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其實很多童話故事是包含殺戮和血腥的結局,所以我想知道什麼時候和小孩子聊到人為什麼會死,死後去哪裡這類型的話題比較妥當。


越早越好,但別掛在嘴上不摘下來。
當他第一次看到花朵凋零的時候,玻璃杯被打碎的時候……

以上都是在矯情,事實上,我認為越早越好。

死亡並不是可怕的東西,只是因為我們平時刻意迴避,因為陌生才產生了過多的恐懼。我的孩子5周歲了,事實上我很早就讓孩子關注了死亡這個話題,他知道特的父母會有一天永遠離他而去,他也知道世界上有善良的人和殘忍可怕的壞人,他知道沒有鬼怪精靈,聖誕老人是美好的想像,但是這一切貌似殘酷冰冷的事實並沒有損害他愛和想像的能力。事實永遠不會傷害一個人,除非他被美麗的謊言欺騙得太久。不懂得死亡就不會尊重生命。我難以容忍現在所謂的兒童動畫中各種借正義之名赤裸裸的暴力和殺戮,與其在孩子在錯誤的情境下產生一些病態的人生觀,不如我主動的介入給孩子打上預防針。

孩子在成長的階段總是精力旺盛,尤其是男孩,總是對各種攻擊打鬥有著過高的熱忱,他們暫時無法過多顧及他人的感受和考慮自己行為的後果,如果放任這種行為,加上一些不合適的影視的潛在的鼓勵,孩子總有一天會幹出一些超出你忍耐底線的事情,人是需要自由的,大人應不應過度剝奪孩子的天性,但是任何人的本能和自由的底線是不要傷害別人。


個人想法是:在動畫片或故事書中有死亡的例子出現的時候,就可以給孩子講啦。或者周圍有人去世的時候也可以給孩子講。死亡的話題千萬不要逃避,不然等孩子有一天自己意識到死亡的真諦時(就像我),會留下些心裡陰影的。涉及到死亡的話題,我的意見是,實事求別講的太寫實,死了就是死了化成了灰;也不要太虛幻,講得如嫦娥奔月一樣。因為確實沒有孩子問過我類似的問題,所以,我還真沒實踐過,不好意思。

如果是我,我會告訴孩子們,這個人永遠地離開了。不會再回來,不會再出現。(如果是親人的話)但是他會一直在我們的心裡,陪伴著我們,會一直影響著我們接下來的人生。我們不能隨便就忘記了生活中突然失去的人,但是我們更要帶著他們的愛,期許和祝福更加勇敢的生活下去。


首先要等小孩子自己能夠理解死亡的含義吧。很小的時候讀到那些童話故事裡的殺戮和血腥,小孩子除了感官上的刺激,是沒有其他更深入的反應的吧。記得在我幼兒園時帶我長大的外公在我眼前去世,我是真的沒有死亡的概念的,也意識不到發生了什麼。所以如果真的要嚴肅的討論死亡話題的話,還是等到能夠理解死亡的意義時吧,而且是從自然科學的角度上開始,再討論該如何看待影視作品、文學創作中的被渲染過的死亡吧。
遇到事情時候自然而然地討論就好了。4-5歲的小朋友對死亡已經有模糊的概念了——比我們預計的清楚。
當小孩子問起的時候吧,這樣比較自然,難道還要專門談論死亡。我在上小學的時候,非常害怕死掉,就問過爸媽萬一死掉怎麼辦,還幻想死後會去哪裡。

以下引自親子教育專家@陳禾的微博——

陳禾的微博 新浪微

①在生活中接觸到各種話題,孩子給予關注,想認知求解,那是好事,該鼓勵。但像「死亡」這樣的大課題,在引導孩子學習的時候要很小心。有宗教信仰的家庭比較容易解釋,沒宗教信仰的話,為了不給孩子增加對死亡的迷惑及恐懼,也可適當地引用「天堂」的概念,但不能過度渲染。

②和幼兒談他難於理解的大問題可以採取適當的模糊策略,否則他因為知識和經驗的限制,將會越說越增加困惑。正常有效的談死亡必須從宗教的角度切入,以後孩子漸漸長大,就會明白真相。

③推薦用繪圖本給孩子講故事:《爺爺沒有穿西裝》,《獾的禮物》,《爺爺變成了幽靈》,《長大做個好爺爺》,《再見了,艾瑪奶奶》,《外公》,抽象點的《一片葉子落下來》。 3歲左右的孩子已經很容易可以理解了.


1、有小動物或花草類死了的時候;2、孩子主動問起的時候;3、周圍或身邊的親人走的時候。主要是這三個方面吧,逐漸深入。但是就像之前有人說的,別總掛嘴上摘不下來。孩子的心是很脆弱的,現在不應該過於的灌輸這些消極的信息。
我第一次跟小孩子談死亡是小孩先提起這個話題的。我跟我弟弟年齡相差15歲,當時他提起這個話題時他7歲。記得那幾天他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有點鬱鬱寡歡的樣子。我就問他怎麼了,開始他還不願意說,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問我:姐姐,姥爺會不會死呀?那段時間姥爺身體特不好,還經常說自己要死了要死了的話。我弟是他一手帶大的,跟他最親。我聽到這個問題就有點蒙,更多的是感動,想這孩子都已經在想這個問題呀,看來是真的在長大了。當時我就知道跟他探討這個話題已經刻不容緩了!總之,對於什麼時候跟小孩討論死亡這個話題在我看來需要等待時機。或許是等他開口,也可以是在你覺得他能夠理解死亡的含義的時候,一旦開口就嚴肅對待。我絕對不贊成那種在看電視或者聊閑話的時候跟孩子講這樣的話題。因為在我看來,死亡是很嚴重的問題,需要很正經的討論,否則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這樣跟他說:人生就是條路,路邊有很多有趣好玩的風景,但所有的路都有盡頭,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把路走完,所以要好好保護自己,走得越久越好,爭取能在有限的道路里看到無限風景,這是一個有趣的過程,不用害怕。而且我認為回答時實事求是,不要用「他走了」、「他睡著了」這些話作答。當然也可以把孩子心愛的玩具比喻死亡,玩具壞了,沒法恢復了,就是死亡了。我覺得這樣可以提高對小孩對危險的認知能力。
我覺得小孩子很早就能模糊地感知死亡的意義。在我很小的時候(五歲?)受了委屈或者處於逆境時候就會想在廚房弄一菜刀割喉嚨就什麼都一了百了,想必是受電視劇影響太深了。但我真正感受死亡還是到我讀高一的時候爺爺去世。親近的人的永遠離開和不親近的人離開是完全不同的感受,是不可替代的感受。金庸在倚天屠龍記後記裡面說,當時把張三丰對張翠山的死寫得太淡了(大意如此),因為當時他沒有經歷過。這種對死亡的感受是如此重要,我覺得應該儘早給讓孩子去體驗這種感受,有孩子比較親近的長輩去世都應該讓他參加,感受,這樣可以讓孩子的人生更加完滿,更早懂得生命。
小孩子不建議告訴他死亡就是不存在了,畢竟這個回答本身的真偽就沒有人可以確定。達爾文的進化論和人類醫學認知也只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階段性結論。死亡本身對成年人來講都是比較恐怖和難以接受的事實,更何況是小孩子。在我7、8歲的時候知道去世就是不存在的殘忍事實,那段時間總會驚恐的鑽進被窩哭泣,想到自己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要離自己而去,就會覺得異常孤單和恐懼。直到現在還會面臨這樣的困惑。所以有時候寧願告訴自己真的有天堂或者另一個世界,這樣心裡才能有所慰藉。據說達爾文在寫完進化論之後長達十幾年都沒有發布,因為他也不能接受不存在上帝,人死就是消失的結論。愛因斯坦在晚年告訴他人,他也不確定是否有上帝的存在,因為人類的發展越深,認知越廣,越發感覺自己的渺小和無知。總結一下,建議告訴小孩子,去世是去另外一個世界。隨著逐漸的成長,面對一些親人的離去,他們慢慢形成一個對死亡的認知,可能是更溫柔的方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