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嚴寺記並非唐楷,而是元朝的趙孟頫所作,我跟你一樣,學書法是從趙體入門的,我的感受是,現在即使讓你去練魏碑,你也無法領略魏碑的美。

魏碑是近現代的書家為了逃離二王體系的苦海,另闢蹊徑而推崇和學習的書體,有別於楷書四大家的是,魏碑年代較早,書家對於法度沒有特別深的理解,且雕刻魏碑的工匠大多不識字,雕刻時難以重現書家墨跡的本來面目,甚至會有錯別字。這樣陰差陽錯之下產生的魏碑,有一種古拙的美。而這種美,是相對於唐楷而言的,百年來的名家,無不是在對唐楷有了較深的見解,並且對自己與唐楷的差距到了心灰意冷的絕望地步,才轉而追求魏碑的拙氣,對於他們而言,唐楷就是青春期芳華絕代的初戀,魏碑才是貌不驚人但適合過日子的糟糠妻,那麼,如果你沒有這種初戀,又怎麼能體會糟糠妻給你帶來的溫馨與感動?

況且,在你目前的階段,屬於剛剛跟女孩說過兩句話,手都沒拉上的階段,就開始逛成人用品店買tt了,這也太早了點吧?


個人愚見,楷書追唐及以前,後面的就不要學了,可以參考比如清代碑學已經宋明小楷,趙孟頫就不要學,我的看法是俗。作者的感覺是對的,不喜歡的不用強迫自己。關於魏碑,個人認為沒有書法基礎,不要立即上手,更不要從粗率和個性太強的一路走。為什麼?字的間架結構已經筆法沒參懂,直接寫魏碑會走彎路的,說到底,初學間架結構是打基礎的,筆法是任何階段都有不斷追求的。碑在筆法上就少了這層學習的可能,建議學墨跡,智永真草千字文被很多大家、高手推薦過,還有靈飛經、大字陰符經、倪寬贊,王羲之手札、王寵小楷、米芾和王鐸墨跡行書,都是好的不要不要的。人的一生時間很長,先從墨跡領會筆法,不急


謝邀

妙嚴寺記確實不算唐楷,趙孟頫元代人

妙嚴寺也許是趙孟頫行楷裡面最端正的幾篇之一

論起來字整體形態偏扁,寬,左低右高的比較明顯

筆畫也算是飄逸里比較多硬氣的

抓一些通性還是可以從趙體字進入魏碑的---雖然歐體更靠近

彎路言重了一點,但估計題主這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瀉藥

趙孟頫是元代人 典型的二王門徒:書風上追魏晉,直取二王。《湖州妙嚴寺記卷》是其復古書風的代表作,為行楷書。《妙嚴寺記卷》寫在烏絲欄白紙上,字大寸余,除題額外及文首名稱,撰文、書文人名不計,全文84行,每行9個字,共756字。

《湖州妙嚴寺記》題額六個大字為篆書,其餘整幅作品以行楷書書寫,字跡勻稱,筆勢圓勁流麗,結構布局端莊秀美。筆畫開張舒展,點畫精妙,使轉靈活,於莊嚴規整中見瀟洒俊逸,具有極高的書法造詣,是後人學習趙氏楷書的最佳範本。

《李璧墓誌》書法雄強茂密,獨樹一幟。楊震方《碑帖敘錄》評曰:書法峭勁,極似《張猛龍碑》,而兼有《司馬景和》之縱逸,可為習北魏楷書者範本。

現在來回答您的問題:

《湖州妙嚴寺記卷》是帖 ,《李璧墓誌》是碑。二者結合起來會有許多難度,我認為可以從兩者的共同點去入手,先找到大概的模樣、特點,再慢慢依葫蘆畫瓢,再由形到神。

共同點:1.都很方 趙 是學王高手,而王以方為主 故方筆多。體現在起收,轉折處。

2.收放明顯,二者同為楷書,主筆自然特別突出。

不同點:1.體式 趙結體平整,而李則強調勢態,橫畫俯仰長短變化特別明顯。 整個字以斜為主,但是一定會有一筆復歸平正!

2.線條 趙是帖,線條強調乾淨利落 流暢研美-書卷氣。而李是碑,強調滯澀凝重 古拙老辣-金石氣。

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方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

孫過庭原話往今來的書法實踐證明,這確是一條真理,是常說的"先走進去再走出來",由生到熟再到生的過程,是一切書法愛好者達到成功境地的必經之路。

第一階段是非常重要的打基礎的階段。"分布"主要是指字的結構安排。而聯繫其前文可知,它還包括用筆的全部法則,即按照一定的方法正確地寫出每一個筆畫來。"平正",從結字上說,是端正、平穩、均衡的意思;在筆法上,則應是嚴格地遵從規矩法度,絕不能隨心所欲、胡塗亂抹。"但求",即只能有此追求,莫有過高要求。

第二階段的要求,是在基本掌握了結字方法、用筆法度,即打好基本功之後,一定要充分發揮個人的創作才華,在不失法度的前提下,大膽追求變化,且要力爭達到驚險異常、令人叫絕的程度,探索自己的藝術語言。從古今名家的各體法書中,都能看到許多結體、用筆一反常態、不落俗套、極富個性的字。正是這個朝氣蓬勃的階段,書家們八仙過海,才使書法藝術永葆青春。

第三階段是"復歸平正"的階段。同是"平正"二字,與第一階段的意思卻大不相同。這是在已能"險絕"基礎上的"平正",是通會之際"人書俱老"、藝術內涵豐富、充分個性化的返樸歸真。這是一個出乎自然、"隨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境界。

明代項穆有一段論述對這個"三段論"作了極形象的註解:"書有三戒:初學分布,戒不均與欹;繼知規矩,戒不活與滯;終能純熟,戒狂怪與俗。若不均且欹,如耳目口鼻,開闔長促,斜立偏坐,不端正矣。不活與滯,如土塑木雕,不說不笑,板定固窒,無生氣矣。狂怪與俗,如醉酒巫風,胡行亂語,顛仆醜陋矣。"孫過庭的"三段論"對於今天學習書法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初學者切忌好高騖遠,法度全無,還自稱"獨創一體";一定要一絲不苟地下功夫臨帖,夯實基礎。基本功已經很好的人,切勿夜郎自大、孤芳自賞;若要進取,必須力求變化,"務追險絕"。而求變者又要隨時注意法度與美的法則,嚴防狂怪而"走火入魔"。這時,更需要正確理論的支持和多種養分的滋潤,力求通會而達自然天成。

筆者認為,現在尚處在初學階段,因此不須考慮顧慮太多,先大膽的寫。將看到的一切,誇張的表現出來,就行!祝您成功!


感謝您的回答,魏碑的美我完全能感受到,而且也能發覺出它的內在的東西因為初學肯定不深,但隨著時間學習肯定越來越多,因為我本身對於唐楷無感,學書兩年,趙孟頫啟蒙但是不喜歡,但是訓練了筆法的控制,後來因為不喜歡而且對唐楷感覺無感,接觸了魏碑就寫了張玄,一開始是喜歡張玄的字體感覺很美,但是後來感覺它太平了,而且圓筆居多,沒有表現出魏碑核心技法,所以現在想換一個作為開手帖,選了很長時間選出李壁,但我老師不讓寫,說李壁太野了怕走彎路,進而我現在迷惑,因為孫過庭說過初學平正後追險絕,但是現在我相當於沒走唐楷,直接走魏碑,會不會導致以後一系列問題,也就是走彎路了,我目前筆法控制肯定沒問題,而且書法審美也偏高,書法的法也是懂的,就是現在擔心的是我能不能這麼走或者走了會有什麼後果,會不會走偏,應當怎麼走,感謝老師能為我教導。萬分感謝。


魏碑可以再多臨一些字帖 比如張猛龍碑 險峻欹側中你的字帖倒都是小眾,可有老師推薦?


李壁墓誌和妙嚴寺記如果都喜歡 可以先寫魏碑,在寫趙孟頫,主要學筆法,今年教學剛好都要教這兩個帖,你可以加我微信,我給你指點。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