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內容:高倍防晒霜到底對皮膚有沒有傷害?

「SPF」的等級是如何區分的?不同係數的防晒霜在防晒效果上有什麼差別?


謝邀,SPF是Sun Proteetion Factor的縮寫,是防晒指數的意思,是防晒產品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損傷的能力的指數衡量。

SPF人體皮膚測定方法:在人體皮膚按2毫克/平方厘米的劑量塗敷防晒產品,用一定能量的紫外線照射,測得產生最小可察覺紅斑的時間。塗敷防晒劑的皮膚與未塗敷防晒劑皮膚產生最小紅斑的紫外線劑量的比值即為SPF值,公示表達為SPF=塗敷MED/未塗敷MED。


SPF,也就是(sun protection factor),是防晒產品對UVB光線的抵抗效果。


紫外線呢!是分成三大類的,UVA,UVB,UVC。但是uvc已經被臭氧層折射掉了,是對我們沒有任何傷害的。UVA會晒黑我們,而UVB會直接晒傷我們肌膚。看到這裡是不是嚇到了,不管是哪一種紫外線,我們都傷不起,黑了不好看,晒傷了更是要命。那我們日常就要做好防晒了呀!

1.物理防晒

防晒服,防晒帽子,防晒傘都可以穿穿戴戴起來了,該遮的地方趕緊遮住。

2.化學防晒:

隔離霜,防晒霜的都屬於化學防晒。那麼SPF指數,PA指數都代表著什麼呢?

(1) SPF簡單的說就是如果你皮膚在陽光下沒有任何防晒措施下曬20分鐘之後會出現泛紅,那麼使用了SPF15的防晒產品之後,那麼你在15?20分鐘之後才會產生泛紅現象。

(2) PA指數代表對UVA防護情況。PA+,PA++,PA+++…+號越多,防UVA效果越好。但也不要追求太高,夠用就OK。

PA+延緩晒黑時間4倍,PA++延緩晒黑時間8倍,PA+++延緩晒黑時間約8倍以上。

3.標準

但有些歐美產品一般不使用PA。SPF和PA值並不是越高就越好,數值越大,產品成分中的添加物肯定就會越多,對皮膚的負擔和傷害也就會越大。

------

4.防晒小tips:

購買和使用之前查一下成分表,化學防晒越多的,防晒效果越好,但是添有添加劑的,仙女們最好就捨棄,不要使用,刺激性太大,對皮膚屏障層破壞力太強。平時也要做好修復護理工作。

5.防晒產品:

Dermaviduals防晒修護隔離霜SPF30

這款防晒噴霧最亮眼的是它沒有任何添加劑,對任何膚質都沒有刺激性,防晒係數SPF30,高強度防晒,可隔離97%以上的UVA,UVB。並且含有與皮膚脂質相近的修護成分,修護防晒兩不誤。

除了防晒霜以外,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要記得搭配遮陽傘啊,帽子,防晒服之類的。希望大家都能過一個白白的夏天哦!

???#?


SPF是指在塗有防晒劑防護的皮膚上產生最小紅斑所需能量,與未加任何防護的皮膚上產生相同程度紅斑所需能量之比值。簡而言之就是延長晒傷時間的指數。例如無保護的情況下15分鐘會晒傷,SPF30的產品能讓你曬15*30=450分鐘後才出現晒傷的狀況。

所以,SPF反映的是防晒產品的持續防晒傷能力,所謂的」防晒時間「的說法是片面的,並不是在這個時間內皮膚不會受到紫外線損傷,而是防晒產品降低了損傷,推遲了晒傷的情況。即使塗抹了防晒產品,皮膚也會受到一些漏網之魚的紫外線損傷。

但是理論是理論,實際又是另一回事。防晒霜提供的保護與用量有關,出汗出油碰水擦臉都會影響防晒的效果。塗抹足夠的量是基礎,長時間戶外一定要補塗。


謝邀!

防晒產品中的SPF值是指「防晒係數」,它是防UVB的,例如SPF1的話代表能防晒15分鐘,以此類推,如果是SPF30就代表能防晒450分鐘。

因為我們皮膚在太陽光下15分鐘就會出現一個泛紅現象,所以一般SPF值後面跟一個數值,乘以15分鐘就是它的防晒時效了。


以15分鐘的防護時間為基礎,spf幾就是以多少乘以15,最後得出的就是可以幫你防護uvb的總時間,但是前提是你得塗抹夠1ml以上的量在臉部。怎麼得出的不知道,這個自己百度或者維基吧


謝邀:SPF防晒係數的數值適用於每一個人,假設紫外線的強度不會因時間改變,一個沒有任何防晒措施的人如果待在陽光下20分鐘後皮膚會變紅,當他採用SPF15的防晒品時,表示可延長15倍的時間,也就是在300分鐘後皮膚才會被曬紅。例如:如果在不塗防晒產品的情況下,在陽光下停留20分鐘後,皮膚會稍稍變成淡紅色,則防晒係數15的產品可保護你達5小時之久。

20(分鐘)*15(SPF)=300分鐘(5小時),

低級防晒品防晒指數為SPF2~6,中級是SPF6~8,高等防晒品則為SPF8~12,SPF值在12~30範圍內的產品則屬高強或超高強防晒品。希望能幫到你!


SPF這個概念相信大家已經很熟悉了。SPF值能表示出皮膚對陽光中的UVB段的紫外線的耐受力提高多少倍,與時間長短相關。

舉個例子,如果使用一款SPF30的防晒霜,在陽光下曬2個小時(120分鐘),僅相當於不塗這款防晒霜在陽光下曬120/30=4分鐘。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