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分鐘10k

平均配速530

心率164勉強合格

但如果最遠的距離只是在跑步機跑的10k

那不建議跑半馬

  1. 路跑跟跑步機的區別很大。跑步機會替你控速,讓你全程勻速跑,另外跑步機偏軟路況不會變化,海拔也無起伏。路跑不一樣,你要自己掌握節奏控制配速,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稍微不注意就容易拉爆自己,而且瀝青路面水泥路面磚石路面的腳感都不一樣,對腳的衝擊也比跑步機要猛烈。所以如果你想跑半馬,建議先習慣路跑。
  2. 想要安全跑完一個半馬,至少你得有幾百k的跑量堆積,讓你心肺和肌肉強度足夠應付長距離跑動的負擔。其中更重要的是單次持續跑動距離,你想跑半馬,至少你要能輕鬆跑完15k。另外不要在這階段太在意配速,哪怕跑得慢點完賽,也比跑得快卻不能完賽要好。


不勉強,主要看成績追求。

按國內一般三小時關門來算,降低一些速度大概率跑下來。要是想保持這個速度,或者兩個小時跑完,那就看你具體的路面配速跟耐力了。


說實話,這個速度有點慢,心率又偏高了。


首先你覺得164的心率難受嗎,不難受就不要管,其次,半馬三小時完賽,你如果不是沖兩小時內,可以放鬆點,跑慢點,心率自然低下來。祝好


你說的這些數據並不能反應水平,首先馬拉松是路跑,跟跑步機是兩個概念,跑步機上萬米55分,不見得路跑也是55分,也許快也許慢。

另外你跑十公里這屬於你日常行為,還是挑戰自己。如果跑個十公里屬於家常便飯,第二天還能接著跑,而不是得躺幾天,那完成半馬相當的容易。


我也最近幾個月才挑戰完半馬。你這心率很正常啊。我經常都是180左右的。但我自己是10,12,14,16這樣慢慢上去的,因為10公里以後每加一公里體驗都是不一樣的。等你到20的時候就會開始腿麻痹和抽筋,真的會發現肌肉力量不夠的,挑戰要一步一步來,建議每次加2公里這樣上去。還有建議到戶外跑和聽音樂。這樣可以大幅提高持久力


會。跑步機和公路跑不是一回事。。。


心率相當於汽車發動機轉速,不同的車有不同的發動機怠速,那麼單純說一個心率數值,並不能反應強度。

嚴格的方法是通過測量最大心率,向下推算若干心率區間用於指導訓練,但測量過程有極大風險,且對於普通人來說操作較難。

所以我們在引導初級跑者時,經常用到這個方法:用跑步時的呼吸強度區分跑步強度。

強度1:跑步時能說整段話。

強度2:跑步時能說整句話。這個強度一般是用做減脂跑。

強度3:跑步時只能說單詞和字。這個是有一定強度的訓練了。很多時候實際比賽的平均強度也就在這裡。

強度4:幾乎不能說話。這就是拼了…短距離比賽時會出現,沖PB的時候會出現,不適合大多數人。

所以判斷跑步能力,也許可以用強度3這個狀態下去做標尺…


跑步機和路跑是兩碼事,建議跑幾次馬路,如果能輕鬆且無疼痛完成10公里,半馬應該沒問題,你10公里55分,配速是530,跑半馬把配速放慢一點,550-600之間。循序漸進,切不可著急,帶來的只有傷痛。


這個狀態十公里一週跑三次,休息五天,半馬走起,沒問題


經過長期系統的訓練是可以完成的,但不要現在直接就上,雖然可能也可以完賽,但對身體和意志力的挑戰比較大。

個人比較建議訓練3-4個月再挑戰半馬。


只有知道了你的最大心率,才能在平均心率的前提下判斷你的配速發揮了你百分之幾的實力,一般跑完十公里,在嘗試幾次十五公里,半馬應該不難。


好好訓練下完賽不成問題 但是跑步機數據不準履帶有快慢跟路跑有差距 另外心率也有可能不準 建議用心率帶自己測下


你要相信你的十公里水平已經超過大多數普通人。參加半馬沒有問題,不過我說的沒有問題是指能完賽,不保證不掉速,不跑崩,因為路跑跟跑步機不太相同。所以建議,在馬拉松之前進行路跑過場地跑訓練,以適應路跑的感覺。

在半馬之前最好能有幾次15公里以上的訓練,這樣心裡有底。還有第一次參加馬拉松的話,前面一定要穩住,別一起跑就很激動,跟著別人一起跑出去了,節奏被帶亂,後面很容易崩。你要是55分鐘能完成十公里的話,那麼第一次半馬可以把目標成績設在205到210之間。那麼配速應該是6分左右,起跑就按6分配速,穩穩的來,後半程感覺不錯的話可以稍微提個幾秒。還有要記得補充水分,經過補給站及時喝水喝飲料,不要等到渴了再去喝,那就晚了。


十公里55分鐘,而且心率平均就是160多的話。跑半程馬拉松對你來講就是比較輕鬆的了。


另外,如果你還想突破一下自己,希望可以取得一個半馬開門紅的話,最好是賽前半個月跑一個15公里,這樣比賽效果就完美了。


心肺功能上我覺得你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你現在要做的是適應路跑的節奏 柏油馬路的腳感 我個人就是很容易被打亂節奏 花了很久才從機器上下來

祝你早日成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