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醫生和老師是世界上最高尚的兩個職業了。前者拯救性命,後者救贖靈魂。


我大爹半年前被學生一腳踢到胸口,肋骨骨折

大爹是教物理的,高三衝刺么,這娃自己不學還影響別人,我大爹說了兩句,人能蹦三尺高,兩句不合就把我大爹打了。


在醫院我首先對我大爹進行了嚴肅的批評

「你再兩年就退休了,跟學生較個啥勁?

不是我說這教學生就跟我看病一樣,愛學的你好好弄,不學的你就讓他玩,實在不行這節課給他放假,你們那學校不是有這政策嗎?

教好了你又不多長二兩肉,你何必呢?」

然後再進行下一步安排

「你目前就是個肋骨骨折,別的沒啥,病沒有太大問題,

不過這傷應該能有個輕傷,我明天去找律師,

這娃關不關不一定,今年高考別想考了,先把錢賠了再說。」

我大爹是個好脾氣,就擺擺手說:你先忙你的,別的事明天說。


第二天大媽打電話說讓我別管了。

那學生家裡來了,我大爹當場原諒了那個學生,還給學校說希望事情不要影響學生高考。

此處省略20萬個mmmmm

至於問題問的為什麼呢?

因為醫生或者老師,總有那麼一部分人,心懷天下,拯救蒼生,學生不學,他盯著學生學,病人不聽,他逼著病人聽。

到頭來一點好不討。

去年的陳宗偉(聊城假藥),趙曉青(給病人加號)就是典型的例子。

我要當老師,學的人坐前三排,不學的人全去後面,想繼續的下課來我辦公室,不想學的,您在後面多睡會,我聲音小點。

多好?


像這些一心為病人的大夫、一心為學生的老師都被人渣趕走,

都只剩下我這種。

就天下太平了。


因為太多人根本就沒有基本的做人是非觀,對一切事物的判斷標準就是看是否對自己有利,還得是立竿見影的短期利益那種。


那得謝謝那些好媒體人啊,為了博眼球博關注求點擊率,可以把一件事掐頭去尾寫出來,然後在文章最後稍加挑撥,故事就出來了。呵。

好了,嘲諷結束,說說正事。

其實這兩大行業至今成就這個局面多多少少的也得拜行業前輩們所賜。說起來也算是當初的歷史遺留問題,上世紀建國後到七八十年代,括弧:除開那十年以外。醫教行業的名聲還是很不錯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包括你現在去問那一代的人對當時自己老師或者醫院的看法大部分人會告訴你這些人還是很好的。為什麼呢?

先說老師吧。

一方面,那個時代背景下,立國之初,大批文盲渴望知識渴望教育渴望書本,所以對文人還是很尊敬的,而且老一輩信奉的是黃荊棍下出好人,孩子交到老師手裡隨便你收拾,孩子們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的,老師教訓那總是自己出了錯才會被教訓嘛,所以現在被媒體和大眾抨擊最多的體罰在當時就不是個事,只要不把孩子打死打殘了完全無所謂。

再加上那時候的孩子基本都是被揍到大的,那是相當皮實耐揍,基本不會出現什麼自殺跳樓之類的,即使有,那時候通訊也不發達,出了事當地把蓋子一捂,其他地區的誰知道這事?那現在提到第二多的孩子自殺這事也沒了。

至於弒師這種事在當時社會環境下也不多見,老師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居然讓學生欺師滅祖?這事不解釋清楚,你這輩子也就完了,畢竟大多數人生活圈子也就在那個縣或者鄉鎮,這種大新聞第二天就傳遍了,還得連累家裡人一起被戳脊梁骨。得,提到第三多的弒師也沒了。

現在師生關係類新聞里提到最多的三大類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基本沒有生存空間。加上郭嘉的正面引導宣傳,什麼蠟燭啊園丁啊春蠶啊,別告訴我你小時候寫作文沒寫過這些,老師的高大形象立馬樹立起來了。當然了,當時那幾代老師雖然文化水平可能不高,但大多還是有些文人風骨的,對學生的學業或者德行養成還算是盡心儘力,所以某種意義上而言,郭嘉宣傳的也沒多大問題。

再說醫生,這行業和老師一樣,都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前名聲都不錯,甚至還因為技術性和行業特殊性逃過了浩劫。那時候的人大多去不起大醫院,所以偉大的毛爺爺鑒於此情況開發了名為「赤腳醫生」的新品種,閑時務農,忙時行醫,算是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廣大農村缺醫少葯的問題,雖然技術比不上大醫院,但至少能解燃眉之急。這鄉村醫生嘛,大多是些鄉里鄉親一起生活的,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翻臉無情這事就少了,畢竟你指不定哪天還得求到人家呢。這鄉村醫生那的葯也大多便宜,不存在什麼各種檢查費用,頂多也就查個體什麼的,而且當時的人大多也是文盲,也知道這醫療水平就這樣,砍死醫生也沒用,加上生死都看得淡,病死了拉回去便是,也不存在什麼我掏了錢你必須給我治好的想法了。去個大醫院更是不敢高聲語,生怕得罪人,畢竟那時候醫療條件好的除了公立人民醫院以外大多是職工醫院,沒點關係什麼的你門都進不去。醫生方面呢,很多前輩抱著的心思也是治病救人扶危濟困,錢這方面有單位操心呢,怕啥?

現在說說八十年代以後的故事,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紀初的改革,醫療單位進一步自負盈虧,加上太宗強調的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各方心思都活起來了。這種情況下,部分醫生開始大肆收紅包搞五顏六色的收入,醫院以葯養醫,葯企大肆回扣,這也就是現在一談到醫生立馬想到的就是收紅包亂開藥拿回扣的來源。當時處於舊制度破滅相應的新制度初建監察體系幾近於無,各方利益尚未完成分割,所以是亂象叢生,整個行業烏煙瘴氣,前輩們辛苦建立起來的形象就此毀於一旦。教育行業也是那段時間內出現課外補課書店回扣等,教師五顏六色收入開搞,這也就是現在提到老師就想起紅包補課回扣的來源。說白了,現在這兩個行業的從業者某種意義上有一部分是在替前輩們還這些名聲賬。

說完歷史淵源再來聊聊現狀,其實這事吧用十九大報告里的一句話就能大概解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現在媒體高度發達,是個人都敢在網上寫點東西,比如鄙人這種文不成武不就的今天也敢在這來放點厥詞,更不要說那些以文謀生的諸位大家,為了點擊率完全可以刻意挑一挑矛盾,這一來二去的,那本來就不怎麼好的名聲又一次次被砸碎。醫患師生這種本來是同一個戰壕的戰友在這種情況下也開始相互不再信任,而這很不巧正是一個惡性循環。

學生有家長撐腰,教師不敢再管束學生,現在是想把懲戒權交還教師也不敢接招,教師也就不再盡心竭力。醫院最初為了息事寧人不管對錯賠錢了事,給患者一種大鬧大賺小鬧小賺的錯覺,甚至出現職業醫鬧,現在但凡人死在醫院,不論對錯,一律應當醫院買單。某些孝子賢孫打罵醫務人員,既可以彰顯孝心還可以順便搞點賠償,何樂而不為呢?加上某些神秘的有關部門不作為,頂著死者為大的思想放縱這些人的肆意妄為,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這種風氣很容易波及全國。

總而言之,這事說白了就是多方作用下的畸形產物,這些都需要制度的慢慢改善,我相信未來可期,因為這事再不管,以後給人看病的教書的基本上都是中下游水平的學生了,甚至兒科急診科的情況也會逐漸波及到其他科室,直接關門了事也不是不可能。當從業者的生命都得不到保障,工資待遇也不提高的情況下,這行業是沒什麼發展前景的。


我都不想稱他為我的「患者」,找我看過病的病人介紹過來的。

他找到我,第一次說要過來看看再決定,我本來不想接!出於同情心,我還是答應了,給他做了免費評估、聊了一個多小時的病情。他硬要給我一包和天下香煙,我不抽煙,拒絕了他。

後來,他在湘雅附二、中醫附一掛了幾個專家號,打了封閉針。不疼了,但是肩關節活動受限(肩袖損傷:岡上肌撕裂),情況加重了。

他約了我幾次,確屢屢放我鴿子,浪費我的醫療名額,我已經懶得理他了。

他問了我的價格,我已經明確告訴他了!他也是事業單位參加工作、有家有口的人,不至於這麼不明事理。

他上周六找我看了肩膀,我因為等他,所以特意推遲了一個多小時吃晚飯。做了針灸、關節鬆動手法、關節周圍軟組織松解手法、功能訓練,1-2小時吧!

我忙著吃飯,就讓他按照約定把錢微信轉給我!然後他不僅賴賬,還和我來這麼一出。

如果按照他的邏輯,湘雅附二、中醫附一的專家號費用、治療費用都應該退還給他。

對於這樣的患者我很難和他維持良好的關係。我對他只有一句話:「另謀高就」。我對他做的事情只有一件,永久拉入醫療黑名單、別想再找我尋求任何醫療幫助。

我盡心儘力提供醫療服務,可不是為了聽一句毫無意義的「抱歉」、「打擾了」、「謝謝」、「對不起」。


我個人覺得跟現在人們的價值衡量觀念有一定的關係

舉個例子:比如你很有錢,當你餓了,你可以讓國家級廚師給你做一份正宗的佛跳牆,最後你吃飽了

但是如果你很窮,當你餓了,你可以在家拿出昨天吃剩的米飯加個雞蛋炒一炒,最後你也吃飽了

你心裡也沒什麼不滿,因為你知道是因為你窮,你只能吃得起這個,反正你也吃飽了

但是如果你在醫院,不管是什麼人,都覺得自己花了錢,一定要得到自己理想的結果。但是看病不是簡單的填飽肚子,不是花了錢就能治好的;甚至同樣的病,花了同樣的錢。有人很快就好了,有人偏偏就好的慢。大家就會覺得是醫生的問題。

老師同理,家長覺得花了同樣的錢,孩子們進了同樣的教室,結果有的孩子能進清華,有的卻只能去XX(想了想,寫哪個學校都不好),大家就會覺得是老師的問題。

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結果都不能接受,恰恰是因為所謂的職業光環加持,大家把這一切都當成了理所當然的"服務"

人不會記得一位主任醫師救治了多少了病人,人們只記得他挂號費居然要12塊錢,夠自己打兩圈麻將,或者是買一杯奶茶。

家長不會記得這個老師帶出了多少清北復交,只記得自己兒子去了XXXX。

我跟著主任去上門診,見過太多人前一秒還在跟主任說治療之後好多了,這次複診想再開點葯,下一秒我出去叫號,就聽見那人在罵:瑪德狗東西,給老子開這麼貴的葯,良心都被狗吃了。

全然不記得自己當初疼的在地上打滾,求主任救救他的樣子

而他罵的那個主任,是一位70多歲的返聘專家,因為他是複診,給他掛的只是1.5元的開藥號………

現在人都覺得,我花了錢,你教我知識,給我治病,就和我花錢買個烤紅薯沒哈區別,但是你想要用買個烤紅薯的錢來讓保你上清北?救你的命?

如果沒有九年義務教育和沒有醫保,會怎麼樣

當然,這兩個行業中的部分敗類和部分媒體宣傳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