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尚未觀看該電影卻想作答的板友們移步至此:

在上映前如何看待新海誠的新作動畫《天氣之子》??

www.zhihu.com圖標

《天氣之子》是由新海誠執導,Comix Wave Film負責製作的動畫電影作品,於2019年7月19日在日本上映 。

該片講述的是在氣候調節失控的時代,被命運捉弄的少年和少女選擇各自的生活方式的故事 。


剛看完。

講一講比較讓我在意的大叔這條線吧。

他起初是一個邋遢,不上進,喜歡醉酒的大齡鰥夫。因為妻子明日香的過世,他把自己鎖在失去她的陰影裏。

他戴著兩個人的戒指,就好像把妻子一直留在自己身邊一樣。他始終沒有坦然接受妻子的離開。

每當說一些喪氣的,違心的話時,他就會轉一轉戒指。因為妻子明日香的過世,使他不再相信這世上能有永遠的相守,無論多麼相愛,也無法阻擋其他力量的破壞。

因此最開始,對於少年要去尋回少女時,他是拒絕的,甚至企圖勸回他,讓他屈服於事實——那個女孩不可能回來了。

正如他永遠的失去明日香一樣。

但少年的執著和真心打動了他,讓他明白自己只不過是個什麼都不敢做的膽小鬼而已。所以,他從最開始的拒絕,變成了幫助。他把希望留在這個男孩身上,妻子已經不可改變的離開了他,可如果這個男孩還能搏一搏,為什麼不讓他試著拚命一次呢?

最後,少年尋回了少女。大叔也終於坦然接受妻子的離世,重新振作。

三年後,大雨從未停歇,可大叔的KA事務所已經變成了KA株式會社,他本人也穿上了嚴謹的白襯衫,坐在辦公桌前敲電腦。

他依舊帶著與妻子的戒指,可他已然明白,妻子雖然離開,但愛情永存,他會帶著對明日香的愛繼續好好活下去。

這也是一條拯救線啊,大叔被帆高對陽菜的愛情拯救了。


經歷了「失去的三十年「的日本人看這部電影可能比較有感觸,對於其他國家的人來說還早了幾年。

以下內容有輕微劇透


《天氣之子》的主要角色們都是社會邊緣羣體。

比如出身邊遠的男主,剛出來的時候,先當了幾天的網咖難民

後來一直沒有找到工作,手頭更緊了,只好去做麥當勞難民,這才遇上女主。

「麥當勞難民」們不一定沒有工作,只不過收入遠遠擔負不起東京的房租

而女主和他弟弟則是早年失去雙親的困難家庭,女主在丟掉麥當勞工作後差點為了生計淪為風俗業人員。連酒店裡的那些速食品,都是他們眼中的大餐。

此外還有東漂的喪偶中年大叔

找不到正式工作,畢業即失業的女青年

以往生存的壓力把他們壓抑得太厲害了,所以最後他們的爆發才會這麼肆無忌憚,連警察都敢懟,更不會去想什麼「犧牲我一家,造福全人類「。

「世界都這麼瘋狂了,我們又何須顧忌這麼多,連自己希望的事情都不敢去做」。


  • 這是一部讓人心情變得清澈的作品。

趕著下映前二刷了《天氣之子》這部新海誠團隊的新作實在太棒了~

就像夏天望著秋天的背影,暴雨之上是晴空

兩個人一起經歷了一切之後的雲銷雨霽,彩徹區明;

讓人也不由得變得清澈。真好。

  • 小時候也有過這樣的怪想法。

「天氣會不會與我的心情相連呢?」

古時候,從日本的海島到北美印第安人羣落,從澳洲的土著到俄羅斯的先民,都有過專門的祈雨法師來祈禱雨的降落臨。就連2218年前的西漢就有雩祀(yusi)出雨消災的記載。

無論哪一片的大陸上,都保存著祈雨的傳說,展示著對天的畏懼。

但這樣的幻想保留到初中接觸到「氣壓鋒面」就揭下了那一紗神祕(甚至電影中亦如此吐槽…)

唯一能微弱支持這兩個的連接,也從個人無端的猜想漸漸被引導到了科學家研究發現的「氣象綜合徵」證明大約確實有三分之一的人,對天氣變化的反應比別人更強烈。

原以為,討論就會到此為止。

可是,在那雲端之上,天之彼端存在著什麼呢?

新海誠卻用另一種方式重新想起了這個奇妙的想法。

  • 一朵積雨雲的蘊水量比一個湖更深。

就是這樣一片比海洋更深邃的天空,人的心卻能奇妙地與其相連。人心真奇妙呀,會因為是晴天就會感覺特別好,甚至身邊的人都更可愛了一些。

所以每次看到晴天的時候,都不由得地想,是不是又受到誰的庇護了,忍不住想說一聲「謝謝。」

如果那朵雲那束光是因為某人才出現在眼前的話,那麼這份感謝的心情她也能收到嗎?

一個「人與天氣」的故事,新海誠從歷史傳說講起;從都市怪談講起;從…兩個人講起。

「只是,想幫助她而已。」

「只是,想帶給大家笑容而已。」

那麼多的故事傳說,都不用一一展開來說,只是說他們的故事,單獨都足夠如煙火閃耀。

一如那個穿著和服站在停機坪上祈雨的少女;

一如那個在鐵道上不停奔跑的拚命找回少年;

花火綻放/夏日灼灼;

好美的青春。

看到這一幕我都好羨慕現在就能看到如此佳作的少年,他們的青春真是太明亮了。

  • 秒速五釐米「火箭」與「櫻花」的晦澀物境,巨大微小與高速緩慢間的反差衝擊;
  • 言葉之庭隱喻不語的表現力,靜默雨聲與無數心聲(言葉即如葉子般無數的言語);
  • 你的名字從時間空間乃至身體的更迭,大愛小愛、大時空和小人物追求的變更;

這是誠哥講得最流暢,最容易理解體會的一個故事了。

那些年需要細細咀嚼,去分析去理解的如歌如畫一樣的故事終於如此生動了。

天氣之子做了大量的鋪墊和伏筆讓你明白大概要說什麼。例如帆高第一次去陽菜家的時候路過的未成年保護機構兩位大媽的細細低語就為後面的劇情衝突埋下了伏筆。

諸如此類的還很多,例如帆高撿到槍之前新聞上播出的槍支遺失事件;最初接觸到的選題;夏美一直騎的摩托車;最後幫助前輩逃跑的兩個小女孩等等。

不僅如此,音樂方面也有顯著不同的特色。例如在秒速五釐米裏的「天門」堪稱上佳模板,用一首首簡單卻銜接豐富的純音樂bgm增添了作品色彩。

而天氣之子中,音樂依舊是上一步你的名字中合作優異的RADWIMPS,相比與上一作,這一作增加了插入歌,作曲幾乎是在其巔峯期,歌詞也考究精美。

  • 有著這樣極佳的音樂加持,使得每一段音樂的加入,都極富有故事感。

例如:「找不到想聽的曲子,就這樣打開陰鬱的一天,卻被你那聲誇張的早安不可思議地改變了一切。」這段野田洋次郎的歌詞真是可愛巧妙,既反應了心情,也為下文的心態轉變做了鋪墊。

也許,一開始天氣是目標,後面才發現,天氣已經不重要,身邊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就好像我們喜歡晴天的原因不也是它會給人帶來笑容嗎?身邊的100%晴女不一定一定要天氣放晴,感受到光和溫暖,不就已經是喜歡的「晴天」了嗎。

下雨也沒關係,突破了陽光與陰雲,

  • 這些都不重要,有你在身邊就夠了。
  • 能讓人放棄對天氣,不,是對世界的執念。
  • 這不是一件本身就比那束光還暖還亮,男主一直追尋的那道光的盡頭的答案嗎?

梵高寫給提奧的信: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但總有一個人,總有那麼一個人能看到這團火,然後走過來,陪我一起。我帶著我的熱情,我的冷漠,我的狂暴,我的溫和,以及對愛情毫無理由的相信,走的上氣不接下氣。我結結巴巴對她說:你叫什麼名字。從你叫什麼名字開始,後來,有了一切。

帆高一直追的那道光,不也是這樣嗎?(暗梗x2)

而且誠哥這次也不光是直白地展現一個故事,還有很多細節藏在裡面。

例如:三葉和瀧的出場;四葉妹妹的出場;你名那對配角的終成眷屬;帆高在網咖壓泡麵的是《麥田的守望者》;大叔事務所裏有刻小孩身高的印記卻戛然而止等等……

  • 說到細節和大叔,我忍不住想提一提這個會硬挺著裝沒事卻流淚的男人。

從大叔手上一直戴著的雙戒指和事務所裏保留的如三輪車等兒童玩具可以看出他是真的很喜歡家人,而且一直一直惦記著、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

大雨過後他開窗讓水漫進來那段我一直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要莫名開窗,在二刷的時候看到窗上有留下不知何時的便條,如果真如網傳所說那時是妻子留下的,那他也想借著這一場大雨沖洗吧。

如果抱著這樣的心情,後面聽到帆高跑出警局去找陽菜時流下的淚就更容易理解了吧?

「為什麼你們不知道,或者裝作不知道!!」

這句既是幫帆高的辯解,也是對自己一直蒙受如已努力戒煙卻被否認的不公平對待的怒吼。

從一開始的理性勸說帆高回去,到最後出手幫這個孩子攔住警察。

我相信,他心中,內心的深處,很深深的那個地方,

一定保留著對妻子的愛和自己年輕時拚命想守護的心情吧?

如果給這個男人一個機會,穿過那個門,就可以遇見久違的妻子,

我想,這個男人一定也會奮不顧身地縱身越過。

這真是一個嘴硬的男人,這還是那個愛著心上人的少年,不是嗎?

雖然在影院中我用自己的工地日語聽到的他說他妻子是車禍意外離世的。

但也有人說,他的妻子是上一代晴女,夫人為了讓孩子看到晴天減少痛苦纔不停使用能力最終神隱的,所以他才知道神社在哪,他出現在大樓後供奉的祭品也是新鮮的……

結果究竟如何?

我不知道,無法知道,也不想知道。

他可真累啊,明明知道最終改變了世界也要說不要胡思亂想了,世界的改變與他們無關去安慰。

這個男人,須賀圭介,多少年過去了,還是這麼操心和嘴硬。

  • 最後

我很希望片中這個祈禱放晴的這一設定,就好像給人力量一樣,讓人相信人心。

最終我明白了這個答案。這也是「100%晴女」的魔法吧?

如果有人的祈禱是晴天的話,

那我的祈禱是你。

「因為我很喜歡。」

啊~真是一部令人心情清澈的作品。

Fin.


ps:距離上一次回答已經四年有餘了~不知道還有沒有保持原來的水平呢?希望大家喜歡~

pss:原本是二刷發個朋友圈感嘆下,結果開始寫了就停不下來了,一氣呵成,真是停不下來呢(笑

psss:真希望有個好的平臺能寫一些這樣的隨記和大家見面又能保障作者的權益呢。期待~

於是~按爪,咱們下個回答見:)


第三次更新,第二次的觀感真的更好了一些,我模糊的感覺是《天氣之子》的信息量有些過大,或者說節奏過於緊湊?或者是因為對中國觀眾,部分元素對我們的認知來說,負擔會偏重。一個猜想,大家如果看第二遍,有什麼體驗,可以討論下。

整體上來說,這部片子,比起《你的名字》討論的話題有了很大的改變,核心就在於《你的名字》是一部非常典型的世界系作品,主要探討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所有的其他元素都是為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做服務的。而《天氣之子》雖然也同樣是一部世界系作品,卻主要探討的是人與社會的關係,涉及的元素有了指數級的上漲,難度也急速提升。

因此,我對導演的思路有了一些更系統的想法,具體來說,電影或者說電影裏的角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少年狀態(未進入社會)——「成人狀態」(被社會賦予意義)——「新狀態」(自己賦予自己意義)

一、少年狀態

在最開始的時候,無論是剛剛從母親病房裡出來的陽菜,還是離家出走的帆高,本質都是一個純新人,或者說是一個純粹的少年。他們對社會一無所知,由於被迫或者主動的原因,闖進了社會,感受到了社會的不友好(帆高的「東京真厲害」、陽菜打工虛報年齡被解僱被迫去風俗店)。

這個時候的他們是充滿了衝勁,但是現實直接鋪面而來一波冷水。

這個部分的電影,也是比較沉寂的狀態。

二、「成人狀態」

然而伴隨著帆高找到了編輯社的工作,帆高在工作中得到了被認同的快樂,(雖然被剝削,每個月收入只有3000日元),但某種意義上,這個時候的帆高,是初步被社會所接受,成為了一個成年人。於是這段時間的帆高開始逐漸向圭介(小栗旬那個角色)轉變,也更加現實,以至於從夏美嘴裡說出了,你怎麼越來越像圭介了。這個時段的帆高越來越現實,即是隱約猜到了陽菜和天氣之間有關,但還是順口說錯了希望天氣變好的回答。

陽菜同樣如此,定製天氣活動的成功,陽菜也從工作中得到了被認同的快樂,即是感受到了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差,越來越透明,但是由於社會的認可,陽菜還是覺得很高興,願意堅持下來。而這種被社會賦予的意義發展到極限,就是夏美的告知,只有犧牲自己,才能徹底拯救東京的天氣。

而這就形成了本劇最大的衝突,男女主因為社會賦予的意義,獲得了短暫的安穩和幸福,卻又被社會賦予的更高的意義(OR責任),要犧牲這短暫的、渺小的幸福。

在社會的壓力下(包括讓天氣變正常的責任,警察追尋帆高的壓力,社會逼迫陽菜和弟弟分開的壓力),帆高和陽菜在第一次選擇中,選擇了妥協。

而這正是我們大多數人所選擇的一樣。所以顯得真實的可怕。

三、「新狀態」

故事的轉機,發生在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即帆高發現了陽菜的真實年齡。這使得帆高不得不反思自己的過去對陽菜的依賴,最終回想了自己的初心,自己的責任,也就是社會賦予的意義並不是帆高真實所追求的,這只是維護帆高和陽菜之間小小幸福的一個過程,過程怎麼能喧賓奪主,代替目標呢?

於是帆高徹底拋棄了所有社會賦予的意義和責任,不惜一切開始重新追回陽菜之旅,也是本片的高潮時刻。

而陽菜,也在帆高重新找到她的那一刻,重新獲得了生命的意義,因此順利的將祈求用在了自己身上,重回大地。

但是,帆高雖然做出了選擇,但是在之後的三年,帆高也一直在搖擺和懷疑中,自己是否做得對,是否因為自己犧牲了整個東京的天氣,帆高無法做出回答,這也是帆高無法面對陽菜的原因之一。(電話什麼的當然是藉口)

在與立花瀧的奶奶、圭介的進一步交流中,這兩位給出的答案是世界很大,你們只是其中之一,無需自責。即弱化社會賦予意義的壓力,來讓男主釋懷。

但最後當男主看到女主祈禱的那一刻(我的理解是女主的祈禱可能並不是之前的祈求陽光,而是和當初在天空中和男主一起祈禱的內容),男主明白了,無論社會賦予意義的壓力多麼大,他的優先順序是永遠低於自己的意義的,於是男主釋懷的走向了女主。

完成了HE。

其實圭介、夏美的故事基本也是按照這個路線,只是圭介像是一個偽裝成人狀態的少年,夏美則是一個偽裝少年的成人。此處就不展開細說了。

————————————

第二次更新,我看到很多朋友把這部片子和《你的名字》做對比,雖然個人感覺內核還是非常相似的,但從表現來看,兩者的外在差距很大,《你的名字》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商業片,有著完整的故事和優秀的節奏。但是《天氣之子》很遺憾,也許是導演已經儘力了,也許是導演想講的實在太多,最終呈現的效果對普通觀眾而言不是那麼的好,雖然音樂、畫面都是頂級的。

有個朋友說的很對,這個作品更像的其實是《秒五》,這次的留白幅度也很大,且節奏很緊湊,如果無法完成帶入的話,可能會有很大程度的莫名其妙。

也許會隨著二刷和三刷的進展,有些不同。

祝大家觀影愉快,我明天去2刷看看。

——————————

極度致鬱。看完電影3個小時之後,我才哭出來。

在我看來,這不是講一個純粹的少年故事,更像是

一個被這個世界不斷施加壓力的社會人,用少年的心,進行反抗的故事。

最後那句「我們已經沒事了」,看的時候沒反應過來,事後回顧才讓人淚流滿面。

真心祝願大家都能找到,除了社會賦予你之外的人生意義。

——————————————————

電影后,有幸向新海誠導演提了一個問題

我的問題是:之前您的世界系作品,往往是主人公完成了成長,世界也得到了拯救,為什麼這次反過來了。

新海誠導演回答大概有兩個意思。

一是這個世界就是在向糟糕的方面發展,日本的天氣極端情況也越來越多,我無法用虛幻的東西來欺騙大家。

二是帆高和陽菜,我並不想把他們塑造成好萊塢式的英雄,拯救了愛人,又拯救了世界。他們僅僅是一個想要拯救身邊的普通人。


先說結論,相比「你的名字」,我更喜歡天氣之子。

這是一部為少年準備的電影,美好的戀情、年齡帶來的制約、少有溫情的大人社會、無法掌控人生的無力感。

我很喜歡,這讓我有一種沉浸感。

具體如下,最後附上一段看完電影當天彈的超級簡略的主題曲吉他旋律音。


2016年12月,脫單之前,和後來的女朋友看完「你的名字」。

2019年11月,分手之後,自己一個人看完「天氣之子」。

有很多人都說天氣之子邏輯有問題。但對我來說,這些小細節其實不重要。

分手15天之後,喜歡電影但貧窮的我在糾結到要不要看這一部電影,打開美團,打算看完預告片之後作出決定,在此之前,我刻意迴避所有的劇透,對劇情也一無所知。

(看的是這一版)

https://b23.tv/av73973254

陰雨的東京,繁忙的都市生活,無所適從的少年,逼仄的生活,失望到絕望,快餐店陽菜的善意,好起來的的生活,最後迎來陽光的普照。

似乎是一部描述壓力中尋找希望的的電影。

彼時心情糟糕的我希望得到治癒,下了決定。

電影極具魔幻現實主義色彩

連續陰雨的東京

帆高離家,來到東京事事不順,年齡制約著他生存下去。

陽菜同樣是如此,為了和弟弟生活在一起,謊報年齡努力工作到夜晚。

兩者都有一種孤獨感,儘管晴天巫女的能力暫時改善了他們的生活,但這一身份的悲劇色彩也逐漸顯現。

最後在被警察通知的那一夜,矛盾到達極致,天氣由陰雨轉暴雨轉寒雪,帆高失去大叔的幫助,陽菜即將失去弟弟的監護權,儘管他們嘗試衝破一切阻礙,從警察手裡逃脫、尋找數家酒店,最後有了溫暖的房間得以休息。

但也迎來命運裁決,帆高的積蓄不可能支持太久,外面惡劣的天氣也逼迫著陽菜。

最後她決定奉獻自己來治癒東京的天氣。

看到這裡我是很震驚的,作為一名自私的當代大學生,我認為她有權利這樣做,但是徹底不明白她這樣做的必要性。

因此第二日天晴之後的劇情裏,我是完全的有代入感的,我彷彿化身帆高,無論付出什麼代價,我都願意將陽菜帶回來,我的心裡是吶喊的,我跟著主角在奔波、逃避追捕、大聲吶喊。

天氣是上天的安排,為何要讓一位可愛的少女犧牲自己呢?我在東京唯一的陽光怎麼可以消失呢?陽菜她其實才15歲啊,難道不應該是我來照顧她嗎?

種種情緒融合在一起,起碼對於我來說,這最後一段是極其精彩的,我摸不透這段劇情,我並不知道這部電影的結局是喜還是悲,所以我的心是懸著的,在最後令人驚艷而不講物理學原理的畫面中,兩人回到地面,帆高完成救贖,確確實實地讓人長舒一口氣。

後面的情節我是帶著微笑的,看到時間流逝,帆高來到東京,儘管天氣改變了東京,少年和少女還是如過去那樣,那種「我不在乎世界,我只要你」的感覺想想都讓人心裡充滿希望。

愛にできることはまだあるかい

表示 陪伴我看「你的名字」的人沒有陪伴到看「天氣之子」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