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3/4和3/8,如果都規定一拍是一秒的時長,那這兩個在實質上有區別嗎?

除了說法上:3/4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3/8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

但是演奏的話,3/4和3/8,每個小節不都是一樣的時長,一樣的節奏嗎?那這樣所謂的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又有什麼意義呢?


先說我的結論,沒有什麼實質區別;

這對於我們這種作曲狗來講,這真的只是個記譜問題;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三拍;和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三拍,本質上的律動規則是一樣的。通過速度標記,可以讓3/4和3/8獲得完全一樣的演奏效果。

某些老師喜歡說3/8比3/4更「快」,個人認為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在常用的那些速度下,3/8單位周期會顯得更短促,也只是顯得更短促而已;

但是在現代音樂創作里,某些作曲家就喜歡用8分音符來做單位拍,原因是啥呢,以我有限的知識推測,大概是因為可以更多的出現帶符杠的節奏音型,可以用更多的X連音的特殊劃分,同時,(這點最重要),在印刷樂譜里會更好看,更美觀。

貼幾張譜例,細川就很喜歡用8分音符來作單位拍來記譜,而且喜歡用超級超級慢的速度(八分音符=30、40這種)。這曲子就不能用3/4來記譜嘛?未必吧。甚至我用72的速度記,還能更方便演奏呢。

其實武滿徹也是這樣的,在多個以八分音符為單位的變拍子群不斷的發展音樂。即便是樂隊作品,這兩個日本作曲家也更傾向用8分音符為單位拍記譜。甚至會出現一些3.5/8 1/16 這樣極端細微的節拍。

不過樂隊作品,我還是更青睞肖斯塔科維奇那樣子的記譜,記得開一些,速度哪怕200,也好視奏。職業樂團不怕快,再快都搞得下來,但是就怕慢啊,這種20、30左右明顯低於心臟速度的節拍速度,指揮也不好揮准啊,樂手也容易趕啊,不好數也不好跟呀,記譜記得開一點,她好我也好。

以上。


其實我已經看到有人回答到點子上了。3/4和3/8最大的區別是律動(pulse)不同。幾年前一次作曲課的研討會上,正好有人也提過這個問題,不過當時我們探討的是4/8的存在意義。因為我們的研討會是本科、博士、教授們一起參加的,所以你能聽到不同層面的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挺有趣的。我把當時討論的重點給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得理解3/4和6/8的區別。3/4是simple meter,一小節打三拍,而6/8是compound meter,一小節打兩拍。6/8打兩拍,不是打六拍,這是重點,即使6/8的定義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六拍」,你在打節奏的時候也是一小節只打兩拍,每一拍都相當於一個三連音的感覺。這樣你就得到了一個基本的律動感。你可以想像一下,你用一把吉他,為一個舞者伴奏。無論是3/4拍還是6/8拍,你的吉他都每小節掃六下(123456),為六個八分音符。舞者在3/4的舞曲里,每小節的舞蹈動作是三個(不論腳步移動還是肢體動作),為了與舞者的動作相配合,你的吉他節奏重音應該是這樣的121212(其中1為重音)。而在6/8中,舞者每小節的舞蹈動作有兩個,所以吉他重音應該是123123。你可以一邊打著拍子一邊念123123或者121212,來體會一下兩種節拍pulse的不同,所以說正確的打拍子真的太重要了。再舉個稍微極端例子,5/4和5/8。 5/4可以是1212121212(八分節奏型),而5/8是12312或者12123,一個三連音加一個二連音的感覺。你可以試著打一下5/4和5/8的拍子,也體會一下這兩種pulse的不同。(5/4拍的曲子還可以聽聽take five)。

如果理解了上面我說的,3/4和3/8的區別也就很好理解了。3/4律動111也可以再細分成121212(八分)3/8就是123。打拍子的話,3/4每小節拍三下,3/8每小節拍一下。而且3/4和3/8和樂曲速度也沒有啥關係,也並不是3/8就比3/4的樂曲要快或者是慢。就是pulse不同而已。

這還只是節奏上的差異,如果在加上旋律還有和聲織體等等的話,3/4,3/8,6/8的區別就更明顯了。(也有可能更難分辨,如果讓旋律有意錯開重拍)。

當時在研討會上還有各種不同角度的解釋,比如從歷史角度。例如3/4常見於小步舞曲,所以之後的音樂家遵循傳統,把類似這種律動曲子都寫作3/4。或者從樂手讀譜的角度,例如現代音樂中有大量的節拍變化,比如一小節7/8立馬變4/8然後又成5/8這種的,就是為了方便告訴樂手每一個節拍的變化都代表了一個新的phase的開始,要打破之前的律動感。也有人說就是作曲家閑的沒事寫出來欺負演奏家的,哈哈,這個我同意,我就喜歡這麼干。

p.s 想起很多年前我在微博看到有人po了一份原創的鋼琴曲,很明顯曲子是6/8的,但是他記譜是3/4的。我指出來後他不服,問我理由是啥,我那時候也確實不知道咋解釋,總不能說我樂感好,感覺出來的,哈哈,只好說6/8曲子較歡快之類的直觀感受,但是他說3/4也有很快速的曲子,當然他說的也沒錯,3/4還是6/8確實跟速度沒關係。我那時只恨自己理論知識的匱乏不足以支撐自己的樂感,哈哈哈。因此,每次碰到這種關於節拍的討論我都很上心。不過現在想想我還是一臉懵逼,都分不清3/4和6/8,原創是咋寫出來的……還有,把6/8的鋼琴織體強行寫在3/4拍的框架內,那譜面真的丑的不忍直視,嗯,這也許也是個鑒別3/4和6/8的方法……


請問3/4和3/8,如果都規定一拍是一秒的時長,那這兩個在實質上有區別嗎?

除了說法上:3/4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3/8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

但是演奏的話,3/4和3/8,每個小節不都是一樣的時長,一樣的節奏嗎?
那這樣所謂的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又有什麼意義呢?

問題1:請問3/4和3/8,如果都規定一拍是一秒的時長,那這兩個在實質上有區別嗎?

答:「實質上」有沒有區別,關鍵在於這個「實質上」如何理解和界定。

這兩種拍子各有兩種可能,是由於單位拍的不同導致的。

四三拍的單位拍結構在理論上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以四分時值為一個單位拍,另一種是以二分附點時值為一個單位拍。但是在實踐中,經常使用第一種,極少會出現第二種。

八三拍的單位拍結構在理論上也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以八分時值為一個單位拍,另一種是以四分附點時值為一個單位拍。在實踐中,這兩個都常用。

再回到問題本身,「如果都規定一拍是一秒的時長」,單從時間角度來比較,是沒有區別的。但是音樂的進行不是僅有時間因素。

綜上,如果只看時長,是沒有區別的。如果考慮單位拍、強弱位置等其他因素,根據單位拍的異同,可能有區別,也可能沒區別。

問題2:我沒太理解想問什麼。

除了說法上:3/4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3/8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

以上表述是個陳述...

但是演奏的話,3/4和3/8,每個小節不都是一樣的時長,一樣的節奏嗎?
那這樣所謂的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又有什麼意義呢?

以上表述我沒看懂想問的是什麼意思。

3/4和3/8,每個小節不都是一樣的時長,一樣的節奏嗎?

就以上這句話來看,第一,四三拍和八三拍,每個小節的時長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取決於速度。

那這樣所謂的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又有什麼意義呢?

」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都是符號,是表示」某一時值「的符號。注意,在不同的拍子中,所謂」某一時值「可以能是同一時值,也可能不是同一時值。

比如,在四三拍中」某一時值「是一秒;在八三拍中」某一時值「也是一秒。這時,四三拍中的四分音符表示的」某一時值「是一秒,八三拍中的八分音符表示的」某一時值」也是一秒。

再比如:在四三拍中「某一時值」是1秒;在八三拍中「某一時值」是0.5秒。這時,四三拍中的四分音符表示的「某一時值」是一秒,八三拍中的八分音符表示的「某一時值」是0.5秒。

要把節奏相關的基本概念搞清楚,這些內容就很容易理解了,之所以會有各種各樣的疑惑,就是因為基本概念不清。

節奏;拍;節拍;拍子;拍號;單位拍;節奏型等等。

《李冰峰老師樂理講義》配視頻講解?

weidian.com


3/4拍和3/8除了用不同的音符表示一拍,其餘沒有區別。

基本音符的時值都是兩倍關係,例如1個全音符=2個二分音符,1個二分音符=2個四分音符……

所以這只是定義用哪種音符來表示一拍,其餘的音符按照2倍的關係去計算拍子就是了。

如果在作曲時要考慮選擇3/4還是3/8,則要從曲子整體速度和音符密集程度來看:

1.如果曲子速度比較慢,例如是Grave/Largo,則每個小節一般會寫更多的音符,寫作的時候傾向於把分母數字更小,也就是3/4拍,甚至3/2拍。否則的話,如果分母數字太大,例如3/8拍或3/16拍,樂曲中就會大量出現16分音符、32分音符、甚至64分音符,造成讀譜困擾;

2.如果曲子速度比較快,例如是Allegro/Presto,則每個小節一般不會寫太多的音符,寫作的時候傾向於把分母數字更大,也就是3/8拍,甚至3/16拍。否則的話,如果分母數字太小,樂曲中的長音會常常跨小節存在,同音連線非常多,造成讀譜困擾;

當然這個也不是絕對的,只是這樣作曲方便觀看。


樓下一些回答居然說到了6/8,題主沒問6/8拍啊,注意審題(敲黑板)。


這道題看似容易,但能答好很難。需要綜合運用音樂史和聽覺心理學的知識。

一句話回答:有區別。區別的原因在於二者的速度不一樣,導致相應拍號下的音樂情緒和織體運用都有差異。

你也許會問,拍號怎麼會扯上速度?樂譜上不是都有專門的速度標記嗎?假若3/8拍暗示樂曲的速度更快,那把速度標的快點不就得了,3/8拍這個記號有什麼單獨存在的必要和價值嗎?

答案是有必要,原因是記譜法的記號之間不正交,拍號和速度記號不是獨立的,它們之間會相互影響。

這裡有個微妙之處就是,快歌不是慢歌的簡單加速,快歌和慢歌分別有自己獨特的音樂形態和樣式,而拍號就暗示了速度對於音樂結構的影響。

知乎上的程序員多,我舉個前端的例子你就很容易理解了(非程序員可跳過)。

通常,做一個網頁的時候,HTML是負責內容和結構,CSS控制網頁的排版和樣式。這非常類似樂譜的情況,樂譜里的音符對應了HTML里的元素,是內容;CSS對應了樂譜里的拍號、速度以及表情記號等,在CSS里你可以改變網頁的字型大小、顏色之類,但不會改變內容,樂譜里的拍號、速度及表情記號控制了音樂的演奏速度、強弱起伏等,這些也都不會對你演奏的內容有任何影響。

MIDI文件採取了類似的思路記錄音樂信息。在MIDI中,分Message和Meta Message兩類事件,音符事件(屬於Message類型)不含節拍和速度信息。如果你拿到了一個只含音符事件的MIDI文件,原則上你也能播放,只不過相關的節拍、速度、樂器、表情等很多信息你就都不知道了,系統會給一個默認值把它播放出來。類似你沒有CSS文件你也可以打開一個HTML文件,只是沒有樣式信息,系統的默認排版有點醜陋就是了。

好了,現在問題來了。CSS的設計是存在問題的,原因之一在於CSS不正交[1]。這就導致CSS編程非常噁心,在知乎上被罵成翔。「為什麼 CSS 這麼難學?」這個問題下截止目前已經有234個回答了。

音樂的樣式信息(我姑且借用前端的概念,我不知道音樂里有沒有類似說法,如有請在評論里指出)也是不正交的,所以產生了你提出的這個問題。在歷史上拍號的概念出現在速度標記之前,剛開始出現的時候兼具速度和拍子的含義,導致它和後來出現的速度記號出現了功能的重疊。記譜法有一個漫長的演進過程,它缺乏頂層設計,是一個「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和稀泥過程。

最早樂譜是沒有拍子的:

格里高利聖詠譜,沒有小節線

後來有了拍號和小節線,但是沒有明確的速度標記:

著名的平均律第一冊的C大調前奏曲,巴赫手稿

這時候出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C」記號,我用紅圈圈出了。通常的解釋是,這個記號的詮釋和速度有關,當你彈得快了,這時候就是以二分音符為一拍,每一小節有兩拍;當你彈得慢了,你彈出來的就變成四拍子的感覺了,這個時候聽覺會把音樂的律動分得更清楚一些,拍子的單位也由二分音符變四分音符了。

音樂史的發展脈絡有個規律,就是作曲家的控制欲越來越強,他們把手伸的越來越長,希望更準確地控制演奏者對自己作品的呈現,由此開始「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歷程。

起先沒有速度標記,但作曲家希望演奏者彈得更快一些,那怎麼辦呢?很簡單,既然大家看到八分音符的直觀感覺是比四分音符快,那我就以八分音符為單位記譜就好了,於是自然出現了3/8拍的記號。久而久之,3/8拍就和快音樂的結構特點聯繫起來,使得它具有了某種情緒特徵,比如說快樂啊,活潑之類的。

後來作曲家覺得這樣搞還是太模糊了,因為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之類都是相對時長,沒有一個基準點談速度都是沒意義的。於是作曲家開始直接在譜面上寫速度。但這個時候,速度的描繪都是文學性的,什麼柔板、行板、快板、廣板等等,總之就是很多板,那些你所熟見的Andante,Adagio,Largo,Presto等奇怪的單詞出現了。

再後來,一個叫「節拍器」的東西被發明了出來,作曲家對於速度的控制欲終於得到了滿足。需要多快就直接把BPM值(每分鐘的拍數)寫下來就好,演奏家也不必揣測作曲家的意圖,直接把節拍器撥到那個速度上就好,可謂終極方便。

這個時候再回頭一看,咦,當時為什麼要搞個3/8拍出來?我直接把3/4拍的速度寫快點不就完了嗎?

……

是不是非常像「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呢?現存的記號的表達力和控制力不足就發明新記號,加多了以後發現記號冗餘了……

現在回顧這段小歷史會覺得非常有趣,但很多人不清楚這個歷史進程,才會產生類似題主的疑問。

總體而言,因為歷史的原因,五線譜的設計非常的繁雜冗餘,為初學者設置了不必要的障礙。其實仔細分析五線譜的信息,可以發現五線譜真正的要表達的只有三個維度的信息:音高、時值和節拍[2]

將五線譜轉譯為音高、時值和節拍三個維度的表示

圖中呈現了一個鋼琴捲簾窗的樣式,橫坐標換成了秒,可以精確表現音樂的速度。上方的小圓點表示周期性的強弱律動關係,是比小節線和拍號更精確的表示,而且沒有歧義。如果你沒有接觸過五線譜,你會發現B比A要清晰和簡潔,意思也更加直觀和明了,拍號的問題也不存在了。

好了,拉拉雜雜說了這麼多,其實記住一點就好,3/8拍的產生是一個歷史遺物,碰到這類譜子記得用不同的速度和律動感演奏就可以了。


我是一個兼有理科和音樂科背景的博士生,致力於做音樂的祛昧人,用科學的語言講音樂。歡迎點贊關注分享,你會看到我的最新創作~

參考

  1. ^CSS 為什麼這麼難學? - 方應杭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29888231
  2. ^Patel, Aniruddh D. Music, Language, and the Brai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2010.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