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期貨日報  

  全球疫情持續蔓延。

  據英國衛生與社會保障部統計,截至當地時間10月28日下午16點,英國24小時內新增新冠確診病例24701例,累計確診942275例;新增死亡310例,確診後28天內死亡共計45675例,累計死亡59235例。

  義大利衛生部公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義大利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589766例,24小時內新增24991例,為疫情暴發以來單日新增最高值,也是本月第三次日增超2萬例。此外,28日新增死亡205例,累計死亡37905例;新增治癒3416例,累計治癒275404例。現存276457例確診病例,其中重症有1536例。

  當地時間週三晚,法國總統馬克龍宣佈法國全境自週五起二次封城,預計至少持續至11月底。封城期間學校和工廠將保持開放,但飯店、酒吧等非必要營業場所將關閉。民眾只允許因「必要的工作或醫療需求」出門。馬克龍稱法國全國都籠罩在第二波新冠疫情的陰影下,「情況毫無疑問比第一波疫情還要嚴重」。

  德國總理默克爾與各聯邦州州長召開「新冠峯會」,制定全國統一疫情防控措施。據瞭解,德國將從11月2日起實施較現行措施更加嚴格的社交接觸禁令,暫定實施期限為整個11月份。同時德國政府將額外提供70-100億補貼受影響的小企業。

  Worldometer網站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日期:10月29日6時30分左右,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44708007例,累計死亡病例1177977例,111個國家確診病例超過萬例。

  週三,歐美加強疫情管控、美國原油庫存大增且單周產量增幅創紀錄均打擊市場信心,WTI原油期貨一度暴跌逾6%。截至收盤,WTI 12月原油期貨跌2.18美元,跌幅5.51%,收37.39報美元/桶。布倫特12月原油期貨收跌2.08美元,跌幅5.05%,報39.12美元/桶。

  同日,美股全線收跌,道指重挫3.43%,納指收跌3.73%,標普500指數收跌3.52%。貴金屬、銀行、航空和石油化工板塊全數暴跌,泛美白銀跌超9%,諾瓦瓦克斯跌超9%,Moderna跌超6%。科技股領跌納指,英偉達跌超5.7%,谷歌、推特、微軟均超5%,蘋果跌逾4.6%。歐股收盤全線大跌,德國DAX指數跌4.17%,法國CAC40指數跌3.37%,英國富時100指數跌2.55%。歐洲斯托克600指數收跌3%,跌至5月22日以來低位。

  當地時間週三,受部分國家第二輪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和全球經濟不穩定因素增加,巴西主要股指聖保羅證券交易所指數當天下跌超過3%,跌至95831點。與此同時,當天美元兌巴西貨幣雷亞爾匯率一度創下自5月18日以來的最高紀錄,即1美元約合5.79雷亞爾。截至目前,美元兌雷亞爾匯率全年已累計上漲41.8%。

  疫情影響下原油大跌

  週三,歐美加強疫情管控、美國原油庫存大增且單周產量增幅創紀錄均打擊市場信心,WTI原油期貨一度暴跌逾6%。截至收盤,WTI 12月原油期貨跌2.18美元,跌幅5.51%,收37.39報美元/桶。布倫特12月原油期貨收跌2.08美元,跌幅5.05%,報39.12美元/桶。

  對此,東海高級能化分析師李婉瑩表示,近期原油價格主要受宏觀與基本面影響。「尤其是海外疫情加劇,歐洲國家採取更嚴厲的管制措施,對成品油消費產生負面影響。」

  至於基本面,李婉瑩告訴記者,利比亞交戰各派之間最近簽署的停火協議改變了OPEC成員國產量預期,也引發了油價基本面趨於平衡的質疑。上週五利比亞解除了對埃斯賽德和拉斯拉努夫這兩個主要港口的出口封鎖。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宣佈,兩周內該國原油日產量將從目前的50萬桶增至80萬桶,未來幾周原油日產量將增至100萬桶,遠高於此前分析師的預期。且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週一表示已經重新啟動了Al—Fil油田的生產,該油田自1月以來一直被東部軍事指揮官哈夫塔爾控制。而且此前一天,利比亞最大的油田沙拉拉油田恢復了生產。利比亞擁有非洲最大的已探明石油儲量,該國埃斯賽德和沙拉拉原油是地中海地區和歐洲西北部地區煉油廠生產汽油和中質餾分油的最佳原料。

  她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四季度原油月差結構修復偏慢,預計供需再平衡需等到明年二季度。「不過,資金情緒需謹慎,尤其是在11月11月初美國大選結果出爐前,建議投資者關注宏觀環境變化。」

  多因素共振,鎳價強勢上行

  10月28日下午收盤,鎳價大幅上漲,滬鎳主力合約漲超5%。

  對此,南華期貨諮詢服務部金屬分析師王澤勇認為,原因是多方面的。「宏觀層面上,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全球放水一直存在,美元指數承壓,商品價格估值驅動向上,加上良好的市場氛圍自然會推動價格上行。」 除此之外,王澤勇認為鎳的基本麵條件尚可。

  需求面看,近期不鏽鋼消費雖然存在季節性轉弱現象,但尚未引起市場關注,博弈焦點仍在供應端,且新能源汽車行業一直保持高增長,公佈的數據也十分亮眼,為鎳價上行提供了支撐。

  供應端看,王澤勇告訴期貨日報記者,近期鎳礦一直處於偏緊狀況,加上近期菲律賓即將進入雨季(11月—次年4月),出礦會明顯受限。在這樣的情況下,鎳礦的進口窗口大概率即將關閉。

  10月28日市場傳出菲律賓最大鎳礦生產商因疫情暫停礦山運營的消息,他表示實際產生的影響比較小,更多是一種情緒上的刺激。

  對此,東證衍生品研究院有色高級分析師曹洋表示認同。「HMC主要產低鎳礦,短期停產對國內中高鎳礦供需影響有限。另外,從替代角度,考慮到『低鎳礦—低鎳鐵—300系不鏽鋼』經濟性較差,低鎳鐵短期很難對中高鎳鐵供需平衡產生明顯影響。」

  至於預期層面,曹洋表示:「市場大概率會因此更加憂心菲律賓二次疫情。畢竟,不能保證菲律賓其他礦山或港口不會出現類似事件。實際上,在國內鎳礦供需短缺的大背景下,菲律賓如果出現二次疫情並造成實質性幹擾,國內礦價有出現『瘋漲』可能。」

  至於後面還有多大的上行空間,王澤勇認為,年內滬鎳價格向上看到130000元/噸左右,多單可在這個價格附近逐步離場。因為在整個宏觀背景下,鎳價相對會比較強勢。另外,在有色中鎳的基本面更為突出,缺礦情況短時間內難以改變,需求端有新能源汽車的支撐,因此市場一直保持樂觀預期。

  銀河期貨大宗商品部有色研究員王穎穎表示,四季度投資者需要關注國內不鏽鋼的季節性減產預期以及印尼NPI產能連續釋放的量級。

  另外,2019年1—9月國內俄鎳進口同比下降3.4萬噸以上,而俄鎳並未減產。王穎穎認為,在海外需求下降的情況下,鎳板存在隱性庫存擔憂。因此,四季度鎳價或有高位回落可能。

  基本面支撐,「雙膠」進一步上行

  10月28日下午收盤,「雙膠」繼續上行, 20號膠主力合約漲超4%,滬膠主力合約最後更是封板漲停。對此,市場人士表示,近期「雙膠」價格的持續上漲還是受基本面支撐。 

  南華期貨諮詢服務部能化分析師戴高策告訴記者,近期「雙膠」走勢均較強,但兩者實際的基本面情況又有差別,因此天膠合約表現更為強勢。

  據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高琳琳統計,國慶節後,滬膠的上漲幅度已經超過了30%。高琳琳認為,本輪行情驅動之錨在於基本面改善、外圍市場的聯動傳導以及膠種之間供需的結構性矛盾。

  其實,在國內「十一」休市期間,日膠已率先啟動,8個交易日漲幅達4.53%。內盤開市後,市場資金迴流,尋找補漲標的,橡膠就成了非常好的做多資產。雖然內外盤期貨品種存在差別,但國內外聯動性加強,且不少期現套利盤參與,加劇了這種聯動效應。

  中信期貨分析師童長徵認為,橡膠基本面在不斷改善。需求方面,今年不僅重卡銷量迭創新高,在全球疫情的加重情況下,乳膠手套的需求也大幅上行,乳膠供不應求,甚至開始擠佔幹膠的原料空間。供應方面,由於白粉病、雨水等問題,減產為確定性事件。「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給橡膠價格提供了上行基礎。」

  據銀河期貨天然橡膠研究員潘盛傑介紹,東南亞各主產區近期降雨十分充沛。其中,泰國近3個月的平均降雨量達8.57mm,高於去年同期34.5%,直接導致可開割天數減少。而且今年我國雲南、海南與泰國地區的橡膠價差突破十年來的新高,這一現象較為直觀地反映了上游供應的短缺。

  對未來價格趨勢,戴高策表示,「雙膠」本輪行情尚未結束,未來一個月仍有上行空間。「對於2101合約而言,目前價格並未改變核心的看漲邏輯。乳膠目前的利潤表現尚可,疫情帶來的手套訂單已排至2021年中,丁腈膠產能釋放需要一定的時間,高利潤下乳膠會繼續擠壓全乳膠的原料供應。天氣因素短期也不會轉好,18號颱風致使越南大量民眾避難,19、20號颱風風胚已在預期中。而且拉尼娜現象下,偏冷的冬季甚至可能造成國內提前停割,交割壓力明顯下降的預期也會繼續。「因此,他認為基本面看漲邏輯仍在,未來行情波動可能愈加劇烈。

  「當然,目前天然橡膠價格已大幅高於前期,積累了較高的回落風險。投資者宜嚴控止損,放大止盈,以應對行情大幅波動的風險。」潘盛傑說。

  逆週期因子淡出後人民幣中間價下行

  10月28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下調206個基點,報6.7195。市場認為這與10月27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宣佈逆週期因子淡出使用有極大關係。

  據銀河期貨宏觀研究員介紹,逆週期因子引入後,在維護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格局,特別是對減緩人民幣貶值壓力起到過十分關鍵的作用。2018年,在維護人民幣對美元匯率6.3—6.9雙向波動區間時,逆週期因子在6.9的關鍵位置發揮過重要作用,2018年四季度以來,亦在關鍵位置多次發揮作用。

  10月份以來,人民幣出現升值,美元對人民幣跌破6.7。但央行儘管取消了遠期售匯外匯風險準備金等,卻沒有逆向啟動逆週期因子的跡象。

  在上述人士看來,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之所以在這個時候取消各行報價時逆週期因子,主要是為了推進人民幣中間價定價的透明度和市場化。

  南華期貨研究所宏觀外匯分析師馬燕認為,這也是繼遠期售匯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調降至零之後的又一波工具層面的操作,其所釋放出的政策信號是緩解人民幣短期升值壓力,因為近一個月來人民幣呈現出較強的順週期升值行為。

  在馬燕看來,實際上逆週期因子的淡出使用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僅在於引導短期預期、緩解短期升值壓力,對匯率的中長期以及基本面不會帶來實質性的影響。

  「首先,逆週期因子只是淡出使用,不是官宣暫停或取消,其作用或者影響甚至會小於之前的遠期售匯風險準備金率的取消。其次,根據我們對逆週期因子的跟蹤和測算,逆週期因子是一個非對稱性的調控工具,其在中間價的調控中更傾向於調貶,在人民幣的升值週期中淡化逆週期因子的使用也在預期之內。再次,央行在10月16日和10月23日有比較明顯的調低人民幣中間價的傾向,其餘大多數時間逆週期因子都是處於比較中性的調控區間內,可以說大多數時間段逆週期因子本身就是淡出使用的。最後,短期處在美國大選以及美國財政政策談判的關鍵窗口期,大選結果以及有可能隨之而來的大選爭議都可能帶動市場避險情緒反覆,從而帶動人民幣波動加劇,在這種不確定性高企的時期宣稱逆週期因子淡出使用也有助於在預期上穩定人民幣匯率。」馬燕認為,從中長期看,人民幣匯率即便不具備持續升值基礎,也不具備貶值基礎,單向升值和單向貶值均是不現實的,而在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維持雙向波動,是人民幣匯率的最主要特徵,但人民幣匯率制度的市場化改革將進一步深入。 

  馬燕表示:「近期美元指數和人民幣匯率的相關性明顯增強,人民幣主要跟隨美元指數上下波動,同時我們也更傾向於認為人民幣匯率在大選日之前會延續區間振蕩走勢,振蕩中樞在6.7。超短期來看,市場面臨的不確定性主要集中在美國大選和歐美疫情上,而隨著大選日的臨近,結果也會逐漸趨於清晰,所以美元指數或帶動人民幣小幅區間波動。」

  馬燕表示,從美國大選日結束到最終大選結果出爐甚至直到總統完成交接這段時間,如若敗選一方對大選結果有爭議,雙方進入到司法程序,或出現預期外的其他事件,都會使風險偏好承壓,勢必帶動市場避險情緒走高,屆時人民幣有可能走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