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下,让不少民众出门时不忘戴上口罩,对于咳嗽声也变得异常敏感。38岁住在新北市的邱女士因长期头晕、鼻塞、咳嗽等多样症状,跑遍台北各大医学中心仍不见好转,甚至在公共场合咳嗽不断遭受异样眼光,让她相当痛苦,直到斗六慈济医院院长简瑞腾为她诊断出「交感型颈椎病」,手术后才终于解除多年病痛。

 

邱女士在门诊中主诉,三年多前骑机车车祸后,不久便开始出现头痛、头晕、肩胛酸痛、消化不良,老是觉得胸闷且无法吸饱气,但到各大医院检查都说没有问题,甚至也求助过精神科。随著时间过去,不但头晕、头痛、高血压、心悸、呼吸困难持续,左上背、肩颈也出现撕裂感的疼痛,更困扰她的是,长年的鼻塞及咳嗽愈来愈严重,咳到连自己小孩都说声音非常可怕,亲朋好友都劝她放松心情别想太多,疾病自然就会好起来。

 

陆续看了各种不同科别始终找不到病因,邱女士只好自费做了全身核磁共振检查,虽发现有颈椎4/5及5/6两节椎间盘退化,但医师说只是轻微退化,且与她主诉的头晕、胸闷、心悸、血压高等症状无关,吃药、复健即可,不用积极治疗。但正向乐观的她不愿放弃,在一次耳鼻喉科诊所候诊时看到2020年3月份的慈济「人医心传」杂志,其中介绍的交感型颈椎病,竟然都和长期困扰她的症状雷同,顿时燃起希望。今年6月中,靠著Google Map从台北到斗六找到简瑞腾医师,求诊后终于证实这些恼人的病痛都是因交感型颈椎病而起。9/30日接受椎间盘切除及前方融合术,手术后不仅头晕、头痛、胸闷、吸不到气等症状大幅改善,连长期严重的鼻塞、咳嗽也都出乎预料地瞬间好转。

 

简瑞腾院长表示,相较于支配手脚四肢的「感觉、运动神经」,「交感神经」不仅联系著人体的多个重要脏器,还调节著脑部循环、心血管、五官(眼耳鼻口舌)、呼吸道、胃肠道、皮肤腺体、泌尿系统等,一旦颈椎椎间盘退化而「激惹」周围的交感神经干而造成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就会引发全身上下不舒服,包括头痛、眩晕、耳鸣、鼻塞、喉咙异物感(干咳)、视力模糊、心悸、胸闷、肠胃不适、小便困难等全身症状。可惜大多数的医师普遍认为颈椎退化只会造成手麻脚麻、四肢无力、走路不稳等「典型」的运动、感觉神经症状,而没有颈椎退化也会造成影响全身的「非典型」交感神经症状的观念,即使核磁共振或X光影像上已发现明显的颈椎退化或错位,也无法和病人的「非典型症状」关联(correlate)在一起,因而延误诊治,让病人相当无助。

 

(撰文/摄影:江珮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