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条件?其实在艺术上一直困惑不已,我们眼里的艺术大家是真的真才实学?还是被商业洗礼故弄玄虚提高影响力呢?


艺,卓越

术,娴熟

德,高尚


「艺术家」一词是个定义比较广泛和模糊的词,先看一下比较权威的解释:

艺术家(英文叫artist)是指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娴熟的创造技巧并从事艺术创作劳动而有一定成就的艺术工作者。

(百度百科)

An artist is a person engaged in an activity related to creating art, practicing the arts, or demonstrating an art.艺术家是指从事艺术创作、实践或演示活动的人。(维基百科)

但正如贡布里希的名言所说「根本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用「艺术」一词来反定义「艺术家」是不恰当的,因为所谓的「艺术」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所以我们要回归到艺术品,并追溯其本质,因为只有艺术品是最终决定艺术家身份的事物,之所以称呼一个人为「艺术家」是因为他所创作的艺术品。纵观艺术史,艺术品的本质作用其实就是表达创作者的观念——如穴居人为了多生多育创造了双乳夸张的女神石像,欧洲画家为了严谨观察和写实创作了精细的肖像,中国士大夫追求意境而「墨戏」山水。艺术品一直是作为艺术家的观念承载存在的。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作品是否表达了其观念来判断一个人是否为艺术家。而从这个角度上,艺术家又可以从广义到狭义分为三个层次定义。

广义来说,由于艺术创作本质上是一种追求和谐的平衡过程,因此在生活中的所有经此过程而产生的东西都可以是艺术品,其创作者都可以称之为艺术家。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里曾生动地探讨过这个问题:

几乎人人都力求「合适」的事情,它也许仅仅是给某件衣服配上一条合适的带子,或者不过是操心某种搭配是否合适,譬如考虑盘子里的布丁和奶油的比例调配的是否得当。

当你在生活中惊异于他人能将普通的花束搭配得新鲜夺目,将简单的食材组合烹调为绝世美味时,你当然可以称呼这些人为生活的艺术家。他们在「创作」插花和食物时追求并达到了一种和谐,而这种和谐就是遵循内心的观念的结果,观念并非一定是确切的词语,往往更是一种抽象、难以言说的和谐。

第二层来说,艺术家是指从事音乐、美术、影视、舞蹈等追求和谐的活动并有一定技巧的人,这个层次上来说就比较接近网上的解释了。生活中的美食等事物无论再精巧,其最终的目的都不是精巧,而是为了「吃」等功能。而且生活中往往过度地追求和谐会显得琐碎复杂,而音乐美术等活动却完全不同,它们恰恰需要这种「琐碎」的和谐追求,最终的目的也纯粹是为了和谐精巧。当你拥有这种追求并结合了相应的技巧后,你就能创造出纯粹表达自己观念的艺术品,你也就相应的是一名艺术家。所以,无论是普通的陶器匠人,还是名耀全球的电影导演,他们的本质上都是同一层次的艺术家,是一群追求和谐并展示为艺术品的人。

第三层,也是最狭义的概念,艺术家指的是那些纯粹性地追求和谐、表达观念(直白的说法就是从事「纯艺术」)并有一定成就的人。由于时代的发展,艺术品的商业性与艺术性日渐不兼容,诞生了「纯艺术」的概念。「纯艺术」的艺术家们在创作时追求的是纯粹的和谐性和观念性,不考虑其作品的商业性,并且这种追求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的创新或者颠覆。注意这里我用到了「观念性」这个词,因为现当代艺术的「反叛」已经对绘画的和谐追求造成了巨大冲击,艺术家从「视觉哲学家」变成了纯粹的「观念哲学家」。「视觉哲学家」的终点可以说是康定斯基等人为代表的抽象主义,他们追求形式和谐的极致,抛弃了一切多余的画面元素,仅用简单的点线面组合出和谐感,探求画面美感的本质。而另一群人异军突起,杜尚的小便池、波洛克的行动绘画、安迪沃霍的丝网印刷告诉世人艺术创作不一定必须局限于追求内心的和谐,也可以是无规律的。

之所以说这个是因为现当代艺术的「观念性」使得艺术品的表质外貌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内质艺术家创作过程中所赋予的意义。而这也导致了众多骗子艺术家的诞生。其实判断一个人是否是艺术家最本质的标准还是最初的「艺术品是否表达了创作者的观念」。现当代的「纯艺术」艺术家不会考虑商业性质的盈利与流量,只会思考内心的观念如何表现,他们创作的目的与其是为了展览,更多的其实是为了给自己内心一个「交代」,把一个观念成功赋予一件作品才是最重要的。另外,由于现当代艺术的创新性,要求艺术家不能重复出现同一类型的作品,必需带有革新或者颠覆的思想,这也是现当代艺术非常忌讳抄袭的原因。如当代艺术家达米恩赫斯特的作品,每一件都具有革新独到的体验,这是一件真正艺术品所应当传达的感受。反观那些骗子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并非为了表达观念,给内心一个「交代」,而是为了炒作自己蹭热度,作品也就常常东拼西凑,看一眼迷惑看一万眼还是迷惑。当然,有时候抄袭与炒作是不易分辨出来的,但时间会检验一件艺术品的价值和艺术家的身份,经典的艺术品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真正的艺术家也会艺史留名。

以上虽然一直举例的是美术意义上的艺术家,但我觉得是也是适用于其他艺术门类的。


视觉艺术的几个方面:叙事性,装饰性,结构,对于未知的触碰。

于其中,只有那些以艺术为触角,触碰了世界和人的生活未知方面的那些人,才有资格称得上是艺术家。

这种触碰的表现方式,就是拓展视野,就是所谓创新,让人们知道,哦,艺术还可以是这样的,艺术家还可以这么干……

凡是在叙事性,装饰性和结构任何一个方面有所增加,探索了未知


唐卡艺人的作品局部,这里可以看到认真的传承可以做到多好。

的人,都是艺术家 ,反之则不是。那些只是因循守旧的不是艺术家,或者不符合对于艺术家的狭义定义。

当然这不是说不是艺术家,作品就没有价值,各有各的用处。因循守旧也有积极的一面,也为社会需要。好的因循守旧是健康的艺术生态所必需的。

一个误区恰恰是,很多没有创新能力的人偏偏热衷于创新,很少人老老实实做一些传承技艺的事情。这方面值得弄艺术的人注意。


被谁称为?称为他的人有资格吗?艺术家首先就是自己,没有自己,没有自己的艺术,艺术家最令人著迷的就是本身的性格。


个人觉得」 艺术人」 才是最正确的称呼,即专心创作艺术,追求艺术的人,无所谓你的水平如何。艺术本来也是个体的自由表达

艺术家的翻译来自于artist, ist后缀是指从事某个行业的人

所以说不要被艺术圈一群靠鼓吹,挂标签的人糊弄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