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友好!孩子今年四歲,她爸比較忙,很少回家,我辭了工作做專職媽媽,我爸媽也幫我帶孩子,對孩子的照顧可以稱得上是無微不至。

母乳餵養到八個月之後打算斷奶,本以為換了奶粉之後孩子會哭鬧,沒想到她一丁點斷奶焦慮都沒有,嘬著奶瓶喝得可開心了,再也沒有找過媽媽的乳房。

兩歲半第一次送她去上幼兒園,別人家的孩子都抱著父母的腿捨不得離開,只有她特別淡定。我問她,別的孩子都哭了,你為什麼不哭呢?她彷彿被我點醒了一樣,哭了起來。根據幼兒園老師的描述,我走了之後她就不哭了,一會兒擺弄幼兒園裡的玩具,一會兒主動和老師同學聊天,看不出一絲悲傷。

去年年底我爸媽有事要回老家一趟,趁她睡覺的時候走的,沒忍心告訴她,沒想到她醒來之後表現得很平靜,和我的互動很正常,幼兒園老師也說她依舊開朗活潑,彷彿什麼都沒發現。照顧了她四年的人就這樣走了!她居然就跟沒事人一樣!這真的正常么?後來我問她,姥姥姥爺去哪了?她愣了一下,哭著問我姥姥姥爺在哪裡,彷彿就是表演給我看的。

以上三則材料都是真實發生的事情,生活中她面對其它親戚和小朋友的離開也沒有分離焦慮。我懷疑她有心理問題,可是她和別人相處得還可以,語言表達能力極強,也沒有發生過大矛盾。請問我家孩子正常么?需要干預么?求大神解答!感激不盡!


你自己已經說了家裡人「對孩子照顧無微不至」,孩子很有安全感,所以沒有分離焦慮,對於陌生的環境(幼兒園)也是很信任的,充滿安全感。

姥姥姥爺暫時離開,還有媽媽在,媽媽一樣是可以信賴的人。並且孩子有安全感,相信姥姥姥爺是暫時離開,還會回來,不擔心失去。

孩子有媽媽姥姥姥爺三個人無微不至的愛,雖然爸爸不常見,不影響孩子的安全感。

好好的孩子你焦慮什麼呢?

至於「迴避型依戀」,那是指被忽視的孩子,照顧無微不至不會存在這個問題。


北京心之愛心理諮詢師,劉麗宇:

你描述的很細緻,孩子從小到大都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分離焦慮,或者說她不是在按照常規的方式在表達著自己的分離焦慮。每個人都是在用著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不是所有人面對喪失時就一定會即時當刻表達出自己的感受來,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特質,有的人確實會長時間悶在心中而不是表達出來。你的描述中,你感覺孩子在你的提示下會有所表達,感覺像是表演給你看,也許孩子的情緒是被你的提問所激發出來了,但也許是孩子在滿足你的需要,具體要看你們之間的互動模式,也需要具體去了解孩子自身的性格特徵以及你們家庭結構氛圍,平時生活中你也可以多方位去觀察她了解她,她的生氣、悲傷等負面情緒的自然流露出來多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發生呢?當她自然流露這些情感時,家人一般會是如何的回應呢?等等,需要更全面的信息,才能夠做出判斷。

嬰幼兒的行為是父母行為的一面鏡子,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家長可能需要仔細反思自己了。

什麼是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1]

分離焦慮指的是對與家人或親人分離的過度恐懼或擔憂。

分離焦慮是嬰幼兒成長過程中的普遍行為,這也是發展過程中里程碑式的進步:嬰幼兒開始發展客體永恆性Object Permanence,並開始對照護者產生記憶

客體永恆性Object Permanence[2]

客體永久性是發展心理學領域研究的一個基本概念,可以理解為:即使在以任何方式看不到、聽不到、摸不到、聞不到或感覺不到的情況下,客體仍然存在。最早研究嬰兒客體永久性的瑞士心理學家讓·皮亞傑(Jean Piaget)認為,這是嬰兒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因為沒有這個概念,客體就不會有單獨的、永久性的存在。

大多數已經開始發展客體永恆性的嬰幼兒在發現照護者不見或者即將離開的時候,反應往往是沮喪的,因為他們知道ta的存在,但不知道ta在哪裡,或者即將去哪兒,嬰幼兒的安全感瞬間降低,於是分離焦慮就出現了。

陌生的環境或不熟悉的照顧者會使分離焦慮加劇。每一個托幼中心在開學時或者迎來新寶寶時,都能聽到此起彼伏撕心裂肺的哭聲。有的孩子哭三天,有的哭一周,有的一個月也說不一定。更有不少孩子分分秒秒都無法離開照護者,照護者去洗手間短暫離開2分鐘,孩子就受不了了。

當然,很多合適的情緒安撫技巧和方法能讓孩子逐漸適應環境並獲得安全感,只要孩子感覺安全了,自然而然好了。

什麼情況孩子沒有明顯分離焦慮?

一起來看兩個真實案例(無分離焦慮的幼兒數量不多,所以一般會很容易引起關注)

案例1: 小乳酪

年齡:20月齡

描述:小乳酪前前後後參加了6次托育中心的親子活動,在群體性幼兒體能遊戲環節,表現出和其他同齡小朋友不同的狀態:

偏好脫離群體獨自玩耍,在長達3小時的室內外遊戲、喝水、用餐過程中,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分離焦慮,情緒冷靜,笑容少。獨自探索玩具時,總是淺嘗則止,顯得比較畏縮,放不開。還有一個細節:小乳酪想把玩具小車車開到教室的地毯上,但由於地毯的阻力,一直開不上去,因為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小乳酪開始生氣的尖叫起來。

小乳酪的媽媽從監控中看到孩子的表現,問我們:

孩子為什麼不找媽媽呢?他平時很冷靜,但遇到困難會爆發,平時冷靜的時候,他是在壓抑自己的情緒嗎?

20月齡的孩子不可能知道「壓抑情緒」是什麼意思,更沒有聰明到像成年人那樣控制情緒,此時幼兒的所有行為都是直接的情緒反應。

當孩子出現異常行為時,家長多少會產生疑惑和擔憂。但往往只看到孩子的問題,很難做到反思自己!

評估:從客觀原因來看,孩子沒有明顯的分離焦慮跟照護者數量有關。

擁有多個照護者的孩子比單一照護者的孩子分離焦慮水平低。

小乳酪的媽媽坦言,家中的直接照護者有四個人:保姆阿姨、媽媽、爺爺奶奶。且四個人的照護時間分配比較均衡。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孩子的分離焦慮相對較低。

但另外一個隱藏的原因卻很難被發現,那就是母親本人的「高期待、高掌控、過於追求完美」,過於重視細節、做事反覆猶豫不決的態度令孩子倍感壓力,也令孩子不那麼親母親。這種壓力非常微妙地體現在小乳酪的遊戲行為中:畏懼探索,玩不開,遇到困難就情緒失控。

小乳酪的媽媽前後參加了6次中心活動以及講座,從教學理念、教師資歷、年齡、是否生育到餐食的營養成分,事無巨細詳細了解,無論如何我們盡全力解決她的疑惑,可每次參加完活動她總是能找到不滿意之處。第7次到中心,終於決定送孩子上托育,可過了三天又來退款, 理由是自己和孩子的爺爺奶奶有矛盾, 馬上要搬家了。

案例2: 溜溜

年齡:17月齡

描述:溜溜已經17個月,但還不能站立起來獨立行走,大肢體運動能力較弱,仍以爬行為主。即便在成人攙扶下站立起來,跌跌撞撞走上兩步就會跌倒。孩子語言發育比較滯後,目前無法說話交流,任何簡單的單音節字也不行。

在溜溜身上我們不能觀察到任何的分離焦慮狀態,哪怕第一次來托育中心這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當他的奶奶(主要照護者)離開,溜溜沒有表現出對照護者任何的留戀情緒。

評估:根據長期日常行為觀察以及和家長的溝通交流,溜溜的身心發展水平的相對滯後,溜溜對照護者沒有記憶可能是最重要的無分離焦慮的原因。

小結:孩子沒有明顯的分離焦慮,可能與照護者數量、照護者的行為模式、孩子自身的身心發展水平有關。

@知乎親子

參考

  1. ^Separation Anxiety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conditions/separation-anxiety
  2. ^Object Permanence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conditions/separation-anxiety


我們可以根據嬰兒在陌生情景中的反應,把嬰兒的依戀類型分為安全型依戀、迴避型依戀和反抗性依戀。

安全型依戀

這類嬰兒與母親在一起時,能安逸地操作玩具,並不總是依偎在母親身旁,只是偶爾需要靠近或接近母親,更多的是用眼睛看母親、對母親微笑或與母親有距離的交談。母親在場使嬰兒感到足夠的安全,能在陌生的環境中進行積極的探索和操作,對陌生人的反映也比較積極。當母親離開時,嬰兒的操作、探索行為會受到影響,嬰兒明顯表現出苦惱、不安,想尋找母親回來。當母親回來時,嬰兒會立即尋找與母親的接觸,並且很容易經撫慰兒平靜下來,繼續去做遊戲。這類嬰兒約佔65%~70%。迴避型依戀這類嬰兒對母親在不在場都無所謂。母親離開時,他們並不表示反抗,很少有緊張、不安的表現;當母親回來時,也往往不予理會,表示忽略而不是高興,自己玩自己的。有時也會歡迎母親的回來,但時間非常短暫。因此,實際上這類嬰兒對母親並未形成特別密切的感情聯結,所以,有人也把這類嬰兒稱為無依戀嬰兒。這類嬰兒約佔20%。反抗型依戀這類嬰兒在母親要離開前就顯得很警惕,當母親離開時表現的非常苦惱、極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暫的分離都會引起大喊大叫。但是當母親回來時,其對母親的態度又是矛盾的,既尋求母親的接觸,但同時又反抗與母親的接觸,當母親親近他,比如抱他時,他會生氣地拒絕、推開。但是要他重新回去做遊戲似乎又不太容易,不時地朝母親這裡看。所以這種類型又常被稱為矛盾型依戀。這類嬰兒約佔10%~15%。其中,安全型依戀為良好、積極的依戀,而迴避型和反抗性依戀又被稱為不安全性的依戀,是消極、不良的依戀。[1]

沒有明顯的分離焦慮,可能就意味著嬰兒是迴避型依戀,屬於非安全型依戀,成因一般是在情感聯結建立期母親忽視了嬰兒的需求。

建議從胎兒娩出開始就親密接觸、母乳餵養,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參考書籍:

[1] 林崇德.發展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這說的就是我兒子啊!!!

我兒子小時候完全不黏我,更黏他外婆,和他分離的時候,很爽快地就拜拜了,但是和外婆分開就要哭好久。

我是母乳到1歲自然斷奶,從小就喜歡吃奶瓶(把母乳擠出來),換奶粉也是第一次就吃了,全職帶他到幼兒園,上幼兒園完全沒有分離焦慮,上早教課的時候,還不願意我在課室里和他一起上。別的小孩,都是哭著說「媽媽不要走」,然後被老師拽進去;我家的,就是一臉嫌棄地說「媽媽,為什麼你還不出去」。

我也很懵逼,按道理不是應該我自己帶大的,應該更黏我嗎,連我朋友都吐槽我說我兒子只要不和我在一起,就幹啥都行。我還曾經為這個暗暗傷心了好久,覺得兒子和我不親,也看了很多文章,有得說正常,有得說不正常。

大約5歲左右,反而會開始有點黏我了,用他的話說,是媽媽會幫他買玩具。我內心一萬句MMP不知當不當講,難不成我的價值就體現在買玩具上的。

到他6歲的時候,因為生二胎需要住院,老公在醫院照顧我,外婆在家照顧我兒子,他就是從那幾天開始,就變得超級黏我,和外婆說「我好想媽媽,整個房子都是媽媽的味道」。

現在,他會黏我反而不黏外婆了,但是我感覺他還是和外婆比較親(明明我才是帶他最多的人啊)

我覺得如果你和孩子之間是有足夠的溝通,你能掌握到他的心情是否愉快,在幼兒園是否有不開心的事發生,和其他人接觸時是正常的話,是不需要過多地干預的,只能說孩子的心理比較獨立,說明家人給了他足夠的安全感,他知道媽媽不會離開他的,就算離開,也只是短暫的,所以你也不用太擔心了。


我覺得這種情況很好啊,說明你家寶寶很有安全感,別人還求之不得呢。

我家的兩個孩子也沒什麼分離焦慮,我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女,雙方父母都全心全意幫助我們帶娃。因為娘家婆家離得很近,為了讓老人不要太累,基本半個月就換人,所以孩子在各家之間轉來轉去都習慣了。有時候外公外婆帶,有時候爺爺奶奶帶,有時候外公外婆搭著奶奶一起帶,有時候爺爺奶奶搭著外婆一起帶……總之各種組合,不變的是不管誰帶孩子,都是全心全意掏心掏肺地對孩子好。等到懷了小寶,我就辭職在家專職帶娃,給予孩子的陪伴更多了。所以我兒子和女兒不管誰過來帶,或者到誰家去,都樂呵呵地,從來不哭鬧,我想他們應該都是很有安全感的孩子。

說到這想起個女兒的笑話,女兒上幼兒園前,老師提前一兩周安排每個孩子和家長輪流到班級適應一下環境,順便溝通一下孩子性格習慣等,大概每家安排半小時的樣子。我們剛到教室門口,女兒就掙脫了我的手自己蹬蹬蹬跑進去,一邊揮手對我們說:「爸爸媽媽再見,放學早點來接我哦!」我們和老師都笑噴了。不知道明年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什麼樣子,很期待他的表現呢!


我從小也沒有分離焦慮,在姥姥家住不想爸爸媽媽,在爸爸媽媽家住不想姥姥姥爺,甚至被問起來的時候,哭都不哭。上大學後也很理解不了一些女同學在宿舍哭的稀里嘩啦的說想家。

我很愛我的爸爸媽媽姥姥姥爺,可我就是沒有分離焦慮,也不會過多想念。


這種情況確實很特別,是不是平時也經常樂呵呵的,很少傷心、很少生氣的?

這麼小沒有分離焦慮的孩子,一種是內心特彆強大的,但這種情況很少;

另一種是有特別的神經特質,比如人際關係智能比較特別,就像我們平時說的感情線特別大條。

第三種就是智力低下的,但從你的描述看,你孩子也不像這種。

帶去專業機構諮詢測評看看吧。


從你的描述,我感覺是因為寶寶從你這裡獲得了足夠的安全感,讓他內心穩定,能夠面對外在的事情。

換奶瓶斷奶這塊,他可能就是就是個不挑食的寶寶,至於去幼兒園,我感覺應該是寶媽鋪墊過吧?不可能什麼都不說拉著寶寶就去幼兒園,扔那就不管。感覺寶媽這麼細緻,一定是說過的,然後寶寶動了,很放心,很有安全感。

至於家裡照顧的老人,寶寶睡覺的時候離開,寶寶可能以為老人去買菜,或者其他的。日常生活老人應該也是跟媽媽交替帶孩子。可能媽媽出現的時間更多,媽媽在就好。至於你提到,寶寶是不是假裝哭,這個得看寶寶跟媽媽日常相處模式。如果寶媽陷入一種,認為寶寶有問題,沒有分離焦慮就是有問題,那不管怎麼看,都會覺得寶寶不正常。不要胡思亂想,能看出來,寶媽很細緻,照顧寶寶很好,他有足夠的安全感去抵禦現狀。


你好,謝邀!

1,從你描述中,可以看得出你是個機警敏感的媽媽,而且你的智商較高,你很愛自己的孩子;你已經也察覺到事情有些不對勁,但不知道原因;

2,表面上,你敘述的是孩子問題,其實,很大程度上,孩子可能只是你自己內心的一面鏡子,你已經隱隱約約察覺到了面臨的問題必須儘快解決;

3,孩子心理發育上沒有太大的問題,可能只是一點點應激性的創傷反應,這已經被她內化在潛意識裡了,所以才有了你描述的三個案例;

4,從你簡單的描述中,我大約可以猜測到你可能發現自己心理發育出現了一點點問題,比如,完美主義,再比如,憤怒的攻擊指向他人,其中包括孩子爸爸和其他家人;

5,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會有人描述你或者指責你強勢,如果是的話,責任不在你,而在於你的爸爸媽媽,因為他們沒有你這樣的智商和學習精神;

6,從你的描述中,可以看到的還有很多,比如,你可能對孩子爸爸頗有微詞,但是你又想在孩子爸爸那兒獲得你曾經未曾有過但是想獲得的安全感、認同感,以及愛與溫暖;

總之,孩子是自己的一面鏡子,幸虧你發現得較早,孩子還處於童年早期,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改變這一切;

只有改變了自己,才有可能讓孩子獲得更多的安全感,安全感對任何人而言,都很重要!

祝你新年快樂!


謝邀

說明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內心充滿足夠的愛,足夠陽光,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要去對比,難道你希望她哇哇哭,你才舒服,才覺得是正常的,有因必有果,所以平常心,每個孩子表現形式不同,不要用固有的觀念去評判什麼,孩子如此陽光,何必去做一個焦慮的媽媽自尋煩惱?


這樣不是挺好嗎?誰說有分離焦慮才正常啊?

這樣反倒說明你家娃很有安全感啊。

你一直陪伴她長大,照顧很好很仔細。小朋友從小心裡就踏實,沒受過傷害。所以她會覺得很安心啊。

我兒子也是我自己全職帶大的。上幼兒園快三年了,基本沒哭鬧過。都是開開心心去,開開心心回。多好!

孩子能吃能睡能玩,咋不正常啊?你會擔心她有心理問題?多好的福氣啊!


不用擔心,可能是反射弧太長,等反應過來,已經不需要焦慮了。

分離焦慮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應該有的,只要孩子智力沒問題,發育正常就可以了。如果實在不放心,可以去醫院看看。


孩子內心強大獨立性強不是壞事啊,只是媽媽失落了吧。


我就是屬於幾乎沒有分離焦慮的一個人。我媽媽生下我之後也全職照顧我,你的孩子應該和我一樣安全感給的比較足,天生心大,我媽形容我嬰幼兒時期愛笑,愛大笑特笑 []~( ̄▽ ̄)~*

我的記憶很深刻,我第一次上幼兒園,全班的小孩都在哇哇哭,我特淡定地端坐在椅子上,靜靜又懵懵的看著老師,老師也看到了特別淡定的我,於是我受到了表揚..(●ˇ?ˇ●)

也是在上幼兒園的年紀,我媽早上去買菜把我一個人留在家裡面,我醒了發現家裡沒人也會特別淡定,會自己去把我媽放在桌子上的粥給喝了,等她回來再大聲喊媽媽

(我發現很多人上小學之前的記憶會很模糊,但我不知道就是記得很清,我說的都是真實存在的,沒有誇大)

小學畢業全班人也哭倒一大片,而我也特別淡定,還有點無法理解...到最後真的要分離的時候在「別人都哭我不哭不太好意思」的心理下,我開始假裝哭,到真哭,到大哭...(真的是因為這個想法)

我成長過程中「會因為親人短暫離開而大哭」的應該只有我小時候我爸爸難得在外工作回家一次,沒過多久又要離家 這個情況。

包括長大一點第一次住宿有些女生會捨不得家裡呀啥的,我會睡得特別香...

我小時候學說話呀走呀都學得比較快(我媽說的)讀書時成績雖然沒有多優異,但也還可以,經常被老師表揚和拿獎學金那種,初中之前的性格:人小鬼大,有點小聰明,喜歡做各種惡作劇,我媽會追著我打...【當然並不代表你家孩子一定會這樣,我只是想說明我能健康快樂地成長罷了】

當然我只是一個樣本,只有參考價值,可能我是一個怪人..但以我的專業知識(學前教育專業,學過發展心理學和普通心理學)來看,你也不必對此焦慮。

小孩子絕大部分都不會按照父母想像當中的方式成長。很有可能你希望你的孩子是一個活潑開朗的人,可他偏是內向少言的人。那內向少言就是比活潑開朗更有劣勢嗎?並不會。關鍵是看父母怎麼沿著他們的發展方式引導。否則他懂得在你面前假裝活潑開朗是小事,容易造成人格上自我割裂是大事。

看得出來答主是一個很愛女兒願意為女兒付出很多願意尋求更科學正確的方法教導她的媽媽,但同時希望題主對她成長的焦慮在她面前不要表現於太過明顯呀~小孩子對大人情緒方面的感覺很敏感滴~

回頭一看,發現自己嗶嗶了好多...


不懂,不想妄下論斷。祝願寶寶健康快樂。不管啥情形,有一個內心平和淡定的媽媽,寶寶都不會差的。

還有,建議大人跟孩子分開時不要躲避,認真告訴孩子,說明事實,表達對他的愛。這樣比孩子睡著了偷著走好很多。

同為媽媽,理解題主的心情,祝好。


這位寶媽真不必要擔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對事態度和第一反應,但這並不意味著她不愛你或者不正常。

說說我兒子,馬上一歲了。在這一年裡我們經歷了大概三次分離。

第一次是從我肚子里出來。我剖腹產,前兩個月沒怎麼抱他,都是婆婆在幫忙。不過他一天吃八九次母乳,也沒有什麼異樣,還是吃好睡好,天使寶寶一枚。

第二次是他五個月的時候我回姥姥家。因為不能帶他,所以我提前半個月就跟他說我要走,他背對著我皺著眉頭,一直說「爸爸 奶奶」,他是生氣了,他的意思是「媽媽走了我還有爸爸、奶奶」。當時我心裡很不是滋味,後來因為疫情,沒回老家,也就沒有真的分離。但是我能明顯感覺到那幾天他和我的距離感,後來我時時刻刻陪在他身邊,過了幾天才撫平他的焦慮。

第三次是他十一個月的時候我去工作。這時候他已經習慣了爸爸每天去上班,媽媽偶爾出去半天了。他的嬰兒床拼接在我旁邊,平時他都自己睡。我提前一天跟他說要去上班了,晚上睡覺的時候他就往我身上滾,貼著我才安心。第二天他還很開心的跟我說拜拜。我真是傷心啊,這孩子不想我啊!白天他也不哭,就是晚上念叨念叨,也不見特別的想念。後來我只出去四天就不去工作了,第五天他午睡醒來看見我在旁邊,哇一聲就哭了出來,邊哭邊喊「媽媽!」我第一次見他這樣撕心裂肺的哭喊。一下子我就明白了,他對我的想念都積攢在心裡,在這樣一個點爆發出來,這就是他的性格特點,是他表達感情的方式。就在昨天,我們兩人在客廳玩,我打算把笤帚放到廚房去,我剛走開幾步他「哇」的哭了出來,迅速朝我爬了過來,我以為他要笤帚,誰知道他抱著我的大腿,那雙眼淚汪汪的大眼睛在說「媽媽,你別走!」


致題主:仔細的看了你的問題的描述,有一句話比較符合你目前的狀態:知識越學習,結果越焦慮。這句話的本質不是不學習,而是在學習之後,不能夠也不應該在你的腦海中行程一個所謂「符合身心健康的理想孩子」形象,然後把現實中的孩子與這個孩子對比,哪裡有差距,哪裡就是問題,這樣的模式不僅無法養育、教育好孩子,還會把自己搞到「沒有自己」的「焦慮母親」。題主使用了「分離焦慮」這麼專業的詞語,由此,成立以上的判斷。

這個世界上在人的心智成長領域,並沒有所謂的「標準模板」來讓你比較找到差距,凡是這樣說的,大多是販賣焦慮。如果你把上述的情況極端化,得出一個結論:沒有比較,我怎麼知道孩子是否得病了呢?按照這樣說,孩子就不會患上心理疾病嗎?我的提示是:注意適用範圍,是在孩子的心智成長方面。第二個提示只有一個字:度。問題轉化到障礙在轉化到疾病,都在這個度上。

按照題主所描述的情況,我看到的倒是題主在養育過程中傾注了非常多的母愛,並且,這種愛也被孩子合適的接受並吸收了。因此發生這樣的事情也很正常,我的兩個孩子也是同樣的,曾經我也因為,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穩如泰山,被老師稱之為「淡定妹」的時候也面臨題主同樣的焦慮,但是我反思以後得出一個結論:如果孩子有問題,我的焦慮只能加重這個問題;如果這只是孩子的獨特性,如果幹預了,反而泯滅了孩子的天性,正反兩個方面,我的選擇是,先接受我的孩子就是「與眾不同」,在成長中觀察,這種「與眾不同」究竟是向對她有利的方向還是有害的方向發展。心理問題並不遵循越早治療、越有效果的規律。往往有的時候在「轉折點」治療最為有效。


為什麼必須有明顯的分離焦慮呢?

這個邏輯有點不通啊……

只要不刻意傷害自己、傷害他人,每個生命表現出的不同狀態都應當是被尊重的。

家長似乎需要更放鬆一些呢。


很正常啊,我兒子也沒有啊

說明平時的教育中安全感給的夠足,並且適當引導過獨立探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