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手錶Color被錘,知名博主溪溪大人表示小米手錶並不是睡眠檢測,而是根據時間來蒙一個睡眠數據,最後提及要買智能手錶可以買華為gt/gt2。


做幾點回復:

1)小米手錶Color的睡眠演算法的確存在單點問題,但是在對夜晚階段的真實呈現、通過睡眠評估身體恢復這些方面仍然做到了非常好的水準。我們只是需要完善一些局部的產品邏輯和某些極端場景下的演算法準確度。產品存在的問題,我們都非常重視,並且在全力以赴優化。2)作為用戶我可以懟天懟地,但是作為做產品的,我不會去直接懟友商,像華為這樣的友商值得尊重。至於他們的產品是否有不足,一方面是華為的用戶自己清楚,另一方面評論區里這麼關心這個問題的人,應該自己去使用。

3)對於那些連產品都沒用過純噴子,不好意思要讓你們失望,即使我承認產品存在一些不足,但小米手錶Color仍然會是一款極具競爭力的產品。

4)評論區里還有喜歡拿著道德砝碼來評價人的,統一回答一次:只有自己混日子的人,才會認為滿世界的人都在混日子;都是只有自己經常說謊的人,才會認為滿世界都是騙子;內心醜惡的人眼裡,這個世界儘是污穢。但即便有這些人存在,今天的世界仍然是美好的。

最後,之前的回答里有一段給溪溪大人的小建議的片段,後來我認為並不妥當,我也是自己在臆測溪溪大人的一些狀態,這樣做並不好。所以修改把這一段去掉了,感謝溪溪大人反饋問題,溪溪大人提到的這幾個問題,我們都在優化,會通過後面的固件更新推送給用戶。

------------------------------------------------------------------------------------

我來回答事實吧,因為我是小米手錶Color的產品負責人。

手錶檢測睡眠的原理

目前大部分的智能手錶或運動手錶,會配置以下感測器或關鍵器件,不同產品可能會包含所有或部分,下面的(C)表示小米手錶Color有配置這個器件:

- 加速度感測器(C)- 陀螺儀(C)- 地磁感測器(C)- PPG模組,即光電心率感測器模組,以下簡稱心率感測器(C)(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看一下這篇科普貼 PPG原理)

- 血氧感測器

- 生物檢測感測器(這個名字很嚇人,算是智商稅,只是在手錶背部增加了電容來檢測手錶從手腕上脫下而已;但是PPG模組中的紅外光本身也可以用於實現脫腕檢測)- 光線感測器(C)- 氣壓計(C)- GPS模塊(C,手環一般不會配置獨立的GPS模塊)- 麥克風(C)- 揚聲器- 馬達(C)

這些器件中,與睡眠檢測相關的是加速度感測器和心率感測器。從加速度感測器獲取的信息是人的肢體活動狀況,從心率感測器獲取的信息是人的心跳變化所反映出的生理特徵,睡眠時候的心率特徵與清醒時刻有著顯著的差別。

睡眠檢測不用陀螺儀來評估肢體活動狀況的原因是陀螺儀的功耗太大,續航上根本撐不住。

通過加速度感測器評估肢體活動狀況

基本的原理就是看加速度變化的幅度,變化幅度越小,肢體活動越小,變化幅度越大,肢體活動越大。評估變化幅度,就是一個純數學處理的過程,有不同的方法,評估加速度值的方差/標準差是一種方式,評估一段時間內加速度峰谷值或大幅偏離均值超過特定閾值的次數,也是一種方式。

比如,下圖洋紅色圈出的部分,加速度值的方差非常接近0,這段時間用戶處在非常靜止的模式。而當用戶處於活動狀態,加速度值的方差會體現出大幅波動的特徵。

通過心跳次數評估睡眠

通常睡眠時候的心率(BPM)相比清醒狀態會有三個關鍵差異點:

1)睡眠時的整體會比清醒/靜息時候更低,不同的人有5~30%的降低;2)全天心率的最低值通常出現在睡眠期間;3)睡眠期間心率的波動幅度偏小。

同時,在睡眠的不同階段,心率(BPM)也會存在差異:

1)非快速眼動睡眠(Non-REM)狀態下心率波動較小,心率平均值也比較低,深睡(N3/N4)狀態下,心率更加平穩,平均值更低2)快速眼動睡眠(REM)狀態下,心率波動變大,心率平均值也會更高

結合心率數據和加速度感測器的變化特徵,可以判斷是否進入或退出睡眠狀態,也能夠進行初步的睡眠階段區分。

通過心率變異性輔助評估睡眠階段和恢復程度

心率感測器在安靜狀態下,也能通過信號分析,測量出每兩次心跳之間的時間間隔(BBI,Beat to Beat Interval 或 RRI,R-peak to R-peak Interval),通過對一段時間的RRI數據分析,可以基於時域分析(方差/標準差或平均絕對誤差、相鄰RRI差值均方根等方式)和頻域分析(固定時長內高頻、低頻、甚低頻能量密度及各頻段能量密度對比)評估心率變異性(HRV)。

下圖是一個測試人員在不同狀態下的RRI時域波形,可以看出,躺卧的情況下,心率變異性明顯增強。

不同日常活動狀態下,心率變異性有明顯差異,同樣,在睡眠的不同狀態下,心率變異性也有明顯區別,可以作為評估睡眠面狀態的補充數據維度。通常的特徵是:

1)非快速眼動睡眠期間(NREM)的短周期心率變異性會高於快速眼動睡眠(REM),短周期HRV評估時域指標主要是RMSSD,也就是相鄰兩個RRI的差值的均方根。

2)從短周期的頻域分析來看,非快速眼動睡眠期間(NREM)的高頻能量密度明顯升高,低頻/高頻的比值明顯低於快速眼動(REM)睡眠期間,這與NREM睡眠期間副交感神經興奮度高於交感神經的認知吻合,也與NREM睡眠期間的HRV升高的結果吻合。

基於加速度感測器和心率感測器進行睡眠檢測的演算法,做的工作,其實就是結合Acc數據、心跳次數數據、RRI數據,通過不同數據種類的交叉驗證,以及時域和頻率特徵的交叉驗證,來判斷入睡、醒來,以及睡眠中不同狀態切換。

目前手錶檢測睡眠可能會存在的問題

基於上述睡眠監測的原理,智能手錶或運動手錶檢測睡眠,可能會存在以下問題,導致數據不準確或無法檢測到睡眠:

1)佩戴手錶過松導致檢測睡眠失敗

晚上睡覺的時候,可能會因為錶帶勒緊不舒服,所以可能會把錶帶放到特別鬆弛的狀態,錶帶與手臂之間能夠輕鬆放進去兩到三根指頭。這種情況下,加速度感測器的數據抖動會大幅增加,心率數據也會失去準確性。比如下圖所示,同一個用戶,在錶帶鬆弛與正常佩戴情況下,睡覺時的心率波動差別巨大。加速度數據和心率數據的大幅波動,會導致睡眠檢測失敗。

由於手錶是靠佩戴手臂的活動來推測人整體的活動,所以某些情況下,如果入睡初期手臂活動比較多,也可能會導致入睡時間判斷滯後。

2)靜坐或靜躺可能會被誤判為入睡

有時候我們躺/坐在沙發或床上,看電視或刷手機,一兩個小時一動不動,心率、情緒也很少波動,這種情況根據前面所說判斷睡眠的機制,與入睡情形很像,所以會被誤判為入睡。

因此,一些睡眠演算法會給有效睡眠設定一個最短時間。比如睡眠狀態持續超過1小時才算有效睡眠,當你在沙發上躺了半個多小時,可能會被誤判為入睡,但是你起來上了趟廁所,就可以用最短時間把這段疑似睡眠給拋棄。

但是現在有一些手錶也提供了跟蹤零星小睡的功能,這就會進一步增加誤判的可能性。

3)睡眠狀態檢測不準確

睡眠狀態或睡眠分期(深睡、淺睡、快速眼動、清醒/覺醒),是基於腦電波活躍度分析的一種劃分方式,因此,依據腦電波和大腦活動區域來評估睡眠狀態肯定是最準確的。

但是智能手錶只能加速度數據、心率和心率變異性數據建立演算法模型,來判斷睡眠狀態,所以也很有可能不準確。只是這一塊我們自己的感知也比較弱,所以談論得並不多。

關於睡眠的清醒/覺醒狀態

關於睡眠狀態,會有一個產品取捨上的差異,也就是關於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的第一階段N1的睡眠狀態如何呈現。

按照美國睡眠協會和加州立大學的睡眠分期標準,N1階段的睡眠,任然能夠感知到外部世界的變化,能夠聽到外部的聲音,但是這時候大腦已經開始進入睡眠狀態。正常人的夜晚睡眠,其實是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和快速眼動睡眠(REM)的交替,而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又是N1-N2-N3-N4的漸進。現在呈現給普通用戶的睡眠分期報告中,一般把N1叫做清醒或覺醒,N2叫淺睡,N3N4叫深睡,REM叫快速眼動睡眠。

在睡眠循環中出現的N1睡眠,我們在當時可能會有所感知,比如半夜短暫地覺醒了十幾秒鐘,比如睡眠中模糊地意識到手臂被伴侶壓住,小心翼翼地抽出來,比如突然感覺痒痒,撓了幾下......但是這些短暫的覺醒,第二天醒來後,很可能都被我們遺忘了。

因此,N1清醒/覺醒是睡眠分期中大概率會出現的睡眠狀態,但是不同的穿戴產品,在處理N1狀態時,有不同的策略。

有一些產品,完全不呈現N1睡眠狀態,整個睡眠就只由深睡、淺睡兩種狀態構成,一看就不合理。

另一些產品,會把短時間的N1睡眠狀態丟棄掉。比如持續時間小於5分鐘的都丟棄,大於5分鐘的才保留。所以睡眠報告里常常沒有清醒/覺醒狀態,如果出現了半夜醒來睡不著,失眠十幾二十分鐘,會被記錄為清醒,但是半夜起來兩分鐘上廁所,這種用戶完全可感知並且能記憶的清醒狀態,可能就會被丟棄。

小米手錶Color的選擇是在睡眠報告中把N1狀態原原本本地呈現出來。這是我們和專業的睡眠健康團隊溝通之後的選擇,因為N1清醒/覺醒狀態是睡眠黃金評價規則中的必要組成部分。在整個睡眠時長中,N1佔比在2%~5%都是合理狀態。原汁原味呈現N1狀態,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睡眠狀況。

對溪溪大人提到的問題回復

最後回應一下最近很受關注的溪溪大人關於小米手錶Color的睡眠功能的質疑。

小米手錶Color的睡眠功能,的確需要完善,明確可見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只呈現了夜晚睡眠,沒有呈現白天睡眠

這和感測器的能力沒有任何關係,小米手錶Color的加速度感測器是24小時不間斷工作的,開啟連續心率監測的情況下,心率感測器和心率數據採集也是24小時不間斷開啟。小米手錶Color在續航優化方面做得很好,所以不需要通過間歇性地開啟和關閉心率感測器來降低功耗。我相信,很快這一類的穿戴產品會將24小時連續心率監測作為標配。

沒有呈現白天睡眠主要是因為在數據的切割和保存方面,我們做得還不夠完善,所以在界面上暫時沒有開放。溪溪大人吐槽的睡眠記錄丟失,主要原因是睡眠的主要時段是在白天時段,所以沒有顯示。

後面的固件升級中,我們會把白天睡眠數據加進來。

2)可能會存在入睡時間的明顯誤判

也是如前所述,躺在床上看電視,可能被誤判為入睡;迷迷糊糊睡著,但是輾轉反側睡得很不安穩,也有可能被誤判為入睡時間延遲。溪溪大人貼圖中提到的通宵工作情況下被誤計了兩個小段的睡眠,就是因為低活動強度、低心率情況下誤判所致。這一塊的判斷機制,我們也在持續優化。

3)跨時區處理不夠完善

另外,溪溪大人後面還做了一系列修改手機的時區,然後同步到手錶來測試睡眠的操作,我們也很感謝溪溪大人這樣細心的測試。跨時區導致的各種數據覆蓋、拼接的問題,也的確是小米手錶Color還需要完善的地方,尤其是人為修改手機時區同步至手錶的情況,需要處理的邊界條件更多。這既涉及技術處理,也涉及產品策略,我們也在抓緊優化中。


看了 @溪溪大人 的回答,我說一下,我覺得是數據分析(演算法)的原因。

我沒手錶,但是我有三個手環(小米手環1/小米手環2/榮耀手環3),之前是都沒有白天睡眠分析的。

現在常用的是榮耀手環3,之前也是沒有白天睡眠分析的,後來偶然有一天我發現白天有睡眠分析,我也不知道是固件升級的原因還是演算法更新了,反正突然發現有了(哪天有的也不知道)。

最新銷售的是榮耀手環5,已經比我的高2代了。

榮耀手環5 NFC版 智能運動京東去購買?

同理,既然手環都可以準確判斷白天的睡眠時間了,那麼華為的手錶,能判斷就很正常了。

HUAWEI WATCH GT運動版京東去購買?

HUAWEI WATCH GT2 血氧檢測+兩周續航京東去購買?

硬體肯定不可能變化,只能是演算法升級了,稍等上圖。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在老家沒帶充電線,手環沒電了,我放一個有電的時候的圖吧。


我是2017年開始帶榮耀手環3的,最早的時候還出現過時間不準的情況,後來花粉論壇留言,開發人員給我換了個新的,舊的寄給他們了。


當然我發現我無法證明之前沒有白天睡眠檢測,但是現在有,前面截圖可以看到。

最後放一個截圖,證明我用的就是榮耀手環3.


沒想到居然知乎給我推了這個問題,好嘛,正主來答一波。

其實我覺得邏輯在微博都寫過了,又做一遍無用功很無聊。2月6號重新大幅度編輯了一下,推證邏輯更直觀一些,亦著重說明了對「蒙」的解釋。

以及感謝 @小銘同學 提供的考證,color和miwatch使用的是firstbeat的睡眠監測演算法。和firstbeat業內聞名的運動演算法相比,可能存在較大差距。更多關於產品的細節區別,詳見本回答下他的評論。

http://www.firstbeat.com/en/consumer-feature/sleep-detection/?

www.firstbeat.com


一. 我只拿「白天無記錄」這事,推測出color的睡眠演算法靠蒙么?

我12月31號就拿到了color,因為作息問題,發現color不僅時不時沒有睡眠數據記錄,而且即便有記錄,數據也基本對不上。

結合之前小米手錶的「同款BUG」,這才又買了GT2。

  • 注意,這個時候我根本不知道這倆表白天沒有睡眠監測,一直以為自己沒戴好或是app有BUG。100多的手環不能白天監測我能理解,大幾百的表我覺得不可能不行,要不行那就是我不行。直到17號開發組PM我解釋數據不準的問題,扯到了沒記錄這事,我才知道真的沒有白天睡眠監測。

買了GT2之後的時間裡,每次測試都是兩塊表戴手上一起對比。結論很簡單:

color+miwatch的睡眠監測非常不準,柱狀圖數據一目了然。

居然還有人敢懷疑我不是倆表一起測的?呵,貴乎水平真是和微博杠精難分高下呢。

下圖中,13號買GT2的當天就已經明顯出現數據差距。

我人明明醒著,或者打遊戲或者碼字,經常會被認為在睡覺,甚至連我睡醒的偏差值也極大----以上數據我基本都在微博發過。

1月19號我來海南休假,還在繼續測試,只是發的少了,因為對產品已經心灰意冷,詳見1月17下面這條微博。

Sina Visitor System?

weibo.com

有的答主,不往前多翻看,便說我拿白天無數據說事有失偏頗,我覺得應該不是我有閱讀障礙。還有看都不看張嘴就「踩一捧一」的,我也不跟你談什麼配不配的問題了,直接把微博那個標籤貼出來吧。

#我為什麼羞於自稱米粉#

1月17號的記錄誇張到什麼樣呢,就是我在客廳看電視跑陽台抽煙跑書房玩電腦,頻繁的大動作下,color居然認為我在睡覺,記錄出的整個數據更是支離破碎的讓我覺得它在逗我。而同期GT2的數據是很準的,所以我才絕望地哀嘆救救color。

給下圖加個說明,22:45直接以深睡狀態入睡,然後數據中斷,之後突然入睡突然醒來再突然入睡再突然醒來,彷彿被拷打的死去活來一般。

而實際入睡和睡醒時間更是歪到了天際。

color和miwatch的夜間睡眠監測不準,這是我的第一輪測試的結論。繼而我通過自己測試+開發組確認,只要晚於早7點睡覺,白天便沒有睡眠數據記錄,這才有了第二輪測試。

P.S: 我手裡還有十名網友的多日測試記錄以及他們自己的主觀反饋,這些數據我會提供給開發團隊,不在這裡po出。


二. 白天無睡眠記錄,是否可以證明color睡眠演算法靠蒙?

可穿戴設備的監測,無非是演算法+感測器軟硬結合判斷,實際上感測器的數據複雜度基本就那樣,準不準就看演算法如何分析如何判斷。

白天無睡眠記錄,有兩種可能

你實力強勁,測得很准,但是你高貴冷艷不記錄。

你實力不夠,測得不準,但是你裝作高貴冷艷不記錄。

我們基於這兩種情況,倒推反證一下

(1)實力強勁,另有苦衷?

假定演算法很准,但有其他影響用戶體驗的因素,所以白天不記錄數據

對可穿戴設備來說,功能繁多的情況下,最直接影響用戶體驗的問題,無疑是續航,這也是我把applewatch送人的原因。

color標稱的數據是14天續航,而且這是在開啟24小時心率監測的前提下。我個人對color的續航是滿意的,如果能把錶帶做好一點,就更好了,產品毛利絕對是夠的。

假定白天開啟睡眠監測,極端情況下會額外消耗一倍的電量,那也還剩7天待機,比全程開GPS運動的22小時要長多了。

但實際上,睡眠監測是和心率數據嚴密掛鉤的,開啟24小時心率監測,就已經提供了24小時睡眠監測的數據基礎,並不會額外降低續航時間。

發一個我華為同學(前可穿戴部門)給的一個演算法說明,不涉及商業機密。

既然默認就有心率數據供睡眠分析監測,也不會降低續航,我就找不到高貴冷艷不記錄數據的理由了。

當然,你非要杠,說我就是想要更長續航,要關了24小時心率監測,那不如把最費電的GPS也砍了,重做個米家石英錶如何?續航半年起步,包您滿意。

所以我認為,有24小時心率監控,卻不提供白天睡眠監測功能----在不產生額外耗電、不影響用戶體驗的前提下,對一個「專業健康監測」的設備來說,這是沒有正當理由的。

除非記錄這段數據反而會帶來不好的體驗。

你給老師說,我知道這題考的是關於角的平面幾何定理,這些定理我都會,我就是懶得畫輔助線解題。

說得過去么?

(2)假定有兩套演算法,能識別白天睡覺和晚上睡覺的體征區別。考慮到白天睡覺體征更為複雜,難以判斷,所以當設備通過體征識別到你在白天睡覺,就不再記錄數據。

如果真有兩套演算法,我就不能說color記錄靠蒙了。因為白天真的情況複雜,誰知道你是不是上班摸魚悄摸摸在玩手機?誰知道你睡的時候能不能做好遮光和隔音?

大風大雨大雪航班延誤,我們不能說飛行員技術不行;但若是他迎著惡劣天氣正常起飛平穩降落,那你更不能說他技術不行。

那麼到底有沒有兩套演算法呢?

我的測試方法是,將color的時區更改為GMT+1,然後在GMT+8時區的早上7點開始睡覺。之前講過我第一階段測試結論----color在早上7點之後入睡(睡眠起點),是一定不會記錄數據的。

更改時區後,color的時間就從早7點變成了半夜12點,「夜生活才剛剛開始」。

如果color真有兩套演算法分別針對白天黑夜時段進行記錄,那麼改時區測試沒有任何意義。你改得了時間,改不了環境,改不了體征,騙不過老實巴交的感測器和火眼金睛的演算法。

結果是,color給出了睡眠數據。這說明它識別不了白天晚上睡眠的體征區別,而是簡單粗暴的用時間段來了個一刀切。

  • 實際上我根本不認為有設備可以識別白天睡覺和晚上睡覺的區別,而且設備沒有任何理由去這樣做。它只要能正確判斷你是否睡著醒來,正確記錄你的睡眠狀態細節,給出分析,告訴你可能需要注意什麼問題就行。例如你淺睡和快速眼動過多,那麼你可能需要規避外界環境的干擾,做好遮光隔音,等等。
  • 所以,一個正常的睡眠監測設備必須保證有24小時監控的能力,而不是預設用戶晚上一定睡,白天一定不睡,並以此為借口砍掉白天監測功能。
  • 不然你讓醫生/士兵/工人/客服/記者這些頻繁倒班的人怎麼合理調整睡眠環境?他們不配擁有專業的睡眠建議么?

我們繼續看測試結果,下圖為了方便說明,將1月23日數據的兩個狀態說明合到一張圖了,注意換算成正常時間,請直接+7。

23號當天我早上7點左右睡覺,10點左右睡醒,GT2給的數據是2小時53分鐘睡眠,睡覺期間無任何清醒過程,基本準確。color統計的入睡節點和睡醒節點,也基本正確,不過略有瑕疵的是多了一個小小的清醒狀態。我睡覺很死,不可能中途清醒過。

但是,再看7點之前那大段的深睡-醒來,淺睡-醒來,這是合理的睡眠邏輯么?

其實,我當天7點之前一直在打星際1(後來又去北伐蒙斯克)。星際1沒有神聖的F2,我左手CTRL SHIFT 1234567 ASDMHZUO按個不停,右手滑鼠挪來挪去點來點去,你說我睡著了?這不是罵人么?


好了,討論演算法是不是靠蒙,首先要看能否正確判斷睡眠狀態,而不是預設用戶的作息必須是晚上睡覺,白天不睡。

你要這麼偷雞,我改個時區,這個演算法就斃了,甚至可以做到永遠無法記錄睡眠數據,因為你會一直在它的白天睡著,卻又在它的夜裡醒著。

演算法的健壯性何在?專業何在?

在夜裡醒著就不一定記錄么?很遺憾,不止一個小米的朋友或者用戶跟我反饋,晚上如果長時間躺在床上看手機視頻,經常會被視作「入睡」。

下圖為用戶自述,凌晨2點睡覺,color卻記錄為23:37入睡,憑空被加了2個半小時的淺睡,也就是說,數據的25%是錯的,那color的睡眠健康分析是怎麼打出85分的?能信么?

我們再捋一下已知和倒推反證的結果:

color默認24小時心率監測,開啟白天睡眠監測完全不影響續航,因此沒理由屏蔽白天數據;

color只有一套演算法,並不能區分睡眠體征;color這一套演算法,數據偏差較大,判斷邏輯也不太對;最後,在不影響續航,也無法自主識別白天黑夜的情況下,color偏偏又特意屏蔽了白天數據;

所以color到底為什麼不想讓用戶看到白天的數據?

這不是一句說明書寫了不支持就完事的,你詳情頁還說你是專業健康監測呢。

如果演算法沒問題,晚上能測,為何白天不測?讓用戶看到更多的數據不好么?

如果演算法有問題,白天測不準所以屏蔽數據,那晚上就准了么?

還有一點我補充一下,演算法一定有錯誤率,GT2也做不到100%準確。睡眠演算法都和心率掛鉤,華為也不例外,當然它肯定有額外的演算法支撐,例如配合呼吸監測的心肺耦合。

是准?是還行?是蒙?

一要看錯誤率,要看偏差的絕對值。滿分150,別人穩定120左右年級前十名,你今天40明天50後天30,你說誰在蒙?

二要細看論證邏輯。同一道證明題,別人論證嚴密,答案準確;你記得所有定理,畫了幾十條輔助線卻都沒有頭緒,最後硬著頭皮倒推幾步正跳幾步渾水摸魚強行關聯,博個步驟分,你說誰在蒙?

所以,我們不能單單因為入睡時間差不多,睡醒時間差不多,就覺得數據沒有問題----我用這句話,來反駁本問題中其他覺得演算法「沒有問題」的答主。

第一,你的數據不夠詳實,當然,你也可以覺得我故意挑了兩天極端數據來唱戲,我覺得實在沒必要這樣爭論。起碼我貼了仨睡眠數據圖。

我還等著另外一個高贊答主的回應,為什麼貼一堆不相干的能量恢復截圖說我在信口開河?白天坐著喝紅牛不也能恢復能量么?這和睡眠數據準確與否有何關係?

哦好了,這位答主一口氣貼了十幾張圖,很好,雖然他依舊不肯改口不願回應,還在說我在蒙,那繼續往下看。

第二,只要用戶生活習慣良好,上床就睡、醒了就起,那就省卻了複雜的判斷工作。再取巧一下,砍掉白天一切可能導致判斷出錯的靜息數據,那麼大概率是可以做到「不出錯」的。

現實中,大概90%的人不會晝夜顛倒作息,這90%的人之中,又有80%的人生活習慣良好,不會躺床上玩幾個小時手機不睡。OK,這72%的用戶,睡眠數據大體會是對的,合格。

再排除我這種愛鑽牛角尖,死盯著數據比對20多天的用戶,那錯誤就更不容易被發現了。


事實上,其他color用戶首次給我的數據,大部分反饋也認為準確,而且自述都是當天上床就睡、醒了就起----這是理所應當的結果。

但是,一旦延長至多日連續觀察,從反饋結果來看,color在稍微複雜的狀態下,反覆出現時靈時不靈的狀態。不出錯沒問題,一出錯不僅睡著和睡醒的關鍵節點正確率不高;且在記錄過程中,頻繁記錄不存在的清醒或睡眠狀態,說明演算法邏輯欠缺火候。

如果再把錯誤的絕對值差異代入整體數據,進行加權,最終結果可想而知,如1月17日那個數據,扣成負分,過份么?

各位觀眾甚至可以對照一下本問題下其他答主貼過的數據圖,看看是否存在「過多的清醒狀態」,看看是否存在「一入睡便深睡」的狀態,再綜合真實睡眠情況判斷一下,這種記錄是否能反映實際情況----比如,沒有拉肚子,卻一夜起床五次以上。

如果大時間節點差不多就算準,那app何必煞有介事的給你列出深睡淺睡再打個分呢?告訴你幾點睡幾點醒不就完了?

這不是五五開的判斷題,不是可以簡單排除的選擇題,也不是寫個結果就完事的填空題,而是必須用嚴謹的演算法來推出準確答案的證明題。

你不能預設已知,否則只可歸謬;你不能無據而書,因為只有公理永恆。

所以,我堅持我的觀點----你達不到合格的準確率,就是蒙,何況你還砍了12個小時的數據,沒打招呼就自行降低考題難度。

這也是我推薦去買GT2的原因,因為有對比,你才知道什麼叫准。


我用了GT2這麼些天,除了一次可能因為同手佩戴小米手環4,導致GT2滑到腕骨位置,數據紊亂,再沒有出現過一次數據偏差。我以前覺得GT2是智商稅,大方承認自己錯了就是了。一葉障目要不得,死撐著站台有飯恰么?

最後,客觀討論產品,不要給本miboy扣帽子,被我捶過的花粉米粉都不少,勿謂言之不預。

最最後,重申一遍我的結論----通過預設狀態來縮小判斷範圍的演算法,都是蒙的,何況上手直接砍掉50%的時間區間?

這說明你連0和1都沒有信心做到正確識別,那我怎麼相信你算出來的0.1,0.01?

正如這個問題下,那幾個給我預設立場的人一樣。你不看我以前如何表揚小米優秀產品的微博,不看我以前抨擊華為辣雞營銷的微博。只因為我跟誰誰誰互動,就覺得我故意踩一捧一?難道因為立場不同,對方說一句1+1=2你也要暴起反駁?

你不覺得你和這個演算法一樣蠢么,boy?

上面這張圖來回應一下其他幾個人,多體驗不同的產品,不設立場地享受科技樂趣,難道不好么?

反之,憑藉粗淺的印象信口開河,面對一日千里的科技進步卻在刻舟求劍,這麼狂妄無知,真的好么?


小米手錶用戶(不是Color),看到這個問題純屬想吐槽小米手錶的睡眠記錄

以下為個人體驗:

買了個小米手錶,之前以為還是可以用小米運動買來之後發現要用小米穿戴,再一看不是華米科技做的了,誒數據不互通就這樣吧。

(鑒於小米Color也用的小米穿戴,睡眠檢測這個東西運算肯定不在手錶上,都是軟體演算法,所以強答一下體驗)

然後就是發現了這個睡眠很是奇葩

只要我睡覺的時間晚於4點或者5點

沒有睡眠數據那是很常見的

基本每天都帶著表睡,但並不是每天都有睡眠數據

(講真這個續航我為了每天晚上能帶表睡,晚上吃完飯就給手錶充上電我也是蠻拼的)

哦,叫夜間睡眠啊,懂了

按時間開始觸發睡眠判斷唄,真正的夜裡靠心率能算對,假的夜裡採到心率也得蒙出來個睡眠數據唄,不是「夜裡」採到什麼心率都不算睡覺咯

也能理解,因為總有用戶不按照程序員設定的方式輸入數據,比如把綠茶送給醫院去尿檢,把手環放衛生紙上測心率,在不是睡覺的時間睡覺等等...機器是無辜的呀/嘆氣攤手

(我也沒有對比小米手環,好久沒帶了,但是以前帶手環睡覺,什麼時候睡,睡眠數據都是差不多的,不會出現睡得晚不計睡眠這種情況,頂多是午休不計算,結論沒有基於對比驗證,純屬個人使用體驗推斷)

(小米手錶這個睡眠演算法是真的無力吐槽,華米不提供技術支持了嗎這次?)

那麼...目前睡眠記錄當個樂呵吧,坐等更新,開開心心用手錶的NFC門禁和公交卡吧


color正在用,事實就是我23點看電影看到次日1點30的樣子,看電影時手沒怎麼動,然後洗漱睡覺,第二天數據顯示我看電影時有深睡淺睡眼動全出來了,洗漱那段時間算清醒,都不用改時區那麼複雜的,大家自己測。

gt2沒用過不知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