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膚品是不是壓根就沒有護膚(改善膚質)功能?或者說改善效果很短暫,一旦停止使用或者抹掉後,膚質根本就沒變化!

畢竟臉就那樣子,除了一些醫學改變手段,靠護膚品真的能改變臉部的容貌???

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護膚品都具備美白、鎖色補水一些列花里胡哨的美妝作用,實際上或者就是化妝品換個名字?

而且目前貌似大家都很反感化妝、濃妝等現象,導致出現所謂得護膚品?

所以說護膚品算不算是一個化妝騙局?

忘了說,我是男的


不是。

在我進入這個行業之前,也以為這個行業是騙局,也不理解為什麼那麼多平民貴婦會花自己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去買化妝品。進入這個行業之後,才發現這個行業其實技術含量很高。在某些方面,嚴謹性甚至向醫藥看齊。

當然因為市場的魚龍混雜,不少產品以次充好。這個只能說明政府監管不力,行業自律不夠,消費者的判斷能力有待提高。不能因為一些劣質產品,而否認整個行業。

把行業的上下游梳理一遍,題主就能理解為什麼說這個行業不是騙局了。

先從最上游的原料說起。

化妝品原料需要有得到驗證的功效,才會上市。

原料開發首先確認要達到的功效,比如美白,然後找到一系列靶點。對於每一個靶點,找到作用機理,再根據機理設計合適的化學結構。比如美白界的杠把子377,就是酪氨酸酶抑製劑。

知道靶點,才能設計原料

這些化學結構首先會經過電腦模擬驗證功效。也就是我們說的in silicon,這一步會有很多的炮灰。

通過計算機模擬的分子會進入下一步的體外細胞測試。這一步主要是進一步確認分子結構的有效性,同時也會測試細胞毒性。如果功效不行,或者細胞毒性太大,這些分子也成了炮灰。

接下來是人造皮膚模型測試,人造皮膚就是在培養皿中重建皮膚的結構,通過使用新開發的分子,研究在這種情況下的毒性和功效性。

人造皮膚模型

前面三關闖過來了之後,還需要面對一個大boss-臨床測試。十個活性成分,會有九個倒在這一步,畢竟人體皮膚是複雜的,皮膚還有一層屏障。活性物的滲透能力,靶點的有效性等都會影響最後的成功。

這些全部完成之後,是放大生產,能在實驗室合成不代表能在工廠生產。

最後是上市前的最後準備,法規註冊。還是舉377的例子,這是十幾年來中國唯一註冊成功的新化妝品活性成分。

所以化妝品上游的原料是門檻非常高的行業,一個原料的開發至少三五年,最後有可能是血本無歸。

再說化妝品產品的開發

在化妝品公司,產品的開發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從產品概念提出,到配方設計,再到原料審核,再到產品測試,還有營銷方案等,產品開發周期一般需要數年時間。國外和國貨大牌目前大都遵循這一流程,雖然產品開發周期長,但是保證了產品的質量。

首先大部分化妝品新產品概念的出現並非來自產品經理拍腦袋,而是來自消費者洞察。獲取消費者洞察需要通過不斷的消費者訪談,調研和行為分析,尋找消費者的痛點,將消費者的需求轉換成產品的語言,指導配方師設計產品。這一步驟保證了每一個新產品的開發都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訴求。當然,這一步驟的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都很高。投入幾百萬,幾個月的時間,才能獲得一個好的產品概念。

基於產品概念,配方師會開發出一款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配方。這個配方還需要經過反覆的消費者測試,從最簡單的膚感測試,到幾十人的小規模消費者測試,再到幾百人的大規模消費者測試。這一切的背後需要科學的統計方法,以及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

其次是功效測試。雖然原料商已經測過原料功效,但是成品商還需要測一遍,保證整個配方也是有效的,這後面又是科學的測試和分析。

看懂了化妝品開發的過程,你還會覺得化妝品是騙局嗎?

最後再說兩句

2019年全球化妝品市場規模是2400億歐元,中國化妝品市場規模接近3000億人民幣。如果說這麼大規模的產業是基於騙局,那這個騙局堪稱世紀騙局了。

在監管日趨嚴格的今天,化妝品所有的宣稱都需要有實驗數據的支撐。美白這種特殊化妝品,國家更是嚴加管理,所有上市產品都需要申請特證。所以在監管到位的情況下,只要不買三無產品,不存在騙局,只有性價比高低的問題。


這就典型的看山不是山階段呀~

對護膚品的理解還真的是契合這三個階段,開始說什麼信什麼的迷信護膚品的功效,追求高效~後邊達不到預期需求就一股腦覺得都是騙子~如果你真的按照科學的方式去學習去選擇,調整預期,看穿營銷文案背後的重點~護膚也不會辜負你~

作為產品經理就說來話長了~


作為研發工程師,在這個行業從業快9年的「老兵」,我想說不是騙局。

首先熟悉一下前菜(之前整理的幾篇文章,貼出鏈接):

化妝品開發流程:

妝說:乾貨丨一圖看懂化妝品開發流程?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化妝品的幾大要點:

妝說:乾貨丨化妝品的配方設計要點?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有用性(功效)。

為了實現產品的達到預定的功效,化妝品研發人員不斷努力實現產品功效。

妝說:乾貨丨論「苦逼」的功效評價工程師?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產品開發工程師通過不斷優化功效成分在配方中的組合,功效評價工程師通過不同的評價手段驗證產品功效,最終服務消費者。

2020年6月29日,國務院公布《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新條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完成了三十年的使命,應該說2020年成為了化妝品行業全新元年!

《新條例》中第六條、第二十二條、第六十二條涉及化妝品功效宣稱的責任主體、功效宣稱的依據以及懲罰力度。

化妝品的功效宣稱應當有充分的科學依據。化妝品註冊人、備案人應當在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的專門網站公布功效宣稱所依據的文獻資料、研究數據或者產品功效評價資料的摘要,接受社會監督。

隨著監管的進一步加強,化妝品功效將進一步得到保證。

總之,化妝品從開發到最終產業化每一步都經過詳細的驗證,就是為了保證產品最終能很好地服務消費者,哪有這樣用心的騙局,同時行業監管逐步加強,雖然可能和藥品還是有些差距,但是的確是能看到政府監管讓化妝品行業進一步向良性發展,所以說是騙局,你能信?


算是也不算是,擺正自己的心態,看看自己的家人再看看自己的胳肢窩,告訴自己你只能這麼白!學會不熬夜,對比平常是不是皮膚會更好?護膚品只是護膚品,用對了能改善一點,作息亂糟糟還希望有奇蹟那就是一個笑話,如果有人說我給你推薦一下正常熬夜打遊戲還闊以讓你皮膚變化 吃啥都沒這個管用,買xxx就行了,諸如此類就是明顯的騙局了好嗎。

選購護膚品第一不要買野雞牌,弄清自己的膚質,還有觀察自己的膚質(不要以為膚質是不會變化的),觀察清水洗臉和護膚後的變化,這樣你闊以知道自己對於護膚品是否會有幫助一些。


化妝是化妝,護膚是護膚,不一樣好吧。。。


曾經的我,也是這樣認為的!我對很多事情是喜歡自己去求證的,自己求證的過程中,發現並不是這樣的!好多產品都需要專家研究好多年才敢發售出來,而且,越是大牌的,越注重安全性!你有時看某個新產品號稱和某某大牌產品的成分是一樣的。退一步來說,成分的確是一樣的,但你知道嗎?配比不一樣,意味著產品的功能也會不一樣的!我們花大價錢去買大牌產品,買的就是安全,功能,買的是研發團隊幾年的心血成果!所以,我說,並不是騙局。


是的。是不是騙局不是放上一大堆的科學理論研究。和各種配方比例一句各種科學就可以證明他不是騙局。如果一個東西從根源上就不對。再怎麼科學都不對。 護膚品的各種原料就是化學製品。化學製品在很多程度上就已經失去了功效。何況還有添加防腐劑。你就是用腦子想。你天天吃速食麵和天天吃南瓜。肯定是南瓜健康的。你的皮膚也是一樣的道理。天天給它喂化學製品。不壞才怪。從海藍之謎到skii.但凡你長期用和長期用寶寶霜有區別算我輸。而且你越是積極護膚越是有可能。敏感肌痘痘毀臉。多說兩句吧。可能會動了很多人的蛋糕。尤其前陣子流行的什麼臉上不幹凈,排毒、用刷子刷臉清潔。媽媽咪耶。你的臉那麼薄。咋滴,你想當豬肉刷呀?……不說別的了一張紙來回的折騰它也皺。最近在忙著護膚品品牌註冊。由於倡導純天然。結果居然沒有辦法備案。因為備案中必須要添加防腐劑,必須按照各種化學配方來做。沒有辦法。很多時候。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