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提問不是專門抹黑佳能R5的,只是想來個預告,

我個人擔心它的4k果凍,還有就是編碼,和拍攝文件體積,還有一點就是機身發熱!

你們覺得呢?


8.31 佳能在前幾天更新了固件,單次總長度提升有限,但冷卻時間總算是合理了,youtube上的評測,4K 25P超采可以錄製接近45分鐘,8K ALL-I 29分鐘,8K RAW 32分鐘,可以看下面評測:

【celtyR】實測R5新固件1.1.0:視頻拍攝時長大副改善?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www.bilibili.com圖標

而且吹風扇可以有效延長錄製時間,甚至8K ALL I也能拍90分鐘,評測如下:

EOS R5固件v1.1.0對發熱的改進有多大?8K可以連續錄製90分鐘?GAMECHANER?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www.bilibili.com

現在這個情況,EOS R5對於部分錄像用戶來說是可以用了,基本上拍拍停停還是可以的,買相機至少要往未來5年看,相信兩年內就是4K普及,至少現在R5可以做到絕對可靠的4K25(跳彩),基本可靠的4K 25(超采),可靠存疑的4K 60,如果你和我一樣,是一個業務較雜(又拍又錄,有時創作有時業務)且成本敏感(承受不起兩套系統,比如一套A7R4一套A7S3,且需要大量副廠支持)的攝影師,而且還是佳能老用戶(七年5D3,工作室多數佳能)那麼我覺得還是選R5或R6;如果你預算足夠,沒有佳能器材包袱,而且偏重視頻,那或許選索尼更好;如果你不著急,那大可以當等等黨,畢竟牙膏只是一時的,4K 60水平,可照可錄且可靠性好的機器遲早會出現(比如等A7M4)。

我之所以批評佳能和R5,是因為身為5D2時代就開始用佳能的老用戶,5系機器一直是佳能和專業用戶的中堅力量,5系沒有最拔尖的性能,但一定要最均衡的性能和最高的可靠性,這也是為什麼5D2 5D3 5D4這樣的機器能覆蓋業務、婚禮、婚紗、棚拍等一般性能需求的商業攝影,到電視電影(甚至復聯都有5D2拍攝的鏡頭)等高端性能需求的客戶,而R5雖然性能拔尖,但有散熱問題時,顯然不能勝任我上面提到的多數行業,原因很簡單,就是過熱導致的可靠性太差。另一點需要所有專業用戶考慮的是,現在連視頻網站都在普及60幀,如果下一個世代要普及高幀率,那麼我購買R5能在下一個世代穩定工作嗎?

和很多發泄情緒攻擊別人的評論回答不同,什麼「噴的人從來都是不買的」,恰恰相反,如果你使用,持有一大套某一品牌系統很久,背著很大的某品牌包袱,突然有一天這個品牌給你出了一款工業垃圾,當你面對要麼使用垃圾要麼賠錢賣器材換門的情況下,你也會對廠商提出最嚴厲的批評。有輿論才會有改變,批評都沒有,那商家才懶得給你改進產品,有些人怕是跪的太久了。那些動輒以飯圈心態看待其他用戶的人,才是真正的利益無關者,說白了受損失的不是他們,他們當然可以指責你鍵盤。噴的人就算最後不買也很正常啊,現在獲取信息的渠道那麼多,早就不是信息不透明靠水軍就能刷好評的時代,我看著面前有坨屎,那麼多人都告訴你這是屎,我還要嘗一口再評論這是不是么?洗地黨的邏輯本身就很有問題。

國內還在跪舔佳能,為佳能固件閹割合理化的用戶,不妨去看看國外的第三方社區EOSHD是怎麼噴佳能的,有理有據的抨擊才是維權應有的態度,我看不下去某些跪舔佳能「照片為主,閹割合理」這樣的言論,消費者批評廠家兩句還要被一群站隊的洗地鍵盤俠攻擊?

那麼問題來了, @Zergmind 這位指責我是索尼水軍黑佳能的答主,我作為佳能真股東,您這位BMD客戶有資格評論我,有資格評論R5么?

旅拍裝備

工作室雜亂的器材櫃

另外我很高興被打臉,佳能被魔燈創始人和各路用戶證實了固件閹割的存在,說明我對於資本家的逐利還是太傻太天真,作為魔燈用戶,雖然知道很難,但祝願魔燈早日破解佳能的R系列相機。


原答案:

來給我翻譯翻譯,什麼叫「專業短片」和「跨界旗艦」?是冷卻一小時錄製五分鐘的那種嗎?

首先作為對方將我主頁掛出的對等回應,掛個雙標的佳能精神股東 @Zergmind

其邏輯為錄像是r5的附屬功能,過熱限時是為了與攝像機拉開差距,認為我和其他廠家有利益關係攻擊佳能。

這就是所謂的「佳能如果只能錄15秒,那就是為發朋友圈設計」。

「冷卻一小時,錄像五分鐘」不是廠家的錯,是用戶買錯了。

消費者敦促廠商改良產品是天真想法嗎?

這位認為:「R5數據剛發布時我就斷言他不是視頻機」

然而佳能官網R5技術特徵第一條:專業短片

其產品特徵篇幅基本全部用於宣傳視頻拍攝,幾乎沒有照相內容。

佳能官網介紹「跨界旗艦」同樣幾乎全部宣傳視頻功能,少量篇幅提及了體育攝影

是的,佳能主力宣傳的就是錄像功能,倒不如說拍照是附送功能。

所以什麼叫雙標我不必多說了,另外作為佳能7年的用戶(工作室到個人主力佳能,尼康輔助),我們當著佳能市場人員的面批評他們寬容度垃圾,人家的反應都比你體面的多。

——————————

影視颶風TIM的評價:「但這個(過熱)問題我覺得是必須要修復的,不然這個機子真的沒法當成一個正常的視頻器材來使用。」

夜間20多度拍攝,最後設備冷卻一小時都用不了了,甚至會影響到拍照功能,這已經明顯不屬於閹割範疇了。

看視頻,卡,電池,機身都不熱,但軟體卻顯示過熱

現在這個情況是比較奇怪的,佳能在卡倉蓋上標了高溫預警,實際上卻不熱

那麼大概有兩種可能

1.軟體問題:溫度閾值太低,控溫策略太過嚴格;

2.硬體問題:溫度只有CMOS高,而且還散不出去;

你覺得是哪種呢?

作為佳能用戶,我就擔心佳能翻車,而且現在的情況來看不容樂觀。

【影視颶風】熱度不減:佳能EOS R5上手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www.bilibili.com

討論問題前先說立場原則:討論問題擺事實講道理列數據,別把數碼圈和飯圈那套站隊文化拿到知乎和攝影圈子裡來。

個人身份:兼職攝影師,佳能用戶,用過600D,5D2,5D3,1DXIII。

結構工程師,目前成天琢磨的項目是某設備線圈強迫風冷散熱設計。

我拍照從13年到現在拍了七年,從學習到跟著我的攝影老師運營工作室,選擇器材的想法很簡單:

什麼好,什麼便宜,什麼可靠就選什麼。

記得14年,佳能市場部門來哈爾濱調研找到我們,我們工作室有五六台5D2和兩台5D3,當時作為客戶我們是直接了當的DISS佳能的寬容度的,那時候流行尼康開燈操作,我們被張小翼、歪貓等大神的後期秀了一臉,我去學了張小翼的後期,但自己操作時,5D3做不到尼康的寬容度,那時就有工作室部分人自費買入了D750,D5。如果不是受限於換門成本,我們早就換門尼康。

後來工作室拓展業務規模需要買一堆中低端相機來填補低端視頻業務的坑,我們的首選既不是佳能也不是尼康,而是索尼A6300,後來被老闆否了,因為什麼?因為過熱。

我說上面這段話是什麼意思?職業攝影師只想用性能好,價格便宜,可靠度高的機器,而且沒興趣去為品牌站隊。

R5發布第二天我就給本地器材行打電話問能否預定,對方告訴我首批預計十台,已經全訂出去了,現在跟單只能排隊還可能漲價,我決定觀望,結果第二天就聽到了R5可能存在過熱問題的消息。

我為什麼想換R5?R5對我來說最大的意義是從FHD時代進入4K,同時現在5D3+魔燈RAW的工作流可靠性低且麻煩,我需要原生可靠且簡單的工作流;我現在在從紀實/人像轉視頻棚拍與微電影,所以我需要一台能拍照也能錄視頻的機器。照相方面我只希望高感和寬容度好於5D3;視頻方面我則一定需要4K,棚拍和b-roll則一定需要高幀率。而且要滿足我未來至少五年的需求,所以R5出來我是很動心的

佳能5系的市場定位是什麼?是全能的次旗艦。足夠單兵/中小型工作室完成有一定性能要求的照片/視頻的專業拍攝。甚至這不只是5系的定位,A7系列也是如此。所以我反對某些「視頻只是R5的贈品,R5就是能拍短視頻的照相機」「R5視頻做的太好讓C系怎麼賣」的論調,我甚至覺得幼稚可笑,提出這些論調的人去問問身邊的職業攝影師,他們都用旗艦級相機幹什麼?你問問他們會買一台不可靠的相機嗎?廠商是根據用戶需求和產品定位來決定產品性能,現在有些觀點是正好相反,基於產品性能去談使用場景和需求,按照某些人替佳能辯護的論點,如果r5隻能錄15秒視頻,他也可以說「r5隻能錄15秒是因為他設計用於發朋友圈」,這種邏輯叫本末倒置削足適履,明顯和產品定位不符。

過熱問題不叫性能限制,不叫精湛刀法閹割,而是設計缺陷。什麼叫性能限制?5D2隻能一段錄12分鐘後要斷一個文件叫性能限制;佳能不給單反無反CLOG3叫精湛刀法;一台相機,我知道他會停止工作,但我不知道現在他能錄多久,停下來多久之後能再錄,這叫什麼?這叫設計缺陷!

那些時間如金錢,根本等不起,對設備可靠性要求極高的攝影師,例如婚禮紀實和微電影小劇組,如果你給他們一台工作五分鐘冷卻半小時的相機,你看他們打不打你?歷史產品線(EOSR RP 5D系列)和友商產品(A7系列、S1H)都沒有這麼嚴重的問題,r5過熱可能是精湛刀法故意為之嗎?

過熱問題是一個純粹的工程問題,堅持防塵防水密封和主動散熱是衝突的,被動散熱對於老舊製程的CMOS是不友好的,設計關鍵是優化散熱結構和平衡性能與散熱,能否把熱量控制在用戶與系統的可接受範圍內,想做一台被動散熱還不燙手,內部不熱,性能還賊6的相機是不可能的,對於佳能來說,由於眾所周知的工藝問題,如何找好平衡要比尼康和索尼更難。

最後再強調一遍,過熱問題是一個純粹的工程問題,但凡有腦子都不會靠性能缺陷來區分產品等級,誰見過低端顯卡CPU故意過熱降頻?誰見過WINDOWS家庭版BUG比專業版多?如果真靠性能缺陷降級產品,那不叫與高端產品拉開區別,那叫給用戶自殺式添堵。

對於R5的未來,等出貨,出貨無過熱或過熱不嚴重,我還會買佳能,畢竟我用了這麼多年的佳能,鏡頭群,夥伴的鏡頭群,操作習慣都已順手。但要是大貨和工程機一樣可靠性差,我直接選擇滅門,入M43電影機或出佳為(索)尼。

作為一個7年的佳能用戶,我真心希望佳能聲明的「加緊生產」是去改善散熱,我也真心期望大貨沒有任何問題。(更新:影視颶風評測的是大貨版本,如果屬實,只能期待軟體更新了)

最後奉勸所有站隊的人,什麼好,什麼便宜,什麼可靠就選什麼。記住自己是消費者且勿成為精神股東,廠商只服務花了錢的客戶,只舔沒有質疑,廠商是不會顧及你的利益的。

最後 a7s3狠狠的嘲諷了一波佳能


果凍不可避免不能算是缺點。

編碼體積用錢可以解決,至少算是個有解決方案的缺點,既然要在性能上高人一等,代價上的成倍呈幾何提升也無可厚非。

主要痛點還是發熱這件事,它把高性能這件事真正變成了宣傳噱頭(其實不帶風扇就已經註定它的真正可操作的視頻畫質也就xt4左右的水平,因為你從來沒見過哪塊真正能打的顯卡是不裝風扇的)。已知的發熱量告訴我們,這已經不是吃這口飯的人沒法用的問題,而是業餘玩家瞎b亂拍都很難用了。以我經驗估計這個發熱量在現在戶外30度左右太陽直射天,火力全開我估計撐不過10分鐘就過熱了,然後放旁邊涼快半小時,然後再拿起來拍個3-5分鐘,創作心情全無(讓我想起了首發入的a6300過熱警告,夏天戶外陽光直射也就15分鐘左右必GG)。這得徹底想明白要怎麼拍,腳本全在腦子裡,且場面任何元素都不能有意外,開機就得一條過拍幾秒立馬關,開機比奧特曼在地球上的時間還珍貴,才能發揮他高人一等的影像力,使用場景很有限,基本沒有多大實際意義。


B站UP主 紐西蘭KelvinHuTV 已經測過了,散熱已經100%翻車,嚴重影響前一個月重點宣傳的8k和4k120的使用

具體來說,紐西蘭現在是冬天,up主用8k raw內錄拍了幾段(每段10幾秒)然後又拍了幾段4k 120。相機就過熱警告了,關機幾分鐘之後再開機,還是過熱警告。最驚人的是整整一個小時之後過熱警告都一直還在。。。。。

我不知道這個幾段十幾秒的8k有什麼實用性,但這不是最慘的

更慘的是,過熱以後沒法正常錄製4k50,要設置到1080P才能繼續錄製。

然而這還不是最慘的。最慘的是UP主一筆帶過的一句:

當提示過熱的時候,機身沒有明顯發燙的跡象。

大家都知道熱量是沒法被消滅掉的,熱量只能從一個物體傳導到另一個物體。也就是CMOS等晶元產生的熱量傳導到機身上,再由機身向外部環境散熱。

機身沒有明顯發燙,說明了cmos等晶元產生的熱量沒有及時傳遞到機身上。晶元的熱量散不出去,造成熱量在晶元堆積。晶元熱容有限,當然很快就過熱了。

而進一步最最最最悲劇的是,好多人希望佳能通過固件更新一定程度上解決散熱問題,但是散熱的瓶頸是CMOS到機身的傳熱,熱阻完全是由物理結構決定的,固件更新沒法改變機身物理結構,也就無法真正的解決散熱問題。當然新固件可以把熱保護溫度設置的高一點來延長一些「真男人」的時間,但這就好像用麻醉劑來治早泄,治標不治本啊。

總結起來:R5參數表上嚇死人的8k、4k 120內錄,哪怕是在冬天室內,也難逃幾十秒真男人的命運。等一波國內的拿到貨的勇士來試試看35度室外太陽直射下R5的表現。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z4y1D7dy?

www.bilibili.com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z4y1Q7xo?

www.bilibili.com


EOS R5 8K 果凍效應我不能評論(其實這也算是一個回應了,你懂的),4K 模式下有兩種採樣,一個是超采,一個是合併,兩者一個果凍比較嚴重一個比較輕。

過熱問題,所以高規格(4K60p 及以上)只適合 B-Roll 類的短時間拍攝,如果想要長時間記錄的話那就不太合適,而且機器的過熱情況和環境溫度有比較大的關係,佳能給出的數據是:

23 ℃ 室溫下:

  1. 8K Raw 拍攝 20 分鐘後過熱
  2. 8K30p 20 分鐘過熱
  3. 4K60p 35 分鐘過熱
  4. 4K30p 30 分鐘過熱

實際情況就不太一樣了,我在新加坡現在日常 35℃,即使是量產版的機器也更容易過熱,但你那裡要是足夠涼快這機器估計還是能跑到這個宣傳規格。

續航問題的話,CIPA 標準下 4500 萬像素 EOS R5 的 LCD 續航是 320 張,EVF 是 220 張,作為參考,五年前的 a7R2,續航分別是 340 張和 290 張。

肯定是和現代相機有差距,但是又不是不能用,a7R2 我們不也那麼用過來了,多備兩塊電池的事。

至於剪輯難度已經測試過了:

位元組社的位元組君:EOS R5 8K24p RAW 視頻剪輯測試:頂配 Mac Pro 剪得動嗎??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測試結果:在 8K 時間線下,即使頂配 Mac Pro 也只能實現約 16FPS 的回放,掉了約 1/3 的幀,而調整到 4K 時間線就可以流暢回放了。

分析:通過對硬體負載進行觀察,不難發現在 8K 回放中,即使開啟使用 GPU 加速,4 顆 Radeon Pro Vega II 核心也只有一顆有著比較高的負載,其它三顆負載都很低。

作為比較,RED 的 R3D Raw 文件支持使用 GPU 進行解壓和解拜爾(Use GPU for Decompression and Debayer),在回放時可以比較好地利用多 GPU 進行加速,因此推測是佳能目前提供的 SDK 對 GPU 加速利用率不高,導致 8K 回放不流暢。

為了解決 8K 素材的解決問題,建議大家使用 Proxy 代理剪輯,或者對 Cinema RAW Light 進行轉碼,處理成更適合剪輯的 CineForm、ProRes 或者 DNxHR。

總結,EOS R5 是一台較優秀的靜態畫質向機器,同時具有高規格的視頻拍攝能力,儘管由於散熱關係有限制,但是瑕不掩瑜。


1、處理8K、4K120高規格的視頻一台電腦的錢投入會超過相機。存儲的投入也會大大增加。

2、過熱。

其實解決了過熱的問題,那就超值。

目前在用a7r3和5d4,正在考慮把5d4換成r5,看看如果固件升級能解決發熱的問題就換一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