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中国现代小说史》里同样被高度评价的张天翼,师陀,姜贵,今天都很少再被阅读了。


题主提到的这几位「很少再被阅读」的作家,张天翼、师陀是三十年代出来的,都在一定程度上用跟当时的流行观点接近的理念来介入三十年代的社会时事,例如《华威先生》就是讽刺时人的。由于时效性,如果不是做研究,这种作品,除此还包括五四初期小说,十七年小说,伤痕小说??一般很难再被捡起来。而且这两位相比之下也确实没有那么高的水准。

姜贵有两本书:《旋风》和《重阳》。我不知道题主有没有看过《中国现代小说史》,或者有没有看过姜贵的作品。我相信题主如果看过两者之一都应该清楚,姜贵为什么今天很少再被阅读。我刚好看过《重阳》,写1927的长篇,印象很深,这确实是一部被错过的杰作:中国现代长篇小说里面,把人性写得这么彻骨的,姜贵可以说是没有人能超得过的。另外,《重阳》跟同是描写这一时期的茅盾的《蚀》三部曲对读,效果更佳——可以体会用截然不同的两种倾向写同一件事时的那种有趣。我的建议是,如果能找得到《重阳》的话,尽量找。

首先张爱玲的出现也是一个必然。左翼文学无论再怎么出风头,也不过是一时的风潮而已。张爱玲代表的,可谓是可以从晚明算起来的世情小说传统。这一脉认真算起来几百年人才济济,加上西风东渐的影响,有世界纬度这一层(主要是英国小说),便不是他左翼作家几句话就能够抹杀的。

其次,因为我写过关于夏氏兄弟的论文,《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1947-1965)全五卷今年才全部出齐,给我们了解这两兄弟提供了除《中国现代小说史》以及《黑暗的闸门》之外更充实全面的材料。说实话,夏志清发掘张爱玲一事,我觉得是历史的必然。二战后大批学人出走美国,美国的中国研究兴起,这些大背景都说明,张爱玲终究是会有人来发现她的,而且是由在美国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中国人,借助这一背景来发现。这个人刚好是夏志清。

夏志清的哥哥夏济安当时在台大教书。在这一过程中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同属英美文化圈里的人。

此外,阅读中国现代小说,光看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这同时也是夏评张的问题,新批评能力有限。

今年五四百年,HKUST举办了「五四之后:当代人文的三个方向 -夏志清、李欧梵、刘再复」的研讨会,把夏志清(或者夏氏兄弟)当作是一个里程碑加以对待,我们也可以借此看出他们在批评史上的意义。

至于有没有人知道夏志清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就跟有没有人知道姜贵一样。这个世界上明明都有他们的书,他们也的确有他们的档次在那儿,那真正的观察和比较就必须在了解全貌之后才能开始。因不可抗力原因而看不到他们的书,只能说明你的问题,要么读得少,要么不会读,而不是他们的问题。而且他们的努力,对付的正是这「不可抗力」。

文学这个事就是这样。首先当然得要有实力,其次还要有有实力的人来捧。有实力没有人知道也不行。并不存在什么「绝对实力」一说,文名是可以拼的,或者说「吹」,谁「吹」得过谁就赢。吹不过,可以等,要么就是本身能力有限。

而且有实力的作家+有实力的批评家,这样的搭配很少见。常见的是,没实力的批评家去捧没实力的作家,或者没实力的批评家去捧有实力的作家然后把后者的职业生涯葬送。


那张爱玲大概会变成张恨水吧。

我觉得倒不只是夏志清,也不只是张爱玲,这是「名正言顺」的问题。张爱玲比较特殊。但是文学史的评价当然会影响后世阅读数量和评价的问题……话语权嘛……

评价体系排座次等渗入到教育出版啊balala,当然会影响传播。有些正统文学史里不做介绍或是介绍很少的作者,就算写得好也看不到不太知道啊……当然是大声的人容易被看到啦。而且从小被这个座次表教育长大的我们,这种座次是深入人心潜移默化的。

举了例子么感觉又要被骂惹……就像……鲁迅先生……我没有说他写的不好哈,也觉得喜欢他很正常,但在怎样的文学体系下,他的小说被说成古今第一天上有地上无的,这个也是话语权,也是深入人心。(不过也看受众啦,也看侧重啦,也看标准啦,再说感觉要被揍啦,闭嘴)

张爱玲比较特殊,虽然大陆体系对她评价不高,但在外面评价高影响很大。然后随著历史进程文学史自己侧重点标准原则balala的调整,她地位变高不足为奇,又不是文青吹一吹就吹得出来的。

而且我也其实有点怀疑能审美能阅读能判断的人究竟有多少,反正我是不能的,觉得好难。

叶公好龙的,或者只读个故事的,除了表面上明晃晃写著的东西之外其他都get不到的,然后大呼谁好谁不好的,恰好人多,又恰好和主流文学史(也不去审视文学史的)一致,那声音可是雷公哦。

那还是当叶公好。顺便借个姓hahaha
当然会。

我读张爱玲的时候,还不知道夏志清是谁。

喜欢张是因为她的作品和才气,与别人的评价无关。

当然会,说的什么话。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