對恐慌和毀滅時的心理困境,並陰差陽錯的從袁再春手中,拿到了於增風教授的遺物。匪夷所思的是,遺物中居然藏有花冠病毒的病菌。羅緯芝身染瘟疫,命懸一線,又不可思議的獲救,成為花冠病毒的「刀」下唯一倖存者。

她是幸運的,當很多人感染病毒死去時,她因機遇巧合獲得了解藥而獲救;她又是不幸的,就因為她體內血液中含有治癒花冠病毒的抗體,導致有人前方百計的抽取她的血液,還無情的囚禁她,差一點命喪黃泉。

書中的疫情比我們現實生活中的還要嚴峻,我們只能揪心的看著事件在不斷失控,官方急求藥物卻遲遲研發不出,各方勢力都想從這場病毒虐殺中獲利。這時候,人性的自私和貪婪就暴露出來了。負責疫情的掌權者為了救自己孫子和兒媳的命,不擇手段,囚禁羅緯芝,然後不斷的抽取她的血液來救自己的孫子和兒媳,這樣的行為不得不說令人髮指。但是,不論人心有多難測,不論在災難前面我們有多無助,總是有那麼一些正義之士,為了大我犧牲小我。

故事最後,人類與病毒的抗爭終以有正義之士團結一致來拯救社會得以終結。而現實中,人類與病毒的血戰還在繼續,人類只有團結一致,共同抗擊病毒,在災難面前同仇敵愾,共同面對,才會取得最終的勝利。


《花冠病毒》:歷史一再重演,人類何去何從

《花冠病毒》是中國知名作家畢淑敏老師以2003年的非典為背景創作的一部小說,距今已經過去了17年。然而這一次導致所有人禁足已經將近兩個月的疫情,更讓本書成為了一部預言式的小說,再次流傳開來。

小說中的故事發生在一個擁有上千萬人口的大城市燕市,突如其來的病毒讓所有人束手無策,瞞報病患人數,城市封鎖,民眾出逃,哄搶生活物資,百姓們生活在恐慌之中。藝術家協會排出了一個小隊到前線採訪,擁有醫學學士、法學碩士和心理學博士學位的作家羅緯芝臨危受命,就在即將出征的時候,一個陌生的男人帶著匪夷所思的請求找到了她。在採訪過程中,羅緯芝感染了花冠病毒,卻又神奇地恢復,成為了在病毒魔爪下逃生第一人。最終在經歷了一系列兇險地事件後,解救了燕市,也覓得靈魂伴侶。

本書吸引我的第一點就是目前生活狀態的神還原。非典的時候,我還是遠離疫區的學生,在校園裡感受不到社會的恐慌。而這一次拜發達的網路所賜,我目睹了太多的憤怒、恐慌、無奈和悲傷。災難驟起,我們不知它從何而來,所有人都生活在沒有安全感、充滿了不確定性的環境中。沒想到過去了這麼多年,人類再次面對病毒的時候,仍然如此狼狽。

在以為李元犧牲而悲憤欲絕的羅緯芝鏗鏘有力地說出要與花冠病毒決一死戰,為他報仇的時候,李元的導師提出來一個問題讓我深思,病毒真是我們的敵人嗎?

電子顯微鏡下的埃博拉病毒,圖片引用自《病毒星球》

流感病毒,圖片來自《病毒星球》

《病毒星球》中說過,病毒這個詞本身就包含了兩面性,一面是能給予生命的物質,另一面則代表致命的毒液。病毒在某種意義上的確是致命的,但它們也賦予了這個世界必不可少的創造力。而且病毒早在人類之前便已經佔領了這個星球,甚至在我們人類的DNA中留下了豐富的信息,絕大多數情況下人類與病毒是和平共處的。

就像當年的非典,我們最終知道病毒是來自於野生動物,卻並不清楚它為何又悄然而去。新型冠狀病毒讓人類措手不及,但是對於病毒本身來說也非常無辜,如果不是人類的貪婪,它也不會來到人間,帶來這場浩劫。

忽略掉本書各種BUG或者莫名其妙的狗血之處,《花冠病毒》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對人類與病毒的關係的理解,以及人類在萬物中的位置的思考。人類與病毒終將共存,正如書中所說:「如果我們沒有一個和世界上的萬物和平共處的心態,那麼就算這一次戰勝了花冠病毒,以後還會有各種各樣花樣迭出的病毒來造訪人類,最終人和病毒誰輸誰贏,不得而知。」


病毒留給後人的警示

誰能想到在這本書出版的8年後,我們就迎來了一場席捲全球的病毒疫情。這場名為新冠肺炎的病毒,在我們國家爆發,至今已成為全球性疫情。直到看完真本書,這場疫情在我國才基本控制,在嚴格防控封城鎖國後,還是在全球其他國家開始陸續爆發。或許是自然界對我們的警示,人類該想想如何與病毒共存下去了。

這本書的創作背景是根據發生在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情(簡稱SARS),結合作者畢淑敏自己親身的經驗,創作了這本《花冠病毒》。有人說這本書是一個預言,我覺得不是。縱觀人類抗病毒歷史,從最嚴重的的霍亂和鼠疫,從甲類傳染病到丙類傳染病,人類一直在和病毒作鬥爭。跟科學證實,病毒遠在人類出現時就存在於地球上,可以說它們是世界上最早的生物。隨著人類數量和活動範圍增加,越來越多的自然界病毒被發現,人類要生存病毒也是,這場病毒與人類的交鋒也會一直延續下去。

這個故事裡的病毒源自喜馬拉雅冰川,有探險隊帶回來冰芯在燕市進行表演。一場病毒就此蔓延,很快燕市就成了眾矢之的。一組特別採訪團集結,包括作者以自身設定的女作家羅緯芝。在進入疫區前,一位叫李元的找到了她,選擇她幫忙帶出病毒毒株用於實驗研究。李元的科研團隊選擇她是因為她以前學醫,而羅緯芝自然不相信這個陌生的人到底是為了民族還是為了利益。直到羅緯芝遇見總指揮袁再春,從醫學方面和事實方面了解到這次疫情的嚴重性。在閱讀一線犧牲的醫生於增風遺書中,獲取病毒起源、事態發展、病例解剖報告等等重要信息,也不行感染病毒。在出現所有病症後,她想起了李元給她的葯,服藥後奇蹟般康復的她,從此開始和李元合作。為了幫助人類戰勝這場病毒,羅緯芝默默化身成一位戰士,為科學研究提供血清,同時,為李元提供原始病毒,深入調查獲取最初的病毒毒株。不僅成功的幫助李元團隊獲取市長信任,讓藥物得以臨床試驗。更巧的是,她解開了一段關於李元、於增風、李元導師塵封的家事,也收穫了自己的愛情。在一場無聲的戰鬥中,民眾、市長、一線戰士、國外勢力、等多方面的表現,在作者的筆下針對性的描繪到淋漓盡致。

整個故事的立意很好,科學和醫學基於現在的水平過去玄幻神奇了,但畢竟是個好的願望。面對人類對地球資源的過渡使用,全球變暖現象的加劇,喜馬拉雅山等冰川的融化,勢必會解封冰層下深埋千萬年的病毒。而面對一場場病毒疫情的來襲,我們從來都是被動的,歷劫傷亡慘巨。我們也多希望能想書里那樣寫的,奇蹟般的戰勝病毒迎來美好的結局。可事實上,「災難不是死了兩萬人這樣一件事,而是死了一個人這件事,發生了兩萬次。」歷史總要留下一些經驗和教訓,用以警示後人。


《花冠病毒》讀後感

2003年的「非典」過去整整17個年頭,很多時候,我們似乎已經忘卻那段時光。雖然之後有一些作品出現,但總體來說,相關作品沒有給人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今年是個不平凡的一年,開局就發生了很多令人震撼的事情,很感謝畢淑敏老師將那段束之高閣的文稿再度編輯,讓更多人通過作者的筆觸,從不同的角度了解那段時光。作為讀者的我,結合當前,談一點對本書的讀後感受。

「第一視角」呈現。《花冠病毒》全書,以羅緯芝的「第一視角」進行講述,她作為一個記者被邀請,前往一線進行採訪報道。事情怎樣發生?什麼是花冠病毒?目前治療和控制的情形怎麼樣?物資保障是否充裕?通過她,更多的人物登場,擁有抵抗毒株「解藥」的化學家李元,焦頭爛額卻以強人姿態出現的總指揮袁再春等等……

相信科學,各司其職,保障供應。在人類面對公共衛生事件的時候,「眾志成城」就顯得異常重要。一千個人可能有一千種想法,一萬個人有一萬種訴求。關鍵時刻,簡單高效聽指揮,擰成一股繩,是最有效率的方式。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面對病魔,醫護人員衝鋒在前,他們是專業人士。病人必須相信並且依賴醫務人員的專業,積極配合診療工作。其他部門則加強統籌協調,應該全方位的保障供應。

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文中關於囤積物資的一段描述,相信大家都深有體會。目前,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各種應急人員、物資儲備、應急場所、精準聯動對接機制等等都需要進一步完善。如何在關鍵時刻通力配合,實現應急管理體系的高效有序運轉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所謂「亡羊而補牢,未為晚矣」。相信聰明的國人,一定會查漏補缺,進一步完善好應急管理體系。

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人類從自然脫胎而來,萬物有靈,尊重和善待自然是一門學問,過去的這些年,無節制的開採、挖掘、損耗自然資源,已經造成了難以彌補的傷害。很多物種相繼離開,成為標本和傳說。這並不僅僅是單個物種的滅頂之災,我們要相信,無節制的開採終究會遭受「反噬」。誠如董卿所言,「可能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2020一個不尋常的春天,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這個節日里該有的熱鬧與喜慶,我想在哪裡農曆新年的前夕,我們許多人的手機上都接到過類似的信息,病毒疫情、感染的蔓延……而每天確證病例的數字,牽動的億萬人心,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在全國打響擴散,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居家隔離,家成了沒有硝煙的戰場。不計報酬,無論生死,醫療隊伍在阻擋病毒的道路上逆行。

清楚記得2003在那場席捲全國的非典疫情,就如同這次讓人猝不及防,而有位作家受中國作協派遣,成為一線採訪團一員。她走訪北京佑安醫院、小湯山醫院、和戰鬥在抗擊「非典」一線的醫生護士,恢復過來的病人,病毒,真切接觸。之後用時八年在2012年寫出長篇科幻小說《花冠病毒》而這位作家的名字叫做畢淑敏。(畢淑敏,1952年10月出生於新疆伊寧,中共黨員,國家一級作家,著有《畢淑敏文集》十二卷,長篇小說《紅處方》《血玲瓏》《拯救乳房》《女心理師》《鮮花手術》等暢銷書。她的《學會看病》選入語文(人教版)5年級上冊第20課。)

在書中作者畢淑敏描述了這樣一幅場景20NN年,一種突如其來的病毒席捲了1000萬人口的中國燕市,人們染此病毒短時間內就會因全身系統奔潰而死亡,因此病毒形狀酷似盛開的花朵,所有被研究人員取名「花冠病毒。」由於沒有特效藥,民眾生命陷入危機,人心惶惶之際,有心理學背景的女作家羅緯芝臨危受命,成為親臨抗疫一線的採訪組成員。她深入了解了這場巨大瘟疫中方方面面的戰況和應對災難之策,體察到普通人瀕臨死亡時的心理困境。不幸的是羅緯芝也無意中身染瘟疫疫情萬分危急,好在有解藥在身躲過一死(至於無人可治的病毒為何她有解藥,請看書我就不細表了),而痊癒後身懷病毒抗體羅緯芝也成為各方勢力謀取利益的對象身處危險之中……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人類與病毒的較量,將把我們帶往何方?人類如何構建內在的心理能量,戰勝突如其來的險惡困境?

2020年在新冠病毒爆發後,我從新想起了這部小說,在次打開書細細品讀,不得不驚嘆於作者在《花冠病毒》這部作品中附有前瞻情節設定在而書中有關封城、市民搶購等等的描寫,和現實似有驚人的「對應」之處。我想這也許是源於作者在2003年在「非典」疫情中,對一線人員深入的走訪,和對現實敏銳的觀察,所有能在這部作品附有預見性里反映出。 這次疫情,已確定的是人類貪吃野生動物,病源與03年「非典」非常相似,如果人類不改其惡習,新的災難還會出現,而人們如何與這顆蔚藍色的星球上的生物和諧相處,值得我們深深思考,希望看完書的你我從中有所感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