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認為,給孩子讀詩歌本身是在給孩子做美學教育,它並不能單純理解為「美術教育」、「音樂教育」等藝術技能教育的合集,而是一種審美的教育。它關注的重點在於審美能力的培養,而不在於要讓孩子掌握和運用多少技法,獲得多高水平的「成果」。

其實不管孩子年齡多大,多給孩子讀詩,都能夠培養孩子對語言的韻律感、節奏感、想像力,帶給孩子美的享受,讓孩子浸淫在優美的語言中,逐漸培養出對語言的判斷力,這些都是很重要的美學教育,是關於語言的美學教育。

所以如果題主的提問是想找到讓孩子學習古詩的方法,想讓孩子也來感受一下詩歌的韻律意境,讓孩子擁有不一樣的語言體驗,那麼可以來試試這些方法,也是我陪我家孩子做文學啟蒙時一直在做的事,不會去刻意要求孩子讀背,最終目的都是引導孩子去感受和體會。

1、選擇合適孩子年齡的詩

一般來說,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我們最好選擇一些簡單的、朗朗上口的詩,比如《憫農》、《詠鵝》等,這些詩多用疊字,詩句非常簡短,與生活息息相關,容易引起孩子的興趣,哪怕他們不理解詩歌的意思,但他們聽到這種有節奏的韻律都會覺得很有趣,會很想跟著學的。

稍大一點的孩子,白居易、陸遊、楊萬里等這些詩人的詩歌,都是不錯的選擇,詩歌的層次不會太俗,也不至於太高深。例如我們來看看白居易的《憶江南》,詩歌是這樣的:「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的詩,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孩子的畏難情緒。

另外這裡有一些技巧可以幫助你更好地跟孩子讀詩歌:

第一步,借用一個引子讓孩子提前進入詩歌的意境,比如《憶江南》的背景是江南地區、春天、江水,這些都是孩子可以想像的畫面,我們可以引導孩子進行事先的想像。

第二步,跟孩子分享作者的故事和背景。比如可以這麼說,「我們今晚一起來讀一首跟杭州有關的詩歌吧。這首詩的作者是白居易,他北方的家鄉發生了戰亂,就逃到了杭州、蘇州避難,人們叫這裡江南地區。白居易老了之後回到北方,他非常非常想念江南,所以寫了這首詩。」

第三步,一起念詩,並且鼓勵孩子分享感受,一般我會先問他「讀完這首詩,你有什麼感覺?你讀到了什麼?」,我的觀察是,孩子對詩歌越學得豐富,文字的領悟力就會越強,詩歌的剖析也會很明顯的加深。所以我家孩子從3歲開始就被我鼓勵去做基本的詩歌鑒賞,那會兒可能一句話都說不大上來,但現在基本上一些核心詞和意境都能說得頭頭是道,不管是否完善,但最起碼這是他們的觀察和思考。

第四步,重點討論,並跟孩子把詩歌畫下來。我喜歡就著詩歌里的情景跟孩子做塗鴉練習。例如問他「江花紅勝火」,為什麼是「紅勝火」呢?「綠如藍」是怎樣的顏色呢?這些都是我可以重點跟孩子描述,並引導他們想像的,這也就是我們的古詩鑒賞了。

接著是把詩歌畫下來,比如我家孩子之前學過的《畫》,這幅畫就是孩子一邊分享自己所理解的情景,一邊畫下來的過程。▼

2、不需要背詩、也不需要逐字解釋詩

不會刻意讓孩子背詩,孩子對詩歌的記憶,都是出於他們的興趣和我們反覆去讀去想像,自然而然記住的。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我認為詩歌最重要發揮的功能是培養語感培養對文字的興趣,還有鍛煉觀察能力和想像能力

此外,也不需要逐字解釋詩。詩歌也是古文,以前我們中學考語文,拆解每一個詞的意思很重要,但是對於低幼孩子來說,拆解詩詞沒有必要,感受意境更重要,「意境深遠,只可意會」這恰恰是古詩的精妙所在啊。

詩歌是作者結合他當下的遭遇、心境和所處環境進行創作的,也運用了很多如象徵、隱喻、投射的技法,不同人往往能讀出不同的味道,哪怕是同一個人在不同年齡不同階段,也有可能讀出不一樣的意境。感受的深淺,如何解讀,都跟現實經驗有很大的關係。

孩子兩三歲之前,我認為讀詩甚至可以不需要解釋,只把詩當成歌來唱,讓孩子體會其中的韻律感就行了。

孩子到了四五歲,經歷多了一些,懂的事情也多了一些,我們可以加入一些簡單的講解。但並不需要強求讓孩子跟著我們的解讀走,或者說,不需要「過度解讀」,不必把詩歌一字一句「翻譯」成白話。只要簡單的講解大意,對一些影響理解的字詞做簡要的解釋,例如告訴孩子《詠鵝》描寫的是鵝游泳的樣子,「曲項向天歌」里的「項」指的是脖子,像這樣子解釋也就足夠了。

畢加索曾經說過,所有孩子都是藝術家。我非常的贊同。正如我上面所說的,我更鼓勵是孩子藉助詩歌文字為開端,發揮自己的創意和想像,描畫他們心中的意境。

3、創造詩歌的多元體驗

我還蠻喜歡把我跟孩子討論的對話錄下來,這裡包括了對詩歌的鑒賞、一起讀詩的過程,詩歌本身具有韻律感,它會給孩子一種秩序美的感覺。聽自己的聲音,孩子會像玩玩具一樣開心,我家Eric就特別喜歡自己聲音,自己一遍一遍放著聽,這也讓孩子不知不覺當中,體會詩歌的韻律、加強記憶

詩歌也很合適編故事,做童話創作,比如「春日園中鶯恰恰,秋天塞外燕雍雍」,我給他們講的故事是:「有位將軍,他被派到塞外駐守了。他很想在家的妻子和孩子,想起自己走的時候,正好是春天,園子里的鶯在恰恰叫。而現在是秋天了,自己也到了塞外,只聽到大雁在叫。」接著他們就會給我提很多問題,例如,什麼是鶯?它們長什麼樣子的?想聽聽它們的叫聲?雁長什麼樣呢?塞外是什麼......

當我給他們介紹之後,他們又會產生自己的想法,編出自己的故事,這一首詩的故事,就既有我的版本,也有他們的版本。我都會通通把它們錄下來,反覆地播給他們聽。

短途自駕游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在車上播放詩歌、歷史故事的音頻,讓孩子多點這種詩歌和聲音結合的體驗。


對於詩歌啟蒙,可能有很多朋友都在糾結選擇什麼教材比較合適,我個人覺得市面上的經典教材都不錯的,我近期看的主要是這幾本,分享給大家:

1. 華語教學出版社的《唐詩·宋詞·元曲鑒賞》▼

唐詩·宋詞·元曲鑒賞京東去購買?

2. 華語教學出版社的《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5+80首》▼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5+80首京東去購買?

3.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的《日有所誦》▼

日有所誦 親近母語課日有所誦1-6年級 全套六冊 第五版京東去購買?

它們的功能點不同,我喜歡字典類的因為它大而全,是給我做參考,有注音版的可以讓孩子自己多看書,最後一本因為它的題材比較豐富,可以打開孩子對詩歌對文學題材的想像,這也是很好的。


在我看來,想讓孩子親近詩歌這個優美的文學體裁,真的是要從「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個角度,我們才能把如此美妙的傳統文學「種」在孩子心中,內化於身。也希望這個分享對大家都能有所幫助。

END

我是萌芽,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創始人,公眾號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專註於早教啟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號。

碼字不易

如果對你有所幫助

可以關注我

也可以點個贊哦

更多推薦:

因為疫情延遲開學,有哪些益智玩具或圖書繪本可以讓孩子在家邊學邊玩??

www.zhihu.com圖標如何給寶寶自製玩具??

www.zhihu.com圖標

喜歡英文也是個挺好的習慣。可以在尊重孩子興趣的基礎上,採用更多的方法進行古詩文啟蒙。

我女兒說話算比較晚,2歲才開始用詞語,一旦開始說便出現了井噴式的發展。在一段時間內,尤其喜歡引用或化用詩句來表達,令人驚喜。

驚喜的並不是她記憶力有多好,會背多少詩,而是她逐漸可以準確自如地用豐富的辭彙和詩句表達內心世界。

腦科學家將人的大腦分為兩個半球,分別是左腦和右腦,人的左腦主要從事邏輯思維,主要負責邏輯理解、記憶、時間、語言、判斷、排列、分類等工作,右腦主要從事形象思維,是創造力的源泉,是藝術和經驗學習的中樞。其實人在小時候,右腦也一樣發達,但是人類習慣左腦思維和工作,隨著漸漸長大右腦的功能卻逐漸退化。

孩子在學習古詩時,也可以使用多種方法,激活右腦的強大功能:

1、古詩繪畫法。

古詩多是以簡潔凝練的語言來表達情感,而自古以來,詩和畫都是和諧存在的,詩人王維的《畫》,蘇軾的《惠崇&》都是詩人根據畫作而寫成的古詩。

孩子也可以把繪畫和古詩結合起來,給古詩配插圖。

2.講述故事法。

有一段時間,櫻桃的睡前故事就是用古詩編成的小故事。晚上,我把作者寫古詩時的背景和古詩描繪的內容,編成一個她能聽懂的小故事,她聽得津津有味,比如講完了《村居》的故事之後,再將古詩讀給她聽,她便能明白」忙趁東風放紙鳶「中的「紙鳶」指的就是風箏。

有時我忘了說作者的朝代,她會提醒我加上。如此講上兩三遍,她可以自己讀出這首古詩。

3.配樂吟誦法

中國字有陰陽上去四聲,掌握了字音平仄規律,通過抑揚頓挫的吟詠,運用四聲的變化就可以成樂。所以吟誦是將語言、音樂和詩歌結合最密切的一種方法。

現在市面上也有將童聲唱古詩、朗誦古詩相結合的點讀卡,旋律和歌聲都很優美,我家櫻桃也很喜歡,經常自己點讀跟著哼唱,興之所至,還會舞蹈起來。

4.動作表演法

櫻桃最初的古詩啟蒙,來源於巧虎視頻,從2歲開始起,每一期的巧虎會加入一首古詩,這是櫻桃會反覆點播的內容,有場景故事、有音樂、舞蹈,看其它內容時,櫻桃端坐,古詩節目開始時,她便將凳子塞到桌下,做好跟著一起舞蹈的準備。

空閑時,她也會對著鏡子一邊唱跳一邊欣賞,有時還會自我糾正動作,沉醉其中。所有被她唱跳過的古詩,都牢牢地記在了她的腦海里。

5.讀故事玩遊戲

最近櫻桃迷上了一套古詩書,玩的不亦樂乎,書名叫《寫給兒童的古詩遊戲書》。

這套書共有四冊,書里精選適合3-8歲兒童誦讀的古詩100首,古詩帶拼音,每首古詩配有一幅手繪插畫、一個專註力互動遊戲。這套書將古詩和遊戲巧妙地結合起來,既符合低齡孩童遊戲化的特點,又能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專註力、想像力、思維力和創造力。

當女兒拿到《寫給兒童的古詩遊戲書》這套書時,一點沒感覺到陌生,儘管不認識字,她根據插圖,也讀下來了不少。更何況書中設計了很多提升專註力的小遊戲,她更是愛不釋手啦!

全4本寫給兒童的古詩遊戲書古詩詞學習京東去購買?


我想題主提出這樣的問題,還是以解決問題為主,回答里不管是吹古詩扁英文,還是吹英文扁古詩,都不是冷靜理智的行為,跟中西醫之爭一個道理。其實,我們要解決的只有兩個問題:

  1. 學古詩能帶給孩子什麼?
  2. 作為家長要如何去引導?

孩子為什麼需要學點古詩?

兩歲小孩背古詩是好事嗎??

www.zhihu.com圖標

關於孩子為什麼需要學古詩,我在另外一個回答中已經說過了,有需要的手動跳轉。

吳冠中先生曾經說過一句話:「今天中國的文盲不多了,但是美盲很多。」

審美能力的缺失,其實是現在教育中的一大遺憾,我們教了孩子那麼多知識,卻鮮少有人、有機會教育孩子如何學會審美。

審美,不僅僅是「今天打扮的美不美」,更多的是培養孩子透過外表觀察內心的能力,讓孩子對人對事有自己的鑒賞能力,也就是俗話說的人要有點「品位」,而這個「品位」不等於有錢。

學會審美,可以讓孩子在待人接物上更文雅有禮,在選擇對象時不會頭腦發熱,在成人世界的生活中不會精神空虛。一言以蔽之,提升審美,學會運用審美,可以讓自己的內心充實而豐盈。

詩歌的學習,是提升審美品位的一種有效途徑。

都是非常優秀的主持人,但是相比董卿,龍洋還是少了一點「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沉澱

遠的不說,舉個最近的例子,在2019年中國詩詞大會上,龍洋替代董卿成為第五季的主持人。雖然龍洋年輕、活潑、漂亮,但是她的主持風格還是引起不小的爭議,主要焦點集中在龍洋的氣質和整體節目的氣質不太符合,尤其是像主持如詩詞大會這樣的傳統文化氛圍濃厚的節目,她所展現出來的文化底蘊和董卿確實是有一定差距的。

比如,有一個很小的細節:

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時,一名90後的基層民警打算用清朝蔣士銓的《歲末到家》來感謝丈母娘,但是一緊張,就把「愛子心無盡」的下一句忘了,董卿立即給出了正確答案:「歸家喜及辰」。

這麼冷門的詩句,信手拈來,不是功力誰信?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小神童王恆屹首答,從九個字中識別出一句五言詩,百人團中很多人都誤答成「海上升明月」,但正確的答案其實是「海上生明月」(張九齡 《望月懷遠》)

海上升明月,是個坑

一個「生」和一個「升」的區別,可惜龍洋並沒有做出解釋,讓節目效果打個了折扣。一個「升」只是把月亮的行動軌跡描寫了出來,而「生」則是突出了大海的孕育感,更加突出海天一色的美景。

「生」「升」的區別其實就是審美,而且是大量、長久的古詩學習帶來的審美能力。這個能力靠翻幾遍《人間詞話》是get不到的。

如果你希望孩子能理解一篇文章中的優美詞句,能理解一本書的唯美真理,能理解生活中的哲學真諦,讀點詩有啥不好?

如何引導孩子接觸古詩

  • 在語言敏感期接觸古詩詞。

1-3歲是語言準備期,這時期孩子一般是用簡單的辭彙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隨著他們對環境事物的認識不斷增加,孩子的辭彙量會逐漸增加,會開始用簡單的片語代替表達句子的意思。

3-6歲是語言完備期,這時期的孩子發音比較正確了,學會了組片語句的規律,而且會出現越來越多結構複雜的句子。

在0-6歲的語言敏感期內,家長有意識地帶孩子通過聆聽、吟誦、背誦的方式接觸古詩,不要刻意追求對文本的理解,純粹感受詩歌的節奏感和韻律美。孩子對古詩的押韻感很快就能上手。

  • 不要求大求全,用好經典就可以。

千萬不要為讀而讀,覺得我買了《唐詩三百首》我就得三百首都背完,三百首中有些詩並不好背,也不好理解,所以不要求大求全。

對於年齡比較小的幼兒,可以從《聲律啟蒙》《笠翁對韻》開始;等孩子稍大一點,可以選擇《給孩子的古詩詞》、《陪孩子古詩詞》等書籍一起親子閱讀,特別是葉嘉瑩先生編著的《給孩子的古詩詞》,解釋還是比較權威的。

當然,如果爸爸媽媽們有餘力,可以自行從唐詩、宋詞、詩經、古詩十九首等經典作品中選擇詩作和孩子進行吟誦。

  • 堅持每天輸入,但別逼孩子背誦。

指望孩子自己養成對古詩的興趣不太現實,對不會自主閱讀的小朋友來說,爸爸媽媽需要做的就是堅持每天輸入,每天給孩子念一些朗朗上口的詩;對那些可以自主閱讀的孩子來說,則要鼓勵他們大聲地朗讀出來。

同樣的一首詩,早晚各念一遍,10天半個月下來,考察一下,你會發現孩子的記性真的是好,很多詩說了上句,他就能對出下句了。然後再對新的內容循環往複,循序漸進。

  • 理解一首詩,更需要詩和生活的結合。

理解一首詩,並不是坐在那搖頭晃腦地背就能解決了。詩歌帶給我們最美的體驗,正是來自小時候懵懂無知的背誦,等到長大了,某一天看到某個風景、遇見某個場景,突然就明白了過去不懂的那首詩、那句詞,所以不要擔心孩子不理解詩。比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5歲有5歲的理解,10歲有10歲的理解,30歲有30歲的理解,50歲有50歲的理解,並不是單一的答案。

在接觸大量古詩的基礎上,更應該帶孩子多出去走一走、多出去看一看。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才能明白什麼叫做「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才會知道什麼叫做「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周末不要宅,去爬爬山、看看海都是讓孩子接觸美好事物的一次機會。

最後抖個機靈:即便不是為了長大後感受那份美好,僅僅只是為了考試、升學,也應該好好背誦古詩詞,看看部編版的小學語文教材,古詩文量佔了30%,比舊版本增幅近80%,不學點、背點能行嗎?


你自己對古詩有興趣嗎?

你想過自己先嘗試喜歡古詩,再要求孩子嗎?

我朋友的女兒今年5歲,很喜歡古詩。

她媽媽自己很喜歡讀詩,她把山水詩的每句詩都畫成圖畫,講給女兒聽。

她能帶領女兒進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世界,詩歌不再抽象,而是變得具體有趣起來。

請問大部分家長能做到嗎?

我不是要求家長必須做到,家長也很辛苦。

但如果自己做不到,就不要苛求孩子必須做到。

教育孩子之前,要先教育自己。想讓孩子喜歡,先讓自己喜歡。

要知道,最好的教育永遠是: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最初,每個孩子都是好奇寶寶,熱愛吸收新東西,可為什麼許多孩子慢慢就開始討厭學習呢?

正是因為家長的苛求和強迫,把孩子自發學習的內部動機給削弱了。

要記住:己所不欲,勿施於自己的孩子。


簡單來說,是家長的鍋。

古詩和英語不是對等的東西,我這麼說你就應該理解了。

四歲小朋友,不喜歡中文學微積分只喜歡英文學加減乘除,應該怎樣教育孩子?

我給你的回答是「先用中文教加減乘除」。

你英文學的是"This is an apple."

中文來一句「日照香爐生紫煙」。

這不是搞笑么?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