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1.wp.com/pic1.zhimg.com/v2-7419ff83921ccb16917b7aa64d0351bc_b.jpg" dw="640" dh="1138" data-size="normal" w="640" src="//i1.wp.com/pic1.zhimg.com/v2-7419ff83921ccb16917b7aa64d0351bc_r.jpg">


先擺上我的結論:因為需求未得到滿足。具體原因請聽我慢慢分析。

本文有點長,如果沒時間可以先馬以後再看。如果覺得太長懶得看,那也請您先馬上,等您勤快了再來看。反正文章一直都這麼長,早看早明白。

先來看看現在年輕人普遍焦慮的事情有哪些。

  • 考不上大學十幾年的學就白讀了,出來工作都找不到
  • 迪奧999人手一隻,我竟沒有!想買!沒錢。
  • 考研壓力太大了,考不上怎麼辦
  • 房貸還得還30年
  • 我的頭髮呢?
  • ……

列舉出來,大多數人的焦慮其實是一樣的,表面上看就是在為考研買房提高生活質量焦慮,更深層的原因是否有人仔細想過呢?看完這篇回答,相信你會對我們焦慮的原因有更深的理解。

(一)

艾里希?弗洛姆在其《論不服從》一書中提出了人對生存狀態的幾種需求,即:

  • 關聯需求
  • 人格獨立和完整的需求
  • 超越的需求
  • 根基需求
  • 身份認同感
  • 定向需求。

分別解釋一下:

1.

人是群居動物,任何一個人,活在世上總要和部分人或群體打交道,即產生關聯。完全不和任何人產生關聯將導致自閉。

這種要和他人產生關聯的需求就叫關聯需求。

2.

我愛吃火鍋,我加入了一個火鍋聯盟,但我發現我愛吃的是重慶火鍋,而這個聯盟是成都的,裡面多數人都愛吃成都火鍋。

此時,我仍然希望我在一個成都火鍋聯盟里能夠繼續持有我對重慶火鍋的愛,且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而不是為了順應聯盟的性質而扭曲自己的信仰和追求,這就是人格獨立和完整的需求。

3.

一個人天天按時上班是為了什麼?

為了工資。

一個人天天為了上班飯都不吃覺都不睡是為了什麼?

為了升職。

也就是說,我們都有不斷前進超越自己的需求,但就是超越不了怎麼辦?

那就炸了它,我升不了職我就炸了辦公樓。

畢竟毀滅也是一種超越,但是這種超越無疑對自己還是他人都將造成痛苦,因此比較提倡的是第一種超越。這是人的超越需求。

4.

根基需求就比較抽象了。

每當有人問起我們打哪來的,我們都會回答:打娘胎里來的。

小的時候母親給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但隨著我們慢慢長大,終要慢慢那成長學會獨自面對風險,這其實是一個被動到主動的過程:

被動的出生於子宮到主動地面對生活。人最終只有落腳到主動地創造性的面對生活才能活得好好的,如果不,咱們可以在一些神經官能症病例中看到不的後果。

5.

身份認同感就很好理解,現代社會,往往通過一些標籤來表明對他人或對自己的身份認同,比如中產階級啊、富二代啊、信佛啊啥的。

有時候對身份認同感的追求可以成為人生活奮鬥的強悍動力來源,不然為什麼會有人窮其一生就為了得到上層階級的入場券呢?

6.

最後一個定向需求。

嬰兒通過觸摸行走等方式完成定向的第一步,那成年人怎麼定向?

當然是通過腦子了。

也就是利用理性來理解疑惑,來看待世界。人眼中的世界情景取決於人的理性和知識所達到的深度

也就是說,要想更加了解這個世界,就多讀書。

定向需求為什麼會存在呢?

想想看,我們的決定是建立在我們對世界的了解基礎上的,也就是說,我們做出的決定必然在自己看來是合理的,如果實在不合理呢?

那我就強加一個原因讓他看起來合理就完事了。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女生永遠找得到借口給自己買口紅。

六種需求簡單介紹完了,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六種需求,不同需求被滿足程度的不同反映了精神健康人士和精神病患之間的差異,也體現了痛苦和愉悅,停滯和成長,以及生死、善惡之間的差異。

(二)

以上是知識背景,

現在再來看問題:為什麼現在年輕人普遍焦慮?

顯然就是因為上述的幾種需求在各種程度上的不滿足。

正常的關聯需求應當是和諧的,關聯雙方的利益互不侵犯,甚至是互益的,例如師生關係,學生從老師那裡獲得了知識,老師也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實現了自身的價值。

但現在社會中最多的關聯是委從的,支配的。

這種關聯建立在一方對另一方的壓榨與支配之上,這種不恰當的關聯又連續的導致了對人格獨立和完整的破壞。

人們手頭上所做的不一定是他們喜歡的,但他又由於某些原因不得不做,當一個人失去了自我,同時意味著人對自己的定向也將出現問題,試問當我們無法正確的認識到世界的本質,對心中的疑惑找不到正確的回答,

那我們會怎樣?

我們傾向於聽別人的,別人說的有道理我們就信,我們失去了判斷力,失去了理智。

當商家說背上我的愛馬仕包,你就是上流社會的人了,於是就有人罔顧自己的經濟實力買了。

此時,我們的身份認同靠物品賦予。

這個時候一對號入座,是否有種『好像是這麼回事』的感覺?

那再深入一點,人總不會生來就欲求不滿,生來就焦慮吧?還記得看過的那句話嗎?

小時候沒有手機,沒有電子遊戲,只會叫上三五好友一起玩泥巴打水仗,可那時的我很開心,現在的我用著最新款的iPhone,最新款的iPad,最新款的遊戲機,可我覺得我永遠不會快樂了。(記不清了瞎寫的)

小時候沒有最新款,快樂;現在有了最新款,不快樂。於是把最新款扔了,發現更加不快樂了。

可見,說來說去還是物質的問題。

來看看我們現在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社會。

管你是社會主義社會還是資本主義社會,您都是消費社會。

消費社會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消費在社會生活中佔據了極其重要的位置,直白點就是依靠消費推動社會進步。

那都消費社會了,不消費哪能進步啊?趕緊來消費,為了吸引人消費,花花綠綠的包裝來了,鋪天蓋地的廣告來了。

產品挺多,錢不夠啊,沒關係,於是信用卡來了,美其名曰明天的快樂今天來享受。那明天的快樂上哪享受?大意了還有後天……

漸漸地,一般的廣告已經不能引起人們的興趣了,那可咋整?社會還進不進步了?

那就弄票大的,把文化加進來,誰能想到《變形金剛》就是部廣告片呢?拍他就是為了賣出變形金剛的玩具。但是這已經不是簡單的玩具了,這是文化加持的玩具,他身上具有勇敢、堅強等品質。不得了。

而今,消費的觀念已經深深的植入人類的大腦了,消費也不再是簡單的購買物品,更多的,你購買的是一種符號,你買的不是你覺得自己需要的,其實是商家告訴你你需要的。

商家勾起你內心的恐懼:胖就丑,丑就沒人要,不想孤獨終老就來買我的減肥藥。

或是喚起你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用俺的平板學習做筆記,優雅、方便、青春洋溢,快來買。

人的恐懼就這樣無時無刻不被喚起,美好的生活永遠在向我們招手但就是夠不到。

為什麼年輕人大多焦慮?

因為消費的主力軍就是年輕人,因而年輕人收到的洗腦最多,但他們的知識與經歷都還不足以支撐他們去識別這些謊言。

於是沉浸在商家營造的各種假象里一邊恐懼一邊失落,需求尚未得到滿足新的慾望已經被商家勾起。

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最新款的手機是必需品,為了滿足自己的理所當然,就要努力工作掙錢,儘管我不喜歡,但為了生活,也是沒辦法,於是每次受到壓迫都選擇忍氣吞聲。

俗話說的好: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

人不停的壓抑自己,本就是需求得不到滿足的體現,於是一種需求的不滿繼而引發其他需求的不滿,各個因素之間相互影響,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人就在這個閉環中逐漸變得焦慮。

說了這麼多,總結起來就是:

消費社會→商家拚命洗腦→年輕人被洗腦→慾望被放大,需求得不到滿足→焦慮

(三)

那麼如何打破這個閉環呢?

你可以這樣想:

為什麼我要這麼忍氣吞聲?

因為我要掙錢。

為什麼要掙錢?

因為我要買手機。

然後你就會發現:sorry?我居然因為一部手機讓自己受這麼大委屈?到底手機重要還是人重要?

人呢,還是要學會愛惜自己。

當然我並非教唆你辭職不工作,而是希望你能夠看清自己焦慮的本質,抵制誘惑。做到這一點,相信你的焦慮能減少70%。

另外,在人生經驗尚且不足的時候,要想在減輕焦慮上做到彎道超車的最好方法無疑是多讀書,多思考。

希望我的這篇回答能夠幫到焦慮的你,哪怕一點點也好。如果你覺得確實有用,請留下寶貴一贊。感謝。

————————————————————

補充一點,回答中對大眾進行洗腦的並不是只有商家,還有媒體等其他原因,限於篇幅原因我並沒有提出來分析,如果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相關資料了解。除了開頭提到的《論不服從》,關於消費的還有鮑德里亞的《消費社會》,以及BBC紀錄片《無節制消費的元兇》。


謝邀。

在探究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焦慮?

焦慮是指個人對即將來臨的、可能會造成的危險或威脅所產生的緊張、不安、憂慮、 煩惱等不愉快的複雜情緒狀態。這個定義聽起來有點繞口,一句話概括,焦慮的本質是提示即將到來的威脅。

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繁榮、安全的社會,普遍的威脅來自哪裡?

這是社會學的領域,我們來看看社會學的研究。

日本社會學家三浦展在其著作《下流社會》中,根據經濟因素,將社會分為五個等級,分別是:上,中上,中,中下,下。

他的研究指出,日本二戰後是一個典型的金字塔結構,絕大多數人都處在最底層階級,但隨著「1955體制」,日本經濟在戰後快速發展,整個社會開始向上流動,「中」產階級群體龐大,形成社會結構較為穩定的橄欖型。

而且,因為經濟日益向好,整體階級是向上流動的,所以,整個社會充滿活力,洋溢著一股自信,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好,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會實現階層的躍升。

但隨著日本房地產泡沫,日本經濟長達幾十年的衰退,傳統的橄欖型結構難以維持,整個社會不再是積極的向上流動,而是開始日益嚴峻的分化,「中」產階級開始向「中上」、「中下」分化。

據統計數據顯示,向上流動人數較少,多是互聯網行業的財富神話,或者少數極富才華的人,而大多數人,是向下流動,從「中」產階級,跌落到「中下」階級。

這是一種結構性的經濟現實,經濟結構不足以支撐龐大的「中」產階級,個人的努力、個人的奮鬥不再是生活會變好的保證,這種「努力就能變好」的希望和自信被打破,「即使努力也沒什麼用」的想法開始日益侵蝕年輕人,結果就是,日本出現了各種新詞,比如「低慾望社會」,「低智商社會」,「宅男」,「食草族」,「不婚族」,等等。

雖然日本還是很富裕,但缺少了最關鍵的活力,整個社會變得暮氣沉沉,喪文化流行!

無獨有偶,美國的一項調查數據也顯示,美國中產階級也正在承受著巨大的經濟壓力,深入分析發現,美國社會也同樣正在走向「兩極化」,曾經擁有廣泛基礎的中產階級,正在被逐漸擴大的富裕群體、貧困群體所取代。

這是日、美的經濟現實,以及經濟現實帶來的結構性失衡,結構性階級分化!

我們也來看看中國的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之初,僅僅從收入看,我們基本都處在「中下」或「下」層階級,隨著經濟持續發展,整個社會的財富蛋糕迅速做大,整個社會向上流動,只要努力,膽子大,有能力,基本都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實現階層的躍升。

我不知道社會是否是橄欖型,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迷之自信,確實培養出來了!

但現在,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了,雖然經濟還在快速發展,但經濟結構的生態位(縱向的地位、是佔位),基本上已經被佔滿了,這時候再想輕鬆的實現階層躍升就比較難了。

所以,近年來,關於階層、逆襲的話題很多、很熱,因為我們感受到這個阻力了,如果僅僅如此還好,只是生活向好較難,但是,階層一旦成型,很多東西就變得不一樣了。

社會學上有兩個概念,一個是天賦地位,一個是自致地位

天賦地位指的是我們生來就有的,比如,中產階級,中上階級家庭出身的孩子,出身就自帶幾套房子,這可能是中下、下層階級一輩子都難以奮鬥的,「天賦」的起點,是很多人一輩子都難以到達的終點;

還有一個是自致地位,這個很簡單,就是指我們通過努力能夠達到的地位,在階級生態位被先來者佔據的情況下,準確說,是被我們「父輩」中的成功者佔據,他們留給我們這一代「草根」的機會其實並不多,因為我們僅僅有努力和才能,而他們不僅有努力、智慧,還有另外一個核心優勢,即資本。

所以,中下階層的努力,確實很難,如父輩們那樣,通過個人的努力就能快速逆襲的時代,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這是事實,但這才是社會常態,改革開放畢竟才是少數,中國自古流傳的是「三代出一個貴族」、「幾代人的努力」,「子子孫孫無窮匱也」。階層的躍升,是很難的,絕大多數情況下,不是一代人的努力。

社會學對中國傳統的智慧,給出了更加精確的描述,稱之為「代內流動」、「代際流動」,根據社會學的統計數據,絕大多數的階層躍升,都是在代際的,代內流動通常幅度不會太大。

所以,不管是中國,還是日本,我們曾經習以為常的快速躍升、迷之自信、「我命由我不由天」不是社會發展的常態,而是特定時期、特定現實、特定政策的結果。

從長遠的經濟發展看,社會階層是趨於穩定的,快速的社會成員流動,只能說,社會是不穩定的,而不穩定通常意味著改革,乃至革命,但這很難,中國歷史上,也只有寥寥幾次的成功改革。

上面從社會學分析了社會的結構性原因,大多數「出身不好」的年輕人,相對父輩們,要想實現階層的流動,確實越來越難了,這是一個很殘酷的現實。

但僅僅如此,傷害並不會太大,現代社會還給了我們額外兩個傷害。

一個是預期;

一個是榜樣。

先來說說預期。

我們從小聽到的就是,「上了大學就好了」、「上了大學就有出息了」,這不僅僅是「上大學後就可以放飛自我,不用學習」,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就是「上了大學,就可以實現人生逆襲,過上幸福的生活」。

所以,我們自我的定位,是白領,是中產階級,我們按照中產階級的期望去規劃生活,有車,有房,有閑,旅遊,優秀的另一半,優質的下一代教育,舒適的中產階級生活,等等。

這不是我們追求的生活,而是我們必備的生活,我們應該的生活!

嚮往與必備,這兩個詞的意思天差地別。

嚮往意味著這是美好的期待,即使實現不了,也不會太受打擊,就好比我們父輩,他們的自我定位就是農民,工人,他們會按照農民、工人的標準規劃自己的生活,生活即使不太好,但也不會有太大落差,但他們也會非常努力,希望能夠追求更好的生活。

父輩們追求的是更好,是站在自己的階級生態位,腳踏實地的向上努力,而我們恰恰相反,我們從小到大的灌輸,就是「應該」過上優質的生活,我們在思想上提前佔據了高一級,甚至高几級的階級生態位,比如中產階級,甚至中上階級,但我們的實力,可能只有中下階級,甚至下層階級。

但是,「中產階級」的生活目標,對於「中下階層」(草根,家裡沒背景、沒經濟後盾)出生的人來講,真的是太難了,這對於我們不僅僅是現實的打擊,還有精神層面的打擊,我們面臨著階層跌落的巨大風險。

我們想要保住我們「擁有」的階級,但「中產階級」的物質現實,真的是太難了,尤其是,對於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講,很多年輕人努力到絕望,慢慢也就「看清」了,「放棄」了,「認命」了,這在日本提前經歷了,稱之為「低慾望社會」,其本質是喪失了生活的活力、激情、希望,對未來的生活,不再抱有太大期望了。

另外一個是榜樣。

階層的分化,必然讓少部分人真的實現了階層躍升,真的有很多人從「中下階層」上升到「中產階級」,「中上階級」,甚至是「上流階級」,這樣的人,通過網路的發酵,成了一個個雞血十足的榜樣,就像致命的毒藥一樣,具備致命的誘惑。

而且,這樣的人,在互聯網行業尤其多,比如創業者,比如很多草根網紅,等等,他們因互聯網而起,也善於利用互聯網自我包裝、宣傳、造勢,大肆散播如何「月入10萬」、「年入百萬」的經驗和技巧,似乎,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但是,這不是常態,更多的只不過是網路給了少數人站在風口上的機會而已,然而,很多人罔顧這個事實,大肆包裝宣傳,既給了我們「快速年入百萬」的方法和技巧,也給了我們「快速逆襲」的幻覺和希望。

在這樣「快速逆襲」信息的狂轟亂炸下,我們變得急功近利,變得想走捷徑,變得像一步登天,但我們忘記了,絕大多數的成功,是來自於一步一個腳印的平凡努力,甚至是代際努力!

急功近利,往往是一無所得。

所以,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如此焦慮?

焦慮的原因很多,僅僅從社會學家角度看,這種焦慮是帶有結構性的,是由現實基礎決定的。

雖然真相很殘酷,但真的就是如此。

這篇文章,可能帶有決定論的悲觀色彩,看完讓人更加絕望,這不是我的本意,就如同美國的調查數據,中產階級的流失,有兩個去向,僅有50%流到了中下階層,還有50%是躍升到中上階層,日本的調查數據也大致如此。

所以,看清楚現實,以更加現實的態度去發揮我們的主觀能動性,去更加務實的努力、奮鬥、自我提升,我們是有可能抓住另外50%的機會的。

我命由我不由天,這是非常有激情的口號,我很喜歡,但罔顧事實去談奮鬥,很可能在頭破血流之後,就變得「怨天尤人」,我想,更加理性的努力,是在認清自我、認清社會之後,依然能夠心懷希望的去努力,去打拚,去爭取那一半的機會。

就如同我們的的人格,據心理學的統計,大約50%是由基因塑造,而剩下的50%是由我們的環境和主觀能動性塑造,50%的決定論也許讓很多人絕望,但更多的是,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更好的人,更優秀的人!

而如何抓住那一半的機會,搶佔屬於我們自己的優質生態位,這正是我們仍在這裡堅持閱讀、努力、學習的根源所在!

當哀聲一片的時候,聰明人知道,真正的機會來了。


「越努力越焦慮」。


我們從一出生就被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拉開了努力的大幕。還沒有上幼兒園就開始了各種早教班和親子班;小學,老師和父母教育我們要認真學習,因為基礎很重要;初中,要努力考個好高中;高中,要努力考個好大學;等到終於上大學了,你忽然發現老師和父母告訴你的「上了大學就好了」是一句謊言,你仍然要為成績和各種證書而努力,要不也找不到好工作;工作了,不僅要努力工作,與同事、領導搞好關係,還要認真學習各種專業知識;結婚了,又要為柴米油鹽醬醋茶而努力……


我們一直認真地活著,努力著,卻時常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努力,這麼努力的意義在哪裡。即使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比如錢、權、社會地位等,我們仍然感覺空虛和孤獨,找不到生活的意義和自我的價值,有些人仍然被抑鬱、焦慮等心理障礙所纏繞。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在物質越來越豐富的同時,人們的幸福感不僅沒有提高,反而出現了下降,各種心理問題和精神障礙的發病率也在逐年提升。


本書以認知行為療法和接納承諾療法為理論基礎,試圖借鑒前人的研究成果來幫助我們弄清楚,我們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活,我們活著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結合「空心病」與「微笑型抑鬱」分析了越努力越痛苦的機制與各種表現,以及形成的原因;第二部分則對價值方向的概念、特徵、作用進行了分析,並試圖通過直接測驗法和間接體驗法兩個途徑來幫助大家探尋自己的價值方向。另外,本書還就大家關心的話題,比如幸福、成功等問題進行了論述。


希望你通過閱讀本書,能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讓你的生活更加有活力和動力。


2 種表現:「空心病」和「微笑型抑鬱」


空心病


2016 年 9 月,小明「極不情願」地來到某所「211」高校報到,成了該校的一名大一新生。為什麼說他是「極不情願」呢?因為按照他平時的成績,即使進不了清華北大,進入一個「985」高校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平時成績優異的他卻在高考時發揮失常,最終只能進到這所在他看來很一般的學校。


雖然是「極不情願」地來到這所「211」高校,但是天生要強的他,並沒有放鬆自己,經過第一學年的努力,他以年級第一名的成績拿到了一等獎學金和國家獎學金。為此,他被邀請給剛入校的大一學弟學妹們介紹學習經驗。從這以後,每次學弟學妹們見到他,總是投來敬佩的眼光,並竊竊私語:「看,這就是給我們介紹經驗的『學霸』師兄,好厲害。」聽到這些的時候,小明感覺可好了,自信心爆棚。


可就在大二第一學期的期末考試中,小明的成績掉到了年級第五名,因而心情低落,壓力巨大,覺得自己對不起老師和父母的期望,也無臉見曾經被傳授學習經驗的學弟學妹們。每次聽到學弟學妹們誇自己時,就想躲開,覺得自己不配「學霸」的稱呼。這時的他不願意見到自己熟悉的同學,一些不好的念頭也常常在他的大腦中浮現——總認為自己是無能的,什麼都做不好,比如自己的個子這麼矮,身體還這麼胖,課上老師的提問也不知道怎麼回答。尤其是最近,需要找老師指導學年論文,但是自己一直不敢去聯繫老師,因為害怕被老師拒絕。如果老師拒絕了自己,那真是太丟人了,老師一定是認為自己不行、不值得他指導才拒絕的。


其實就算是考第一的時候,小明的內心也充滿焦慮,生怕自己犯錯誤、被別人超過。每當想放鬆的時候,他都會感到一種罪惡感,看到別人都在學習,而自己卻在看電視劇,於是更加害怕落在別人後面,被別人超過。


小明在接受心理諮詢時,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話是:「我從小到大好像都在為別人而活著。即使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是大家口中的『好孩子』,我依然焦慮、恐懼、害怕,擔心哪一天這些東西就會失去,表面上優秀、陽光、積極的我其實每天都過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我的努力都是為了超越別人,為了別人的讚美和誇獎,為了爸媽的期望和面子。我不知道我想要什麼,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像小明這樣的問題,北京大學心理諮詢中心的徐凱文老師形象地稱為「空心病」,是指由於價值方向缺失所導致的心理障礙。現在,「空心病」在高校里越來越常見,而且越好的高校這樣的學生越多。比如,據徐凱文老師的調查,北大一年級的新生中,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有 30.4% 的學生厭惡學習,或者認為學習沒有意義,還有 40.4% 的學生認為活著沒有意義,我現在活著只是按照別人的邏輯一樣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極端的就是放棄自己。在我所服務的大學裡,在這幾年的諮詢過程中,也明顯感覺到這樣的學生在逐年增多。


微笑型抑鬱


現在不僅學生中像小明這樣的人越來越多,各行各業里也更加常見,而且帶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老李最近幾年在 IT 行業做得風生水起,創業以來雖然吃了很多苦,但還是成功地發展了起來。可是就在取得輝煌成就之際,他卻服藥自殺了,幸虧被及時發現,才得以生還。所有老李的親朋好友以及商業夥伴都難以相信,平時積極樂觀、勇於進取的老李怎麼會自殺呢?但據老李家人反映,老李其實已經患抑鬱症好幾年了,最近幾年一直在服抗抑鬱的葯。


像小明和老李一樣,很多的成功人士每天都在拼搏努力,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但是他們內心依然痛苦。這種抑鬱又被稱為「微笑型抑鬱」或「成功型抑鬱」。不論是「空心病」還是「微笑型抑鬱」,它們都不是一種精神疾病的診斷類別,而是一類抑鬱症患者對自己病情的反應模式。有心理學家將其形容為「在他人面前表現得很開心,內在卻承受著抑鬱的癥狀」。他們雖然表面上看起來積極努力,但實際上每天都在低落情緒的漩渦中掙扎,在他們陽光開朗、積極樂觀的表象下,埋藏著一顆抑鬱痛苦的心。這種抑鬱多發生在那些身份地位高、學識高、事業有成的成功人士中,男性要比女性多,他們或是機關官員、成功商人和企業中的白領,或是大學生、教授和高級技術人員。


「微笑型抑鬱」確實有很多典型抑鬱症的癥狀,會讓人感到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無助無用感增強、自我評價低,甚至有自殺傾向,但是和典型的抑鬱症不同的是,「微笑型抑鬱」的患者並不是每天滿臉愁容地縮在床上,喪失工作、學習、與人交往的能力,而是擁有比較好的社會功能,甚至比常人更加地積極。


3 個成因:越努力越痛苦的根源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越努力,越焦慮

劉希慶

人這一生為什麼要努力?

¥9.99 會員免費


我有一個外甥,他從小就是學霸,後來他去了哈佛讀研究生,然後去了uber和link in當程序員,回國之後去了阿里當高管。年薪百萬,資產千萬(他有老東家原始股)

說實話,我看到他一點都不會焦慮,因為他足夠才華橫溢,他的成功是應該的。

但是我有一個同學,從小成績不好,喜歡打架鬧事,後來家裡拆遷,成了我們當中最有錢的人,每天酒池肉林,環遊世界。

我看到他,我也不焦慮,我覺得他狗屎運而已。

我還有一個朋友,沒有什麼專業技能,平時比較喜歡吹牛拍馬屁,拉關係,最近發現他自己開了公司,買了保時捷,在市中心買了一套200平的房子。

這個時候我開始焦慮了,因為我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是否比不上他的那套吹牛拍馬拉關係社會技能,是不是我沒有他成功是我的問題?

說白了,我們的焦慮是建立在那些感覺沒有自己優秀的人卻比我們成功的基礎上的。

比你丑的人交了高富帥男友

比你窮的人娶了白富美,

能力不如你的人當了高管

這個時候,我們會自我懷疑,是自己不夠努力?還是自己努力的方向錯了?

其實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說他最好,是因為客觀來說我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過去的人沒有網路,沒有地鐵,沒有飛機,沒有手機,沒有外賣。而且這個網路時代,給了我們更多的資訊和機會

說他最壞,是因為我們更容易去發現身邊很多靠運氣成功的案例,拆二代,網紅,暴發戶大量的出現在我們的視線里,讓我們懷疑人生。

說白了,年輕人的焦慮來源於我們找錯了參照物。

我個人就沒有那麼焦慮,因為在我看來,別人的實力也好,運氣也好,都跟我沒有半毛錢關係,我只應該關注什麼能夠讓我變得更值錢,什麼東西可以增值。把時間和錢放在投資自己和值得投資的事情上,就好了,剩下的讓時間一點點說話,相信我,結果不會太差,並且你會非常從容,而從容才是成功最好的體現。


因為有對比!!!

上學在學校的時候覺得大家都差不多,工作之後才慢慢認清現實,人類社會就是分階級的,不管哪朝哪代,都有階級,現代社會的階級更難跨越;後悔自己高考的時候太年少沒見過世面還不明白這些,如果當時自己明白這些或者父母明白這些,一定會重頭再來非名校不讀,而不是過了一本線就覺得差不多就好,父母都是小鎮農民,沒啥文化,也不怪他們,所以現在只有自己不斷提醒自己,不要讓自己的孩子跟自己一樣,家族的興旺是要靠每一代人的努力的,這不是自欺欺人。

就算這樣,你努力一生的盡頭說不定也只是別人的起點,甚至都趕不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