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看到過這個網站在知乎上做宣傳,聽說氛圍和早年開放註冊之前的知乎比較像,就註冊了個號。但最近上去看了看發現推薦的文章都是16、17年的,回復的數量也都不多。


謝護士大大邀,好久沒上奶牛關了。剛剛進去看了一下,感覺跟以前差不多,還是冷冷清清的,沒什麼區別。。。

當時奶牛關做得最火的一段時間裡,我倒是對它青睞有加,畢竟號稱是專業的遊戲問答社區。可是一開始的時候我記得是邀請制的,我想進去灌水還沒得灌。後來在知乎多答了幾個題目之後,那邊的人反而找過來邀請我了。哎,我知乎這邊才剛認識幾個新朋友,哪有換平臺的道理。雖然那時候註冊了,卻也沒回答過幾個題目。

當時不論是被刪回答,或是被抄襲,或是遇到小人,確實在知乎受氣不少,很多時候都萌生要不退乎去奶牛關好了。但關鍵是奶牛關一直沒做起來,去那裡回答問題總感覺沒幾個人互動。而且雖然知乎有很多「小可愛」的問題,但各種各樣的問題多了,有的時候經常能找到一些奇葩的角度去創造一些有趣的回答,漸漸的我也慢慢開始形成自己的回答風格。奶牛關感覺絕大多數問題都是遊戲評測,專業倒是專業了,可遊戲評測媒體那麼多,你這吸引力就少了許多。

以核心向為賣點倒不是不行,但你既然做核心向了,必然受眾羣體就小,你就得想出一些引流的東西出來。要不就廣開大門,多吸納一些輕度玩家進來,然後再慢慢從中凝聚出核心用戶,要不就得下點資本,花點費用去約一些優質稿件,轉移核心玩家的目光。這其實也是跟遊戲產業一樣的,要不就做藍海羣體,要不就搞優質獨佔,一開始就售賣核心玩家的情懷又給不出什麼東西,誰買賬呢?


知乎現在至少在遊戲區的內容也就三個問題,審核嚴、低質內容多、難以賺錢。

這三點奶牛關幾乎都沒有解決,至少我之前看的是這樣。

敏感內容是沒什麼辦法,而後兩者其它一些網站是通過編輯來過濾優質內容,寫篇文章給500-1000稿費,這樣既保證質量也吸引作者。相比之下奶牛關基本上是用愛發電。

知乎的成功之處不在於現在把遊戲區運營得有多好,而是在於首先它進入市場早,搶佔了很多用戶基礎,其次它是綜合社區,內容豐富。

奶牛關這樣的小眾的網站也有其存在的意義,只是熱度很難超越知乎遊戲區。


答非所問的說幾句,第一次看到她的時候還是被這個產品驚艷到了。

就像打遊戲「全收集」,我有豆瓣標記的習慣。好幾年前我多次一廂情願地給豆瓣後臺提意見,把「遊戲」作為一個和電影,書籍,音樂並列的文藝載體來運營。現在總算加上去了,

但我一直覺得豆瓣的遊戲條目做的非常隨意,很多手機遊戲歸類在「應用」中,稍微冷門一點的遊戲連條目都沒有,我都為豆瓣添磚加瓦了不少遊戲條目。另一方面豆瓣怕樹大招風吧,很多日本遊戲還審核不通過。說實話,我好幾次都有自己做一個遊戲歸檔App的衝動。而奶牛關就顯得非常專業了,完全滿足了我標記 需求。除了玩法分類,甚至還有按照題材分類檢索的功能。這和我多年前心裡想的需求不謀而合。

再說問答社區。遊戲社區還是不好做,你看知乎遊戲領域大V,10w+粉絲的有幾個,說明雖然我們一直在努力,但遊戲畢竟還是小眾領域。奶牛關現在是邀請機制,圈子更封閉,當然問題和回答質量得到了一定保證。

如果這個產品想要活還是要多考慮一下商業模式,文藝和恰飯,這幾乎是個矛盾的問題。豆瓣早已不是10幾年前那個文藝app了,知乎廣告也已經嚴重影響了用戶體驗,奶牛關作為一個垂直細分領域遊戲人的角落,希望不要步他們後塵。

好了,說了不少多好話,奶牛關的運營小哥哥可不可以給我一個邀請碼呀^_^


我也有奶牛關賬號,我身邊玩遊戲的朋友也有。

我覺得奶牛關的問題不是量少,而是沒有形成自己的氛圍。你看奇樂(之前的SteamCN),按量和NGA沒法比,但奇樂有不錯的討論氛圍,就好很多。

另外奶牛關確實更像媒體,缺乏實用性內容——攻略、信息匯總等等。這一點讓他更難聚集人氣。

奶牛關也有自己的優點,就是產品做的真是好。細節可能有不足,但功能讓人能覺出來是從用戶角度出發的,做到了以人為本,提供人性化的用戶體驗。這一點很難得很難得。


暫時還活著,但是拖了N年的app到現在也沒上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