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最近發布了幾款性價比很高的CPU,但拋開價格,請問AMD的cpu架構是比intel的菜嗎?為什麼用更先進的工藝好像纔打了個平手,假如都是同一技術水平,理論上用7nm的工藝能比14nm的cpu提升多少呢?


謝謝邀請。 可以說AMD這次依靠Zen2打了一次翻身仗,有架構和工藝兩方面的原因,先看下圖。在Single Thread單核性能上,Zen2較上一代提升21%,這其中約60%由IPC也就是架構本身的提升帶來的,另有約40%則直接受益於7nm工藝帶來的頻率和其他各項提升。

受益於架構和工藝,Zen2單核性能提升21%

我們先來看看架構,AMD之前用128位寬的數據來進行256位 AVX2運算,需要兩個並行的運算,跟Intel原本就是256位的數據位寬相比,有明顯差距。AMD Zen2也改用256位的數據位寬,追平了這個差距。

AMD之前的架構被人詬病的一個地方就是Memory,也就是Cache 的結構。下圖是L1/L2/L3 Cache示意圖。 比如在AMD之前的Operaron跟Intel的Sandy Bridge相比,L3 Cache帶寬低的令人髮指,整個8核的Operaron的L3 Cache帶寬,大致與Intel的單核相當。而在最新的Zen2架構中,AMD將單核L3 Cache從8MB加到了16MB,而latency只增加了5個cycle。

CPU Cache示意圖

而在晶元間互聯上,AMD使用最新的Infinity Fabric 2(IF2)。AMD將IF2跟Memory 的時鐘切開,允許memory單獨Overclock,另外IF2支持PCIe4.0,使得IF2整體效率提升27%。

晶元間互聯Infinity Fabric

上一代Zen架構的 12/14 nm工藝,跟7nm相比差了兩代。7nm晶體管密度翻倍,相同性能下功耗減半, 比Intel 10nm性能稍好。如下圖,AMD認為自己通過率先進入7nm工藝,已經在性能功耗比上趕上並超過競爭對手。AMD甚至提到臺積電7nm的性能比他們預想的還要好。

AMD與競爭對手的性能功耗比較

而由於7nm工藝相比14nm明顯的優勢,使得AMD大膽地將原有架構進行革新。原來的Zen1晶元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每顆die上除了CPU core之外,還有兩個memory controllers, 晶元互聯Infinity Fabric ,和PCIe。而在Zen2上,AMD將這些IO相關,對工藝不夠敏感的電路留在了14nm IO die上,而把對性能功耗要求高的CPU core,和部分Inifinity Fabric放入7nm die中,持續優化。這一點又和Intel的做法接近了。

總結: AMD Zen2在架構上已經補強了多項短板,迫近了與Intel的距離;而在工藝上,臺積電7nm工藝略好於Intel 10nm,保證了AMD目前在工藝上的微弱領先。 如果說Zen 2讓AMD打了一場翻身仗,那麼可以說合作夥伴臺積電應該有一半的功勞。據悉,最新的Zen3架構將在臺積電EUV 7nm+工藝上研發,屆時晶體管密度和功耗將各提升20%和15%。新一輪大戰即將開始,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製程工藝對半導體晶元性能起決定性影響」是近二十年前的事情了。

那時候的CPU還是單核心,頻率低功耗低,每一代新的製程工藝可以大幅提升CPU的工作頻率,只要架構沒有大問題,性能就可以跟隨頻率相應提升。

而且當年CPU架構還不夠成熟,CPU廠商還能找到有效提高指令執行效率的方案,也沒誰走歪路搞個說起來很牛叉但實際性能奇爛的跛腳架構出來——不用猜,說的就是Intel Pentium 4的Netburst、Itanium的IA64和AMD的Bulldozer這三個低能架構。

但從十多年前開始,CPU頻率已經逼近4 GHz,製程工藝進入50nm以內開始,製程紅利就大幅下降了。Intel放棄了高頻低能的Netburst架構後,撿回扔掉的P6架構(Pentium Pro/II/III的架構)改出來的第一代P6補丁版,Core 2 Duo/Quad,然後就是直到現在用了11年的Core架構了。11年來,主流桌面上Core的內核架構上其實只有四個版本:Nehalem、Sandy Bridge、Haswell、Sky lake。直到8代前,桌面CPU的規格一直是i3 2C4T,i5 4C4T,i7 4C8T。超能網做過一期評測[1],從第一代到第七代i7全部統一設置到4 GHz對比評測:

8年,IPC提升36.48%。加上頻率提升的提升,稍微好看點:

8年,性能提升81.29%——說好的18個月翻番呢?製程工藝從45nm提升到14nm,裡面還有內存頻率從DDR3 1333提升到DDR4 2400的功勞。

所以,這10多年來,製程提升帶來的單核性能提升,真的很小。

然而,是不是新製程就沒用呢?也不是,更先進的製程,晶體管功耗更低,晶元面積更小。同樣的功率限制下,可以容納更多的核心。所以,如果把目光放到Intel的HEDT平臺和伺服器平臺上,可以看到HEDT的核心數量從3、4代的6核到5代的8核,6代的10核,7代的18核;伺服器的Xeon從初代的10核到V2的15核,V3的18核,V4的24核,可擴展的28核。雖然做不到18個月翻番,但提升幅度也並不算小。

Intel家的說完了,輪到說AMD了。第一代銳龍的臺積電14nm工藝,其實比Intel的14nm是要落後的,但初代Zen已經在桌面上Intel還是4/6核的時候提供8核,伺服器提供了32核的規格——都比Intel更多,雖然多的不多。當然,這個時候的AMD才剛剛扔掉了推土機架構,拿老K10改出來的初代的Zen,和Intel剛剛扔掉Netburst架構時,拿老P6改出來的Core 2一樣的。都是被競爭對手強勢打壓多年,撿起個多年前的老架構倉促改出來的第一版總是有各種缺陷,並不能很好的發揮性能,所以Zen和小改版的Zen+兩代,單線程性能比同期的Core是落後不少的。

那麼第二版大幅改良後的Zen2架構,又用上了7nm工藝,IPC更高,即便頻率略低也能做到單線程性能不落後,超線程性能高不少;主流桌面提供了比Intel多一倍的16核心,HEDT、伺服器平臺提供了比Intel的2倍還多的64核心。

性能方面,AMD御用的CineBench R20就不拿出來了,拿業界比較認同的SPEC測試成績好了。同樣是華碩的雙路系統,整數的SPECInt2017,AMD的7742得分701[2],Intel的8280得分364[3];浮點的SPECfp2017,7742得分539[4],8280得分301[5]——Intel的AVX512某些項目種還是有優勢的。歸一化計算就是整數192.6%、浮點179.1%。

用更先進的工藝好像纔打了個平手?

題主是不是對「平手」有什麼誤解?


參考

  1. ^超能網:Intel真的在擠牙膏? 歷代Core i7處理器性能大比拼 https://www.expreview.com/49967-all.html
  2. ^https://www.spec.org/cpu2017/results/res2019q4/cpu2017-20191125-20001.html
  3. ^https://www.spec.org/cpu2017/results/res2019q2/cpu2017-20190429-12779.html
  4. ^https://www.spec.org/cpu2017/results/res2019q4/cpu2017-20191125-20015.html
  5. ^https://www.spec.org/cpu2017/results/res2019q2/cpu2017-20190429-12775.html


因為這個duv 7nm工藝本身並不適合cpu,導致RYZEN的頻率上不去,一直在3.X蹦躂,很難破4.0,隔壁牙膏分分鐘5.0。

臺積電7nm專為soc等高能效領域優化,所以通過犧牲功耗拐點的方式,來換取低頻下的極佳能效比。

ryzen3000受制於這個工藝,完全是出廠即灰燼,完全拉不動。3900x的功耗更是高達180w+

但是問題在於,只要你把3900x從4.3降到3.5,就可以用1v的電壓過p95,此時的滿載功耗甚至低至90w。

90w啊兄弟

不要忘了,3.5的3900x,也是一顆12c24t的cpu。


前提你要知道臺積電的7nm工藝只是一個泛稱,指的是臺積電自稱基於7nm的技術,而工藝的主要判定方法是面積晶體管數量,intel的10nm能做到1平方毫米1億晶體管,而臺積電的7nm也只有1億而已。intel 10nm桌面晶元還沒發布,臺積電現在的技術還算是世界頂級。所以amd選擇臺積電是個明智的選擇。

然後就是你說的單核性能差不多,首先你肯定是忘看頻率了,同頻下amd銳龍三代是比i系列9代好不少的,你看到的單核性能差不多是因為iu的主頻比au高,導致頻率把性能差距給拉平了。同頻amd勝出,體現就是發熱更小,功耗更低,但是因為iu頻率高,所以最大輸出性能是差不多的。前者省點電環保點而已。

第三個問題是intel的7nm,那麼要知道10nm相比14nm的每平方晶體數量積提升幾乎是翻倍的,7nm雖然是小規模升級,但是幅度也不會低於40%。到時候再和臺積電的7nm一比,相信肯定是勝負分明。


英特爾14nm實際性能=一般的10nm

臺積電7nm實際上有點虛標

AMD的架構直到zen2纔在部分指標上超過英特爾

英特爾現在同性能處理器的功耗與發熱均高於AMD

同功耗下AMD核心數多

同頻率下AMD效率更高

反應到消費者身上就是:AMD便宜又涼快,性能又不差。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