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交雜在一塊是最麻煩的,我們叫作:如油入面。

一般我們分為三種情況:

濕重於熱、濕熱並重、熱重於濕

1.濕重於熱,治療措施重在化濕。

2.濕熱並重,治療時清熱和化濕要同用

3.熱重於濕,治療時重在清熱

另外,還需查看正氣情況:氣、陰,因為氣虛生痰濕,陰虛生內熱。

要知道自己的體質,還是去微信小程序測一下「九種體質」。

由於你的問題過於寬泛,只能告訴你以上原則。

具體葯食同源食材有如下:

化濕:茯苓(利濕),陳皮(健脾化濕),蘆根(清熱利濕,生津液),生薑(宣散寒濕),霍香(散寒祛濕)

清熱:夏枯草、金銀花、苦丁茶等

補氣:黃芪、党參、人蔘等

養陰:黃精(益氣養陰)、百合、西洋參(補氣養陰)等


昨天寫的公眾文,你有興趣可以看看。

https://mp.weixin.qq.com/s/a3n0CNPdYj4jjzBLYxzyQw


謝邀。

濕熱體質一般通過清理脾胃濕熱、清理肝膽濕熱或者清理下焦濕熱把濕熱從體內排出。如果脾胃濕熱,一般口中黏膩、身形肥胖並且大便比較黏膩、便不爽,用水沖糞便的時候糞便容易掛在便池,這表明體內脾胃濕熱,可以用葛根芩連湯中藥方進行配伍、煎煮後口服。

如果肝膽濕熱一般情緒容易急躁、易怒、口苦、口乾、眼睛乾澀、經常容易發怒、發脾氣,特別是兩脅肋部脹痛、脹悶感,可以用龍膽瀉肝丸口服清除肝膽濕熱。

如果下焦濕熱一般腰膝困重、小便黃赤,可以用知柏地黃丸清利下焦的濕熱。但是在口服中藥過程中還需注意,嚴格地控制飲食,比如油膩、肥甘厚膩類的食物、酒類要堅決的杜絕。


濕熱,本質上是經脈不通暢,經脈裡面的水運行的慢,導致有部分水停止,氣也通的費勁,導致那裡不斷的加強,就會產生熱。

動屍不腐,流水不臭,能靠調理的毛病,都可以自愈。沒事練練八段錦,五禽戲,易筋經,等等吧,這些導引術,久練習,慢慢經脈也會慢慢通暢,濕熱隨著經脈通暢,會逐漸消失。身體會慢慢恢復正常。

~平常清心寡欲,多抄抄清凈經,道德經,莊子之類的書籍,慢慢讓自己私心雜念消掉,不干擾經脈的運行。就像筆記本打遊戲,最容易發熱壞掉。你呢各種慾望就像遊戲一樣,極大的消耗著體內可以修復身體的能量,節慾,少消耗,讓這部分能量慢慢恢復身體,比吃藥簡單,方便,沒有副作用。


首先飲食上要注意,盡量不吃或少吃辛辣油膩生冷食物,肉生火魚生痰,蘿蔔青菜保平安。

其次保證大小便正常,適當運動,出出汗,有利於祛濕邪。當你大便不黏小便順暢了,濕熱自然就去了。

再者嚴重的話配合藥物,防風通聖丸,三仁湯,甘露消毒飲等。


濕熱體質是濕氣重 還上火 要去濕氣 降火


飲食清淡,作息合理,適當運動。


最好你能提供舌苔和具體癥狀描述,比如頭髮油,大便粘膩等,而不是自己下結論腎虛、濕熱等!

如此才能讓我更好的幫你判斷你的問題所在。


多食用健脾排濕的食物如:薏米、山藥、茯苓、紅小豆、冬瓜、牛肉等食物,飲食清淡,切忌辛辣、甜食


首先需要注意遠離濕氣的環境,這個季節,勤換衣服,多曬被子,適當開窗,保持通風適度乾燥。

其次,注意飲食,多鍛煉。可以多吃些去濕氣的食材。多多鍛煉身體。

可以自己熬點赤小豆薏米芡實茯苓山藥蓮子粥或者買現成的五穀粉喝。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