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就是一個母胎高智商。雖然父母都普普通通,小時候家境也不太好。

小學就讀於東南沿海民富省省會某郊區最好的小學。因為是牛校,所以充斥著各種有錢人家的孩子導致我學習好照樣不討老師喜歡。二年級的時候就能做出老師也做不出的奧數題,三年級一邊被班主任老師罰站,一邊老師不懂的地理歷史知識還要請教被罰站的我。

從那個時候開始孤僻,平時就喜歡裝傻裝笨以笨蛋的身份被社會接納,不然一面展露鋒芒一面不被認可只會更加痛苦而無法融入社會。對於一個小學生,過早的與社會隔絕也不是一件好事情。

畢竟,別人寧可相信我是個傻子,也不願意承認我是個天才。不被認可的強者只會活得更累。

只因我有一個勢力眼班主任,於是我就成了學校里的傻子學霸。

到了初中,我就能對各種高中和大學的數學理論無師自通,連學都不用學書都不用看,上課更是不聽講不寫作業。甚至自己發明了很多學術理論但是依舊沒有得到應試教育的任何認可。最後瘋狂逃課不寫作業,還是輕輕鬆鬆考上了我們那邊最好的高中。

小學中學期間我就是在人前裝傻。一面以傻子的身份被社會接納,一面在內心裡嘲笑世人的愚蠢。

再後來因為反社會越來越嚴重,甚至還和派出所的人鬥毆,高二被父母送出了國,在國外完成了小孩變大人的自我發現自我覺醒的過程。

長大以後的我接觸了一些高智商人,有發達國家出生長大的天才,也有國內數學競賽拿獎保送清北的。他們的家世背景很好,童年似乎很幸福,但是成年以後也出現了一些與社會格格不入的情況。

現在我創造了我的哲學文化體系:AstulJurondo居容台哲學文化。根據我在歐洲學習外語研究語言學的經驗,發明了自己的用來表達高智商思維的語言,和文字。我打算建立一個高智商的文化體系,讓高智商人找到歸屬感。我對我的現狀和人生方向很滿意。

請問其他高智商天才的童年和少年時光是怎麼過的呢?成年以後也會遇到一些與社會格格不入的問題煩惱嗎?

-----------------------------------

關於我為高智商人創造的文化體系↓

AstulJurondo模因論?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數理邏輯能力,和社交能力,是兩種不一樣的能力。

以及,聰明,和正確思考問題的方法,也不一樣。前者可能天生,後者需要學。

天才與否,和成年進入社會的表現或許沒什麼太大相關,更不要說因果聯繫。討論問題沒那麼簡單的。


樓下質疑什麼英語語文重點高中??

我不知道題主什麼情況,我小學考語文之前是翻著字典背的,只因為字典上的字多比較好玩。我初中物理一整學期不聽課,考前翻半小時教材也能考前幾名。,,,,義務教育的知識實在是太簡單了,那些小聰明的能力,其實進了社會之後屁用處都沒有。


莫名覺得年輕真可愛。

想起小時候也是拚命掩飾自己比同學老師懂得多,會覺得他們那麼努力而我什麼都來得太輕鬆會很不好意思,也是很自戀了。平時只讀閑書談戀愛每天看海發獃思考人生,一直到大學都是考試前翻翻書整理思維導圖做幾份真題就考很好,靠小聰明度過自由的學生時代純粹為了享樂,心裡很清楚自己的無知和空虛。學生時代身邊都是學霸也僅僅都是學霸,真正的天才極其稀少也離我很遙遠,只有天才可以辨認出另一個天才,我是普通人沒法了解天才內心的孤獨痛苦。

成年後會很喜歡智慧平和的人,在某些方面天賦驚人得天獨厚,喜歡ta們不把自己的成就當回事,對任何人都無差別對待,享受現有的能享受的,簡單平淡天真爛漫,跟社會融合也好保持獨立也好,都自然而然不強求。


「請問怎樣消除因為智商過高引起的格格不入感?」

「多讀多寫,三十年後就差不多了吧。」

「你TM才五歲,哪來的三十年?」

「是的,因為我沒問過別人智商太高怎麼辦。」


感到與社會格格不入是人成長過程中要經歷的正常現象,而且可能會伴隨一生(但不會常常感覺到),區別就是個體的程度輕重。關於高智商天才的童年和少年可以參考愛因斯坦,達芬奇,牛頓,榮格等名人,他們的經歷相對於普通人要孤獨一些,特別是榮格,童年基本就是和自己玩耍。

無論是天才,還是普通人,都會在某個時刻,有這種與社會格格不入的階段或感覺。千百年來的天才千千萬,能青史留名的人卻不多,因為天才超過普通人的能力,使得鶴立雞群,會自然形成孤獨感,如果偏激的話就會孤僻。凡是超凡脫俗的人,往往都孤獨,不容易被理解。但是又有什麼事情人類之間能夠完全互相理解呢?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通,即使普通的傾訴有時候也難以做到。一切不過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厲害了。

看前半段,我以為是中年失意的人在回憶小學時的經歷,證明自己,不禁暗暗擔憂。

看後半段,原來你已經蛻變,並且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

我又查了一下什麼叫「居容台」,額,這也不是你原創的東西,下面摘錄一段網路百科介紹:

《居容台:模因論》是一部以闡述普適哲學以及模因哲學為核心的連載成人向漫畫。內容涉及搞笑,驚悚,冒險,奇幻,科技等方面,講述六個主角如何在尋找真理並且實現真理的過程中走到一起,最終控制時空的故事。六個主角都有格子的過往經歷,性格特點,受時空神委託開展尋找終極真理,解決哲學終極問題,最終改變人類與時空。

漫畫中每一個人都是一種能量模因的濃縮,每個角色的名字都是根據各自的能量模因來命名。《居容台:模因論》的核心思想,是主要表現各種模因能量形式在現實中的表現,分析哲學與人的本質。除了哲學以外,漫畫中還出現各種歷史,地理,人文,軍事,社科等多方面知識。

2、

基本上可以判斷,你遇到了一些痛苦,然後建立了一些東西,抵抗自己的痛苦。

這些東西一文不值。

只是痛苦換一個樣子出現罷了。

網上有很多民科,和你差不多。

我以前在貼吧就有個講哲學特別厲害的朋友,(無中生友系列),大家都覺得他很厲害。他也學哲學,看德文書籍,講什麼懷特海之類的東西。

複雜不複雜?複雜。痛苦不痛苦?痛苦。

智力根本就拿痛苦沒轍。

3、

以前在知乎看過一個問題:佛法是釋迦牟尼的腦洞嗎?

釋迦牟尼為了「生老病死」之苦而開了一個腦洞?

你看,就算聰明如釋迦牟尼,也不能用開腦洞的方法,去對抗痛苦。

如果他開腦洞,那麼,佛法可能是一種神經症,一種囈語。

4、

不排除題主很聰明,有很多知識。也不排除這些知識有其用處。

就好比,一個人心理面煩亂,煩亂歸煩亂,不妨礙他確實有很多手藝。

只是這些手藝對痛苦是無效的。

痛苦的終結來源於洞察力,而不是發明什麼哲學體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