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媽都是非常辛苦的打工仔,在北方一大城市打工十多年,我一出生他們就走了,是爺爺奶奶把我帶大。我們平常很少打電話,甚至一個月也很難有一次通話,他們也只是過年回家待差不多十多天就離開了。但是高三他們突然和我的通話頻繁了起來,可能是因為考大學他們比較重視吧。我媽一直和我談心,發一些心靈雞湯給我,我爸是打壓式教育,在我印象中他幾乎沒誇過我,和我打電話時也聽得見他那邊手機鬥地主的聲音。平常也有大大小小的衝突。在高考填志願時第一場較量開始,我爸媽一直想讓我報北方他們所在城市的師範大學,但我由於剛剛壓線就拒絕了,也有和他們好好解釋,但他們不聽或者表示聽懂但過幾個小時又讓我報該師範大學。我爸爸甚至想讓所以志願報師範大學,在我分高華中某一師範大學30多分情況下逼著我報。我還是拒絕了,師範不是我的唯一追求道路,我還是想盡量報個更好的大學。在此期間我爸甚至讓我不要填專業調劑以便調劑到不好的專業,我提出這樣可能會滑檔,他肯定的說不會。我媽也想我報師範,我解釋了幾遍表示專業不好,她還是固執己見,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爺爺奶奶挺支持我自己做選擇,再加上對我爸媽在瀏覽器上隨意瀏覽獲取的信息的質疑,我還是堅持了自己的選擇,最後被華東一財經大學錄取。而我爸和我視頻的第一句就是你報的這個是什麼學校,我都沒聽過,喊你報師範你不聽,總會後悔的,我真的無語=_=,解釋了好多遍原因他根本沒往心裡去,更是說你作為父母討厭的孩子你自己心裡怎麼想,沒錯他說我討厭,我真的很難過。在考起別人羨慕的學校的同時,我爸媽說討厭我,我真的忍不住,忍不住哭了,我爺爺奶奶說我太小氣。可是我覺得我真的儘力了啊。真的是我的錯嗎?可是我覺得他們錯了啊?


前途是自己的,自己路還是得自己走完,別人只是過客。遇到了靠譜的人可以幫助你,不靠譜的人可以拖累你。

你自己分析一下你父母,爺爺奶奶到底靠不靠譜 。他們能不能提供什麼建設性的建議。如果他們只會固執己見,那無疑了,他們是老頑固,我爸也是一個很頑固的人。這點我深有體會。

我也是留守兒童長大的,我也是上高中了,與父母的聯繫突然增多。大大小小的矛盾,讓我心煩。

我覺得,培養自己的能力,非常重要。儘力跳出被父母輩掌控的圈子(很難)。留守兒童,小時候也沒啥好待遇,長大了一身毛病,改變現狀是一個漫長且艱難的過程。

周圍的人只會指指點點,沒啥好話。那就想辦法離開這個地方(也是很難)。

……


真的太像了,我的經歷也是這樣的。唯一不同的是兩年前我高考志願是我爸給報的,雖說學起來也沒有很討厭,但最終還是一個心結。

不得不說,每個留守兒童能正常的長大就很不容易了,身邊誘惑太多,能幫助自己的人太少。而能像題主這麼優秀,不得不說運氣和努力缺一不可。

說一下我的處理方式吧,我尊敬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給了我生命,讓我過上了更好的生活。我現在也會陪他們溜溜彎,陪他們一起聊聊不曾說過的話。可我很反感他們像對小孩子那樣對我,這是在彌補他們的過去,但卻無法彌補我的,所以不行。

因為,這更像是一種責任,而不是愛。我沒有責任讓自己承受痛苦來彌補父母的遺憾,這是雙倍的煎熬。長大過程中,對父母的愛有一大部分給了從小陪伴我的爺爺奶奶。(所以現在也時常感覺自己沒有用不能讓老人過上更好的日子,想要快點畢業工作)

我感覺留守兒童的最大財富就是過早的獨立。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知道自己的底線在哪。或許在旁人眼裡是冷血,是精緻利己,是自私。不過無所謂了。

做想做的事,見相見的人。跟隨內心,堅持不懈。加油。


回頭看我自己的成長經歷,發現了幾點我曾經做過的錯事。因為沒有和父母長時間相處甚至通話過,我不太了解父母,父母也不了解我,我甚至沒有任何根據去幻想如果我們一家人在一起會是怎樣一個相處方式。於是在我童年裡看的家有兒女,就變成了我的樣本,畢竟那在我眼裡就是神仙家庭了。

所以當我後來真的和我繼父還有我媽生活在一起了之後,發現跟我小時候幻想的完全不一樣。我以劉梅的標準去要求我媽,真的是對我媽要求太高了。

而我覺得我媽也做錯了一點就是,她半路出家,在我人生的前十幾年,沒給過任何教育,建議,卻妄想一出現就完全掌控我,我穿什麼衣服,交什麼樣的朋友,考什麼學校,報什麼班。可能我不在的十幾年裡,她也在幻想,幻想自己的女兒非常聽話,只要她擺出母親這個身份,在我的世界裡就可以說一不二。或者非常的需要她這個母親的經驗教導,哪怕她已經晚了十幾年。

但是事實就是打了我們兩個人的臉,因為除去我們兩個之間的血緣關係,她對我的了解還不如我當時認識的網友,而我對我媽也夾著一絲陌生。

在後面的相處過程中,我就把她當成一個同住的親戚,先慢慢了解她的脾氣,她的雷點,保證自己不踩雷,然後一點一點給我媽滲透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她的女兒留守十幾年,獨自一人來到美國在陌生人家裡住了兩年,讓她慢慢明白,我不是她想像的那種凡事需要母親拿主意的小女孩。

這個過程非常非常非常的慢,大概四五年之後我跟我媽才能說像一對母女。但是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我跟我媽互相明白了對方的雷點並且避免踩雷之後,我媽真的像我小時候想像的一樣,是個可以當姐妹的媽媽,我們一起逛街,一起喝酒,一起看電影,一起打麻將,甚至一起蹦過迪。我們買同款的鞋,穿親子裝。雖然這時我早就長大了,但是我還是體驗到了曾經幻想的母女關係,真的好值得那些年的努力。

我對你的建議就是,你現在的年紀比我當時還大一點,你可以把父母當成親戚,有點血緣的陌生人,她們說什麼你就點頭微笑,然後做自己。

或者打持久戰吧。


盡量少相處,非常尷尬。


我外甥就是典型的留守兒童,但他和我妹妹關係就特別好。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妹妹的人格魅力就特彆強,每一個人都能給她吸引在身邊。不說其他的,她的平易近人,她的幽默感就是我欠缺的。怎麼說呢?雖然說後天努力很重要,可是老天賞的就是香啊

題主說你父母的錯,他們確實錯了而且大錯特錯,錯的不是說留守不留守的問題而是心態,對你的感情及語言的應用,一個人,如果他愛他的孩子他不會說某一個孩子討厭的。已經缺失家庭教育的責任,現在還想把過錯推給孩子,因為孩子不值得被愛所以放棄嗎?我覺得是父母的失職以及逃避。這樣的父母才應該拿出來批評

後天不努力,先天資質也不好。做父母是一門大功課大學問,什麼時候才有崗前培訓啊?


你是個好孩子,抱抱。可能等你上大學後,和父母的相處方式還是不會變的。父母沒在身邊你的成績還如此的好,可見你的自控力和毅力也是很優秀。和爸爸媽媽一起旅個游,和他們談談心。等上了大學你會變成更優秀的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