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還有一些其他的,基本主旨其實跟《正面管教》都差不多。就是關注對正確行為正向積極鼓勵,而不是對錯誤行為的糾正。同時注意鼓勵的方法:對事情本身哪裡做的對說出來,強化正面行為,而不是單純的讚美之詞。


當媽之後,看到跟小孩兒有關的東西很容易敏感,比較負面的內容就更不用說了。

之前在一個母嬰博主的微博里看到評論里有好幾個人推薦一本書,叫《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個名字取得挺厲害的,一下子吸引住我了,趕緊下單。我原本以為這是一本講親子教育的工具書,實則不然。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是由一名叫吳曉樂的專職家教寫的書,裡面的9篇故事講的是她教過的,讓她印象很深刻,並代表一種典型的家庭和孩子的故事。她不全是自己的角度去寫,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有站在家長的角度、甚至也有站在孩子在學校的老師的角度寫的內容。

總結裡面的幾個重點就是:棍棒教育、成績第一、孩子的成績決定父母的面子、父母的希望都在孩子成績上。

忘了是在哪裡看過這麼一句話:孩子對父母的愛是沒有條件的,而父母對孩子的愛是講條件的。

不難發現,我們從影視作品也好,社會新聞也好,不管父母怎麼對待孩子,孩子永遠都想著怎麼做父母才會不生氣,怎樣才會更愛自己,怎麼討父母喜歡。而有些父母只有在孩子聽話、乖、不給自己找麻煩的時候才百分百愛孩子。

之前看到過一個新聞,一個三四歲的女孩長期被自己的親生母親虐待,全身淤青。被發現之後被安排暫時住在親戚家,但那個女孩哭著喊著說要跟自己母親在一起,哪怕跟自己母親在一起不安全。

書中的陳小乖因為成績不好經常被父母打,而且父母會當著他的面給家教可以隨便打孩子的權力,導致陳小乖變得特別膽小,每次要寫答案的時候猶豫很久,就是不肯下筆,怕寫完就因為寫錯而被打。也許他不是笨,只是被嚇壞了,已經完全不相信自己了。

之前跟幾對夫妻聚會,其中一位有一對兒女的媽媽說,自己以前對兒子特別嚴格,每次給完零花錢之後,晚上會問錢用來買什麼了,在哪兒,跟誰一起買的,為什麼買,在哪兒吃的,都要問清楚,後來導致兒子特別膽小,自己什麼都不問,兒子都會主動交代。發現自己讓兒子的性格變成這樣,就慢慢開始放手,不會去問太多,兒子的膽小性格稍微好了一點,女兒出生後就不敢那麼嚴格,女兒的性格就很開朗。

書中的紀小弟因為姐姐的成績好,經常被媽媽拿來跟姐姐比較,按姐姐的標準要求他,甚至慢慢把他最愛的籃球愛好也丟棄了,紀小弟覺得難道只有學習成績好這一個標準嗎?難道不能往別的方向發展嗎?

蔡漢偉本來學習成績很好,但控制欲和保護欲太強的媽媽讓他常常受傷害,在學校被稱媽寶男,被排擠,不得不轉學,媽媽永遠覺得是學校和那些學生有問題,從沒想過是自己害了兒子。

我們當然不能否定這些媽媽的付出,他們要求孩子的成績是希望孩子未來能得到很好的生活,但也不得不承認有時候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里也包含著不想在別人面前丟臉的虛榮心。

很多人孩子一出生就開始規劃孩子的未來,哪怕一開始沒有規劃,也會因為身邊的人的影響不得不規劃。

自己結婚生孩子了之後,我一開始只是希望我兒子健康、快樂成長。後來不免聽到身邊的朋友已經早早地規划上幼兒園的事情,各種查詢幼兒園各方面的條件。慢慢的有朋友的孩子開始上各種興趣班,朋友圈看著小小的孩子們已經開始學英語,我也開始有點慌。

在我兒子一歲的時候,我和老公商量著讓兒子上早教,並帶過去體驗,但覺得為了每周的一兩節課,每次來回的時間成本太高了,還不如帶出去玩兒,而且發現很多早教不是上給孩子的,而是上給父母的,是教大人怎麼跟孩子互動,我覺得這些我完全可以自己來,很多早教內容我們居然在家都做過。

我兒子明年就要上幼兒園了,我媽有次說:「我們搬到新房子後,能不能先讓寶貝在小區里的幼兒園上一段時間,之後再換別的幼兒園?」我不明白媽媽的意思,問:「一直上就行了呀,就選方便你們接送的嘛,為什麼後面要換幼兒園?」媽媽說:「我以為你把寶貝帶的那麼精細,對幼兒園也會很挑。」我笑著說:「那倒不必,幼兒園是他未成年之前唯一比較輕鬆的時期了,就讓他玩兒個夠,輕鬆面對嘛。」

我不知道我這種不強求的心態會持續到多久,但我很清楚地知道在學校考第一的孩子未來工作不一定是最好的,三好學生未來不一定是最成功的,一個人的未來並不是只靠學習成績定的,一個心智健全的孩子總會找到自己在社會上的地位。

我比較希望我能跟自己的父母一樣,他們從沒要求過我和哥哥要考第一,只會提醒我們注意勞逸結合;從沒要求我們上什麼學校,只會在帶我們去看過很多地方之後,等我們自己下定決心時在背後支持我們。我們有溝通的機會,我們願意在自己做錯事的時候向對方道歉,我們願意聽彼此的想法。

未來,我不要給兒子灌輸什麼考多少分,上什麼學校的想法,帶他去看最貧窮的地方,帶他去最繁華的城市,帶他體驗,讓他自己去選擇;讓他學會自己主動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不求他榮華富貴,只求他快樂生活。只要不是違反法律、違背道德,給他犯錯糾錯的機會。

當然,如果孩子很優秀,在別人面前真的會有面子,但這種面子是暫時的,頂多會出現在別人討論的時候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的案例,別人不會時時把你家孩子的優秀整天掛在嘴邊,那暫時的快感和你的孩子對你們、對這個家的情感,哪個更重要?

很多人喜歡談犧牲,談自己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是多麼偉大,但我們生孩子的時候沒有問過他們的意見,是我們自己要生的,是我們自己要付出那麼多的,不是嗎?這是我們自己的決定,不應該給孩子這方面的壓力。

之前看過一本家庭有關的書,裡面提到很多孩子希望離開家,離父母遠遠的,受挫了也不願意跟父母說,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感覺不到父母會安慰到自己,不會給自己安全感,怕回家了聽到的更多是冷言冷語,跟別人家孩子的比較。所以我覺得一對父母最大的成功的不是把孩子培養成什麼人才,而是孩子願意回家,覺得父母會無條件支持自己和愛自己。

我不知道我兒子未來會是什麼樣的人,但我首先希望我自己能讓兒子無時無刻感覺到我是愛他的。我帶他來這個世界,但他有他的人生,我只能引導他去認識這個世界,幫助他開拓自己的世界,至於其他的,就交給他自己。我們是彼此人生中最重要的人,但不是彼此人生的全部。

PS:我發現這本書還有電視劇版,同名,把書中的故事改編成五個故事單元,加了科幻效果,跟書中的故事有些出入,但故事要點改得還是不錯的,最喜歡《孔雀》和《必須過動》,有興趣的人可以看一下。


在今年這個超常寒假家線上學習的特殊時期,作為家長的你們還好么?眼看全國各省都依次開學了,學生開學後的狀態差異卻十分明顯,有的孩子按部就班,可有的孩子已經實現了彎道超車。

最開始羨慕別人家的孩子總以為是人家的孩子天生優秀,讀的書越多才明白,其實是別人家的父母會教,教育孩子的方法和門路真的是太多了,慶幸在這個時代可以從各個地方汲取知識,學習教育孩子的方法。

比如我最近遇到的這本相見恨晚的兒童教育書籍《學習的格局》,豆瓣評分8.6。全書從三個緯度給家長們提供了培養優等生的方法路徑,我非常好奇序言里作者小兒子的思維方式是怎樣養成的。 學習並不只為了高分,只有我們父母先改變了對學習的態度和誤區,才能真正成為孩子的引導者。

本書融合了65個世界前沿的學習理論,提供了208個高效實 用的學習方法,分享了89個翔實生動的案例故事,徹底顛覆了那種靠「低水平重複」的傳統學習認知,引導父母走出固有的學習誤區,助力孩子成為自主學習的「優等生」,最終成長為具有競爭力的未來優質人才。

因為書里的案例內容很豐富,所以我挑了幾點感觸較深的內容來和大家分享

增強內驅力,讓孩子主動學習

威斯康星大學心理學教授Harry F. Harlow在上世紀40年代做過一個實驗,他把八隻猴子分別關在八個籠子里,每個籠子里都放一個小機關,比如從一塊木頭中拔出銷釘,鬆開鉤子並抬起帶有鉸鏈的蓋板。

13天之後,猴子們自己琢磨著解決了這些難題,在它們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沒有使用過任何的獎勵機制,他們完全是靠自己發現解決問題之後的快樂支撐著自己的行為。這種成就感是潛在動機。

二十多年後,Edward Deci也進行了一個類似的實驗。不同的是這次的實驗對象是人而不再是猴子。他把組員隨機分成兩組,讓他們在三天時間裡摸索著玩一種立體拼圖。第一組第一天沒有給任何獎勵,第二天有現金獎勵,第三天則又沒有獎勵。

第二組則一直沒有獎勵。觀察發現,第二組在第二天比第一組玩的時間更長。也就是說當第二天第一組獲得了金錢的獎勵之後,反而對活動失去了興趣。

科學家得出結論:當金錢被作為活動獎勵時,實驗對象反而對活動的興趣降低,甚至逐漸消失。

這個實驗結果正如那個睿智老人的故事一樣,有個老頭窗前總有一群小孩吵鬧,老人嫌吵,但是沒有用傳統的方法趕走孩子,因為有可能越是驅趕越是吵的厲害,老人就想了個辦法,他不但沒有責怪這些小孩,反而給他們一分錢。連續一周之後,老頭不給錢了看,小孩們也就不來了。有人問小孩為什麼去那邊玩了,小孩說老頭不給錢了,我們才不去玩呢。

金錢參與了孩子們的遊戲活動,反而讓他們失去了對遊戲的興趣。

外部獎勵可以帶來短暫的促進作用,會讓人體分泌一些多巴胺,但它會產生依賴性。與一杯濃咖啡的效果相同,但效果會在幾個小時內快速消失。而這種外部動機所帶來的短暫促進,卻會減少用戶繼續使用產品的長期動機——即所謂的內在驅動。

美國著名認知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提出內驅力有三種類型

1. 認知內驅力

這種源於興趣,就比如孩子在三四歲的時候學東西特別快,看什麼學什麼。是因為這個時候他們的好奇心非常強,對什麼都充滿了興趣。這時候的興趣就是他們的認知內驅力。這個時候要注意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如果常常打擊孩子的好奇心,那麼就會導致他學什麼都提不起興趣。

2. 自我提高內驅力

前者完全來自興趣和內心,後者來自外部的正面反饋。就是表揚和認可。比如我家的小朋友剛剛會走路的時候,喜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幫忙拿一下拖鞋,或者幫忙丟一下垃圾。每次完成之後,我也會表揚他。直到現在三歲多了,依舊很熱愛幫我做家務,他很有成就感。

我們也常常見到一些父母,明明覺得孩子很優秀,但是怕表揚之後孩子驕傲,總是壓抑自己的心裡的感受,去說一些反話,讓孩子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好。這樣會直接讓孩子失去這種自我提高的內驅力。

3. 附屬內驅力

這種就是通過完成目標後給予的物質或者表揚獎勵,但是這種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第二個實驗,最終可能會導致孩子的興趣漸漸消失。

那麼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這三種內驅力不存在哪個最好。而是需要三種驅動力混合起來才能起到作用。

要想讓孩子保持對學習的熱情

首先需要耐心的陪孩子找到興趣和熱愛,其次要引導孩子發現學習的使命感,最後不要替孩子定目標。把自主和使命感交給孩子,孩子才能去追逐自己的理想。

?

乖孩子才是好孩子么?

我們都覺得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要麼馬上指正,要麼打罵懲罰。好像希望孩子變成一個永遠不會犯錯的做事機器,但這其實並不是家長的本意,只是在教育的過程中似乎逐漸迷失了自己的初衷。

我們只是希望孩子更好,希望他們少走彎路,希望他們更優秀。沒錯,所有的爸爸媽媽都是這麼想的。《父母的格局》里我看見了一個全新的思路:其實我們可以讓孩子在錯誤里多呆一會。

當孩子犯錯後,發飆前請先做一件事。作者在書里提到2006年著名的心理學家馬努·卡普爾教授提出了 「有效失敗」這個新概念。

他把成功分為「有效成功」和「無效成功」而失敗也同樣分為「有效失敗」和「無效失敗」

這個概念很新穎,比如學校老師布置了一個作業,要求孩子回家做個橋樑的搭建模型。有的孩子回家之後在網上搜索了一個現成的方法,很快完成了作業。有的孩子則用自己的想法創造出了獨一無二的橋樑。

單從結果來看,第一類孩子的作業完成的更好,但是他卻是一種「無效成功」後一種孩子雖然完成的橋樑可能有很多不足,但是他們經過了思考和努力,這個思考的過程更有價值,他的失敗就屬於「有效失敗」。

在學習到了這個概念之後,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就該借用這個模型來思考。孩子的錯誤究竟是「有效失敗」還是「無效失敗」如果是前者建議和孩子展開討論,調動起他的積極性,而如果是後者,則需要平復情緒,在心平氣和的情況下和孩子聊聊。

在這裡作者提出了三個建議給大家

1. 多運用「有效失敗」思維模型

把思維模型列印出來,帶孩子一起討論。發現錯誤中的有效點和無效點,讓孩子不怕和家長談論自己的錯誤。平等的看待孩子的錯誤和失敗。

2. 帶孩子做兩個思維導圖遊戲

這兩個思維導圖分別叫「我可以改正」和「我改正不了」

「我改正不了」是個循環的圈,通過這張圖讓孩子說出自己的顧慮和擔憂,幫助孩子走出錯誤循環。

「我可以改正」是一個向上揚起的直線,代表孩子可以通過努力改變,在畫的時候也讓孩子說出自己要做的努力和改變。

3. 不讓孩子因犯錯而羞愧

通過和孩子反覆的練習這兩個思維模型,讓孩子明白:錯誤並不可怕,只要知錯改錯就可以漸漸讓孩子的態度越來越正向,也越來越能提前糾正自己錯誤的行為。

提高孩子理解力,是一生受益的基礎

我們常常聽老人誇孩子說,這個孩子悟性好,講什麼一說就懂。這個悟性其實就是理解力,理解力能用在哪裡呢?不論是孩子上學時聽課,還是平時的與人溝通,或者是考試的閱讀理解與分析,都需要用到理解力。

理解力好的孩子和人溝通起來就會非常容易,很容易就明白對方的意思,表達起來思路也十分清晰,《學習的格局》里提到簡單的課堂內容學習加提問,其實可以代表孩子學習的三層能力。

1. 解碼能力

在老師帶領下對新知識的認知和學習就是解碼的過程。

2. 鏈接舊知識的能力

在學習的過程中,把新知識與熟悉的知識練習起來,做拓展理解。

3. 深度認知能力

能夠舉一反三的聯想到其他內容。

那麼了解了這三個層次之後,我們就可以分別發現孩子是在哪個理解力層面出現了問題,並且對症解決。

首先需要培養孩子的聆聽力,對於溝通這個雙向的程序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說而是聽,只有懂得認真聽的人才能攝取到信息的關鍵點。

其次不要去泛泛的批評孩子。這裡的關鍵詞是泛泛,當孩子表達出不懂或者不明白的時候,別急著批評他們「不愛動腦子」激化親子矛盾這樣下次孩子不會主動來找你。

最後可以拓展孩子的學習場景,比如最近看到一個媽媽在培養孩子學習英語興趣的時候,會採用主題學習法,特意制定一個主題,把所有學習的內容都往主題上靠,內容會包括英語、認知、手工、繪畫等等,及不會覺得枯燥,還能學習新的內容,同時還能幫助孩子建立知識拓展與鏈接。

如何有效提升孩子學習理解力

1. 鼓勵孩子關注自己理解過程

在陪孩子聊天過程中,一起研究孩子「懂」和「不懂」的地方,慢慢引導他關注自己的理解過程。

2. 練習圍繞所學內容提問

這樣就是鍛煉孩子舉一反三,深入探索

3. 多用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一個非常好的思維工具,不僅可以幫助梳理知識點的內容,還通過聯想關聯的方式提升記憶力,家長要幫助孩子掌握這種思維工具。

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檢視自我的過程,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也許總有父母會說,讀了那麼多書還是過不好這一生,看了那麼多的育兒書也還是教不好一個孩子。遇到這類問題的時候,不妨從自身找找原因,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先自己做到。


需要爸媽和我一起玩的育兒書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我覺得應該是增廣賢文


再多的書也比不上長輩的口傳經驗。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