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碧桂園為何搞起了無人化農場 來源:虎嗅APP

  10月11日,北大荒。靜謐被空中盤旋著數架無人機打破,各種巨大帶著轟鳴聲的設備正在田間穿梭。這與傳統的手工作業完全不同,現場沒有農民。當天,彙集國內外十七家頭部智能農機企業,44台/件農機設備,成功演示了世界上技術水平最高的農業現代化作業,覆蓋農作物從春到秋的全作業過程,均實現了無人化農機作業。

  作為中國房地產頭部企業,碧桂園布局現代農業引發關注,而楊國強近期又寫下《夢想中的碧桂園農業》,意在推動中國農業現代化、解決世界糧食問題而奮鬥。他說:「無人農場在全世界大規模推廣應用,用最先進的自動化農機具在一望無際的田地中不停運作,打造機械播收、加工一體化的運作體系,大幅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糧食產量,達到綜合投入利用的效益最大化,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作出貢獻。」

  很明顯,碧桂園要做現代農業和無人化農場是「跨界」,與房產主業相比是否顯得「不務正業」?現代企業跨界的很多,進入全新的產業,從零起步有機會也有風險。這家公司大張旗鼓的「跨界」現代農業,除了因為情懷,到底有什麼玄機?

  無人化農場的現在和未來

  在發達國家,因為地廣人稀,大面積的農田使用現代化機械設備進行種植、維護、採摘,比如飛機噴洒農藥、機械化收割等,大大提升了產量和效率,相對現代化的農場大規模採用機械化農機進行生產是其標誌。中國是農業大國,雖然播種面積大,但真正的建設無人化農場,且超過萬畝規模的,不僅在國內,放眼全球也是首例。

  從技術角度,無人化農場的實驗在各個國家都有小規模嘗試,但小規模實驗與正式投入使用是兩回事,想要把無人化農場正式投入使用,涉及的技術極其複雜,需要融合感測、精密導航、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等。

  比如:想要得知單台農機設備的作業狀態、數據、衛星定位、軌跡;通過各種設備、各類感測器和攝像頭上傳的田間土壤、農業氣象、田間空氣溫度與濕度、作物長勢、病蟲草害預警等信息;通過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精密導航對各個不同設備進行作業協同、數據可視化呈現、通過演算法自動化操作減少人工參與等,考驗的是平台數據處理分析、智能決策能力。位於七星農場一側的農業物聯網與大數據中心和無人化農場項目農機管理雲平台,30個顯示器組成巨幅電子大屏可以完整呈現演示實況,每一台農機設備的作業狀態、作業數據、衛星定位、作業軌跡等信息都能實時出現在屏幕上。工作人員坐在中心辦公室,即可遠程監控無人化農機設備在不同的田塊內進行自主生產作業。

  英國、美國、以色列、荷蘭、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陸續開始構建無人大田農場、無人豬場、無人漁場,智能化、無人化耕作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中國是農業大國,人口眾多,但人均耕地面積卻很少,無人化農場的優勢是通過技術提升農業生產質量、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

  各個國家紛紛掀起現代化農業的技術競爭,本質上是現代社會的「痛點」,無論國外和國內,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速,更多的人進入城市,農業勞動力不斷減少,但人口不斷增多、食物供應壓力增加是全球面臨的問題,現代無人化農場可以完善生產標準體系,最終通過無人化作業把農業生產「工業化」。

  事有利弊,現代農業發展之後,無人化作業的大規模普及,中國國情帶來的隱憂在於:佔據中國人口基數較大規模的「農民」,農業人口是否會失業?他們將何去何從?

  解放之後,中國迅速的從農耕社會進入現代城鎮化社會,尤其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城鎮化速度加快,而中國也進入老齡化社會,在農業生產的問題也就暴露,不少地區出現「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社會現象,農田大面積拋荒,年輕人有故土而難回,年輕人不願意種地,種地收入「靠天吃飯」且收入不算高。

  在考慮無人化是否導致農民失業的問題,我們的眼光要放的更加長遠:汽車的發明可能不需要馬夫,但誕生了新的司機職業,速度更快,效率更高,馬夫消失了,社會卻進步了。目前國內農場正在興起,通過政策,農民可以把多餘的農田,通過集體承包的方式,流轉給農場生產,每年獲得一定的收入。

  對於年輕人而言,現代化農業生產需要高質量的人才,無人化農業背後也需要人才的管理,年輕人有機會通過自己的知識回鄉陪伴家人,無人化農場依舊需要人管理和輔助,地緣性農民找份工作並不難,不是不需要農民,而是需要更職業化、專業化的「新農民」,所以無人化之後,前景會更好。

  碧桂園為什麼要做現代農業

  碧桂園無人化農場到底有多「颯」?在無人化農場現場,一台台無人駕駛收割機轟隆隆駛向遠處的稻田。藉助衛星導航定位收割機勻速直線推進,遇到盡頭的田埂自主轉向掉頭,不一會兒機身倉貯就顯示已經裝滿。此時後方無人駕駛的接糧機「聞訊」趕來,兩車默契協同作業,收割機準確地將稻穀轉移到運糧機上,大約90秒后運糧機顯示已經滿倉,很快自主轉彎掉頭回倉,這麼有科技感的畫面,就真實出現在北大荒。

  無人化農場的作業效率和科技感令人驚訝,碧桂園要做農業背後的因素也是隱藏在全球的重要農業問題之一:糧食危機。近期聯合國發出警告稱,全球現在正在面臨50年來最大的一次糧食危機,數據顯示,中國的穀物自給率超過了95%,小麥和大米這兩樣主糧早就完全實現自給自足了。聯合國糧農組織之前發佈了一組數據,中國在2019年的時候,穀物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24%以上,總量6.64億噸。

  但糧食不僅是穀物,中國仍在進口大豆和玉米,而中國的農業問題也面臨眾多痛點,

  目前我們仍然有6億多人生活在農村,有2.6億多農戶,其中2.3億是承包戶,想要他們過的更好,不僅是城鎮化,而是農業的現代化。數據顯示,我國40%的耕地由280萬家各類新型農業主體經營,另外60%的耕地則由兩億多農戶經營,小農戶生產投入成本高,生產規模小,不利於機械化,收入也不高。

  中國的糧食和農產品價格並不高,但技術轉化能力還需加強,在技術上,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由2012年的53.5%提高到2017年的57.5%,到2020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力爭達到60%,而發達國家是80%左右;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30至40%,而發達國家比我們高出一倍。

  農業現代化,無人化農場意味著機械化程度更高,而目前我們的農業機械化水平還落後於發達國家;農業現代化,農場才能實現大規模生產,提質、增效、降本,碧桂園深度跨界現代化農業,通過規模化可以解決目前農業存在的問題,碧桂園做農業不僅是解決了農業的經濟問題,也是化解目前中國農村社會問題的嘗試。

  無人直升機演示田間噴洒農藥,該機型在載藥量和續航兩項關鍵性能指標上都實現了突破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表示:「北大荒建三江和碧桂園農業聯合組織實施的這個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是目前國內外針對主糧作物的規模最大、參加試驗示範的農機設備最多、作業環節項目最全、無人化技術最先進、農機田間作業無人化程度最高的一個無人化農場項目,也是迄今為止全球首個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項目將帶動中國現代化大農業加速發展,為中國農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將在我國現代農業科技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從農業全產業鏈看多元化戰略

  碧桂園要做現代農業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深思熟慮,與北大荒的合作也是提前布局,在今年兩會上,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碧桂園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國強,首次將關注點聚焦在了海外農業,提交了一份《關於大力發展海外農業、打造規模化無人化農場的提案》。

  楊國強認為,隨著機器人、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被不斷應用到農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農業走科技化、智能化的發展道路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在他看來,未來加快布局「無人化農場」應用場景,廣泛應用農牧機器人新技術,全面提升農業產業鏈自動化水平將成為佔據全球農業發展制高點的重要手段。

  2018年,碧桂園就成立了全資子公司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成立;2019年10月份,碧桂園農業控股宣布與黑龍江省建三江管理局攜手,打造大型無人化農場,促進智慧農業的發展;今年3月,碧桂園農業以3億元收購了華大基因農業控股有限公司80%的股權,成為華大農業控股股東,結合華大農業的科技優勢,繼續布局農業全產業鏈。碧桂園農業並不是簡單的做耕耙播收,也不是對農民和農業企業做簡單的替代,而是想做高科技農業。

  碧桂園選擇打造現代農業,首先是這個行業值得深度參與,數據顯示,中國農業總產值在近10年不斷攀升,2018年達到65815.73億元,年均增長率8.3%,未來有望突破十萬億規模,碧桂園選擇農業行業首先是看中的是行業規模。

  除了農業之外,碧桂園實際上打造的是依託高科技產業版圖布局,如旗下千璽集團關注機器人餐飲領域,我國餐飲市場規模高達5萬億,聯同建築機器人、碧優選及機器人餐廳,被共同列入碧桂園的高科技產業版圖。

  2018年,在碧桂園年初業績發佈會上,楊國強說:「40年前我種田,40年後我還是回去種田」,這個種田一語雙關,種過田的他深知農民的苦,也是因此窮則思變創立了碧桂園,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所以碧桂園去做現代農業,改變的是未來中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也會改變6億農民的命運。

  無人農場並不是不需要人,而是通過科技讓農村居民降低了勞動強度,核心在於增加農民收入,即便不下田間地頭,通過農村合作社、土地流轉、承包等方式獲得收益,也可以發展新的第二、第三產業,碧桂園的投入也有機會能讓正處於快速發展期的農村,得到人才、資金、資源等要素的支持,減少城鄉差距。

  碧桂園做農業現代化利用自身的規模優勢,也只有這樣量級的集團投入,才能有足夠的資本去整合資源,實現有效的農業現代化變革。

  碧桂園的現代農業布局覆蓋研發端、生產端到銷售端的全產業鏈,逐步形成科研、產業生產、終端銷售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科技企業閉環,未來成為現代農業系統方案的提供者和服務商。

  從無人化農場、現代農業的技術價值來看,未來的增長空間巨大,碧桂園選擇的多元化與主業協同提升、聯動增效的策略,從企業治理的角度,碧桂園沒有選擇那些相近的產業鏈業務,而是選擇通過技術驅動,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獲取的收益和利潤也是可以預見的剛需行業,利潤可期,從企業治理的角度,選擇足夠大的行業,有技術創新和顛覆屬性,現代農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植保打葯機在田間演示高精度無人駕駛自動噴葯

  房企希望能夠實現多輪驅動、多支柱發展的業務模式,碧桂園的多元化布局圍繞著足夠規模的行業意味著更大的前景,對於新業務的選擇更看重的是通過技術驅動,具有顛覆性和創新性。另外,只有農業現代化,中國農民的收入才會更高,也才能給農村注入新的活力與生機,通過現代農業的全產業鏈打造和圍繞主業的多元化協同和聯同增效,碧桂園不僅完成的是企業戰略的布局,也是通過科技改變和提升農業現狀,經濟價值之外更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相关文章