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初中时,每次离开家去学校,每次门都锁好了,但是走在半路我会回想起们到底锁好没有,最后老是想这个事,很纠结很痛苦,有时还会回去亲自看一看。后面随著慢慢成熟开朗乐观,这个问题好像也就不存在了。现在的人感觉轻松舒畅。


不要太在意,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不严重的话构不成真正的强迫症。

有些轻微的强迫行为其实是合理的。

也许我们都在疑惑,为什么我明明知道不该想的事,可就是要想。

我明明知道不应该做的事情可就是控制不住要去做,上课想让自己集中注意力,可就是要去想些事情,出门检查了几次门锁,可就是要不停的去想,我是否还没有关好?

也许我们都被这些表面现象迷惑了,我认为我们自己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两种感知,一个是对自己的感知,在生理层面,是代表「我需求什么」,一个是对外界的感知,是「外界需要什么」,这两种感知最终会形成两种想像,并储存到头脑里。对自我的感知的长期累积,变成了「我想怎么样」代表了生理需要得到满足的欲望,形成了原始的感性。另外,对外界的感知长期的累积与质变,变成了「我应该怎么样」,形成了原始的理性;

实际上,我们对事物存在与否的判断,总是由感知而产生的。

对自己生理或者性格或者被自己吸收了的东西的感知形成了一种主观判断,这与」我需要什么「相对应;对外界的感知,形成了一种客观的判断,即」客观对我的满足生理需求,需要做出什么样的行为的反应才能实现「这是一级感知系统作出的原始判断。

个体在主观上」想要什么「的冲动下,会去实施行为,但对客观的判断会对主观上的」我想要什么「形成一定的影响,就是说外界有时候会给自我的」感性上的生理需求「施加一定的作用,使自我作出适当的行为,以最大限度的满足欲望与冲动的实现,这形成了二级感知的判断。

二级感知形成了对深一层的原始感知的重新感知,实际上是代表了一种思维的存在,也可以说是思维实现了二级感知。对」我想要什么「与」我需要做什么以满足我所求「的二级感知,使自我明确并形成了新一轮的更高一级的存在形式。些时,满足了高一级里的」我想要什么「便满足了生理上的」我想要什么「。同时,我做到了高一级的」我需要做什么「便满足了低一级的外界里存在的形式对自我作出的」需求做什么 「目标不。

此时在思维里存在的两种形式的高级存在的思维,代表了感性与理性。是对满足本能生理需求而由个体作出的抽象性的概括与形成一种固化的文字或者理论。往往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这种理论使自我作出了最佳的适应选择和生存方式。

但是,感性与理性的固化,是有利也有弊的!因为环境的变化会随时要求自我作出相应的调整。在一个稳定的时期的内的感性与理性,一当不适应环境需求时,生理的需求便会作用于个体,重新来安排一次适应性的感性与理性。这种新一轮的两种抽象的观念与原来自我的一种固定化的观念是存在明显差异的。而且,在新的环境下,生理满足的程度越低,则个体对对原来的思维模式作出调整的欲望越高。在欲望太大的时候,个体自然的将原来的思维模式实施否定,并试图用新的思维模式去代替原有的思维。

此时,来自于生理需求上的原始感知与自我对客体满足自我形成的矛盾,演变成了新的思维与固定化的思维方式的矛盾存在于个体。

而此时,环境一方面在满足自我的需求,一方面又在不断的要求自己作出相应的改变。形成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即一方面我们对固定化的思维实现认可,一方面,又在下一阶段表现为不认可。同时,我们又在一方面实施对新的思维模式的认可,而在下一阶段又表现为否定。

然而,这一切都是合理的,因为我们要适应环境,同时又要满足自我的生理上的需求。这种在作出改变的时刻的选择是以生理满足本能需求的欲望为依据的,在本能欲望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个体便会对原来的固定化的思维进行一次否定,以新的思维代替并且产生一种与原先的行为方式完全不一样的行为。进行一次反叛,从而使自我得以满足。这种反叛的意义是将自我生理实现最大的满足,以使自我能够生存下来。

在这一过程实现当中,情绪是唯一的依据,因为在生理本能不能满足的时候,来自生理的抑制会变得一种感知到的痛苦,表现出来为情绪的压制,情绪的压制程度代表了生理的压制程度,这种压制到人能够承受的极限时,个体便作出了一次对原始思维的反叛,并产生反叛行为。


心理学名词在生活中滥用的现象非常严重,比如:

今天心情不好——我自闭了

最近心情不好——我抑郁了

出门总是怀疑门有没有锁好——我强迫症犯了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近年来统计数据提示强迫症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有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2%,约2/3的患者在25岁前发病。强迫症因其起病早、病程迁延等特点,常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做的全球疾病调查中发现,强迫症已成为15~44岁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负担最重的20种疾病之一。另外患者常出于种种考虑在起病之初未及时就医,一些怕脏、反复洗手的患者可能要在症状严重到无法正常生活后才来就诊,起病与初次就诊间可能相隔十年之久,无形中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因此我们应当提高对强迫症的重视,早发现早治疗。

在心理学对于强迫症的定义中,强迫症不仅包含强迫行为,如反复洗手、计数、物品排成一排,而且包含强迫观念,如强迫性穷思竭虑。

强迫性穷思竭虑(Obsessive rumination),顾名思义,患者的痛苦来自自身的内心思维,这些思维反复出现,难以自拔,这些思维的内容往往令人不快或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患者本身对此很清楚,并试图作出抵制(并非都是如此),但往往是徒劳的。

作为焦虑症的一种类型,强迫症的症状是很难自行消失的,因为它往往有一定的生理和遗传学基础。

一个鉴别点是与强迫型人格障碍。

强迫性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的一种, 以过分要求秩序严格和完美,缺少灵活性、 开放性和效率为特征。这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按部就班、墨守成规,不允许有变更,生怕遗漏某一要点,因此常过分仔细和重复、 过度注意细节而拖延;追求完美,以高标准 要求自己,对别人也同样苛求,以至沉浸于琐碎事务无法脱身。研究表明具有这类人格障碍的人容易发生强迫性神经症。正常人亦可有一些强迫现象但其社会功能并无损害。

强迫型人格障碍表现为:①过分疑虑及谨慎,常有不安全感,往往穷思竭虑,对实施的计划反复检查、核对,唯恐疏忽或差错;②对细节、规则、条目、秩序、组织或表格过分关注,常拘泥细节,犹豫不决,往往避免作出决定,否则感到焦虑不安;③完美主义,对任何事物都要求过高,以致影响了工作的完成;④道德感过强,谨小慎微,过分看重工作成效而不顾乐趣和人际关系;⑤过分迂腐,拘泥于社会习俗,缺乏创新和冒险精神;⑥刻板和固执,不合情理地坚持要求他人严格按自己的方式行事,或即使允许他人行事也极不情愿;对别人做事很不放心,担任领导职务,往往事必躬亲,事无巨细。

需要强调的是,人人都会有一些强迫现象,就像人人都会有一点点自闭的表现一样,但是这离确诊强迫症和自闭症,还有很遥远的距离。


我自己在「心理层面」的强迫太多了

例如所有问题必须要有逻辑完整的解释和答案

所有不确定性都要确定下来

不可以问「傻瓜」无意义的问题

不可以犯「不该犯」的错误

很多事情一定要有「意义」不然不会去做。

等等。。

接受心理咨询。看到童年经历中形成以上强迫的创伤经历,然后重塑


咽口水,关门,抖腿,各种各样的小动作。

强迫症是五大心理规律中的重复规律,在一个刺激下,出现一个特别纠缠的记忆,这个记忆会重复出现,形成强迫症。

治愈的方法就是忘掉,通过静坐放松身体,很快就能缓解,治愈。


我有一个强迫症,喜欢偷窥女生,特别是当她们低头看书的时候。

感觉她们投入看书的样子很迷人。

尤其是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