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能幫幫我嗎?


選擇之前先談價錢,雖然兩個新銳龍3還沒有開售,但是根據目前收到的消息,三者之間都會有至少100元以上的價差,首先要根據價格選吧。

至於性能,3300X和3100之間的性能差異一方面來自於CCD內布局,但是更大的影響來自於頻率。但是用Ryzen Master超頻這麼輕鬆,頻率還是什麼問題?

至於3300X和3500X,4c8t和6c6t的對比其實更考驗對應用的把握。如果我是遊戲玩家,我更側重於3500X,如果是普通家庭用戶,那麼我推薦3300X甚至3100。特別是3100,超頻後性價比超高的。

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裡,玩家似乎對於CPU的升級不那麼在意了。「升級SSD再戰三年」的口號此起彼伏,在我看來更像是對每代提升5%的「牙膏策略」的抗議。不過在AMD Zen架構推出並逐次迭代到Zen+、Zen 2後,玩家們也許正在重拾平台升級的樂趣。原因很簡單,近乎翻倍的升級是玩家很難拒絕的。「嘴上說不要,但是身體還是會很誠實的!」

入門級CPU完成翻倍升級

在AMD的帶動下,入門級桌面CPU市場在過去兩年多時間裡經歷了一次核心線程翻倍升級。

第一代Zen架構銳龍3 1300X/1200將入門級的核心線程規格升級到4核心4線程,全面壓制了當時2核心4線程的第七代Intel酷睿i3處理器,甚至威脅到了Intel酷睿i5-7500。隨後,Intel就推出了第八代酷睿處理器,將入門級2核心4線程的酷睿i3-7350K/7100升級為4核心4線程的酷睿i3-8350K/8100。

而在2020年4月21日,AMD正式發布了第三代銳龍台式機處理器的入門級型號:AMD銳龍3 3300X/3100。這兩款CPU支持同步多線程(SMT)技術,再次將入門級CPU的規格提高到了4核心8線程,在短短兩年多時間裡完成了入門級CPU規格的翻倍升級。

AMD銳龍3 3300X/3100不但在規格上全面領先4核心4線程的第九代Intel酷睿i3-9350KF/9100F,同時也讓6核心6線程的Intel酷睿i5-9400F非常尷尬。為了應對,Intel在第十代酷睿處理器上乾脆全面放開了超線程技術,入門級的酷睿i3處理器也擁有4核心8線程了。

嗯,這也算是AMD為大家爭取的福利?

值得關注的核心指標

此次推出的AMD銳龍3 3300X/3100是第三代銳龍台式機處理器的正牌入門級型號,二者均基於7nm製程工藝Zen 2核心架構(I/O Die採用12nm),擁有4核心8線程的規格以及高達18MB的高速緩存,支持DDR4-3200內存可以大幅降低內存延遲,提高在依賴CPU計算的遊戲中的性能表現。同樣是入門級處理器,AMD銳龍3 3300X/3100的三級緩存容量達到了16MB,而Intel酷睿i3-9100F僅有6MB,Intel酷睿i5-9400F也只有9MB。

同時在保持65W TDP功耗設置的前提下,AMD銳龍3 3300X/3100的最大加速頻率分別達到了4.3GHz和3.9GHz,是有史以來最快的銳龍3台式機處理器。同時,它們還可以通過超頻輕鬆達到4.4GHz甚至4.5GHz,讓入門級玩家享受到高主頻帶來的性能提升。可以說,AMD銳龍3 3300X/3100的推出,進一步完善了AMD第三代銳龍桌面處理器在所有價格檔次的產品布局,為入門級玩家提供了新的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AMD銳龍3 3300X/3100的主要規格類似,但是其核心內部布局是完全不同的。AMD銳龍3 3300X擁有一個CCD,這個CCD內部擁有兩個CCX,每個CCX擁有4核心8線程和16MB三級緩存,但其中只有一個完整的CCX可用。AMD銳龍3 3100同樣擁有一個CCD,這個CCD內部的兩個CCX均可用,但是每個CCX只擁有2核心4線程以及8MB三級緩存,規格是常規銳龍處理器的一半。

從理論上講,AMD銳龍3 3300X/3100採用不同的CCD設計,就意味著AMD銳龍3 3300X在CPU活動(如核心到核心通信和L3緩存訪問)方面具有額外優勢,而AMD銳龍3 3100可能擁有更大的超頻潛力。另外,很多玩家看到AMD CPU核心屏蔽就會聯想到開核操作,這一點目前還無法得到印證,期待真正的大神們發威。

PS:年紀大了,有點兒懷念那個鉛筆超頻的年代!

新一代AMD銳龍3還帶來了哪些福利?

與上代銳龍3處理器相比,新的AMD銳龍3 3300X/3100不僅僅核心線程規格的升級,同時也將Zen 2核心架構的眾多新特性帶到了入門級平台。之前,AMD入門級平台以整合圖形核心的APU為主。而擁有4核心8線程的AMD銳龍3 3300X/3100其實已經擁有支撐起主流家用獨顯平台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核心特性的升級變得更加重要。

首先,當然是PCIe 4.0的升級。通過內部統一的獨立I/O Die,即便是入門級的AMD銳龍3 3300X/3100也可以擁有與高端處理器一致的24條PCIe 4.0數據通道。除了其中的4條用於主板晶元組通信外,其它的數據通道都可以用於顯卡、硬碟等設備的高速連接。從以往的經驗看,即便是老版本的晶元組,只要使用的是CPU直連通道,都可以獲得高速數據傳輸能力。

從示意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即便是搭配主流的B550主板,AMD銳龍3 3300X/3100也可以直接提供4個10Gbps高速USB介面、1個16x PCIe 4.0顯卡插槽,以及最高x4規格的NVMe(Gen4)介面。這樣的規格,足以滿足普通家庭用戶顯卡、存儲和外設的高速接入需求了。換一顆幾百元的CPU就實現了介面的全面升級,也就只有AMD可以辦到了。

性能提升跨度驚人

在運行基準測試之前,我們先來看看AMD銳龍3 3300X在CPU-Z中的信息和基準分數。為了大家更容易理解最近三年來CPU性能提升的幅度,我特意將2016年底、2017年初上市銷售的Intel酷睿i7-7700K的數據拉出來進行一下對比。

從數據來看,定位入門級的AMD銳龍3 3300X無論在單核性能還是在多核性能上,都全面壓制了Intel酷睿i7-7700K,而後者在三年前卻是一款售價接近3000元的高端CPU。

即便是定位更低的AMD銳龍3 3100,其在CPU-Z中測得的基準性能也基本與Intel酷睿i7-7700K持平。

三年時間就追平了當年的高端產品,最大的原因還是AMD這一代入門級處理器太給力,在多線程規格上直接翻倍造成的。從官方給出的實際應用性能測試來看,銳龍3 3300X相比上一代銳龍3 2300X,普遍有高達70%以上的效能提升,這在CPU領域是極為罕見的。

即便是在遊戲性能測試中,銳龍3 3300X相比上一代銳龍3 2300X的提升服務也普遍達到了30%以上。

實測對抗酷睿i3/i5

對於這兩款入門級銳龍3處理器的規格和特性,我們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那麼作為首次達到4核心8線程的入門級處理器,它們的實際性能表現究竟如何呢?我們還是用實際測試數據說話。

測試平台還是選擇我們評測室內的主力公共配件,包括AMD Radeon RX 5700 XT顯卡和兩根DDR4-3600 8GB內存。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我們測試中採用了雙方最頂級的主板平台,以便充分發揮出CPU的性能。但是大家在實際裝機時肯定會選擇入門級的主板晶元組,到時候能不能平衡不同的規格縮水也是考驗裝機智慧的。

從CineBench R20基準測試成績來看,AMD銳龍3 3300X和AMD銳龍3 3100在單核性能方面已經全面領先於Intel酷睿i5-9400F和Intel酷睿i3-9100F,特別是高頻版本的AMD銳龍3 3300X在單核性能方面擁有巨大的優勢。多核性能方面,AMD銳龍3 3300X同樣領先於Intel酷睿i5-9400F,而AMD銳龍3 3100的多核性能也接近Intel酷睿i5-9400F的水平,大幅領先於Intel酷睿i3-9100F。

在側重整體性能的PCMark 10 Extended基準測試中,AMD銳龍3 3300X領先Intel酷睿i5-9400F大約5%,AMD銳龍3 3100領先Intel酷睿i3-9100F大約3%。雖然看似領先幅度不大,但是如果考慮到價格……

同屬於基準測試但更偏向遊戲性能、對單核性能(頻率)更敏感的3DMark Time Spy測試中,對拉升單核極限頻率更有心得的Intel挽回了一些優勢,特別是6核心6線程的酷睿i5-9400F,實現了對AMD銳龍3 3300X的反超。

相對於平台理論性能測試,AMD銳龍3 3300X/3100憑藉更多的線程,在實際應用類測試中表現更加突出。以偏向光影渲染的V-Ray測試來看,AMD銳龍3 3300X優勢巨大,而AMD銳龍3 3100也可以大幅甩開Intel酷睿i3-9100F。

而在實際遊戲測試中,這種影響就不那麼明顯了,畢竟遊戲性能對於單核性能更加敏感。不過即便如此,AMD銳龍3 3300X/3100也可以與Intel酷睿i3-9100F甚至i5-9400F打個平手。

超頻是入門級玩家的福利

隨著AMD對於超頻的態度越來越開放(AMD Ryzen Master軟體的持續優化就是明證),輕鬆超頻已經成為AMD平台用戶的一種福利,特別是對於預算緊張的入門級用戶來說更是如此。那麼,AMD銳龍3 3300X/3100在超頻中的表現如何呢?我們以「超頻性價比」(基礎頻率低、價格低)的AMD銳龍3 3100為例,看看普通玩家可以通過官方軟體獲得多大的性能提升。

從實際測試來看,在相對普通的散熱條件下,AMD銳龍3 3100在1.3V峰值電壓設置下就可以將頻率穩定在4.4GHz上,如果繼續增強散熱或者增加電壓,那麼超到4.5GHz甚至4.6GHz也是有可能的。

不過即便是在4.4GHz頻率下,玩家也可以獲得普遍超過10%以上的性能提升。按照某些標準,這樣的提升幅度甚至達到了「換代」級別了。這種情況下,與Intel酷睿i3-9100F對打就完全是吊打了。能夠以相對較低(99美元)的成本,獲得超過部分酷睿i5平台的使用體驗,這難道不香嗎?別忘了,這是在可以保持平穩升級(主板介面不變)情況下獲得的性能福利。

寫在最後

隨著AMD銳龍3 3300X/3100的推出,用戶對於入門級CPU市場的認知已經完全改變。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Intel酷睿i3-9100F這樣的產品變得非常尷尬,甚至連Intel酷睿i5-9400F都會受到巨大影響。可以說自AMD銳龍3 3300X/3100開始,千元內入門級CPU將會是4核心8線程產品的天下。

當然,也許有玩家還在期待Intel第十代酷睿的入門級產品,比如酷睿i3-10300的到來。不過在我看來,對於入門級市場來說,十代酷睿其實非常尷尬。一方面,核心架構沒有明顯升級、製程也沒有顯著提升,如果僅僅是開放了超線程實現4核心8線程,那麼和6核心6線程的九代酷睿處理器又有多大的區別呢?只是為了這點兒提升,是否值得花費額外的成本去匹配LGA1200介面的主板呢?從LGA1151到LGA1200的升級,更多是為了保證頂級CPU升級後的供電,但是入門級用戶顯然不在LGA1200介面的服務範疇。

與此相對應的是,AMD對AM4介面的堅持。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玩家喊「AMD Yes!」?一方面確實是AMD自Zen架構推出後在性能提升方面確實表現給力,另一方面則是因為AMD對於老玩家確實很照顧——一個主板插槽可以延續4年以上,老主板可以對新處理器實現良好的支持。老玩家可以在原有主板基礎上升級處理器,新用戶也可以使用老主板來控制成本。更棒的是,因為AMD銳龍處理器自帶PCIe 4.0控制器,所以即便是使用老主板,其使用的直聯PCIe插槽也可以自動升級到PCIe 4.0規格。這,難道不香嗎?


這仨各有優劣吧。

3100超頻超的是賊強,你要是玩萬年單核的遊戲這個U的高頻還是有作用的。

3300x和3500x就是看遊戲對多核優化怎麼樣了,多核優化得好就是3500x強,優化不好就是3300x強。反正這倆的幀數差距就目前的評測來看是不大的


預算有限上3300x,大部分遊戲應該都能玩了,預算允許就上3500x,多兩個核心能開更好的特效。


3300X至今全網沒貨。談啥~~


看啥遊戲了,一般遊戲3300X主頻能上的更高一點,稍好。

如果CPU負載重,那3500X的物理6核心性能更穩定一點。

實際表現上AMD的超線程效率高,4c8t和6c6t應該差不多。


3500x多兩個核還是有優勢的,但是對於單核雙核優化的遊戲就表現差不多


所以3100和3300x選哪個.......


3300x和3500x各有勝負


難道同系列不是貴的好嗎…3300X應該是新一代神U了,不過好像散熱面積小有點熱,不過4C8T再熱應該也就那樣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