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親子閱讀推廣八年以來,我聽到很多家長都問過這個問題,這也是兒童早期閱讀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個問題。根據我的經驗,給您的的建議是,可以兩種方式相結合,但前提是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願,符合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喜歡反覆閱讀同一本繪本呢?根據我的經驗,我想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為大家分享一下:

一、家長要了解孩子為什麼會一本書反覆讀很多遍?

在早期閱讀的過程中,家長比如容易陷入的一個誤區是,認為早期閱讀要讀得越多越好。因此,有的家長會每天晚上給孩子讀10本書、甚至20本書,而且每天會讀不同的書。其實對於2歲前的孩子來說,他/她並不喜歡一個晚上讀很多的書,而是喜歡一本書讀很多遍。為什麼呢?

1、反覆閱讀能滿足孩子的認知需求:

很多經典的繪本作品,都是由世界級繪本大師精心創作而來,會從孩子的心理出發,對繪本故事進行精心的構思和設計,以「平視」的姿態,引導孩子觀察世界、認識世界。

同時,優秀的繪本,會兼具「有趣」和「好玩」兩個特質,會為孩子帶給新鮮而驚奇的閱讀體驗。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翻閱中,不斷有新的發現,這個過程讓他驚喜、也讓他很有成就感,這滿足了孩子最初的認知需求。

【正版包郵】噼里啪啦 7冊 0-3歲幼兒認知翻翻立體繪本京東去購買?

比如這套《噼里啪啦》系列, 一共7冊,是來自日本畫家佐佐木洋子的經典之作。這套繪本藉由河馬、小豬和小老鼠這三隻小動物,走進不同的生活場景,分別描繪了孩子在刷牙、洗澡、遊玩、吃點心等時候所碰到的問題,引導孩子該如何處理,從而建立孩子早期良好的行為習慣。

這套繪本的內容,非常符合低幼兒童的閱讀心理,每頁的畫面鮮艷而生動,而且每頁都是豐富有趣的整版大圖。尤其特別的是,在每本繪本中,都有很多翻翻頁的設計,孩子可以在閱讀的同時,動手去「玩」,去探尋折頁後面的秘密。

這套書還有兩個貼心的設計,第一是每頁都是很厚的銅版紙,不會像其他繪本那樣,容易被撕壞,第二是,書角為圓角設計,因此不會傷到寶寶的嫩手。

所以,對於2歲的孩子,這是一套非常適合閱讀的神奇立體書,而且書的效用非常長,我女兒到了5歲多的時候,還會經常翻閱呢。

2、反覆閱讀能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有的時候,孩子反覆看的書,其實是在無聲地傳遞著孩子的心聲,表達著孩子的情感需求。

比如有一個孩子,總是愛反覆看繪本《螞蟻和西瓜》,後來我和他媽媽聊天,發現孩子那個階段特別想吃西瓜,但是媽媽覺得西瓜涼,一直沒給孩子吃,於是孩子就在反覆閱讀繪本中,滿足著自己的情感需求。

螞蟻和西瓜 蒲蒲蘭繪本館 3-6歲兒童寶寶親子圖畫書京東去購買?

《螞蟻和西瓜》是來自日本繪本大師田村茂的處女作,它講述的是一群螞蟻是如何將一塊被野餐的遊客遺忘在地上的西瓜,經過分割、搬運、帶回螞蟻窩,並最後用西瓜皮做了一個滑梯的小故事。

整本繪本故事情節簡單有趣,一群小螞蟻和一塊大西瓜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讓孩子們在快樂的閱讀中,也深深體會到了螞蟻們的勤勞、樂觀、聰明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3、反覆閱讀能滿足孩子的安全需求:

孩子在反覆閱讀的過程中,每翻一頁,都會看到熟悉的畫面,這和他印象中的畫面是一致的,每一次翻閱就是一次確認,每一次確認都會給他帶來極大的自信,這種確認和自信,讓孩子收穫內心的安全感。而不斷給孩子更換新的圖書,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容易產生不確定感,不利於他早期安全感的建立。

二、家長在孩子的反覆閱讀期該注意哪些事項?

雖然孩子處於反覆閱讀期,但並不意味著家長就順其自然,什麼事都不去做。智慧的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為孩子的廣泛閱讀期進行鋪墊和準備:

1、購書篇:

在孩子的反覆閱讀期,家長在選購繪本時,不必一次購買很多繪本,可以遵循「少量多次」的購買原則,每一次僅購買適合孩子現階段的、他感興趣的繪本,這樣孩子翻閱新書的機會就會更大一些。

否則,家長一次性買很多繪本,孩子卻只鍾情於一兩本,家長就會莫名的焦慮,心裡就有一個聲音在說:我精挑細選了那麼多好的繪本,你怎麼只反覆讀那兩本?

但是如果您已經購買了大量繪本,那該怎麼辦呢?那就暫時先將大部分不適合孩子現階段看的繪本放起來,等到有一天,孩子進入廣泛閱讀期了,您再把那些繪本拿出來,您就會發現,他會一天讀七、八本甚至十來本,到時候您想攔都攔不住呢。

2、陳列篇:

請問您家裡的繪本是如何陳列的呢?是書脊面向孩子,還是書的封面面向孩子呢?

如果想有效地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我們在陳列繪本時,就要像超市陳列商品一樣,將書的封面面向孩子,讓不同的封面直觀地呈現在孩子在面前,這種強烈的視覺衝擊,會讓孩子迫不及待想要拿起繪本,一探究竟。

同時,家長也可以每隔一個階段,就更新一下書架上的繪本,把希望孩子閱讀的繪本擺在明顯的位置,這樣,在孩子的反覆閱讀期,新的繪本就會有更多被打開和閱讀的機會。

3、引導篇:

家長平時可以經常帶孩子走進少兒圖書館、繪本館,多多參加集體的親子故事會,或者帶孩子參觀博物館、美術館等等,在耳濡目染中激發他多元的興趣,從而引導孩子有機會擴大他的閱讀範圍和閱讀領域。

結語:

總之,當家長能夠充分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並適當進行引導,就可以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反覆閱讀期,並愉快地邁向廣泛閱讀期。

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過程,請家長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態。安於當下,靜待花開!

我是 @百讀不厭薛春艷 ,職場媽媽一枚,繪本閱讀導師,父母成長教練。願和您一起,高效學習、輕鬆育兒!

喜歡我的分享,就關注我,為我點贊吧!

@知乎親子


在寶寶小年齡階段,這兩種方式都會運用到。

第一、寶寶也會要求經常閱讀同一個繪本,寶寶對繪本中某個印象深化以後會不停要求重複觀看,在重複觀看閱讀時,寶寶能夠第一眼找到已知事物滿足成就感。

第二、爸爸媽媽在閱讀繪本時提供不同種類符合現階段兒童年齡的繪本給寶寶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觀察寶寶的興趣點,從而選擇興趣點出發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那麼對於寶寶認知沒有那麼感冒的繪本爸爸媽媽可以進行簡答講述來激發寶寶的興趣。

第三、對於重複講述一本繪本會不會無聊呢,當然不會,這也取決於我們爸爸媽媽閱讀技巧啦,每一天都是不一樣的,繪本故事當然也可以講出不同的精彩,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從簡述到精講。

第四、好的繪本莫過於使用價值,我們都知道繪本是沒有收藏價值的,我們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體現它的使用價值,比如繪本內容不但可以閱讀還可以做活動延伸,比如手工、繪畫、貼紙等,還可以鍛煉寶寶的敘述能力將繪本圖片剪下來製作成新的繪本。

最後無論我們爸爸媽媽使用什麼樣的方法以及閱讀手段,都儘可能的幫助寶寶培養閱讀興趣以及習慣,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幼兒性格習慣以及其他教育目的。


可以重複讀,但建議多樣化,因為不同的繪本內容是不一樣的,寶寶可以通過不同的繪本學到不同的知識。


建議兩種結合。

孩子喜歡的可以反覆讀,讓孩子在不斷的重複中,發現新東西,增加認知效果。我們家到現在仍舊會把卡梅拉,傑米歷險記等圖畫書拿出來隨時讀。三歲左右是我讀,他聽,或者他自己看圖畫。現在是他自己自主閱讀,或者我讀他聽。

另外,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認知發展,多種類買繪本。比如,交通工具類、建築類、故事類、哲學類、物理化學類、文博類、思維訓練、知識啟蒙……等等,在這些繪本中也能找到孩子喜歡的書籍,並高頻率閱讀。

我們家讀過上千本繪本,實際上重複閱讀率很高的書籍大概也就佔到20%,60%也會重複讀,但是頻率沒那麼高。最後也有20%左右讀過幾次基本上就很少再讀。我發現,特別好的暢銷繪本比如卡梅拉,開車出發系列,樂樂趣揭秘系列,DK系列等,的確重複閱讀率也會很高,性價比就顯而易見了。


其實這個是沒有一定的定論的,有的孩子喜歡廣而泛的閱讀,有的喜歡一本反覆的讀。

爸爸媽媽可以先試探,每天讀好幾本,或者每天換一本,看寶寶的反應和表現。如果孩子反應很好,沒有表現出不感興趣或反抗,並且檢驗他的閱讀有效果,說明這種方式行得通。如果孩子反應不理想,或者自己就喜歡那一本書,讓媽媽反覆講,也是可行的,重複本就是孩子的習得方式,這樣他才能真正掌握知識,學會技能。

如果擔心反覆讀一本書過於單一,在一段時間後,可以通過給他介紹跟這本書里的人物相關的其他人物,引申到另外一本書,例如,剛開始就喜歡《小豬佩琪》,佩琪的好朋友蘇西是只小羊,就可以給他介紹《小羊肖恩》,約貝卡是一隻兔子,就可以給他介紹同類的《彼得兔》《猜猜我有多愛你》。喬治最心愛的玩具是恐龍,那就可以介紹恐龍相關的繪本,例如《宮西達也恐龍系列》《米小圈-寫給兒童的的恐龍》等等。如果剛開始孩子不感興趣,媽媽可以跟爸爸一起「演戲」,表現出對某一書很感興趣,並且熱烈討論,比划動作,發出聲音,吸引寶寶的注意,不一會兒寶寶過來了,就可以讓他參與到你們的討論中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