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科幻作品裡都避免這些事兒:比如機甲的電池在哪,能用多長時間……就如同某些槍戰片從頭擼到底從來不換子彈一樣。

不過呢,也有一些作品裡特意說明了這些東西:

《星船傘兵》

星船傘兵里的外裝甲(也算機甲的一種)用的是燃料,而且用了兩種:一種是動力燃料,負責提供正常行動所需能量,一種是跳躍燃料,在機甲做超級跳躍的時候輔助噴氣——當然人家沒給出燃料的具體名稱以及分子式什麼的。

題外話:星船傘兵的外裝甲分兩種待機狀態,冷狀態和熱狀態,外裝甲從冷狀態啟動要一天時間,熱狀態只要幾個小時。雖然小說里沒說到底有什麼區別,顯然可以猜測,冷狀態就是去除了所有燃料、卸載各種掛載掛件並且關機停用,而熱狀態八成就是載入了燃料、系統待機但是沒裝武器。

《超時空要塞》

這部動畫片有一段出現燃料不足的情節,他們的燃料補充系統是一個半米多長十幾厘米直徑的圓柱體(我記得貌似對話中稱為燃料罐),但是,感覺能量的多少沒什麼規律。比如一架變形飛機,需要四個燃料罐,而一件可變型的單兵裝甲摩托需要倆……不過優點是通配通用,這對軍隊來講是非常幸福的事兒。

《輻射》系列

顯然是核電池,我不止一次去偷別人裝甲里的核電池,而且還能用來干別的事兒,比如驅動激光加特林。

《機械戰警》

機械戰警吃一種合成「食物」,那黏糊糊的玩意兒會在機械戰警吃進肚裡後被身體內的動力設備轉化成能量(八成是電能),以及電影里也說了那玩意兒不是人吃的。

另外早期機械戰警的電影有一款兩足裝甲,用的是電——被打壞之後到處冒電火花。

電影《流浪地球》

沒有具體關於換電池什麼的情節,但是通過對話可以猜測用的是電池。

我有印象的就這麼多了,記起來再補充。


光環系列裡雷神錘戰甲用的是小型化的核聚變反應堆


EVA里那個巨型電源插頭還自帶落地反推噴口,後來有了便攜的充電寶和s2機關(劇場版Q裡面明日香和真希波都用上了充電寶,真嗣和薰的13號機和凌波的9號機是內置s2機關,所以不用充電寶也不用插電源)

不過那個插頭後面的電線究竟有多長,倒是非常迷


主流的話,還是核反應爐等核能動力裝置,還有就是正反物質湮滅類型的裝置,以及各種虛構的高級燃料。

至於不那麼主流的......就很多了,比如經典的蒸汽機....之後就列舉一些吧。

通過分解生物供能、通過儲能物質(包括魔力結晶等)供能、通過駕駛員超能力直接驅動、採用巨大容量的電池等、直接不講道理的使用傳統能源(如柴油)、從自然界獲得能量、使用情感和能量轉化的黑科技.......還有一些簡單的操作,外星人/超古代等等不明所以的來源,原理不明的超科技


科幻作品(大部分作品都不能算科幻)

大部分都是核動力,《全金屬狂潮》和《鋼鐵俠》早期都是鈀反應爐,《高達》系列的太陽爐也屬於核能。

eva這個世界的科技樹點的很迷。。前期常溫核融合反應堆都沒搞出來,還得插個大電纜,可能是瞄準了s2機關,失去自我研發的動力了吧。

《櫻花大戰》:鍋爐。

《修真四萬年》:晶元反應爐

另外《星際》《戰錘》系列了解不太多


我記得除了強殖機甲是靠生物動能,其它的機甲主要還是靠核反應堆提供動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