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術上來講,我不知道《烏合之眾》算不算一本心理學著作,應該更多偏向於社會學吧。而喜歡《烏合之眾》,本身也是一個有趣的心理學現象。

和很多人一樣,我年輕的時候特別喜歡兩本書,一本是《《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另外一本《動物莊園》。我之所以喜歡這兩本書,因為他在某一個特殊的時期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感覺。《烏合之眾》首次出版於1895年,距今已經124年,當時的法國正經歷著群體的混亂和無序, 《動物莊園》首次出版於1945年,剛剛經歷了一次世界大戰,世界格局正要一分為二逐步分為兩個政治集團。而在戰爭前後,兩種制度和思想已經互相仇視了很久,而中國也處在這兩種價值觀的其中一方,而這兩本書的價值觀,則處在我們的對立面。

讀這兩本書讓我瞬間產生了一種如獲至寶的感覺,第一,這兩本書讓我看到一種與學校和傳統價值觀教育背道而馳的新鮮理論,這理論讓我感覺和別人不一樣,在讓我內心產生了一種優越感。第二,我的記憶中還殘存著上一次大規模群眾運動的記憶和基因,這一次記憶中有那麼多人和書中描寫的一樣盲從,充滿盲動和暴力,這兩本書對這些行為做出了一定的分析和批判。第三,我有一種憤世嫉俗的感覺,對現實的狀況非常不滿意,希望能夠找到一種非同尋常的價值並帶來一些改變。

《烏合之眾》有兩個基本觀點,一、群體之中的個人是盲從的,缺乏理性的,誇大自己的情感,容易被極端的情感所感動。二、群體容易受領袖支配,群眾運動的領袖大多是被被主流價值觀邊緣化的邊緣人,容易用極端思維感染群體。

這本書有很多的閃光點,比如他把社會心理特點總結為三點原因:心理趨同、情緒感染、心理暗示。同時也對於群體活動給出了很多好的總結和解釋。但是如果用這本書來解釋所有的群體活動,就容易造成「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情況。

我們看待人類社會的發展,不僅要把人放在集體當中,還要把人放在自然環境和整個世界的發展和互相影響來看。比如凱文凱利的《失控》,這本書雖然更加偏重未來的發展以及人工智慧的進化,但同時也描述了群體在社會發展中的優勢以及自我調節及最終優勢,我們從第二章的目錄就可以窺見一斑:

第二章 蜂群思維

2.1 蜜蜂之道:分散式管理

2.2 群氓的集體智慧

2.3 非勻質的看不見的手

2.4 認知行為的分散記憶

2.5 從量變到質變

2.6 群集的利與弊

2.7 網路是二十一世紀的圖標

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經典,可以作為《烏合之眾》的補充,相當於《烏合之眾》更多強調群體活動的弊端,而《失控》強調了群體活動在自然選擇中的自我發展和及如何實現最優選擇。除了《失控》,還有一本書最近比較暢銷的書可以推薦,這本書是傑弗里·韋斯特 寫的《規模》,全名為《規模:關於增長創新可持續的普遍規律和生物體、城市、經濟、公司的生命節奏》,這本書從生物的個體寫到城市,公司這些人的集合,討論了這些集合所帶來的一些普遍規律。

《烏合之眾》到現在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可以這麼說,《烏合之眾》寫的是過去,尤其中國人並不遙遠的過去,所以更容易引起共鳴,但這只是我們人類片段中的一小個部分,而《失控》和《規模》向我們描述了人類群體發展的全貌,不僅包括了更加遙遠的過去,還包括了現在和未來。


睡覺、睡覺。

從睡中覺(jue)醒了,又有了些覺。

若無閑事掛心頭,最是人間好時節。

我也無甚其它的能力,僅有的一點天賦,還是讓我帶你來重新認識自已,認識環境。

備一杯小酒,若合你的胃口,當飲一杯否?

若你把人類社會的發展當成是一個生命體時,你會發現它和我們個體的生命的發展是極其相似的。

無論是人類社會還是個體,我們都要經歷三個生命歷程階段。

第1段歷程叫藉助環境能力(無我),

第2段歷程叫適應環境能力(我)。

第3段歷程叫改造環境能力(自我)。

這三種能力是按生存維度依次降低的,失去了生命的廣度,但也增加了生命的深度。

a、 我們先來看一個人的命運和能力。

我們為什麼會說有的人他命好,出生好。生在富貴人家,官宦人家。這就是藉助環境(小環境)能力,他在一個更大的環境中,是不是更容易生存?更容易獲取?

再來看一個常見的人群---拍馬屁(情商)。這類人或許他沒有很好的生存能力和技術能力。但是他有很好的藉助環境能力。

在大地上最易生存的植物是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它們也是擁有強大的藉助環境的能力。

說的更透徹點,藉助環境的能力就是與環境融為一體,與環境成為一個整體。如果我們認可上層維度(自然)的生命力比我們更強大更長遠。那麼擁有藉助環境的能力,就必然會提高我們的生命力。

再回到我們自身。我們還擁有藉助環境的能力嗎?或許有很大一部分人能適應社會這個環境,甚至能藉助社會這個環境。但我們肯定已經失去了能適應自然環境和藉助自然環境的能力。

當缺少第1種的能力時,如果擁有適應環境的能力其生命力相對來說是不是也更強,也更長,這在生物學上就叫適者生存。

等人到了第三階段的時候也即「自我階段」。這個人有非常強烈的自我意識,自我思想和自我習慣(很少有人能自我意識到這個問題)。

一個人為什麼會有自我?只有當一個人不滿足環境的時候,就開始了自我---擁有自我思想,自我行為,自我習慣。這既是一個自我發展過程(要創造自己在這個環境中的價值),同時說明他已經不願去適應原有的環境,所以才要發掘自我能力來改造環境與環境做抗爭。

這個過程是無法用好或者壞來評價的。在於你自己來衡量自己的價值及意義。

一個很自我的人是很難主動去適應別人的,這是下意識的或者潛意識的自我習慣。這也意味著他希望別人來適應他。因此通過宣揚、暴力、權力以及能力來改造他人。

這個階段,如果站在物質世界的維度里來看,是一個人功成名就的時候,是一個人一生最了不起的階段,因為這最大化的體現了他的人生價值。

但是其害處也猶大。你想想一個很自我的人,是不是很容易就站在了他人的對立面?是不是很容易就與他人發生矛盾和衝突。同事之間,家庭之間,企業之間是不是如此?

其二,一個很自我的人失去了一個很大的能力---藉助環境的能力和適應環境的能力。你會看到這類人其實他只能生存在特定的環境當中(要一個非常獨特的,能提供他生存的環境)。

一個吃慣了燕窩、鮑魚的人,雜糧他還能吃得下嗎?一個天天坐慣了汽車的人還能自己走遠路嗎? 這也就意味著他失去了基本生存的適應能力。他需要一個更高的平台,才能滿足他生存的基本要求。

一旦遭遇重大變故,這類人基本無法存活。所以這個星球上生存的最久的生物絕對不是人類。

這就需要有非常的思維來思考和回答「我是誰」?

我們也來思考一下,一個人「無我」的樂趣體現在哪裡?

這個時候的我不再是「自我」,而是把我打碎了,分享了,融合了。融合在萬事萬物之中,那麼萬事萬物的每一份快樂也都是你的快樂,每一份收穫也都是你的收穫。別說你體會不到,其實你經常體會,只是你並不自覺知道。

我們常說民族自豪感,國家榮譽感。國家的每一個進步你都會感覺到很自豪,奧林匹克運動賽場上我們國旗升起的那一刻,你都會感到很驕傲。這一刻你就是無我的,我已經融入到國家這個大維度環境上。

孩子的每一份快樂,每一次進步。朋友每一個成就每一份歡樂你都有感觸,都有歡樂。這就是一個短暫的「無我」過程。

b、人類社會的發展也是如此

當我們把社會也看成是一個生命體的話,就會發現基本上任何一種體制或者政權都是按這三個階段發展的。

一個政權發展的第一階段,統治者是「無我」(基本上沒有自身利益)的,其藉助的是廣大的人民群眾的力量(藉助環境的能力),然後逐步提高其自身的能力,以至於統治政權。

第2階段開始有了「我」。與環境之間是一種既對立又統一的狀態。這是一種平衡狀態。通過從環境當中獲取利益,權力、財富來體現統治者的存在與價值。

第3階段就是「自我」。這意味著統治者強大的自我意識、自我能力以及自我利益。這同時意味著統治者已經站到了環境的的對立面。於是這一階段就是在改造環境的階段---改造(環境)人的思想、行為、秩序,建立更符合統治者利益的法律、規則。其潛意識---不是統治階級來適應整個人文環境,而是要整個人文、自然環境來適應統治者。這就必然促使統治階級將自己站到了整個環境的對立面。

一個人過於「自我」會死得很快。這種死可以指生命的狀態,也可以指與外環境、外圈子、外平台二者之間的和諧狀態。

「自我」一旦過度也必然要失去「我」。這個「我」很有可能就包括你的健康和你的生命。所以老子說「知止不殆,知恥不辱」。

人生走到最後,「自我」一定要放棄的。這個時候你要想明白一個既簡單又深刻的道理。你的這一生在社會這個維度中,「我」是什麼?

「我」是通過財富,名譽,地位,感情才能體現我及我的價值。這也就是人生的第一階段---藉助環境的能力。人是通過藉助環境來體現「我」的。沒有這些環境,「我」也就不存在了。這一切都是環境的體現,終不是真正的「我」。

如果自我的結局是失去「我」,那和「無我」又有什麼分別呢?「無我」是放棄我在這一維度世界的價值,上升到更高一級的維度去重新尋找自我價值。

因此當你真正的明白了這個淺顯的道理。那麼放棄在社會環境當中的「自我」,而在一個更高的維度和環境當中去尋找一個新的「我」。重新開始一段全新的生命旅程。這就是一個人生命維度、境界或者層次的提升。

雖然我提出了一種觀點,但我依然不太建議年輕人認同這種觀點。一個人首先還是要入世。即便是談放下,那也要先擁有才能說放下。你一無所有,談什麼放下?之所以說這個觀點,是希望你最終不要被世俗的鎖鏈所埋葬,要擁有更高的思想維度。

否則過於自我,最後也會把你累得半死,不堪重負。

c、生命與健康的自我和無我。

如果你認可前面所說的道理或者邏輯。我們來推測一下自己的生命健康。一個很自我的人,是不是就脫離了與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和藉助能力。如果我們認可人是自然的產物的話,一個過於自我的人就已經站到了自然環境的對立面。那麼你想想你的身體會不會出問題?就像魚兒離開了水,鳥兒離開了天空,樹兒離開了大地。

再來推測一下我們生命當中的下一個維度中的生命,那些細胞、器官。如果我們把自身當做一個小小的「社會生命體」。一個過於自我的人是不是會導致這些器官,這些細胞,這些組織站到了「我」的對立面。它們在造反,造「過於自我」的反。那麼整個身體的平衡能力,協調能力,是不是會出問題?

今天我們再來通過「自我」來透視社會,透視人生,透視家庭,透視倫理道德。我們就應該發現,這其中絕大多數的問題都是因為「自我」導致的。

社會過於自我就會導致於民眾的脫節,不再是一個整體。

家庭中過於自我就會導致家庭矛盾的上升。

婚姻中過於自我就會導致婚姻無法長久。

人生中過於自我就會導致事業、健康出現問題。

企業過於自我就意味著企業在開始走向反面。


讀完烏合之眾之後,可以去讀《狂熱分子》和《群氓之族》,去某寶找理想國圖書旗艦店找的到。

你覺得《烏合之眾》覺得某些理論不那麼適用,無非就兩個原因,第一你的社會觀察經驗不深。

第二就是,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國人,法國和中國現在的情況還是有區別的,儘管那個時候很相似。

《群氓之族》講的是群體認同和政治變遷,《狂熱分子》講的是群眾運動和宗教。

一般人是不需要讀這兩本的,畢竟我們只要知道大眾心理在想什麼就好。

但是憑你的感覺來看,你總覺得好像缺了什麼需要補充的地方,對吧?

就好像你學一門學科,肯定不止需要一本教科書來學習的,肯定需要更加完善知識體系。

新中國成立是1949年的事情,而這本書的創作者是1895年創作的。

我們的民族政策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才建立的,而法國嘛,剛剛進入共和國體系20多年的樣子。

1895年中國發生了什麼呢,《馬關條約》被簽訂,《烏合之眾》的作者是鑒於那時的中國來比較。

這個時候你就會明白,有的地方適用,有的地方不適用的原因了,因為我們現在也是共和國啊。

不適用的原因恐怕是那個時候我們還是屬於封建社會,法國已經進入共和國了。(台灣是民國。)

在這個大背景之下,他們在1870年的時候進行了巴黎公社的共產主義運動。

而我們是在進行洋務運動,而且這本書創作出來那年洋務運動剛好失敗。

所以你會在這本書感受到共產主義的影子,也能感受到和民族資本主義作對比的影子。

甚至,你還能看到現在香港因為民主而暴亂的影子在裡面。


托克維爾的舊制度與大革命,同樣也是討論法國革命的書,你可以對比看看


我正在看《烏合之眾》,我特別喜歡和贊同裡面的一些觀點和說法,如果題主找到這樣的書的時候能否告知一下?如果可以那非常感謝!當然我知道的話我也會告訴告訴題主的【握手】


《烏合之眾》更關注群體作為整體的心理表現趨勢,趣味有餘而嚴謹不足。

推薦另一本可讀性很強的心理書籍《善惡之源》,它關注個體的道德感的形成、構成和影響,輔以很多實驗來論證,觀點鮮明。

如果說《烏合之眾》告訴了我們群體心理會激發很多不道德的行為,那麼《善惡之源》則揭示了我們的道德感根本就不是一件靠譜的事,它受到厭惡感、個人偏見、公正與自私的矛盾等等方面的影響,而我們竟渾然不覺,把「喜愛感」視為「道德感」,並藉此對所謂的「不道德」施加輿論暴力。

無論是作為個體的我們,還是作為群體的我們,我們的感覺似乎都不是那麼可靠。這種「不可靠」帶來的危害在被互聯網放大之後,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注意到。正因為如此,《烏合之眾》在當今時代還是能夠帶來很大的反思意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