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一位剛剛高中畢業的學生,不想為沒有做錯的事道歉。

就算朋友,同學,老師,交談過的陌生人都會不由自主地對我說:真是個懂事的孩子。

可在父母眼中永遠是不懂得感恩,狼心狗肺的人,做對做錯都會被責罵,是我一己之見還是本身就不是我叛逆,而是上一輩的人也是被他們的父母這樣教導,所以將這種不太公平的教育延續下來。

根深的思想無法改變,糟糕的現狀無法忍受。

對於叛逆,你們是怎麼看的呢?


除卻疾病因素引發的「智商」、「精神」不太正常的人外,小孩會出現叛逆期必然是父母的錯。

這是一個很科學的問題,結論出自於兩個實驗:

1、巴普洛夫的搖鈴實驗,研究的是獎勵機制變化,或者說後天習得性情緒。

2、桑達克的迷籠實驗,研究的是生物的學習機制,或者說以經驗推理結果。

這兩個實驗的結論同時作用於父母與小孩。

先說父母方:也是按上述順序分開的結論解析。

搖鈴:童年期,我指5歲之前,任何父母只要不外出打工,Ta們都能從管理小孩的時候獲得無上權力的感覺,這種屬於正面回饋的情緒,大部分父母會出問題,也正正是因為這一個對權力的渴望讓Ta們不願意放手承認孩子會長大,能力會逐漸補全,同時會離開父母。

這些不願意的父母又分為兩種,一種是【真·有能力】,一種是【偽·有能力】,前一種會教導出依賴父母的人格,後一種必然會經歷反叛期。

迷籠:童年期的小孩是典型的是非對錯不分的,一般而言父母會在其中獲得一種名為【我總是正確】的結論,結合上述搖鈴部分,就會走上這麼一個結論【我相較於我的孩子而言,我的理念總是正確的】,這種奇怪的思想可以說遍布各行各業,教師行業尤為核心災區。而父母又是教師中的赤腳教師(無牌施教者)。

現在是兒童方:

搖鈴:這是一個抑鬱的過程,正如上述的「不願放手」的父母分兩種,小孩會從其父母的日常幫忙(讀作:搗亂)中不斷獲得一個結論「父母插手=事情破壞」,小孩們當然反抗了,反抗的劇烈程度大家都有眼看,最不嚴重的就是嘴角,最嚴重的就是死人。但奈何有些人從迷籠實驗里獲得了奇怪的結論,從而導致Ta根本說不聽,罵不改,只有死了才能解決。這種死皮癩面的行為導致小孩走上歧途,毫不奇怪,因為走上歧途本身也是一種反抗行為。就看誰先妥協了。

然而,為了解決這種故意製造出來的內耗型矛盾,先賢們又建立了一套社會道德,搞起了「君臣父子,三綱五常」的吃人制度來強迫小孩認錯,並給父母帶高帽子,讓他們繼續迷迷糊糊地做美夢去,畢竟這就可以建立階級固化,通過「子承父業」的模式把階級繼承下去,而又通過「舉孝廉」的方式向下施恩,表仁義來獲得好感,同時也能選取一堆最能【逆來順受】的玩意上任,當表面上的打手,直接跟民眾產生矛盾。

迷籠:這也簡單,叛逆期說到底了最早出現在青春期,也就是12歲左右(12歲之前是法定為兒童的),難不成這從記事的開始到12歲都還沒能總結出自身父母到底是哪個水平的人?不搞笑了,自欺欺人的行為。父母過多的錯誤導致孩子得出「不可信」這類結論,哪有解呢。

可見,孩子叛逆終究就是【父母在孩子心中處於一個「根本不可信」的地位】,而且這個地位顯然是Ta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搞出來的。

正如前面有一個說「我答應了孩子考上多少分就給他錢,結果我發現他想跑去給遊戲充值」,結果考上了就跑來問「我現在不想給他充值了,大家支一下招,我只想給他買練習冊」。——妥妥的讓孩子心寒的做法。

還有一個2000多年前的例子《曾子殺豬》,曾子老婆為了讓孩子不打鬧而騙他,曾子給出一個答案,以後他學會了可以打著名義說謊的時候你別後悔。

可以說,身教大於言行,雖然我沒做過全面統計,但我還是認為那些叛逆小孩的家庭里那個不是充斥著「欺騙」、「欺壓」、「豬隊友」的。不以為這世界上只有「校園欺凌」,校園欺凌也只不過是從「家庭欺凌」中誕生出來的一套附屬玩法而已,只不過「小孩」對邊界的感覺更為模糊,所以往往做得看似很過分。畢竟,同樣的行為,換作成年人對成年人做,那就是兩種結果了,一種是欺凌者擁有特別大的權力,可以買通輿論、公檢法;一種是黑社會性質的買通報復。不然,成年人間很少會出現武鬥的。

其實,我上面也說到了一個「吃人教育」的問題,它的年份太長久了。根本不好界定因果關係,可以說父母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所以在某些人的意見下就是雙方都沒有錯。但我一向主張當一個人從受害者轉變成加害者的時候,Ta就不值得可憐了(即:Ta就是錯了)。


作為學生,我們的典型思維特點就是,無論什麼事情都想爭論個誰對誰錯。其實有時候真沒必要,尤其是在對待父母的時候。因為就算你認為是你是對的,也驗證自己是正確的了,但是他們壓根就不承認呀,那你堅持或者證明自己是正確的還有必要嗎?

其實整個事情中,你是有自己的判斷的,咱們就把這個判斷放在心中。接下來父母說什麼咱就聽著,合理的就記在心上,不合理的就左耳進右耳出。千萬別跟他們爭論,因為在他們心中,他們就是對的,他們就是權威,容不得任何人挑戰。這也就意味著,別奢望父母可以理解你,這是不可能的。

懂事這個事情吧,看個人意願,你要是願意為了凸現自己的孝順,委屈自己,聽從父母可以。不願意委屈自己,想聽從自己的判斷,也可以。這在父母看來是叛逆,父母不高興,但是於你而言,是在維護自己的利益,畢竟人生是自己的。選擇那種方式都是你的自由,別人無權干涉。

但是他們畢竟也是養了咱十幾年的父母,可能還要再養幾年,咱也不能做得太過,是吧?可不能讓他們太寒心啊。像一些小事,就別太在意了,嘴上應和應和還是必要的哈。

其實,父愛母愛都是一代一代傳下的,父母對你的付出你會將其返還到你的孩子的身上,而父母自身也享受了他們父母的無私的愛。所以,不要因為這個內疚。

說你不知感恩,是因為他們覺得他們無法像小時候那樣隨意地控制你了,他們覺得有點恐慌,想要通過這樣的指責來引起的內疚,然後再重建對你的控制。這裡你只需要弄清楚,你的人生希望有誰來主宰的問題就行。至於父母,隨著你在人生問題等重大問題上的持續不妥協,即使不認同,他們也會選擇尊重你的意願的。


沒人有錯,其實很好理解。

每個人的認知或三觀都是有個從零到有的過程。

叛逆期恰恰也是一個人三觀剛剛成型的年紀,當一個人三觀成型,他就能自己判斷一些事了。

他會發現父母以前表現給他的很多東西,其實也不是完全正確的,但是父母的權威還是在自己心中有固有印象。而絕大多數的人在這階段做的事就只有一個,那就毀滅心中父母的權威。

他們會反駁父母,抨擊父母,違抗父母。這很正常,其實解決的辦法也很簡單,就是如果孩子和父母雙方願意談的時候,雙方心平氣和做下來以事論事,細細分析事件的各種論點,最後達到雙方理解就可以了。

然而很多父母都放不下架子,也不是所有父母都有很好的邏輯表述力。

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句話,有錯就認(不一定是道歉),還有多讓孩子參與社交評價活動,例如鄰居幹了啥雙方討論一下看法,注意不要強加自己的觀點,強加多幾次,孩子對父母失去信任就很難保持交流了。


所謂判逆指的是不聽話。而人的成長勢必走上越來越不聽話的道路。所以就和道德里的善惡一樣,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與父母的方式方法有一定的關係,孩子所有的行為語言背後都是有原因的


曾經我也和你一樣,覺得對錯很重要,現在慢慢年齡大了,越是能感覺到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我建議你先從自身反省一下,畢竟你也是高中生了,有自己的思想,靜下心思考一下究竟是哪方面出了問題,是自己,還是父母,還是其他人,如果是自己的問題,就勇於承認錯誤,改回來就好了,如果是父母,我建議你和他們好好的談談心,不要爭吵,不要生氣,就和平時嘮家常一樣,越是爭吵越解決不了問題。你們都是一家人,是溝通上面出了問題,沒有說不開的話,所以你自己好好的想一想,該怎麼做


我身為一個還未成年的人來講的話,我覺得是父母的錯,我們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註定要生活在這個家裡,你的所有喜好還有你的性格,都是在這樣的一個家庭環境下形成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很重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