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角度解釋一下。

本人心理學業餘愛好者,說的不會很深,可能有錯誤。

【寫在前面】

人們做某件事的原因是很複雜的,不是一兩點就能解釋清楚的。

個體的差異性很大,每個人做這件事的原因都可能不一樣。

因此本文只是提供一個角度,不能代表全部情況。

————————————

先亮明觀點,從我下面介紹的這個原因來看,翟的粉絲的這種行為,其實是很常見的

而且跟學歷、年齡的關係不大。(我沒說沒有關係)

先不說翟的粉絲,先說說我們。

很多女性喜歡看網路小說,網路小說裡面有一類叫總裁文。

總裁文裡面有一類是,前期男主不顧女主意願強取豪奪、虐待她,中期女主愛上男主,後期倆人戰勝反派、幸福美滿大結局。

知乎有個問題,說說哪些三觀不正的女主角,這類被虐後還愛上男主的女主,就是其中一類答案。

有人說,這是作者虛構的場景,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也真實存在著這樣的事件。

1973年8月23日,兩名匪徒在意圖搶劫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內最大的一家銀行失敗後,挾持了四位銀行職員,在警方與歹徒僵持了130個小時之後,因歹徒放棄而結束。

然而這起事件發生後幾個月,這四名遭受挾持的銀行職員,居然對綁架他們的人顯露出憐憫的情感。他們拒絕在法院指控這些綁匪,甚至還為他們籌措法律辯護的資金,他們都表明並不痛恨歹徒,並表達他們對歹徒非但沒有傷害他們卻對他們照顧的感激,並對警察採取敵對態度。更甚者,人質中一名女職員竟然還愛上了劫匪,並與他在服刑期間訂婚。

這種情況,叫斯德哥爾摩綜合征

搜狗百科

不過小說里的女主和為翟辯護的粉絲,還不算典型的斯德哥爾摩綜合征,只是有一點相似而已。

不過問題問的是原因,而這兩種情況的原因有一點相似。

需要說明的是,還是上文提到的,

人們做某件事的原因是很複雜的,不是一兩點就能解釋清楚的。

個體的差異性很大,每個人做這件事的原因都可能不一樣。

斯德哥爾摩綜合征的產生原因有很多種說法,而且具體到某個人身上,原因可能都不一樣,我在此只說我認同的說法。

你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評論區分析。

我的看法來源於弗洛伊德的心理防禦機制,與此情況很像的是其中的「壓抑」、「否定」和「合理化」。

這些學術名詞我就不解釋了,有興趣自己了解,沒興趣簡單聽我說說。我的理解不僅來源於這一點理論,還有其他的不知道是什麼的理論。而且不一定正確。

假設有一個死命維護翟的人叫a。

當a發現翟犯重大錯誤了,他第一時間是驚慌的。因為承認翟有錯,就意味著自己以前是有眼無珠,是愛錯了人。這件事對他的打擊太大了,大到他無法承受。

(不要說,這事兒有啥承受不了的?每個人對同一件事的感受不一樣。你的感受不等於他的感受。比如高考失利,有些人跳樓了,有些人復讀了,有些人上了差一點的大學。)

所以,他必須忽視掉這件事,不管是認為有人故意搞他,把原因轉嫁到別人身上;還是認為學術造假的人多了,又不是他一個,覺得他的錯沒那麼嚴重啊;或是忽視他學術上的錯誤,只專註他演戲方面……

總之,他不能承認翟犯了錯。

他不是在保護翟,是在保護自己。

承認翟有錯,就是承認自己有錯。

他無法接受他的這個錯誤。

注意,無法接受自己的某個錯誤是人的常態,每個人都多多少少有自己異常脆弱的地方。

比如有些人不在乎成績低,但是不能忍受兄弟背叛。

有些人不在乎孩子的成長,但是不能忍受事業失敗。

所以他要美化翟,其實就是要美化自己。

拿這個思路解釋下剛剛斯德哥爾摩搶劫案裡面人質的異常行為:

如果他們承認了歹徒對他們的迫害,就等於承認了自己經過了一段恐怖的時光。

而他們不能接受這個事實,一想起那段時光就會讓他們痛苦難受。

所以他們要美化那段時光,以此來緩解心中的恐懼。

而美化的方法之一,就是認為歹徒是好人。

生活中這樣的事很多……

就好比你因為沒好好學習而考分低,但是一想到自己的錯誤,你就會非常恐懼。

為了消除恐怖感,你告訴自己,是因為老師對我有偏見,故意壓我的分;或是我運氣不好,我會的問題都沒出。某某人分也低,說明是這次題難;某某人分高,不過是他運氣好,蒙的。

這時候如果對方一再強調是你前段時間沒好好學習,你可能會大發脾氣。

因為雖然他說的是實話,但是會跟你帶來恐怖感。

再比如有人因為犯錯被領導開除,他會解釋為這是失業潮或領導眼瞎。

這都是因為他們無法接受自己在乎的這樣東西的缺失,所以就選擇了否認現實。

和學歷、年齡關係不大。

因為學校不教你如何解決心理問題。

因為日曆年齡不等於心理年齡。

按道理來講,確實日曆年齡(就是咱們現在最常用的,今天日期減去出生日期)的增長,心理年齡會增長,即自我會逐漸強大。

但是具體到個人那就不一定了。

自我意識這個解釋起來太麻煩了。

簡單來說就是,自我意識越強大,越不容易崩潰,越不容易把自己寄託到他們身上。

說回粉絲和追星。

有些比較瘋狂的追星人士,覺得自己根本不能離開偶像,其實就是把自己過多的寄託到偶像身上了。

在那個明星的身上,活著他的另一個自己。

這句話得解釋一下。嬰兒最初是分不清自己和他人的。隨著年齡的增加會明白,自己和他們之間有界限,線裡面是自己,外面是對方。

但是有些人這點出了問題,還停留在年幼時期,沒搞清楚界限。於是應該屬於自己的那部分,過多的跑到了線外,所以自己分成了兩部分,線內的真正自我,是線外的寄託自我,甚至線外的成了主體。

所以被寄託者(偶像)的一舉一動,其實在他眼裡也就是他自己的一舉一動。

所以他要維護偶像。

因為偶像就是自己。


你看pgone,你看柯震東?

個人底線和原則不同而已。


因為差不多都是小學初高中粉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如果你一個看得很重的人犯了錯,而且這個錯誤並沒有觸犯你本人的利益,我想大部分人會去溫和地告訴他你錯了並安慰或者告訴他應該怎麼辦,鼓勵他陪著他改正錯誤重頭再來吧


粉絲年齡從小學到六十幾都有,大學生也不少。首先他是一個演員,在18年初那會還一直都沒有經紀人,也沒有簽經紀公司,一個人帶著團隊。以前他為了拍白鹿原在農村九個月都沒有什麼露面,所以他有說過做他的粉絲要耐得住寂寞。他也不怎麼上綜藝,唯一上過幾個大的綜藝就是演員的誕生和聲臨其境的,都是和演戲相關,所以一般觀眾關注到他也都是始於某次機會在電視上或者視頻軟體上看到他的作品,其中一部分人會成為粉絲,不可否認他演技很好。有個人說入坑的原因是在視頻里看到一個人竟然把傻子演的這麼好。當然成為粉絲的原因有千萬條,但是推測大多數最初也是最根本的原因都是看了他的作品。所以這樣一個實力派演員不能擁有自己的劇迷嗎?說實話在大家心中他是一個特別努力善良的男孩子,沒有什麼架子,總是善待他人,從前是現在也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