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使用漢字進行意譯的日語詞也包括在內。感覺其它非西方語言基本都是音譯。西方語言本身則是要麼原創,要麼音譯。我覺得一些認為漢語科學性不足的人,有沒有想到意譯現代科學辭彙能力的強大是一項很大的優勢呢?


不是,但是算是科技強國/謙虛點說有一定科研能力、且不普遍使用英語的國家中,唯一大規模意譯現代科學辭彙的非西方語言了。

但是, 近年來,隨著新思想、新模式、新事物的爆發,有點跟不上了。而且現在一線科研人員的漢語素養畢竟不是過去清末民初科舉經學出生的人的那種融會貫通的水平,故而常常出現難以翻譯直接音譯或者翻譯的很蛋疼的術語。

典型的如robust,翻譯魯棒,這就等於沒翻譯。金融中的「對賭」(Valua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VAM)翻譯的很好,直譯意思是「估值調整機制」,但是其實對賭更加形象,二者不是1對1的翻譯,其實反而是原來的字面意思更加局限,沒有體現這一行為的本義。

但是我們看問題,千萬不能陷入停滯的「形而上學」。外來學問一開始都是這樣「食洋不化」,但隨著時間推移,中外文化會不斷融合發酵,成為我們一部分,比如佛教和部分梵語哲學、神學辭彙。


當然不是啦。。。

阿拉伯語、越南語、因紐特語等等都是意譯為主的

中國不少少數民族還是音譯的漢語,比如壯語「電腦」叫dennauj

另外,什麼叫做「西方」的「科學辭彙」?是否可理解為是古希臘羅馬詞源的詞?(比如computer、geography等等,可能還包括一小部分阿拉伯起源的詞比如algebra、algorithm、chemistry之類的)如果這樣的話,很多歐洲語言都有兩套辭彙,一套本土的一套古希臘羅馬的。比如芬蘭語,地理學叫maantiede或者geografia,蛋白質叫valkuaisaine或者proteiini,宇航員叫avaruuslent?j?或者astronautti。冰島語更堅決一些,基本上只用本土詞不用古希臘羅馬詞。


如果不包括明治時期的日語,那我覺得應該是。

但我覺得,與其說是漢語能夠做到題主所說的「大規模意譯現代科學辭彙」,並不完全是漢語自身的特點決定的。更重要的是,漢語持有者的屬性所決定的。

這種屬性是:

1,在文化上足夠獨立於西方;

2,本土有大量受過教育,需要接觸科學用語的工作人員。

當然,1、2成立的前提都是相對於西方世界擁有足夠巨大的人口基數。


可以認為是的。

首先,"非西方語言"很難準確定義。芬蘭語和冰島語就大量才用了意譯而不是音譯。

其次,在科技領域有足夠的能力和需求目前集中在北美,西歐,和東亞。屬於『非西方語言』的只有東亞。日語在明治時期用漢字造了很多新詞,如果符合『大規模』的限定話,滿足題目要求。漢語對這些詞也做了大量吸收。

只有不便於音譯且使用量達到足夠規模才有可能實現大規模意譯。此外,強有力的中央政府也是重要的輔助因素。


我不是語言研究者,也不熟悉其他語言,但總體來說,根據個人不成熟的表面感覺,我們在對西方科學辭彙的翻譯上,並不都是那麼好的。

即使漢文字筆畫能夠攜帶豐富的意義,但其實我們也並不熟悉甲骨文/金文的原本含義,而是更熟悉秦漢之後的漢文字含義。其次,後來我們對西方科學辭彙的理解,很多都是來自日本,而日本當時對科學辭彙的翻譯,是否就非常好,這還有待於考察。而現代國內對西方科學辭彙的翻譯,是否就顯示出漢文字的優點,我沒有體驗到。從個人專業辭彙翻譯的側面,我覺得翻譯之後的漢文字,以及有關書籍,基本是非常糟糕的。如果長此以往,還真對漢字的未來表示擔心。

另外,在翻譯的問題上,翻譯者對具體漢文字的選擇,與翻譯者對原語境下的科學辭彙理解有關,也與翻譯者對漢文字的理解有關。根據現代國內的漢語言環境,我不怎麼看好這種翻譯的前景。舉一個例子,說明不同國家如何翻譯西方科學辭彙。首先,其他國家也並不是只是音譯,你的這種判斷並不準確。比如梵文屬於印歐語系,與西方的辭彙有很多共同的詞根來源,而現代印度語言,可能也是從梵文轉換而來(沒有仔細研究過,只是臨時感想和記憶),所以不一定漢文字的翻譯,就有著獨特的優勢。

algebra,代數,其實英文辭彙的詞根是「reunion/restore of broken parts」,而中文的代數,其語義主要是取自於秦漢之後的文字含義,並且這種代數翻譯所表達的含義,只是代數學的表面含義,而並沒有原英文辭彙的深刻含義。也就是說,當過去翻譯代數的時候,我們將深刻豐富的含義,翻譯成一個比較淺薄的含義。雖然這種翻譯似乎非常適合老百姓的簡單口頭語言含義,但科學本身並不是我們現代所理解的過於機械簡單的含義,如此平民化的翻譯,並沒有翻譯出原來科學辭彙的精髓。

再看看印度如何翻譯代數,我不會現代印度語言,但是通過簡單搜索,發現印度將代數翻譯成「root/seed number/counting...",也就是說,印度在翻譯代數這個辭彙時,他們將那個神奇的,能代替一切符號,看成是數的根本,或者種子,那個種子與數結合,從而產生一門學科。這種翻譯,與英文/拉丁文的原意更加貼近,即英文之代數,是關注零散的整合,而印度之代數,是關注零散之根。英文的reunion, 這種整合,恢復/回歸,到底是整合到哪裡呢?又是通過什麼整合的呢?印度語則解釋為這種整合與回歸,是通過種子和根(一切的起源)來完成的。英文與印度語,兩者對代數的解釋,更加接近,並且具有超越性。而中文的翻譯,代數,則更像是表面形式上的一種翻譯。

而這種中文的代數翻譯,我估計不會有中學生,甚至大學生,認真的反思代數學的起源,以及深刻含義,也不會想到其辭彙來源,還具有如此深刻的含義。當然,你也可以去問問研究生,博士生,有多少人曾經認真的從文字本身,去認真反思代數學的超越性內涵。代數不是像我們上學時所學的那樣,從形式上去記憶概念,用頭腦去存儲很多技巧,這是可以做到的,但要真想進入數學的天地,去創造未來新的數學分支,只滿足於表面形式數學概念,那是難以突破的。

這裡沒有時間詳細探索為什麼英文/拉丁文,以及印度語的代數概念,需要用那些更加深刻的辭彙。但從這種現象,我們可以看出,我們在中文的翻譯上,並沒有做的很好。我也不相信在現代,或者短期的未來,我們能在翻譯上,能達到其辭彙起源的深刻含義水準。過去做的可能就有問題,如果未來也如此,500年,1000年下去,長期如此,漢文字語境下的科學,藝術,哲學等等又會怎樣呢?中文的前景又會如何呢?更不說,這種翻譯後的知識空間,會如何影響整個漢文字語境下的族群呢?

當閱讀現代的正式文件,或者專業書籍時,我並沒有看到現代人的中文水平,比30年前好,現代的中文語境,也許更加娛樂化,更加形式表面化,而這種趨勢,並不能更好的促進翻譯工作,而這種情況,就會限制整個族裔的思想世界。

(本人並不是數學專業,但從個人專業的翻譯來看,感覺更加糟糕。)


回復每一位朋友的回答不方便,故將自己的感想統一放於此。

  1. 在各中回答中,我多次提及自己非專業學者,只是大街上普通民眾,以普通生命視角來解釋自己的臨時感想,所以不具備專業學術背景。比如,針對此問題,我並沒有做過什麼統計和研究,只是基於我平時工作或者反思時的一種直接印象。
  2. 不同族裔的民眾,其實是類似的。比如關於那些特殊的學科辭彙,其他族裔的大部分民眾也不會反思,甚至談不上去學習那些簡單的機械概念。但是,這些概念的內涵空間還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知識不只是為了滿足吃喝層面的活著,而是為了引導人類去改進生活環境,生命狀態,以及進化性的潛意識生命空間。所以,在創造一個新的科學辭彙,或者翻譯一個外來名詞時,要考慮到這個名詞的深刻啟發性內涵潛力,而不能只注意其表面形式含義。
  3. 猶如一部好的電影,其內在更加深刻的含義空間,其實與大部分的民眾欣賞沒有很大關係。無論導演費勁苦心的隱喻那些內涵,還是忽略那些含義而只關注大眾的娛樂內容,對於普通欣賞者來說,或許影響並不大。但對於未來人類,或者對於少數民眾來說,這種啟發性的開放內涵空間,具有著重大的意義。至少從個人的經歷中,我作為沒有任何高學位的普通百姓來說,這些啟發性開放內涵空間,的確是時時刻刻的影響了我對這些學科和概念的理解。我不研究任何學科,也不是教師,但這些辭彙的含義的確影響了我這個普通老百姓。從這點來說,我認為這些辭彙的命名方式,的確在影響著民間。
  4. 我不認為西方民眾會反思這些辭彙,甚至大部分民眾根本就忽略學習這些東西,更談不上反思。但從書籍上,各種電視有關節目中,他們的確創作了大量豐富的相關內容。也就是說,如果大眾喜歡科學,他們可以接觸到各種信息。人們既可以利用這些知識改造人類生活,還可以利用這些知識的啟發性潛力,去開創造新的學科和概念。所以,在翻譯這些辭彙時,不能只是受限於其表面形式含義,還要注意到其可塑的啟發性內涵空間。翻譯者的知識水準是很重要的,翻譯不只是文字對文字的機械轉換,而是一個看不見的思想世界遷移。
  5. 有的朋友提及元的概念,這說明漢文字的確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視角,如果翻譯者能注意到漢文字的獨特內涵,同時注意到外來辭彙的深刻性,那麼我們能將科學辭彙翻譯的更好。但從目前快餐式的各種科學書籍翻譯來看,結果不容樂觀。特別是如果長期如此翻譯外來知識,我們又恰恰處於以西方科學發明為主的情況下,這種翻譯方式不利於長期未來的漢文字知識記載和表達。也許漢文字的整個未來,都處於一種不確定的狀態。當然這不是說100年,如果這種狀態持續500年,可能就會不得不重新考慮民族的語言和文字問題。我們會再次處於民國時期,那種對文字改革的爭論,那時可能就不是文字筆畫和拼音的問題,而是將另一種語言納入到官方語言之中。

以上只是個人遙遠的一種假設,希望不會如此。但是這並不是我所關心的,我更關注的,是如何將漢文字的深刻,啟發性的內涵空間,傳播到其他語系之中。無論未來的翻譯以及語言結果如何,我都希望中華之文字,能滲透到各種其他語言的內涵世界。文字不只是僵硬的線條,裡面隱藏著一個看不見的生命世界。理解文化的人,欣賞中華文化的人,不會只滿足文字的表面含義,同時也會關注那個看不見的世界,從而將寶貴的人類知識價值,安全的遷移到各種比較旺盛的語言表達世界。


我覺得中文還是太保守了,,,期待下一次大變革。。。


看起來差不多是這樣。

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漢語難以用於直接音譯,因為除去聲調的話漢語音節類型偏少(尤其是官話),同時忽略漢字含義僅用來表音的話書寫太困難。隨便想了幾個economics音譯的話得是「伊克鬧米克斯」,因為缺少閉音節,三個音節必須寫成6個漢字;tele–comunication得是「泰勒康謬尼kei甚」,過於長而且出現了漢語書面語幾乎不會使用的音節。這些例子無論讀寫都令人智熄,還不算「伊以易意義」該用哪一個這種徒增記憶量問題。

雖然漢語音節少,但是作為「補償」,漢語具有音調功能、漢字助記、靈活的構詞法以及無敵大的語料庫,很適合意譯。比如「經濟」一詞就是翻古書取「經世濟民」之意,信達雅到爆。「電信」一詞,由「電」和「通信」兩個原生詞擴展內涵後重新組合而成。「混凝土」按照漢語方式活用詞類直接三個音節清晰表達物質的本質,甚至還能順手造個「砼」字。最不濟的情況,還可以通過音譯加漢字實詞的方法來表達詞的本質,比如「卡車」。

第三個,也是最關鍵的,就是漢語本身有足夠大的「市場」來支持這些辭彙的流行。語言歸根到底要有足夠多的人使用才有價值。而漢語任何一種方言(甚至是漢語以外的日語)按照意譯構造新詞,可以憑藉漢字表意的穩定性通行於整個漢字區域,並且進入漢語的辭彙庫進而按照漢語的方式衍生更多新詞。而且漢字區域內部有足夠大的產學研供需體系來使用並且擴充這些新辭彙。

甚至我們可以猜想,隨著科學進步所依賴的產學研體系越來越龐大,未來甚至可能只有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具備造新詞的能力。前者因為這個體系的慣性,後者則是因為上述幾種特性。


現代科技需要一定天賦,不是所有的英國人都會微積分,也不是所有的法國人都會傅里葉變換的。

在互聯網時代以前,漢字對比字母的傳輸速度差了幾個數量級,導致中國的科技落後。

但是漢字作為預編譯(意)的文字,有著『讀書百遍,其義自現』的能力,能夠大規模培養人才,這點在信息時代更為突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