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強的帝國 是內部叛變了嗎?


首先嚴正回答:羅馬不亡於蠻族!不亡於蠻族!不亡於蠻族!

任何一個古代大國的衰落都是經過了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過程的,波斯幾度起落,和羅馬掰手腕玩了幾百年,才自家亂了被買買提滅掉,同樣的天天「大清亡了」的大清,被洋人幹了幾十年還是支支吾吾沒倒下去,最後還不是被實在看不下去的本國人民捅死的。

明眼人都看得明白:任何一個大國倒下都是有著諸多原因的

那麼羅馬是什麼?超級大國!古代西方世界稱霸數百年的輝煌文明!古代世界也就只有天朝可以和羅馬拼一拼硬實力。羅馬的倒下是經過了數百年的積累積勞成疾造成的。

在詳細介紹之前,先說民間幾個羅馬滅亡的著名說法:

說法一:羅馬滅於蠻族說

也許是被最為廣泛接受的說法,這個從具體來講應該叫「滅於外敵」,所謂「蠻族」,只是羅馬稱呼除了自己人之外所有人的說法,不管多文明的人,像法蘭克人或者諾曼人這樣高度文明化甚至建國的民族,在羅馬人口中都叫蠻族,「蠻族」這個詞其實是代指所有的異邦人,在最開始希臘人說蠻族,就是指非希臘人,波斯人說蠻族,也是非波斯人,同理,羅馬人口中的蠻族,只是對於所有非本國民族的統稱。所以羅馬打輸和蠻族之間的戰爭不是因為羅馬弱不經打,而是因為這些「蠻族」其實已經高度文明瞭。羅馬亡於蠻族說,打個很簡單的比方,一個街邊的老頭,抽煙酗酒吸毒嫖娼生活不規律幾十年,一身都是病,正在發作著在街邊喘氣,一個年輕小夥走過來輕輕踢了老頭一腳,可能也不是故意的,就是一不小心把他給絆倒了,然後老頭倒地咳嗽了幾聲,一口氣喘不過來,死了。這叫羅馬亡於蠻族說。

你就信了?那我們就能說是這個年輕人一腳把老頭踹死的嗎?要是那老頭是施瓦辛格,這一腳踢過去不被反手一拳打的媽媽都不認識?羅馬不是因為幾個民族糾結在一起被一拳打穿的,而是它的核心已經壞掉了。

說法二:羅馬亡於基督教說

這種說法比較邪乎:是吧,既然羅馬內核出了問題它說羅馬會亡,我現在告訴你為什麼,是因為信基督教,基督教讓人放下屠刀保持和平,於是羅馬人漸漸沒了血性,戰鬥力下降就被乾死了。這個聽起來還挺有道理,然後支持這個說法的人又給你舉例子了,想想大金,馬背上的民族吧,白山黑水之間出來的,把大宋摁著摩擦,最後一漢化還不是分分鐘給蒙古人沖死了,蒙古一建國一文明化,朱元璋一農民帶著一干人都把元朝弄死了。大清被吊著凌辱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想過曾經他也是女真人?清軍入關的時候想沒想過他的後代會落到這種程度?所以,你看,只要文明化了,就會失去戰鬥力。

你又信了?

那麼我隨便舉幾個例子:

維京人信基督,但是維京人可是被稱為蠻族中的蠻族,到拜占庭時期維京人組成的瓦蘭吉衛隊戰鬥力依然高到被指定為皇家衛隊。信個教就能減弱戰鬥力?我說出來你信嗎?

諾曼人信基督,但是諾曼征服的時候可是幾乎把不列顛島殺乾淨了,巴約掛毯上清清楚楚的可都是血證。屠城這種事隨便就乾的出來,無數村莊被燒毀,出於尊重沒有殺修道院裏的人,其餘的一律殺頭。信個教就能失去血性?問問不列顛島被基督教同僚斬首的士兵們吧。

第四次十字軍東徵的人,有不信基督的嗎?不信基督能參加十字軍?那搶君士坦丁堡的是誰啊?有人說,基督教就會窩裡鬥,自己人打自己人厲害,到了外面就腿軟拉胯。當時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和羅馬教皇互相開除對方教籍,這個大概意思是雙方都互相認定是異教徒。極端一點的,東正教徒在路上看到天主教徒,兩邊巴不得把對方喫了。同樣是對抗異教徒,憑什麼十字軍打拜占庭就這麼狠,拜占庭打其他人就不行了?這也是宗教原因嗎?只是因為你自己沒實力罷了,亂世之中,沒有實力就連呼吸都是錯誤的。信仰?上帝的歸上帝,愷撒的歸愷撒。(另外,狄奧多西城牆上每逢佳節就會掛滿威尼斯總督以示慶祝)

其他的不一一列舉了,亡於內戰,亡于禁衛軍,亡於元老院,甚至還有什麼亡於水管裏的鉛超標,這些標題黨的文章,建議不要看,如果我要拿這些來打標題:「震驚!世界霸權羅馬帝國竟亡於它!」,我都可以出一個系列了。

蠻族只是眾多羅馬滅亡中因素的一個,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文明都有其起源和衰亡,對於羅馬的滅亡不可泛泛而論,其中有宗教的變化,制度的更改,軍隊的忠誠,甚至有皇帝個人的所為,我們也必須接受一個文明最終一定會消失在歷史中的事實。羅馬雖死,但是他留下的一切幾乎是整個西方世界的根源,新的文明將繼承舊文明的衣缽,在灰燼之上建立輝煌。


補充於2019.9.16

我仔細讀了讀我的回答,發現沒有認真正面回答為什麼被滅了這個原因,現在做出一點補充,嚴肅地好好從幾個角度分別分析羅馬滅亡的必然性:

今天先簡單說兩句軍事

軍事,羅馬軍團的科學性是戰鬥力高的主要原因,比羅馬更前的時代,就已經出現過希臘重裝步兵,馬其頓超長槍方陣這樣的典型戰術,這些戰術和羅馬軍團戰術類似的一點是,他們都採取了線性作戰,所謂線性作戰,就是將部隊分批次投入戰場,簡單來說,我讓500個人先和你耗著,不求把你打敗,但是至少得把你耗個半死,這個時候我再放500個人,就有機會把你殲滅,這種戰術比一次性投入1000人,即可以減少風險,又可以提高效率。某種程度上,這是一種田忌賽馬的思路

古羅馬軍團比起前兩者進步的一點是,他們有著更高的機動性,幾乎可以在任何地形和任何敵人進行交戰,且可以快速結陣組織有效戰鬥力,古羅馬軍團可以大致分成三批縱隊,站在最前方的第一縱隊是由服役7年以下的士兵或者新兵組成的,這部分士兵的標準配置是盔甲,兩支標槍,一把短劍,部分軍團會有盾牌。在接戰時,這些新兵首先負責投擲標槍進行消耗,以當時盾牌的厚度來看,標槍一旦正面命中,盾牌幾乎起不到任何防護作用,所以機動性極差的,諸如馬其頓方陣,幾乎就是活靶子。在這之後,他們進行推進,和敵人展開近戰肉搏,羅馬短劍又稱西班牙短劍,是一種寬刃利劍,主要攻擊方式是刺,這也是為了穿透敵人的護甲。第一輪進攻如果失利,部隊會後撤,第二縱隊頂上,這一縱隊是有經驗的士兵,使用長矛和短劍的搭配,他們會發起第二輪衝鋒,如果依然失利,第三縱隊,也就是久經沙場的老兵會用長矛盾牌掩護撤退,同時發起第三輪攻擊,即使失敗,這些老兵也能負責掩護一二縱隊順利撤退。

這是整個羅馬軍團的大概戰鬥方式,必須提起的一點是,這種高效的戰術需要軍團極其精密的配合,羅馬軍團在當時都是自願參軍的公民,有著極其強大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因而訓練時極其認真,戰鬥時的士氣異常高漲,他們的敵人描述他們「面對戰馬和長槍毫無畏色」,到了後期,隨著羅馬的征服,越來越多的民族融入了羅馬,由於羅馬的普世思想,多元化的文化蓬勃發展,士兵的構成也變得複雜起來,不同血統,不同外貌,說著不同語言的士兵,難以形成統一的認同感,因而難以契合,無法發揮軍團的最大威力。其次,政治和經濟上的腐敗促進了士兵貪慾的增長,隨著羅馬內戰不斷爆發,越來越多的皇帝是由內戰中獲勝的將軍擔任,而作為幫助他打天下的士兵,往往受到一筆厚賞,而為了穩定其他的士兵,往往也需要付出相應的賞賜,士兵們看到利益,越發覺得其中有利可圖,甚至出現了禁衛軍弒君,只為了一個開價更高的人。利益和金錢必然意味著腐敗和鬆散的軍紀,一旦士兵離開了艱苦的軍營,而來到奢侈的羅馬澡堂,軍隊的訓練就幾乎不可能繼續了,而皇位的快速更迭更是讓皇帝的權威在軍中一日不如一日,一支軍紀散漫,軍心不齊,貪婪腐敗,不聽號令的軍隊,其戰鬥力可想而知,這遠非制度和戰術可以彌補的鴻溝。

——所以,眾所周知,羅馬皇帝是高危職業(攤手)

(就先偷懶寫到這吧,想到了再補充)


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百度百科有羅馬地圖的變遷


就這個問題來說本應該是一個嚴肅一點的歷史問題,但是對於傳統的衰亡敘述史我已經不想再複述,這是一個宏大的問題,三世紀危機為起始點羅馬帝國面臨著經濟史宗教史軍事史思想史等的劇烈變動,不是一兩句話能說的清的。

雖然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已經被當作是史學化石很多觀點不在具有學術意義但是如果只是單純的想科普歷史那看了也無妨

其實我只想說天道有常生死輪迴,強如亞述倭馬亞阿拉伯如今又在哪,沒必要覺得什麼東西是應該一直存在的,既然問了為什麼羅馬那麼強大會被蠻族消滅,不如再去想想羅馬那麼弱小為什麼能如此迅速的崛起於七丘


先說明一點,東羅馬不是亡於蠻族的,它滅亡於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的進攻,君士坦丁堡陷落,東羅馬正式滅亡,那個時候的奧斯曼土耳其可以說是大帝國,相比較愚昧貪婪的西歐,可以說是文明瞭好幾個檔次。並且有一點要注意,東羅馬或者說拜占庭,主體應該是希臘人,拜占庭基督教也可以說是希臘正教,就是後來的東正教。

羅馬的興衰迭起不是一句話就能概括的,它與中國的朝代更迭差異很大,要展開了說是很複雜的事情,由於中國漢民族有非常龐大的數量,所以對羅馬那種多民族帝國難理解是正常的。西羅馬和東羅馬也不是鐵板一塊,東羅馬驅使哥特人進攻羅馬城,就算西羅馬滅亡後,第四次十字軍東徵都洗劫了拜占庭。

亡於蠻族不是我們想像那樣是蠻族武力南侵,而是到西羅馬後期,財政和制度經濟出現了很大問題,軍隊將領都是日耳曼蠻族了,並且羅馬城內有非常多的蠻族人居住,雖然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不同,但是可以說是與安史之亂前的情況非常相似了,你可以想像一下從下層平民到軍隊將領都是蠻族,那一個單獨的西羅馬皇帝是羅馬人又有什麼用?最終裡應外合輕而易舉的西羅馬對其他地區的掌控力就變弱了,再加上東羅馬使絆子,糧倉埃及也掌控不了了,各地軍閥傭兵自保,圈地築堡,最終西羅馬滅亡,進入了所謂的"黑暗的"中世紀。

另外補充一下基督教,很多人認為是基督教導致了羅馬衰弱,其實不全對,基督教最早的確是在羅馬中下層人民中流行的,代表的是非羅馬人的利益,但是後來有人將其改造成適合統治階級的學說,通俗一點說就像董仲舒的儒學一樣。米蘭敕令不是統治者對中下層人民的妥協,而是採用了基督教進行剝削。而蠻族也不是說是野蠻人或者遊牧民族,只是區別於羅馬人的人,前期雖然生產力落後,但是後期也是不容小覷的政治軍事力量,他們的首領為了更好的進行統治,也採用了基督教,從這點上說,基督教其實很好的統合了西歐文化,但是統一和分裂雖然受文化的影響,但不是全部,最終還是因為民族問題和經濟、封建主軍隊問題導致了分裂。


與其把羅馬一分為二不如作為統一的羅馬帝國來看待。因為羅馬帝國是羅馬不斷擴張的結果,所以當羅馬外部沒有敵人的時候就需要自己內部創造敵人,這一舉措最終宣告破產。

於是乎君士坦丁等一系列羅馬皇帝走上了政教合一,用意識形態來樹立權威的社會結構,遺憾的是羅馬在意識形態方面的成就更像是為伊斯蘭社會做了嫁衣。

綜上所述,羅馬不是被蠻族滅了,帝國的歷史為伊斯蘭做了嫁衣,共和國的歷史為後世的歐美做了嫁衣,就當是改朝換代了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